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保护生物地理学看长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1
作者 陈隽 王海军 +1 位作者 张亮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如开垦、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发电等)等导致长江生物地理单元的严重破碎化,大大改变了其格局和过程,再叠加上过度捕捞等,很多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一些旗舰物种(如淡水豚类、鲟等)濒临灭绝甚... 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如开垦、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发电等)等导致长江生物地理单元的严重破碎化,大大改变了其格局和过程,再叠加上过度捕捞等,很多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一些旗舰物种(如淡水豚类、鲟等)濒临灭绝甚至灭绝。文章试图从保护生物地理学的视角探讨长江濒危物种的拯救问题,论述长江生物地理单元的起源与演化,分析迄今为止对濒危物种拯救的努力及其困境,探索如何在保护生物地理学新范式的指引下,对长江生物地理单元的完整性进行修复及再自然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生物地理学新范式 长江生物地理单元 破碎化 十年禁渔 再自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增强的类型、范式与伦理争议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灿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日益深入人身体内部,不断地建构和重塑人本身。支持者认为人类增强技术使得人成为强大的超人类;反对者则认为人终将成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兽。按照人类增强技术的目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增强分为四种:生理增强、认知增强、...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日益深入人身体内部,不断地建构和重塑人本身。支持者认为人类增强技术使得人成为强大的超人类;反对者则认为人终将成为弗兰肯斯坦式的怪兽。按照人类增强技术的目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增强分为四种:生理增强、认知增强、道德增强和复合增强。人类增强技术不断地挑战着传统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身体与心灵、自然与人工、生命和非生命,且伴随着伦理争议,诸如治疗和增强、人的性质和尊严、道德自由和社会风险。对此争议具有不同的解释范式,生物医学范式聚焦于治疗和增强的界定;超人类范式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人;社会范式则更多地关注道德自由和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增强 道德增强 生物医学范式 超人类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志棱镜中的美国医学院教育:以《成为医生》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天舒 冯然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以康纳的民族志作品《成为医生》为主要参照案例,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美国医学院教育实践,并反思社会医学化语境中以生物医学范式为核心、以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目标的培训体系对于日常诊疗实践的影响,进而探讨人类学田野... 本文以康纳的民族志作品《成为医生》为主要参照案例,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和解读美国医学院教育实践,并反思社会医学化语境中以生物医学范式为核心、以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目标的培训体系对于日常诊疗实践的影响,进而探讨人类学田野洞见对于重构建人性化的医患关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教育 生物医学范式 医患关系 社会医学化 田野洞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