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LC-生物自显影检测26种植物中的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物质 被引量:5
1
作者 单体江 张伟豪 +4 位作者 王松 白日娜 翁道玥 林希乐 孙坚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2,共7页
我国华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快速筛选和检测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制备植物提取物,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快速检测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豺皮樟和桂木的抗细菌活性最强,对所... 我国华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快速筛选和检测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制备植物提取物,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快速检测其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豺皮樟和桂木的抗细菌活性最强,对所有供试细菌均表现出抑制活性,且抑菌斑的最大直径均大于10 mm。红果仔、锡叶藤和山油柑也对所有供试细菌表现出抑制活性,但其活性弱于豺皮樟和桂木。粪箕笃、海金沙和小蜡未表现出任何抗细菌活性,其他供试植物对部分供试细菌表现出抑制活性。白花酸藤子、海南杜英、黄牛木、山油柑和基及树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斑的R_f值范围为0.0~1.0,说明具有较多的活性化合物。TLC-生物自显影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筛选和检测具有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本研究结果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C-生物自显影法 抗细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T—2毒素检测法的最佳选择
2
作者 李有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8年第11期4-4,共1页
由镰刀菌、木霉等霉菌所产生的T—2毒素及其它单端孢烯霉菌毒素,是饲料的污染物。其特点是,毒性大,对农畜的损害极其严重。为预防该类毒素的中毒,必须有系统地进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俄特列马索夫等对几种T—2毒素检测法作了比较。... 由镰刀菌、木霉等霉菌所产生的T—2毒素及其它单端孢烯霉菌毒素,是饲料的污染物。其特点是,毒性大,对农畜的损害极其严重。为预防该类毒素的中毒,必须有系统地进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俄特列马索夫等对几种T—2毒素检测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法,当T—2毒素含量【500—800μg/Kg时,就检测不出来,且检测时间要6—7小时,此法适于T—2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即】1000μg/Kg情况下的检测;气液色谱法,谷粒中T—2毒素在50μg/Kg时就能检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检测 T一2毒素 色谱 霉菌毒素 生物自显影法 饲料 污染物 镰刀菌素 检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夹竹桃科和大戟科植物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伟豪 翁道玥 +4 位作者 宋慧云 崔泽华 孙坚 吴玉婷 单体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为夹竹桃科和大戟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地区常见的5种夹竹桃科植物和4种大戟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甲醇冷浸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方法制备植物提取物... 【目的】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为夹竹桃科和大戟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地区常见的5种夹竹桃科植物和4种大戟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甲醇冷浸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方法制备植物提取物,以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法测定9种植物提取物的体外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斑点及斑点的迁移率(R_f)初步评价样品中化合物的极性和活性,根据抑菌斑大小评价化合物的活性。【结果】除银柴外,其余8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红背桂、红背山麻杆和蝴蝶果对7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且红背桂和蝴蝶果提取物的抑菌斑直径超过10 mm,R_f集中在0~0.13,说明活性化合物极性偏大。除夹竹桃科的羊角坳外,其余8种植物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红背山麻杆的抗氧化活性最强,R_f为0~0.52,抗氧化斑直径为5~10 mm。【结论】TLC-生物自显影法能够快速检测和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红背山麻杆、红背桂和蝴蝶果可作为抗细菌的候选植物资源利用,红背山麻杆可同时作为优良的抗氧化植物资源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科 大戟科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