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过程N_(2)O排放特性及减排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宜 贺泰来 +3 位作者 李佳 吴巧玉 汪涵 赵立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8,共9页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MABR)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的氮去除能力和较低的N_(2)O排放水平而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阶段主要通过羟胺氧化、AOB反硝化、异养反硝化以及化学变化途径产生N_(2)O。MABR处理市政污水较传统曝气方式具有更低的N_(2)O排放潜力,主要得益于MABR特殊的底物异向扩散模式和无泡曝气方式,这会减少N_(2)O产生潜力及排放水平。该文总结了MABR在运行过程中N_(2)O产生与降低途径,讨论了N_(2)O产生和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并对今后研究MABR体系中N_(2)O排放进行了展望,以期说明MABR进一步工程应用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反应器(membrane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MABR) N_(2)o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碳减排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龄对A^2/O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反硝化除磷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吕绛 周少奇 王伟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51,共4页
按照20%的投配比向好氧池中投加悬浮式填料,将传统A2/O工艺转变为A2/O复合式生物膜工艺。以实际市政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如何强化反硝化除磷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污泥龄从而适当的增加装置中污泥浓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缺氧区反... 按照20%的投配比向好氧池中投加悬浮式填料,将传统A2/O工艺转变为A2/O复合式生物膜工艺。以实际市政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如何强化反硝化除磷效果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污泥龄从而适当的增加装置中污泥浓度可以有效的提高缺氧区反硝化除磷的效果,当SRT=8d时,装置总体的处理效果最好。COD,总氮,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3.3%,75.5%,100%,91.4%。当SRT=10 d时反硝化除磷的现象最为明显,约占总磷去除量的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复合式生物工艺 反硝化除磷 悬浮式填料 污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好氧生物膜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华 彭永臻 陈永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18-3922,共5页
为了解决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不稳定、出水氮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工艺好氧段添加悬浮式生物填料以保证高质量浓度的硝化细菌及高硝化率。考察不同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x、旁流比对工艺脱氮和除磷的影响。此外,在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 为了解决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不稳定、出水氮磷难以达标的问题,在A2O工艺好氧段添加悬浮式生物填料以保证高质量浓度的硝化细菌及高硝化率。考察不同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x、旁流比对工艺脱氮和除磷的影响。此外,在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较低条件下对装置进行了改装,即在厌氧段前添加了一段预缺氧段,使其达到深度脱氮除磷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x=3.6~8.1,COD,TN和TP去除率根据硝化液回流比的不同而不同,x和硝化液回流比越高,出水硝态氮越低;当x为8.1,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其出水硝态氮质量浓度仅为4.23 mg/L。当COD与总氮质量浓度比较低时,TP的去除率较低,当x>4.5时,磷的去除率几乎为100%。A2O系统中生物膜硝化作用占总硝化作用的81.6%,而活性污泥硝化作用只占18.4%。这说明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好氧生物A2o工艺 碳氮比 硝化液回流比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生物膜工艺强化生物脱氮和污泥减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永磊 刘宇雷 +4 位作者 王尚 栗静静 刘永剑 于博文 刘硕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6,共5页
为强化生物脱氮同时降低剩余污泥产量,构建了A^(2)O复合填料生物膜工艺,并考察了其污泥减量效果以及对人工配制污水的脱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A^(2)O生物膜工艺处理后,出水平均COD、NH_(3)-N、TN分别为24.5、3.40、7.65 mg/L,平均去... 为强化生物脱氮同时降低剩余污泥产量,构建了A^(2)O复合填料生物膜工艺,并考察了其污泥减量效果以及对人工配制污水的脱氮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A^(2)O生物膜工艺处理后,出水平均COD、NH_(3)-N、TN分别为24.5、3.40、7.65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4.91%、85.74%、79.44%,污泥表观产率仅为(0.127±0.008)g/g;填料流速分离作用会促进悬浮态污泥形成生物膜,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以及细胞形态发生较大变化,微生物群落物种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生物 脱氮 污泥减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处理城镇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娜 王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厌氧-缺氧-淹没式生物膜法(A2/O)工艺处理城镇污水。COD平均去除率为93.8%,出水平均COD为22.7 mg.L-1;NH3-N和PO43--P平均去除率为97.6%和76.0%,出水平均质量浓度为0.87、0.78 mg.L-1,出水满足城镇... 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采用厌氧-缺氧-淹没式生物膜法(A2/O)工艺处理城镇污水。COD平均去除率为93.8%,出水平均COD为22.7 mg.L-1;NH3-N和PO43--P平均去除率为97.6%和76.0%,出水平均质量浓度为0.87、0.78 mg.L-1,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研究还发现厌氧池中存在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协同反应,NH3-N、NO3--N平均去除量分别为2.43、4.1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淹没式生物工艺 中小城镇污水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A^(2)/O工艺处理度假型乡村生活污水的实际运行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姗 吴迪 +1 位作者 高贤彪 李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87-90,共4页
基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体量小、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区别于市政污水,因此研发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膜A^(2)/O工艺处理度假型乡村生活污水,该工程设计最大处理能力150 m^(3)·d^(-1),总水力停留时间40.9 h。为... 基于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体量小、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区别于市政污水,因此研发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采用生物膜A^(2)/O工艺处理度假型乡村生活污水,该工程设计最大处理能力150 m^(3)·d^(-1),总水力停留时间40.9 h。为探究该工艺实际运行效果历时10个月,对CODcr、氨氮(NH_(3)-N)和总磷(TP)3个重要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去除效率及季节气温对去除效果的影响。数据显示,在进水水质水量剧烈波动以及存在冬季低温情况下,CODcr、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32%,51.00%和46.06%,出水平均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冬季进水的3个污染物指标浓度低于夏季,同时季节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大于对总磷去除率的影响。系统具有较强抗冲击能力,工艺增强了氮的硝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生物A^(2)/o工艺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氧化沟工艺中NO3^-对生物除磷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彭永臻 侯红勋 +1 位作者 孙洪伟 马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1-1314,1328,共5页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结果表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回流污泥带入的NO3^-较多,不利于磷的释放,TP去除率随出水NO3^-的升高而降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NO3^-较低导致在二沉池中进行了内碳源释磷反应,TP去除率随NO3^-的降低而降低;静态试验结果证明当ρ(NO3^-)〉0.5 mg/L时,NO3^-抑制磷的内碳源释放.NO3^-降低至0.5 mg/L以下时,发生内碳源释磷,比内碳源释磷速率为0.18-0.47 mg/(gVSS.h);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也证明,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内碳源释磷致使出水T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2/o 氧化沟 生物除磷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盐度对A^2/O工艺去除废水污染物和系统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兰河 田蕊 +2 位作者 陈子成 郭静波 贾艳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1-237,共7页
为了提高含盐废水的有机物去除率和脱氮效率,考察NaCl盐度对A^2/O工艺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合有机物去除和脱氮效率的变化探讨不同盐度下A^2/O工艺优势种... 为了提高含盐废水的有机物去除率和脱氮效率,考察NaCl盐度对A^2/O工艺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合有机物去除和脱氮效率的变化探讨不同盐度下A^2/O工艺优势种群的演替规律,以期揭示含盐废水生物脱氮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NaCl盐度的增大,A^2/O工艺污染物去除率下降,当盐度由0增大至40 g/L时,A^2/O反应器厌氧、缺氧和好氧区域COD去除率分别由52%、80%和56%下降至30%、50%和40%;厌氧区和好氧区NH4+-N去除率分别由33%和61%下降至11%和39%;缺氧区NO3--N去除率由63%下降至47%。2)与无NaCl废水相比,加入NaCl后,微生物的多样性降低;高盐度(40 g/L)与低盐度(0、10 g/L)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缺氧区陶氏菌属和副球菌属、好氧区梭菌属和硝化螺旋菌相对丰度的降低是导致A^2/O工艺脱氮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厚壁菌门中的部分菌属(如Lactobacillus、Streptococcus、Tepidibacterium、Veillonella、Lachnoclostridium、Zoogloea)相对丰度增大,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随着盐度的增大,与脱氮相关的微生物(如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一直是A^2/O工艺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优势菌门,保证了不同盐度下A^2/O工艺始终具有一定的脱氮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盐分 污泥 A2/o工艺 生物群落结构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膜生物反应器和A^2O系统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志超 尹星 +2 位作者 王志伟 王新华 周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PC)对A/O-膜生物反应器(A/O-MBR)和A2O系统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O-MBR系统中由进水到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依次变宽,其趋势恰好与A2O系统相反;A/O-MBR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远宽...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PC)对A/O-膜生物反应器(A/O-MBR)和A2O系统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O-MBR系统中由进水到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依次变宽,其趋势恰好与A2O系统相反;A/O-MBR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远宽于A2O好氧滤液。A/O-MBR好氧滤液中重均分子量(Mw)>107u的有机物占总有机物质量的3.4%,表明正是由于膜的截留作用导致这类大分子有机物在MBR中的累积,而无法像A2O系统一样随出水流走;A/O-MBR系统各段污泥混合液的胞外聚合物(EPS)的分子量分布较分散,说明A/O-MBR系统中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多,并在膜的截留作用下最终造成了这些产物在膜表面大量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A2o 分子量分布 面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综合印染废水 被引量:6
10
作者 项颂 徐乐中 +2 位作者 李翠梅 郭永福 储金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针对江苏某工业园内综合印染废水,采用混凝沉淀—ABR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其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经ABR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整个工艺对BOD5、COD、TP、TN、色度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 针对江苏某工业园内综合印染废水,采用混凝沉淀—ABR水解酸化—A2/O—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其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经ABR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整个工艺对BOD5、COD、TP、TN、色度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87%、93%、76%、94%、68%,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819—2002)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曝气生物滤池 A2 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2)/O工艺污水厂改造与提标工程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瑞珍 周国胜 +2 位作者 杨新春 陶敏 汪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约0.63元/m^(3),出水均值为COD 17.10 mg/L、BOD55.40 mg/L、SS 5.80 mg/L、NH_(4)^(+)-N 0.90 mg/L、TN 5.90 mg/L、TP 0.30 mg/L。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经验可供其他污水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MBBR工艺 高效沉淀池 纤维转盘滤池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晓娟 张智瑞 +1 位作者 刘东洋 雷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时从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溶解氧、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调整运行工艺,使污泥膨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彻底消除生物池浮泥,又通过在二沉池配水井精准投加40 mg/L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剂助沉,明显提高了污泥沉降性能,SVI也逐渐下降至120 mL/g左右的正常水平,解决了污泥黏性膨胀问题,消除了生物池浮泥,为解决污泥黏性膨胀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污泥黏性膨胀 生物浮泥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Microthrix parvicella型微膨胀污泥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春娣 程丽阳 +4 位作者 韩颖璐 杨箫阳 邢一言 毕豪华 彭永臻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6-915,共10页
为探究Microthrix parvicella引发的污泥膨胀微生物群落特征,采用A^(2)/O工艺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污泥膨胀中微生物群落整体、硝化菌群和丝状菌群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温度由24℃降低为14℃并运行21 d后诱发了M.parvic... 为探究Microthrix parvicella引发的污泥膨胀微生物群落特征,采用A^(2)/O工艺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污泥膨胀中微生物群落整体、硝化菌群和丝状菌群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系统运行温度由24℃降低为14℃并运行21 d后诱发了M.parvicella污泥膨胀,污泥体积指数由81 mL/g升高至197 mL/g,系统中COD和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和98%。污泥膨胀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Actinobacteria门相对丰度由8%增大到20%,优势地位明显提升,Proteobacteria门和Nitrospirae门相对丰度降低。低温下AOB、Nitrospira丰度降低,Nitrobacter丰度升高,但系统内仍存在一定数量的硝化菌群,这维持了良好的硝化效果。丝状菌群中M.parvicella、Thiothrix和Flavobacterium相对丰度升高,其余8种丝状菌属相对丰度降低。升高温度后,污泥膨胀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低温 污泥膨胀 微丝菌 生物群落 硝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强太阳辐射下A^(2)O工艺活性污泥脱氮机制研究
14
作者 彭贤湃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傅椿惠 纪家奥 张东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12,共16页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较差;太阳辐射A^(2)O系统中的操作分类单元数量为595,呈下降趋势,驯化过程中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代谢为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随太阳辐射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运行到40 d太阳辐射A^(2)O系统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恒温和室温系统,某些常见的污泥中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受到了太阳辐射的抑制,但如norank_f__AKYH767脱氮相关的菌属丰度及其功能基因反而在太阳辐射反应器中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A^(2)o工艺 太阳辐射 生物群落特征 代谢途径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法A^2/O^2工艺处理高氨氮含量废水工程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银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132,137,共4页
在综合考虑造价、运行管理、施工等方面后,采用了膜法A^2/O^2工艺处理某胍类产品排放的高氨氮含量废水。介绍了膜法A^2/O^2工艺的设计参数、设计原理、工程机械和运行状况。根据2个多月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膜法A^2/O^2工艺能使出水N... 在综合考虑造价、运行管理、施工等方面后,采用了膜法A^2/O^2工艺处理某胍类产品排放的高氨氮含量废水。介绍了膜法A^2/O^2工艺的设计参数、设计原理、工程机械和运行状况。根据2个多月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膜法A^2/O^2工艺能使出水NH_4^+-N的质量浓度低于30 mg/L,系统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氮废水 法A2/o2 工艺 生物反硝化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乙酸钠为单一碳源对A^(2)O工艺的影响
16
作者 宗永臣 傅椿惠 +3 位作者 李璐辰 史旭升 王明权 刘乐然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50-257,296,共9页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说明系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远低于平原地区,菌群在门水平及属水平上的主要细菌及相对丰度均与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说明高原特殊生境对A^(2)O工艺的菌群结构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污染物的处理效率。研究成果能够为高原生境下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生境 A^(2)o工艺 乙酸钠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再生水厂改良A^2/O和超滤膜组合工艺的节能降耗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云 蒋进元 李君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对北京某再生水厂改良A^2/O和超滤膜组合工艺实际运行单元能耗数据进行了统计,该厂平均电耗为0.246 3 k W·h/m^3,其中污水提升单元、曝气单元和膜处理单元单月能耗分别占总能耗的16.54%、29.94%、27.64%。同时对该水厂的药剂消耗... 对北京某再生水厂改良A^2/O和超滤膜组合工艺实际运行单元能耗数据进行了统计,该厂平均电耗为0.246 3 k W·h/m^3,其中污水提升单元、曝气单元和膜处理单元单月能耗分别占总能耗的16.54%、29.94%、27.64%。同时对该水厂的药剂消耗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膜清洗单元药剂消耗过大。结合该厂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提升泵实行智能控制和安装变频、安装精确曝气系统、调整膜运行-清洗周期和膜清洗药剂量,同时辅助调整工艺参数等节能措施,可有效降低该水厂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厂 A^2/o 超滤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生物膜与人工湿地处理村落污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翔 张先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1期5120-5123,共4页
针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沿湖村落面源污染问题,提出A2/O生物膜反应器与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村落生活污水中试研究。实验条件:温度为(15—20)℃。组合填料投配比为75%,一段好氧仓1、2和二段好氧仓3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6 h、4.3 h... 针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沿湖村落面源污染问题,提出A2/O生物膜反应器与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村落生活污水中试研究。实验条件:温度为(15—20)℃。组合填料投配比为75%,一段好氧仓1、2和二段好氧仓3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6 h、4.3 h,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5 mg/L、1.8 mg/L,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孔隙率40%,水力停留时间1.6 d。稳定运行两个月的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稳定而良好,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34.09、9.17、2.72、12.33和0.46 mg/L,均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生活污水 分散处理 A2/o生物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对污水处理的微生物机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郝凯越 李远威 +2 位作者 宗永臣 尤俊豪 郭明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40-2251,共12页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高原生境下A^(2)O工艺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及相关性.结合污染物分解、吸附及转化等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功能蛋白、功能基因、酶的种类及丰度在碳、氮、磷等污染...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高原生境下A^(2)O工艺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度及相关性.结合污染物分解、吸附及转化等代谢过程中的主要功能蛋白、功能基因、酶的种类及丰度在碳、氮、磷等污染物代谢途径中的作用,从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了高原地区A^(2)O工艺对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机制.结果表明: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及绿弯菌门,优势细菌属为norank_f__AKYH767、腐败螺旋菌、Ottowia、伯克氏菌、IMCC26207、Novosphingobium.污染物去除和微生物群落发挥作用的效果在15℃为最优,微生物群落的COG、代谢途径、基因和酶活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主要功能蛋白为一般功能预测、氨基酸运输与代谢和基因转录;主要代谢途径为:ABC转运蛋白,细菌双组分调节系统,嘌呤、核糖体及嘧啶等代谢,主要功能基因的产物(酶)为:烯酰辅酶A水合酶、乙酰辅酶A C-乙酰转移酶、醛脱氢酶(NAD+)、硫代硫酸盐及外多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机制 A^(2)o工艺 高原生境 Illumina MiSeq测序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A^(2)/O工艺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远威 郝凯越 +2 位作者 宗永臣 尤俊豪 郭明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高原生境下构建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运行工况的A^(2)/O系统,结合水质分析及对好氧池活性污泥的16S rRNA基因测序,对微生物优势菌属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生境下HRT为26.25 h时A^(2)/O工艺处理效果总体最好,微生物... 在高原生境下构建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运行工况的A^(2)/O系统,结合水质分析及对好氧池活性污泥的16S rRNA基因测序,对微生物优势菌属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生境下HRT为26.25 h时A^(2)/O工艺处理效果总体最好,微生物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和聚磷菌除磷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磷代谢为主;在高原生境下,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细菌双组分调节功能(ko02020)丰度较大,该代谢途径在适应环境变化中有显著作用,是高原生境下的优势代谢途径;微生物细胞中rpoE基因丰度偏大,为微生物适应高原环境提供了保障。HRT为26.25 h时微生物功能基因总丰度最大,可见26.25 h是高原生境下A^(2)/O工艺最佳HRT运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生境 水力停留时间 A^(2)/o 工艺 菌属功能 代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