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统处理屠宰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赫俊国 李建政 +2 位作者 张金松 李军 潘志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427,共4页
以屠宰废水为原水 ,对生物膜 -活性污泥共生系统的传质机理及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该工艺以形成泥膜共生系统为基础 ,通过受限工艺约束多相流的水力半径 ,从而强化物系的宏观和亚微观传质 ,促进物相接触 ,使污水好氧处理中多相物系处于... 以屠宰废水为原水 ,对生物膜 -活性污泥共生系统的传质机理及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该工艺以形成泥膜共生系统为基础 ,通过受限工艺约束多相流的水力半径 ,从而强化物系的宏观和亚微观传质 ,促进物相接触 ,使污水好氧处理中多相物系处于高分散系状态以实现高传质 ,提高处理效率 .在利用泥膜共生系统的好氧强化传质技术处理屠宰废水的应用中 ,当气水比为 12∶1、水力停留时间 4h、进水CODCr质量浓度 80 0~ 2 2 0 0mg/L、CODCr负荷达 8~ 9kgCOD/(m3 ·d)时 ,CODCr去除率平均达 95 % ,BOD5去除率 >97% ,SS去除率在 95 %以上 .实践证明 ,该工艺处理效率高 ,效果稳定 ,运行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活性污泥共生系统 屠宰废水处理 多相物系 受限传质 好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一体化污水装置设计工程实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申渝 陈猷鹏 +1 位作者 晏鹏 郭劲松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4期92-94,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装置工艺简捷、结构紧凑、经济合理并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区域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该设备在位于体育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装置工艺简捷、结构紧凑、经济合理并能有效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区域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等。该设备在位于体育中心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应用,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一体化装置 共生系统 活性污泥 生物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循环活性污泥系统挂膜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俊伟 闫晓乐 +1 位作者 康利民 张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6-19,共4页
在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内投加聚丙烯多面空心球填料而组建为填料-悬浮活性污泥系统,针对某生物化工废水进行该系统启动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料上生物膜的增加,系统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越来越好,挂膜基本成熟后,系统出水COD在80mg/L... 在循环活性污泥系统内投加聚丙烯多面空心球填料而组建为填料-悬浮活性污泥系统,针对某生物化工废水进行该系统启动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料上生物膜的增加,系统对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越来越好,挂膜基本成熟后,系统出水COD在80mg/L左右、NH4+-N在1mg/L左右,两个考察指标均能满足排放(COD<100mg/L,NH4+-N<5mg/L)要求;填料的投加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内生物量和生物种类,平均挂模量约为75.04mg/g,填料上出现大量活性良好的游离性纤毛虫、盖纤虫、轮虫等指示性微生物。因此,在CASS系统内投加生物载体填料来进行处理工艺升级改造是一个很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循环活性污泥系统 升级改造 除污性能 生物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陵石化分公司将建成亚洲最大MBR膜生物反应器系统
4
作者 林轩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5年第3期76-76,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系统 MBR 公司 亚洲 石化 污水处理系统 MBR工艺 污水处理技术 生产污水 活性污泥 分离技术 专利技术 高新技术 己内酰胺 排污达标 处理规模 洞庭湖 行处理 生产区 合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对模拟油田驱采废水中PAM和DIC去除的处理
5
作者 王作超 唐春晓 +3 位作者 张慧超 李欣 上官默涵 安众一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24-131,共8页
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废水中总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高、总量大,现有以细菌为主的生物处理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DIC,尾水排放后会转化成CO_(2),违背了我国“碳减排”的总体目标。研究以旋转式菌藻共生生物膜系统处理模拟石油驱采废水,达到同... 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废水中总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高、总量大,现有以细菌为主的生物处理方法无法有效地处理DIC,尾水排放后会转化成CO_(2),违背了我国“碳减排”的总体目标。研究以旋转式菌藻共生生物膜系统处理模拟石油驱采废水,达到同步削减DIC和聚丙烯酰胺(PAM)的目的。文章探究了不同PAM、总碳(TC)、总氮(TN)浓度条件下,体系对PAM、总有机碳(TOC)、无机碳(IC)、溶液黏度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菌藻共生系统在有效地降低出水中DIC浓度的同时,对PAM降解效果明显;DIC的去除率能达到70%~80%,PAM的降解率可以达到60%~70%。投加共代谢氮源可以提高PAM的降解效果,但DIC去除效果明显下降。扫描电镜图像显示,处理后的PAM结构出现了明显的破坏。针对菌藻生物膜的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藻类、细菌、真菌均在PAM和DIC的去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驱采出水 旋转藻生物反应器 菌藻共生系统 溶解性无机碳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制浆和造纸工厂新的废水处理系统
6
《湖南造纸》 2005年第2期45-45,共1页
据报道。日本制浆和造纸工厂废水处理系统要求节省场地,降低投资和操作费用,提出以下三方面新的趋向:(1)生物床系统,采用颗粒状生物质具有高负荷厌氧发酵处理废水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废水中有机物负荷能力高、动力消耗低、... 据报道。日本制浆和造纸工厂废水处理系统要求节省场地,降低投资和操作费用,提出以下三方面新的趋向:(1)生物床系统,采用颗粒状生物质具有高负荷厌氧发酵处理废水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废水中有机物负荷能力高、动力消耗低、污泥排放量少和能从生物气体中回收能量;(2)总的污泥系统,具有节省场地,在增稠器中高速凝聚和沉淀污泥,并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相结合;(3)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在活性处理充气槽内部应用浸没的薄膜单元,使渗透出的水十分洁净,该系统较多地节省处理废水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厂 废水处理系统 制浆 日本 水中有机物 反应器系统 系统要求 操作费用 发酵处理 负荷能力 动力消耗 生物气体 污泥系统 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 单元 活性处理 场地 低投资 高负荷 生物 颗粒状 排放量 生物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再生水利用工程介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艺 李振川 《水工业市场》 2010年第8期27-31,共5页
一、工程简介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朝阳区北小河北岸,最早建于1990年,处理规模4万m3/d,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并对污泥进行消化,工程占地6.07公顷。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再生水利用 生物 传统活性污泥 水质标准 反渗透 出水水质 系统 预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污水处理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8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第12期44-44,共1页
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日前在青岛宣布,我国污水处理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水平和创新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词 高度智能化 生物反应器 远程控制系统 技术转移中心 有机复合 厌氧 三池 技术水平 低能耗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