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养鸡技术讲座第三十七讲 养鸡业常用生物统计方法(中)
1
作者
崔岘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4,44,共5页
四、方差分析方法在养鸡业中,经常进行多个处理或多个因素的试验,如几种蛋鸡饲料的对比试验、不同鸡的杂交组合与不同饲料的搭配试验等。这类试验资料,须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方差分析方法是根据对试验资料变异原因的剖分,利...
四、方差分析方法在养鸡业中,经常进行多个处理或多个因素的试验,如几种蛋鸡饲料的对比试验、不同鸡的杂交组合与不同饲料的搭配试验等。这类试验资料,须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方差分析方法是根据对试验资料变异原因的剖分,利用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可加性计算各变异项的平方和、自由度及均方;选用合适的均方作为试验误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鸡
技术讲座
生物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状态下温度对桑花叶萎缩病的影响
2
作者
杨咏钢
白锡川
+1 位作者
蒯元璋
费建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6-98,共3页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自然状态下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花叶萎缩病对桑树的生长影响极显著,可持续造成损失;影响桑花叶萎缩病病症表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不同温度对病原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病原体生...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自然状态下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花叶萎缩病对桑树的生长影响极显著,可持续造成损失;影响桑花叶萎缩病病症表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不同温度对病原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病原体生长动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13.5652/[1+exp(8.8781-0.220829X)]进行模拟;病枝隐显症表现的温度临界值为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状态
不同温度
花叶
萎缩病
生物统计方法
病原体
显著差异
生长影响
生长动态
气象因素
动态进行
临界值
可持续
损失
桑树
模拟
结果
关系
分析
病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邹起
《黑龙江水产》
1993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根据1982~1988年对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资源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1960~1988年的渔业统计资料,应用常规渔业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该江段鱼类渔获量的年间变动具有5~6年较高,5~6年较低,平均11年一个周期的特点...
本文根据1982~1988年对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资源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1960~1988年的渔业统计资料,应用常规渔业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该江段鱼类渔获量的年间变动具有5~6年较高,5~6年较低,平均11年一个周期的特点。这种周期性变动与水文变动的周期性有关,同时,与鱼类资源本身存在着一种“自然波动”现象,即强、弱世代相交替的出现有关。该江段的渔业生产对鱼类资源的利用已经比较充分。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是我省捕捞渔业重要的产区之一。本文根据1982年以来,对该江段进行综合调查所得的有关数据资料,就其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为渔业生产预报方法提供依据和为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产
渔业
统计
捕捞强度
生物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
鱼产量
综合调查
管理部门制定
渔法
太阳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荔枝园荔枝蒂蛀虫常规爆发期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
7
4
作者
全林发
董易之
+2 位作者
徐淑
李文景
陈炳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0-958,共9页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我国最重要的荔枝、龙眼蛀果类害虫之一。为了准确把握荔枝园中荔枝蒂蛀虫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该虫的危害盛期进行预测预报和采取防治措施,本文采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和地理统计学方法对荔枝园中...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我国最重要的荔枝、龙眼蛀果类害虫之一。为了准确把握荔枝园中荔枝蒂蛀虫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该虫的危害盛期进行预测预报和采取防治措施,本文采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和地理统计学方法对荔枝园中荔枝蒂蛀虫卵、蛹和成虫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5月和6月,无挂果荔枝树的有虫株率分别为67.74%和68.57%,而挂果荔枝树的有虫株率达90.91%和91.67%。该时期荔枝园内荔枝蒂蛀虫蛹的半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均为球型模型,成虫均为指数模型,而卵在5月和6月的拟合模型分别为球型模型和指数模型。不同时期荔枝蒂蛀虫各虫态的拟合变异函数模型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所指明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引起荔枝蒂蛀虫卵和蛹聚集分布主要由生境和自身生物学特性共同所致,但当虫口密度降低时,成虫的聚集分布仅由生境引起。另外,用Kriging插值方法生成的空间分布图显示荔枝蒂蛀虫卵、蛹和成虫均明显趋向于以挂果荔枝树为中心的聚集分布,聚集斑块由聚集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减小。5月至6月,荔枝蒂蛀虫卵、蛹和成虫在荔枝园内趋向以挂果荔枝树为中心的聚集分布,不同时期荔枝园内荔枝蒂蛀虫的聚集分布成因随种群密度变化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空间分布格局
生物
学
统计
方法
地理
统计
学
聚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应用“快丰收”浸种的试验初报
5
作者
郑步梯
杨彬元
《福建稻麦科技》
1992年第2期53-56,共4页
为了探索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快丰收”对小麦种籽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效应,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快丰收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试验,以期获得浸种的最佳浓度及最佳时间,为小麦生产应用“快丰收”浸种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植物生长促进剂
浸种时间
互作效应
浸种催芽
浓度水平
浸种处理
浓度效应
播种季节
生物统计方法
迟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基因组作图
6
作者
Andrew H.Paterson
Rod A.Wing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10期8-10,共3页
前言由精典遗传学利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合成的一种新概念——基因组作图——是一种研究植物生物学的有效方法。基因组图谱来源于传统的遗传连锁分析,用最新技术帮助对负责简单或复杂表型的基因进行定位作图。植物因增代...
前言由精典遗传学利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合成的一种新概念——基因组作图——是一种研究植物生物学的有效方法。基因组图谱来源于传统的遗传连锁分析,用最新技术帮助对负责简单或复杂表型的基因进行定位作图。植物因增代时间短、易于产生大量群体、及其人工杂交的可控制性使之非常适宜进行基因组作图。广泛收集植物在形态学、生理学及发育方面的变异体,为基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图谱克隆(map-based cloning) (即根据图谱位置克隆构成可识别表型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作图
遗传连锁
位置克隆
生物
统计
学
方法
增代时间
基因连锁
基因组大小
CLONING
基因研究
引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昂·柯登(Bjrn Kurtén)
7
作者
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6-146,共1页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动物学教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比昂·柯登博士,于1988年12月30日因病去世,终年64岁。柯登教授是近代芬兰最杰出的古生物学家,也是当前世界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最著名的专家。柯登教授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学研...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动物学教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比昂·柯登博士,于1988年12月30日因病去世,终年64岁。柯登教授是近代芬兰最杰出的古生物学家,也是当前世界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最著名的专家。柯登教授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学研究有着长期的、密切的关系。1952年,他的第一项研究工作,就是利用保存在瑞典乌普沙拉大学博物馆的,由安特生等在二十年代采集的丰富的化石,完成了一本题为《中国的三趾马动物群》专著。书中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北方的三趾马动物群进行了古生态学与古环境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生物
学家
动物群
三趾马
古脊椎动物
古人类学
古生态学
BJ
rn
Kurt
比昂
生物
统计
学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养鸡技术讲座第三十七讲 养鸡业常用生物统计方法(中)
1
作者
崔岘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
出处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4,44,共5页
文摘
四、方差分析方法在养鸡业中,经常进行多个处理或多个因素的试验,如几种蛋鸡饲料的对比试验、不同鸡的杂交组合与不同饲料的搭配试验等。这类试验资料,须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处理。方差分析方法是根据对试验资料变异原因的剖分,利用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可加性计算各变异项的平方和、自由度及均方;选用合适的均方作为试验误差估计。
关键词
养鸡
技术讲座
生物统计方法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状态下温度对桑花叶萎缩病的影响
2
作者
杨咏钢
白锡川
蒯元璋
费建明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
浙江省吴兴区农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蚕桑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6-98,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面上农业科研项目(2008C22029)
文摘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自然状态下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花叶萎缩病对桑树的生长影响极显著,可持续造成损失;影响桑花叶萎缩病病症表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不同温度对病原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病原体生长动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13.5652/[1+exp(8.8781-0.220829X)]进行模拟;病枝隐显症表现的温度临界值为28.8℃。
关键词
自然状态
不同温度
花叶
萎缩病
生物统计方法
病原体
显著差异
生长影响
生长动态
气象因素
动态进行
临界值
可持续
损失
桑树
模拟
结果
关系
分析
病症
Keywords
Mulberry mosaic dwarf disease
Temperature
Symptom
Effect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邹起
机构
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水产》
1993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摘
本文根据1982~1988年对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资源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1960~1988年的渔业统计资料,应用常规渔业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该江段鱼类渔获量的年间变动具有5~6年较高,5~6年较低,平均11年一个周期的特点。这种周期性变动与水文变动的周期性有关,同时,与鱼类资源本身存在着一种“自然波动”现象,即强、弱世代相交替的出现有关。该江段的渔业生产对鱼类资源的利用已经比较充分。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是我省捕捞渔业重要的产区之一。本文根据1982年以来,对该江段进行综合调查所得的有关数据资料,就其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为渔业生产预报方法提供依据和为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业生产
渔业
统计
捕捞强度
生物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
鱼产量
综合调查
管理部门制定
渔法
太阳活动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荔枝园荔枝蒂蛀虫常规爆发期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
7
4
作者
全林发
董易之
徐淑
李文景
陈炳旭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50-958,共9页
基金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专项(201936)
广东省荔枝产业攻关示范项目(403-2018-XMZC-0002-90)
+1 种基金
广东省荔枝产业技术体系(2020KJ107-4)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文摘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我国最重要的荔枝、龙眼蛀果类害虫之一。为了准确把握荔枝园中荔枝蒂蛀虫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该虫的危害盛期进行预测预报和采取防治措施,本文采用生物学统计方法和地理统计学方法对荔枝园中荔枝蒂蛀虫卵、蛹和成虫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5月和6月,无挂果荔枝树的有虫株率分别为67.74%和68.57%,而挂果荔枝树的有虫株率达90.91%和91.67%。该时期荔枝园内荔枝蒂蛀虫蛹的半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均为球型模型,成虫均为指数模型,而卵在5月和6月的拟合模型分别为球型模型和指数模型。不同时期荔枝蒂蛀虫各虫态的拟合变异函数模型虽存在一定差异,但所指明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引起荔枝蒂蛀虫卵和蛹聚集分布主要由生境和自身生物学特性共同所致,但当虫口密度降低时,成虫的聚集分布仅由生境引起。另外,用Kriging插值方法生成的空间分布图显示荔枝蒂蛀虫卵、蛹和成虫均明显趋向于以挂果荔枝树为中心的聚集分布,聚集斑块由聚集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减小。5月至6月,荔枝蒂蛀虫卵、蛹和成虫在荔枝园内趋向以挂果荔枝树为中心的聚集分布,不同时期荔枝园内荔枝蒂蛀虫的聚集分布成因随种群密度变化有所不同。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空间分布格局
生物
学
统计
方法
地理
统计
学
聚集分布
Keywords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biostatistics
geostatistics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应用“快丰收”浸种的试验初报
5
作者
郑步梯
杨彬元
机构
漳州市农技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2年第2期53-56,共4页
文摘
为了探索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快丰收”对小麦种籽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效应,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快丰收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试验,以期获得浸种的最佳浓度及最佳时间,为小麦生产应用“快丰收”浸种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植物生长促进剂
浸种时间
互作效应
浸种催芽
浓度水平
浸种处理
浓度效应
播种季节
生物统计方法
迟熟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基因组作图
6
作者
Andrew H.Paterson
Rod A.Wing
孙雷心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10期8-10,共3页
文摘
前言由精典遗传学利用分子生物学工具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合成的一种新概念——基因组作图——是一种研究植物生物学的有效方法。基因组图谱来源于传统的遗传连锁分析,用最新技术帮助对负责简单或复杂表型的基因进行定位作图。植物因增代时间短、易于产生大量群体、及其人工杂交的可控制性使之非常适宜进行基因组作图。广泛收集植物在形态学、生理学及发育方面的变异体,为基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图谱克隆(map-based cloning) (即根据图谱位置克隆构成可识别表型的基因)
关键词
基因组作图
遗传连锁
位置克隆
生物
统计
学
方法
增代时间
基因连锁
基因组大小
CLONING
基因研究
引物扩增
分类号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昂·柯登(Bjrn Kurtén)
7
作者
明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6-146,共1页
文摘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动物学教授、著名的古生物学家比昂·柯登博士,于1988年12月30日因病去世,终年64岁。柯登教授是近代芬兰最杰出的古生物学家,也是当前世界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最著名的专家。柯登教授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学研究有着长期的、密切的关系。1952年,他的第一项研究工作,就是利用保存在瑞典乌普沙拉大学博物馆的,由安特生等在二十年代采集的丰富的化石,完成了一本题为《中国的三趾马动物群》专著。书中运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我国北方的三趾马动物群进行了古生态学与古环境学研究。
关键词
古
生物
学家
动物群
三趾马
古脊椎动物
古人类学
古生态学
BJ
rn
Kurt
比昂
生物
统计
学
方法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养鸡技术讲座第三十七讲 养鸡业常用生物统计方法(中)
崔岘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状态下温度对桑花叶萎缩病的影响
杨咏钢
白锡川
蒯元璋
费建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初步分析
邹起
《黑龙江水产》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荔枝园荔枝蒂蛀虫常规爆发期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全林发
董易之
徐淑
李文景
陈炳旭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小麦应用“快丰收”浸种的试验初报
郑步梯
杨彬元
《福建稻麦科技》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植物基因组作图
Andrew H.Paterson
Rod A.Wing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比昂·柯登(Bjrn Kurtén)
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