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醋酸纤维素/蒙脱土生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彬 陈金耀 +1 位作者 亢健 曹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在聚乙二醇的增塑作用下制备了醋酸纤维素/蒙脱土(CA/MMT)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了C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复合后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透射电镜照片显示,蒙脱土在CA基... 采用熔融插层法在聚乙二醇的增塑作用下制备了醋酸纤维素/蒙脱土(CA/MMT)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了C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复合后蒙脱土的层间距增大;透射电镜照片显示,蒙脱土在CA基体中达到纳米级分散,且分散均匀。CA/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加入5 phr有机蒙脱土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纯增塑CA的38.8 MPa增到48.2 MPa。动态力学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蒙脱土 聚乙二醇 生物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橡胶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文雅 李邦森 +1 位作者 石建军 史载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07,413,共6页
综述了有机生物纳米填料、混合纳米填料与天然橡胶(NR)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各类有机纳米材料及其改性对NR拉伸性能、热稳定性和导电性等补强的研究现状。所述有机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作用能够使NR的性能... 综述了有机生物纳米填料、混合纳米填料与天然橡胶(NR)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各类有机纳米材料及其改性对NR拉伸性能、热稳定性和导电性等补强的研究现状。所述有机纳米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作用能够使NR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经功能化改性后的有机纳米填料可更好与NR基体产生相互作用,给NR的性能带来更优异的补强效果,而混合纳米填料可赋予复合材料更为多样的功能性。同时探讨了NR纳米复合材料在未来的应用发展前景,开发出多种功能化的有机纳米填料及使用混合纳米填料制备性能多样的NR纳米复合材料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纳米填料 有机生物纳米复合材料 混合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珠层中的蛋白质及其与碳酸钙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刚生 李浩璇 陈益兰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4期306-311,共6页
近年来对珍珠层中蛋白质及蛋白质对碳酸钙结晶控制作用的研究得出珍珠层中含各种各样的功能蛋白质 ,不同种类动物形成的珍珠层中所含的主要蛋白质种类不同 ,它们各自独有自已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对珍珠层中无机相的成核、结晶、形貌等... 近年来对珍珠层中蛋白质及蛋白质对碳酸钙结晶控制作用的研究得出珍珠层中含各种各样的功能蛋白质 ,不同种类动物形成的珍珠层中所含的主要蛋白质种类不同 ,它们各自独有自已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对珍珠层中无机相的成核、结晶、形貌等的控制作用明显存在 ,但是 ,目前体外的仿生矿化实验不能复制珍珠层中无机相的形貌 ,这种控制作用的详细机理仍不清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珍珠层 蛋白质 碳酸钙 纳米无机-有机层状生物复合材料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efficient removal and mineralization of Cr(VI)from water by functionalized magnetic fungus nanocomposites 被引量:3
4
作者 CHEN Run-hua CHENG Yu-ying +3 位作者 WANG Ping LIU Zhi-ming WANG Yu-guang WANG Yang-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503-1514,共12页
A hydroxyl-functionalized magnetic fungus nanocomposite(MFH@GO)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one-pot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Cr(VI)from wastewater.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MFH@GO to Cr(VI)in wastewater was discussed in... A hydroxyl-functionalized magnetic fungus nanocomposite(MFH@GO)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one-pot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Cr(VI)from wastewater.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MFH@GO to Cr(VI)in wastewater was discussed in detail.At pH of 5.0 and temperature of 323.15 K,MFH@GO had higher adsorption capacity to Cr(VI)(58.4 mg/g)than the unmodified fungus and GO.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ray diffraction(XRD),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G-DTA),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SEM-EDX)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FH@GO.Results showed that magnetic graphene oxide nanoparticle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fungi.In addition,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analyses show that Cr(VI)could be reduced and mineralized into ferric chromate in residue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FH@GO could be used as an promising and alternative biosorbent for removal of Cr(VI)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water CR(VI) fungus nanocomposites BIOMINER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