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荔浦锰矿区优势植物重金属累积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罗亚平 李明顺 +3 位作者 张学洪 刘杰 黄海涛 蔡湘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3,共5页
对复垦20余年的荔浦锰矿区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该矿区共有高等植物22科36种.矿区土壤和13种优势植物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表明,土壤可能已受M n污染,局部区域受到Cd污染,但Cu,Pb量较低.矿区植物的Cu,Pb量正常,但... 对复垦20余年的荔浦锰矿区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室内分析.该矿区共有高等植物22科36种.矿区土壤和13种优势植物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表明,土壤可能已受M n污染,局部区域受到Cd污染,但Cu,Pb量较低.矿区植物的Cu,Pb量正常,但部分植物的Cd,M n量超出正常范围.板栗、商陆对Cd和M n的生物累积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很强的富集能力,适用于锰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但作为此矿区主要经济作物的板栗,其果实重金属的质量分数超过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不宜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重金属 优势植物 生物累积系数 生物转移系数 生态恢复 荔浦锰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凌河口湿地翅碱蓬体内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摆 韩家波 +8 位作者 董颖 张玉凤 姜北 宋永刚 关晓燕 陈仲 杨爱馥 高杉 周遵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6-320,共5页
为查明大凌河口湿地盐沼植物—翅碱蓬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翅碱蓬的根、茎、叶及其根际沉积物中Cu、Pb、Zn、Cd、Hg、As的含量,分析了6种重金属在翅碱蓬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和... 为查明大凌河口湿地盐沼植物—翅碱蓬对沉积物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检测翅碱蓬的根、茎、叶及其根际沉积物中Cu、Pb、Zn、Cd、Hg、As的含量,分析了6种重金属在翅碱蓬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和累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凌河口翅碱蓬根际沉积物6种重金属含量依次为Zn>Pb>Cu>As>Cd>Hg。6种重金属在翅碱蓬根、茎、叶中的含量各有不同,其中,Cu、As、Hg表现为根>茎>叶,Pb、Cd的分布规律为根>叶>茎,Zn的含量分布特征为叶>根>茎。翅碱蓬对6种重金属的生物累积能力也存在差异,表现为Zn>Cu>Pb>Cd>Hg>As。翅碱蓬对Zn、Pb、Cu、Cd、As、Hg的生物累积系数分别为:2.65、2.32、2.6、1.87、0.84、1.22。研究结果可为河口湿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碱蓬 重金属 大凌河口 生物累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