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类与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晨 侯欢 +2 位作者 彭铖 闫珊乐 陈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7-1003,共7页
风湿性疾病泛指可影响骨、骨关节、肌肉、组织并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一组疾病。已有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不良反应如感染和癌症发生率增加等问题逐渐显露,且部分患者对已有治疗药物无响应或不能持续应答。近... 风湿性疾病泛指可影响骨、骨关节、肌肉、组织并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一组疾病。已有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其不良反应如感染和癌症发生率增加等问题逐渐显露,且部分患者对已有治疗药物无响应或不能持续应答。近年来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DMARDs)和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tsDMARDs)为风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文综述近年来用于治疗风湿病的bDMARDs和tsDMARDs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药物治疗风湿病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 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靶向合成改善病情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乐天 段婷 宋淑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白芍总甙胶囊(MTX+LEF)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MTX+SSZ+HCQ)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180例给予MTX+LEF治疗,170例给予MTX+SSZ+HCQ治疗,观察...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白芍总甙胶囊(MTX+LEF)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MTX+SSZ+HCQ)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180例给予MTX+LEF治疗,170例给予MTX+SSZ+HCQ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后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12周后2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2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MTX+LEF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MTX+SSZ+HCQ组。治疗12周后,MTX+LEF组对ESR、RF的改善与MTX+SSZ+HCQ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总体疗效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MTX+LEF组疗效优于MTX+SSZ+HCQ组,但治疗后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组联合用药方案均安全有效,但MTX+LEF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起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病情风湿 联合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病情抗风湿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会
3
作者 王晓霞 王洪 +1 位作者 刘燕 白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近年来,许多新的改善病情抗风湿治疗药物(DMARDs)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生物制剂DMARDs(bDMARDs)和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方面。随着临床试验数量的不断增多,加强该类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b/tsDMARDs药物... 近年来,许多新的改善病情抗风湿治疗药物(DMARDs)不断涌现,主要集中在生物制剂DMARDs(bDMARDs)和靶向合成DMARDs(tsDMARDs)方面。随着临床试验数量的不断增多,加强该类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b/tsDMARDs药物临床试验实际操作过程中,研究者应关注的重点及难点,以及该类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期对提高此类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善病情风湿 临床试验 研究者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风湿性疾病药物的免疫原性及抗药抗体的产生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国婧 刘媛 王永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6-128,共3页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会产生抗药抗体(ADAs)。其产生原因多与使用生物制剂类药物治疗有关,ADAs的产生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控制不良及复发,因此研究ADAs的产生原因、定期监测ADAs及减少药物抗性会给风湿病患者带来巨大益处。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改变病情风湿 生物制剂 物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骆康凯 杨国安 王永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以手小关节为主,伴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致残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延缓关节的破坏。长期应用DMARD过程中发现其疗效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以手小关节为主,伴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致残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延缓关节的破坏。长期应用DMARD过程中发现其疗效逐渐下降,即产生耐药,然而DMARD耐药机制研究甚少。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我们总结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RA传统药物治疗的相关性,分析了不同的基因型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精准医疗,RA的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RA) 相关蛋白基因 多态性 改善病情风湿(DMARD)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关节炎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陆超凡 冷晓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紧密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病,其症状广泛多样,包括银屑病皮疹、外周关节及中轴关节受累、附着点炎、指/趾炎等。近年来,PsA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推动了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本文旨...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紧密相关的炎症性关节病,其症状广泛多样,包括银屑病皮疹、外周关节及中轴关节受累、附着点炎、指/趾炎等。近年来,PsA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推动了患者预后的不断改善。本文旨在全面综述PsA当前药物诊治现状,不仅涵盖了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的临床新证据,还深入剖析了近年来针对不同靶点开发的生物制剂或小分子靶向药物,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PsA治疗策略的认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关节炎 传统合成改善病情风湿 生物制剂 靶向合成改善病情风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性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7
作者 赵福林 姜莉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6-382,共7页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JIA-U)是16岁以下儿童中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机体自身免疫紊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JIA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会破坏外周免疫耐...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JIA-U)是16岁以下儿童中一种常见的非感染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其主要发病机制为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机体自身免疫紊乱。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JIA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会破坏外周免疫耐受以及血-视网膜屏障,导致T、B细胞及其亚群浸润患者的眼组织,通过对特定的视网膜抗原产生反应、产生高度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以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促进眼组织炎症的发生发展,严重时威胁患者的视力。治疗采用阶梯式策略,以皮质类固醇为一线药物,联合使用甲氨蝶呤(MTX)进行类固醇减量全身治疗,对于MTX不耐受或疗效不佳的患者,或者出现严重的视力威胁性并发症的患者,可添加或改用生物制剂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bDMARDs)。TNF-α抑制剂、IL-6受体抑制剂和Janus激酶抑制剂是针对难治性JIA-U或MTX无反应的患者常用的bDMARDs,此外,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和抗CD20单抗也可能对难治性JIA-U或MTX无反应的患者有效。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究这些生物制剂在JIA-U中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性葡萄膜炎 细胞因子 生物制剂改善病情风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生物制剂)等。随...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生物制剂)等。随着对自身免疫病病理机制的深入阐明和新药物靶点的发现,靶向细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的新型生物制剂获得较快发展。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的多个小分子药物,近年来也被研发应用于临床。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药物是一类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该类药物将是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研发的新策略和主要方向之一。该文综述了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非甾体 缓解病情风湿 生物制剂 JAK抑制剂 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ARDs对AS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愈合时间及炎症期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贺玉杰 刘升云 +1 位作者 张磊 黄振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68-1869,共2页
目的:探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伤口感染、愈合时间及炎症期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所用药物分为DMARDs组和对照组。其中DMARDs组:单用DMARD... 目的:探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伤口感染、愈合时间及炎症期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所用药物分为DMARDs组和对照组。其中DMARDs组:单用DMARDs或几种DMARDs联合应用;对照组:未应用DMARDs。结果:30例患者中DMARDs组16例,对照组14例。两组均无伤口感染病例。炎症期中位时间DMARDs组为2d(0~11d)、对照组2d(0~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伤口愈合中位时间DMARDs组为13d(11~16d)、对照组14d(7~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DMARDs未增加伤口感染发生率及炎症期时间,但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改善病情风湿 感染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