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社会学与道德问题
1
作者 陈嘉映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51-60,共10页
关键词 生物社会学 道德问题 自利论 基因 利他行为 利他之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社会学初谈
2
作者 劳伦.兰曼 周国兵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1期87-89,共3页
译者前言生物社会学是一门新起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探讨社会秩序、社会行为和人的生物构成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在本文中,美国社会学家劳伦·兰曼主要从人的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社会化、社会关系、语言信息、性行为、区域... 译者前言生物社会学是一门新起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探讨社会秩序、社会行为和人的生物构成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在本文中,美国社会学家劳伦·兰曼主要从人的社会行为的生物基础、社会化、社会关系、语言信息、性行为、区域性和个体差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人的生物因素和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特别是作者对人的身体魅力之作用于社会交往与行为的现象作了社会学的分析和评价。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除了各种各样的内在因素外,身体特征等外在因素在人际交往和成就等方面往往起着很大作用,它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对个人的社会评价。译者译出此文,以期引起国内社会学同行对这门分支边缘学科的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社会学 社会行为 性行为 身体特征 社会评价 社会关系 相互作用 生物因素 社会交往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化进化与“新型人地关系”模因的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天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当今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深刻矛盾,决定了现时代和未来时代的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建立新型的人地关系,其根本依托是文化进化。新型人地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进化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应当... 当今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深刻矛盾,决定了现时代和未来时代的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即建立新型的人地关系,其根本依托是文化进化。新型人地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文化进化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它应当以"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文化基因,遵循人类文化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文化模因的传播、渗透和先导作用,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气候,从而将新型人地关系的价值观、发展观逐渐落实到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文化基因 文化进化 生物社会学 可持续发展 新型人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1983年与1973年生物学教科书中概念重点的一种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叶佩珉 《课程.教材.教法》 1985年第4期80-83,共4页
美国《科学教学与研究》杂志于1984年10月号刊登了一篇关于对高中生物学教科书进行以下两方面研究的文章,一是探究学生成绩和教科书内容之间的关系,另一是国家计划的需求对教科书内容的冲击。
关键词 生物学教科书 概念范畴 生长和发育 生物学课程 中概念 生物社会学 分类学 生态学 学生成绩 教学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哲学的应用伦理学转向 被引量:32
5
作者 赵敦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9,共6页
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当代型态 ,有自身的“体”和“用”两部分。与传统型态的规范伦理学和心理主义相比 ,应用伦理学需要在道德哲学层面 ,在出发点、理论前提、价值律。
关键词 道德哲学 应用伦理学 社会契约论 规范伦理学 功利主义 价值律 利益博弈 生物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贯彻到底——优胜劣败辨析
6
作者 闻东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S1期154-156,共3页
自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的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这主要是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发扬地区优势、知识优势、思想优势、人才优势等,发... 自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的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这主要是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新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发扬地区优势、知识优势、思想优势、人才优势等,发扬优势的方针,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战略措施。这些优势"宝库"等待我们继续开发和利用。发扬优势、抑制劣势,扬长避短日益深入人心。但是,扬优抑劣的问题,却受到"优胜劣败"的"株连"。据说"优胜劣败"名声不好。因此,扬优抑劣至今受着"不白之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达尔文主义 生物社会学 社会人类学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淳朴的乡村到底怎么了?
7
作者 笑蜀 《农村农业农民》 2007年第1期59-59,共1页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妻子石某带着仅仅两岁的小儿突然不知去向。十多天之后,亲戚前来探望孩子,才发现石某早已气绝,估计是晚上睡觉时突然发病造成意外猝死。两岁小儿因无人照料,连饿带冻死在房内南面走廊处的门边,全身泥灰,双眼凹陷。(据... 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妻子石某带着仅仅两岁的小儿突然不知去向。十多天之后,亲戚前来探望孩子,才发现石某早已气绝,估计是晚上睡觉时突然发病造成意外猝死。两岁小儿因无人照料,连饿带冻死在房内南面走廊处的门边,全身泥灰,双眼凹陷。(据新华社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人性 社会达尔文主义 生物社会学 社会人类学 华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