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边莲生物碱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婧婧 范秀珍 +4 位作者 刘尚明 任冬梅 陈融 李莉 胡维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半边莲生物碱(LCLA)对内皮素-1(ET-1)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Fura-3/AM荧光探针标记方法检测VSMC增殖;并用台盼蓝拒染、... 目的:探讨半边莲生物碱(LCLA)对内皮素-1(ET-1)诱导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3H]-TdR掺入、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Fura-3/AM荧光探针标记方法检测VSMC增殖;并用台盼蓝拒染、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方法观察LCLA对VSMC的毒性反应。结果:LCLA(100、200和400mg/L)、BQ-123(10-6mol/L)、ST(10-7mol/L)均抑制ET-1所诱导的VSMC增殖(均P<0.05):明显降低VSMC的细胞数目、[3H]-TdR掺入量、S期和G2/M期的数目百分比,增加G0/G1期的数目百分比;减弱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强度和Ca2+荧光强度;LCLA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但对VSMC存活率和LDH释放量均没有影响。结论:LCLA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T-1所诱导的人脐动脉VSMC增殖,其机制与降低VSMC内Ca2+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莲属 内皮缩血管肽类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生物碱抑制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药生物碱对内毒素诱导内皮细胞分泌白介素-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屹屹 何孔旺 温立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7-410,共4页
通过研究青藤碱、防己诺林碱、水苏碱、川芎嗪、苦参碱和吴茱萸碱6种中药生物碱对细菌内毒素(LPS)作用下猪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生物碱抗LPS的药理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青藤碱、防己诺林碱、水苏碱、川芎嗪、苦参碱和吴茱萸碱6种中药生物碱对细菌内毒素(LPS)作用下猪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生物碱抗LPS的药理作用机制.培养猪血管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LPS刺激,3 h后加入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上述6种中药生物碱,继续培养21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测定IL-1α、NO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显示青藤碱、苦参碱和吴茱萸碱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IL-1α的水平;青藤碱、水苏碱和川芎嗪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NO的水平;防己诺林碱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提示6种中药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IL-1α、NO和6-keto-PGF1α介导的机体炎症、水肿和凝血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内毒 白介- 一氧化氮 6--前列腺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素-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承辉 田红林 +2 位作者 康小龙 刘晶 卢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 目的观察刺山柑总生物碱对系统性硬皮病(SSc)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 VCAM-1)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Sc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霉胺组(125 mg·kg^(-1))及刺山柑总生物碱小(225 mg·kg^(-1))、中(450 mg·kg^(-1))、大(900 mg·kg^(-1))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小鼠背部注射盐酸博莱霉素建立SSc模型,成模后受试药组小鼠背部外敷刺山柑总生物碱乳膏,青霉胺组给予青霉胺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背部外敷不含药基质,每天1次,连续60 d。末次给药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VEGF及血清ET-1、sVCAM-1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刺山柑总生物碱大剂量组SSc小鼠皮肤VEGF及血清ET-1水平降低(P<0.05或P<0.01),血清s VCAM-1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刺山柑总生物碱对SSc VEGF与ET-1异常表达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山柑总生物碱 系统性硬皮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X-1促进低氧诱导的内皮细胞自噬与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燕飞 黄灿 +2 位作者 罗平 何芳 胡长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7-1025,共9页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植物凝集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对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植物凝集素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对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别给予低氧(1%O2)不同时间(0、6、12、24 h)处理后,观察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水平。进一步通过干预LOX-1以探究其对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感染GFP-LC3B腺病毒后LC3B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自噬小体;Real-time PCR法检测LOX-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OX-1、LC3II/I、Beclin-1、Atg 5、cleaved-caspase 3、Bax、Bcl-2蛋白表达;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Hoechst法、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低氧(1%O2)处理HUVECs 24 h,可明显增加荧光显微镜下LC3II斑点,上调LC3II/I蛋白表达,电镜下检测到自噬小体;低氧增加ROS生成,促进细胞凋亡;低氧上调HUVECs LO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LOX-1 siRNA可显著逆转低氧引起的细胞自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 5、LC3II/I)表达下调;LOX-1 siRNA能减少ROS生成,抑制细胞凋亡,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 3、Bax的表达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结论:低氧诱导LOX-1表达上调,促进ROS生成,从而介导内皮细胞自噬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凝集样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低氧 自噬 凋亡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调控SOCC/TGF-β参与房颤大鼠发生心房纤维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卓然 代曼玉 +5 位作者 梁士楚 吴健 薛杨诚 张定欣 沈兵 赵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NC)组、房颤(AF)组;采用连续1周每日尾静脉注射1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0.1 ml/100 g的方法建立AF大鼠模型,NC组同等方式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在第1天及第8天记录窦性或AF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心房大小和心功能;采用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心房组织纤维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房组织中内皮素-1(ET-1)、Ⅰ型胶原(COL-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钙库操纵性钙通道(SOCC)蛋白Orai1和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的表达;培养小鼠心房肌细胞HL-1细胞,以梯度浓度的ET-1处理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HL-1细胞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Orai1及STIM1蛋白表达变化;利用siRNA转染方法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以合适浓度的ET-1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HL-1细胞中TGF-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相比,超声心动图显示AF大鼠心脏左房内径(LAD)增加(P<0.05);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F组大鼠心房组织纤维化(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AF组心房组织中ET-1、Orai1、STIM1、TGF-β、COL-Ⅰ蛋白表达较NC组增加(P<0.05)。ET-1处理HL-1细胞后,HL-1细胞Orai1、STIM1、TGF-β蛋白表达增多(P<0.05)。敲低HL-1细胞中Orai1表达后,ET-1的处理不再使TGF-β的表达上调。结论AF大鼠心房组织ET-1表达增多,并通过ET-1/SOCC/TGF-β信号通路促进心房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1 心房颤动 心房纤维化 Orai1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TGF-Β HL-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内皮素-1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少雄 张永 +2 位作者 鲁娟 刘雄 李湘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内皮素-1(ET-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ET-1sh 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成功包装慢病毒后感染鼻咽癌5-8F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ET-1干扰效率。利用MTT、细胞周期检测、平板克... 目的探讨干扰内皮素-1(ET-1)基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ET-1sh RNA慢病毒干扰载体,成功包装慢病毒后感染鼻咽癌5-8F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ET-1干扰效率。利用MTT、细胞周期检测、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Boyden小室以及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应基因表达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鼻咽癌细胞5-8F感染慢病毒sh RNAET-1后ET-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TT实验结果显示,在抑制ET-1表达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显示干扰ET-1表达,G1细胞数明显增多。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干扰ET-1表达,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皮下裸鼠成瘤实验结果同样显示,ET-1表达抑制后癌细胞成瘤能力显著下降。Transwell和Boyden小室结果表明,ET-1表达沉默后可显著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检测ET-1沉默后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改变,结果显示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CK18表达增高,而间质标志物Vimentin和N-cadherin表达降低。结论 ET-1在鼻咽癌中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1 鼻咽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前列环素对内皮素-1生物学效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宝华 陈惠孙 +2 位作者 胡德耀 王代科 肖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和方法:应用肝脏原位灌注模型,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以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对ET-1生物学效应... 目的和方法:应用肝脏原位灌注模型,观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以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对ET-1生物学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ET-1能使肝细胞浊肿变性,增加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酶的漏出。NO合成抑制剂能使ET-1的肝损伤作用加重,PGI2和消炎痛能部分减轻ET-1的肝损伤作用。结论: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肝损伤 前列环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内皮素-1诱导氧活性物质介导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彦珍 罗健东 刘秀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71-875,共5页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内皮素 1 (endothelin 1 ,ET 1 )诱导的氧活性物质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产生和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实验。细胞内荧光信号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细胞内ROS水...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内皮素 1 (endothelin 1 ,ET 1 )诱导的氧活性物质 (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产生和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实验。细胞内荧光信号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用ROS敏感的荧光探针 2 ,7 dichlorofluo rescindictate(DCF DA)来反应 ,细胞内RNA含量用RNA敏感的荧光探针碘化丙啶 (propidiumiodide ,PI)来测定。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内总蛋白含量。用图像分析软件 (Leica图像分析软件 )测细胞表面积。结果 ①ET 1浓度依赖性地使心肌细胞内DCF DA的荧光信号增加和心肌细胞肥大。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CAT ,0 2U·L- 1 )抑制ET 1 (1× 1 0 - 8mol·L- 1 )诱导的心肌细胞内DCF DA的荧光信号的增加和心肌细胞肥大。②辛伐他汀对ET 1诱导的心肌细胞内DCF DA的荧光信号增强和心肌细胞肥大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结论 ET 1能够使心肌细胞产生ROS和ROS依赖的心肌细胞肥大 ,辛伐他汀能抑制ET 1诱导的ROS依赖的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内皮-1 氧活性物质 心肌细胞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通道-3反义寡核苷酸对内皮素-1促增殖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维琨 谢二娟 +2 位作者 张虹 李贵刚 刘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4-917,923,共5页
目的观察氯离子通道-3(chloride channel3,ClC-3)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DN)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增殖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bovin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BCECs)的抑制作用。方法 BCECs细... 目的观察氯离子通道-3(chloride channel3,ClC-3)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DN)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促增殖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bovin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BCECs)的抑制作用。方法 BCECs细胞悬液接种培养12h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不同浓度的ClC-3寡核苷酸。体外培养BCECs24h后加入200pmol.L-1ET-1,继续培养48h。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BCECs寡核苷酸的摄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法检测ClC-3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观察BCECs增殖状况,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寡核苷酸可被培养的BCECs摄取。ClC-3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呈平行关系。与不加时相比,ClC-3AS-ODN浓度依赖性地减少BCECsClC-3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样也浓度依赖性地降低BCECs MTT吸光度值(OD值)和细胞存活率。经100mg·mL-1ClC-3AS-ODN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及G2期细胞比例则明显降低,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增殖指数明显下降。结论 ClC-3AS-ODN可能通过减少ClC-3mRNA和蛋白的表达,浓度依赖性抑制ET-1对体外培养BCECs的增殖作用,并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通道-3 反义寡核苷酸 内皮-1 增殖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性对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失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永曜 杨天和 +3 位作者 蒋清安 杨龙 唐峰 谭洪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与凋亡失衡的影响。方法: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内皮素-1组;内皮素-1+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抑制剂组(ET-... 目的:观察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对内皮素-1(ET-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增殖与凋亡失衡的影响。方法: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内皮素-1组;内皮素-1+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抑制剂组(ET-1+M组)。干预72 h后,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内MLCK表达水平;甘油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检测PASM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PASMCs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同对照组比较,ET-1刺激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LCK蛋白表达显著增强、MLC磷酸化上调、增殖增多、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5);加入MLCK抑制剂干预后,MLCK表达明显下降(P<0.05)、MLC去磷酸化显著增强、逆转了ET-1对PASM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论:抑制MLCK能显著逆转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内皮-1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移植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宁 齐洁琳 +6 位作者 张锡芹 周登锋 杨锡贵 王明玉 刘蒲香 孙汉英 刘文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63-767,共5页
本研究探讨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骨髓移植+... 本研究探讨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克/只,2次/天。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mRNA及其蛋白、VCAM-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ndostatin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髓基质细胞核内,VCAM-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内。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endostat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生理盐水组已基本恢复正常,而川芎嗪组仍未恢复正常水平。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VCAM-1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VCAM-1的表达已基本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和VCAM-1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或P<0·05),而川芎嗪组endostatin和VCAM-1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内皮抑制素可通过影响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阻碍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之间和细胞外基质与造血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影响骨髓造血;川芎嗪能提高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加快BMT后HSPC的归巢及在骨髓中的增殖,并通过反馈调节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新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制素的表达,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制 VCAM-1 川芎嗪 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及咪唑安定对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诚章 周钦海 +2 位作者 钱燕宁 丁正年 刘存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ET- 1)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特点及咪唑安定对其的影响 ,为 ET- 1表达和释放增加的患者选用理想的镇静、遗忘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 3× 10 - 8mm ol/L ET- 1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 ,用肌力换能器...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1(ET- 1)对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特点及咪唑安定对其的影响 ,为 ET- 1表达和释放增加的患者选用理想的镇静、遗忘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 3× 10 - 8mm ol/L ET- 1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 ,用肌力换能器、走纸记录仪测定张力变化 ,研究 0 .15 mmol/L的咪唑安定对其的影响。结果 :0 .15 mmol/L的咪唑安定可完全抑制 ET- 1诱发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结论 :咪唑安定对 ET- 1诱发兔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提示临床上使用咪唑安定 ,对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1 气管平滑肌 咪唑安定 气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肽受体激活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有关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玲 冀建伟 +3 位作者 李桃英 赵继玲 李志业 杨育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2-847,共6页
目的讨论κ-阿片肽受体(kappa-opioid receptor,κ-OR)激活后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内皮素-1(vascular endothelin-1,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ET-110 nmol·L^(-1)诱导心肌细... 目的讨论κ-阿片肽受体(kappa-opioid receptor,κ-OR)激活后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内皮素-1(vascular endothelin-1,ET-1)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ET-110 nmol·L^(-1)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κ-OR激动剂(U50488H)1μmol·L^(-1)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并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1μmol·L^(-1)、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50 nmol·L^(-1))、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5 mg·L^(-1)、κ-OR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1μmol·L^(-1))存在时,κ-OR的激活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心肌细胞的体积应用消化分离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的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的mRNA相对表达利用RT-PCR法测定;心肌细胞ERK1/2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ET-1可以使心肌细胞体积增大,ANPmRNA表达增多,ERK1/2表达增多;与ET-1(10 nmol·L^(-1))组相比,U50488H(1μmol·L–1)可明显使ET-1诱导的心肌细胞体积变小,ANPmRNA表达减少,ERK1/2表达减少,U0126(1μmol·L^(-1))、Ro-31-8220(50 nmol·L^(-1))与其抑制程度相似,三者差异无显著性;当用U0126(1μmol·L^(-1))、Ro-31-8220(50 nmol·L^(-1))预处理时U50488H(1μmol·L^(-1))的抑制现象部分消失,但当用PTX(5 mg·L^(-1))、NOR-BNI(1μmol·L^(-1))(κ-OR受体拮抗剂)预处理时U50488H(1μmol·L^(-1))的抑制现象基本消失。结论κ-OR激动剂U50488H能抑制内皮素-1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其能抑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上游元件PKC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Κ-阿片受体 内皮-1 百日咳毒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磷酸二酯酶Ⅳ抑制剂Ariflo对内皮素-1诱发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祁红 Leroy MJ +3 位作者 Advenier C 张勇 Emmanuel N 陈红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 :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 (phosphodies terase ,PDE)Ⅳ抑制剂Ariflo对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诱发的非妊娠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累积给药法观察药物对离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结果 :Ariflo可降低子宫平滑肌自主收缩... 目的 :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 (phosphodies terase ,PDE)Ⅳ抑制剂Ariflo对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诱发的非妊娠人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累积给药法观察药物对离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结果 :Ariflo可降低子宫平滑肌自主收缩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 (pD2 =7.90 ) ,且对ET 1(3×10 -8mol·L-1)诱发的子宫平滑肌收缩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pD2 =7.4 0 ) ,作用强度与Rolipram相似。结论 :Ariflo对ET 1诱发的离体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提示在临床上有缓解痛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Ⅳ抑制 内皮-1 子宫平滑肌 痛经 洛利普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抑制素-1抑制丙酮醛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铁死亡
15
作者 张琪 计泽朝 +2 位作者 加沙尔·阿拜 王友达 阿不都许库尔·阿不力米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43-2448,共6页
目的探讨丙酮醛(MG)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损伤及铁死亡抑制剂铁抑制素-1(FER-1)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来源的MH-S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用MG及FER-1进行处理,建立细胞损伤及损伤挽救模型。分别设置对照组:MH-S正常培养... 目的探讨丙酮醛(MG)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损伤及铁死亡抑制剂铁抑制素-1(FER-1)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来源的MH-S细胞体外培养,分别用MG及FER-1进行处理,建立细胞损伤及损伤挽救模型。分别设置对照组:MH-S正常培养、MG组:90μg/mL MG、MG+FER-1组:90μg/mL MG+10μmol/mL FER-1、FER-1组:10μmol/mL FER-1。用双氯荧光素(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脂质氧化(MDA)试剂盒检测MDA含量,细胞亚铁比色法检测亚铁离子(Fe^(2+))含量;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酰基辅酶A合酶4(ACSL4)的表达水平。结果90μg/mL MG处理MH-S细胞24 h,GPX4的表达水平降低(P<0.001),ACSL4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同时出现细胞内亚铁离子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丢失,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丙二醛含量增多等现象,最终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通过FER-1共同干预后,GPX4的表达升高、ACSL4的表达降低,胞内铁离子浓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恢复、活性氧水平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少(P<0.001)。结论MG能够剂量依赖性诱导MH-S细胞发生铁死亡,而铁死亡抑制剂FER-1能够挽救MG所导致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1 小鼠肺泡巨噬细胞 丙酮醛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验证探讨黄芩素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妍 郭怡琳 +1 位作者 刘柏平 徐建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 为研究黄芩素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通路的分子机制,本文首先采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自由能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了黄芩素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实验验证。结合自由能结果表明,黄芩素与PD-L1二聚体(PD-L1 dimer)的结合亲和力为-32.41±0.31 kcal/mol。结合能分解、接触数和非键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黄芩素主要结合在PD-L1 dimer的C-、C’-、F-和G-sheet区域,其中关键残基Tyr56、Met115、Ala121和Asp122与黄芩素之间的非极性相互作用在结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互相关矩阵和二级结构结果进一步表明,黄芩素可与PD-L1 dimer的sheet区域稳定结合。ELISA结果显示黄芩素对PD-1/PD-L1相互作用抑制率的IC_(50)为79.47μg/L。黄芩素可通过直接与PD-L1dimer结合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本研究为该通路天然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天然小分子 黄芩 分子动力学模拟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β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刘海平 赵学凌 +1 位作者 吴雪梅 周如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166-3169,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在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监测不同浓度IL-1β刺激下的细胞活性;Real TimePCR及蛋白质印...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在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监测不同浓度IL-1β刺激下的细胞活性;Real Time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IL-1β对PAI-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用核转录因子-κΒ(NF-κB)拮抗剂PDTC(5mol/L)探讨信号传导机制,检测IL-1β对PAI-1的诱导情况。结果:MTT结果示IL-1β在0~10ng/mL浓度下,细胞的活性不受影响(P>0.05),20ng/mLIL-1β刺激下细胞活性改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浓度IL-1β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PAI-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成时间依赖性,6h后开始增高(P<0.05),12h后达峰值(P<0.01),24h后开始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β对PAI-1的刺激作用亦呈剂量依赖性,随着浓度(0、0.1、1、10ng/mL)的增加,PAI-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信号通路研究实验结果显示NF-κΒ拮抗剂PDTC可抑制IL-1β的诱导作用(P<0.05)。结论: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IL-1β可通过NF-κΒ信号途径上调PAI-1的表达,PDTC可抑制其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1Β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内皮细胞 核转录因子-κ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VEGF和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棚 江黎珠 薛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后对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于兔耳增生性瘢痕后对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瘢痕局部注射0.1 mL 5 mg/mL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隔日1次,共5次;对照组局部注射0.1 mL生理盐水,隔日1次,共5次。在药物干预30 d后观察瘢痕大体变化并留取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VEGF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瘢痕组织中TIMP-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药物干预30 d后实验组兔耳瘢痕中VEGF和TIMP-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279 0±0.030 7、0.244 4±0.057 4,对照组分别为0.657 0±0.161 1、0.730 2±0.103 8,实验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兔耳瘢痕中TIMP-1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和TIMP-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1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健芳 陈景福 +5 位作者 陈巍 徐峥嵘 李潮生 王振花 张耀 陈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1-488,共8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能否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方法: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细胞JAK2、STAT3、pJAK2、p-STAT3、cleaved caspase-3和内皮型一氧...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能否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方法: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细胞JAK2、STAT3、pJAK2、p-STAT3、cleaved caspase-3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蛋白水平;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内皮细胞凋亡数量;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结果:应用高糖(40 mmol/L)处理HUVECs 12~48 h能明显上调JAK2的磷酸化水平,于24 h达最高峰;在24~48 h能明显上调STAT3的磷酸化水平,于36 h最高;在12~24 h能明显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在3~48 h随着时间延长,e NOS的表达逐渐降低。2μmol/L的Ang-(1-7)或20μmol/L的JAK/STAT通路抑制剂AG490预处理0.5 h可显著抑制由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p-STAT3、p-JAK2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及e NOS表达升高,细胞凋亡数量和胞内ROS生成减少。结论:Ang-(1-7)能通过抑制JAK/STAT通路对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7) JAK/STAT信号通路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AG4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内皮素-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宁 黄胜光 +2 位作者 罗晓光 朱辉军 廖康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内皮素-1(ET-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探讨除湿化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内皮素-1(ET-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探讨除湿化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予除湿化瘀方和别嘌呤醇片,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sUA)、内皮素-1(ET-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结果:两组sUA、ET-1及PAI-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两组sUA、ET-1及PAI-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除湿化瘀方可降低sUA、ET-1及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化瘀方 别嘌呤醇 高尿酸血症 内皮-1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