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耦合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笃悦 刘元国 +2 位作者 金春姬 张雪 郭亮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180-187,共8页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是一种高效的脱氮工艺,具有经济成本低、脱氮性能稳定的优点,可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探究黄铁矿/硫投加比例,减少副产物生成量,降低出水浊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黄铁矿和硫作为电子供体,构建了黄铁矿-硫自养... 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是一种高效的脱氮工艺,具有经济成本低、脱氮性能稳定的优点,可处理低碳氮比废水。探究黄铁矿/硫投加比例,减少副产物生成量,降低出水浊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黄铁矿和硫作为电子供体,构建了黄铁矿-硫自养反硝化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探究了黄铁矿/硫比例对脱氮性能、副产物生成、膜污染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铁矿/硫比例小于3时,NO_(3)^(-)-N、NH_(4)^(+)-N去除率均超过90%,NO_(2)^(-)-N的积累量仅为0.46 mg/L,副产物的生成量较少,但动态膜存在无机污染,出水浊度较大。提高黄铁矿/硫比例,pH值可稳定在7.5~7.8,有利于减缓膜污染,降低出水浊度。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当黄铁矿/硫比例大于3时,Thiobacillus、Sulfuritalea等自养反硝化菌开始受到抑制,异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对自养反硝化系统中黄铁矿/硫比例进行优化调整,可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和降低出水浊度,起到高效脱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硫 动态生物反应器 自养反硝化 脱氮 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硅藻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振勋 曹达文 +2 位作者 马延强 褚华强 董秉直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以硅藻土作为基材开发了一种新型给水处理技术——生物硅藻土-动态膜反应器,并对该工艺系统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去除性能进行了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通量为40 L/(m2.h)的条件下,系统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出水浊度均在1 NTU以下.本工艺... 以硅藻土作为基材开发了一种新型给水处理技术——生物硅藻土-动态膜反应器,并对该工艺系统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去除性能进行了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通量为40 L/(m2.h)的条件下,系统对浊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出水浊度均在1 NTU以下.本工艺对CODMn和UV254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达58.14%和45.8%,这主要是由于硅藻土吸附、微生物降解和动态膜的分离作用;同时,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率也较好,达到90%以上,这主要基于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藻土-动态膜反应器 微污染原水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3
作者 马静怡 刘晓倩 +3 位作者 赵祺鹏 褚华强 周雪飞 张亚雷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131,139,共9页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开发高效、经济且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虽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膜材料成本高、运行通量有限、膜污染严重且清洗复杂等问...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开发高效、经济且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传统膜生物反应器(MBR)虽因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膜材料成本高、运行通量有限、膜污染严重且清洗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和高浓度废水处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是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中兴起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膜技术,通过在大孔径支撑材料表面形成动态膜(DM),实现了对污染物的高效截留与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本文综述了DMBR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阐述了动态膜的形成机制、支撑材料选择、污染控制策略及好氧/厌氧反应器的性能,分析了其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多种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效果。指出该技术在长期稳定性与动态膜调控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在材料优化、工艺耦合及智能化运行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动态生物反应器 污染控制 废水处理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驱动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清洗再生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查璐璐 胡以松 +3 位作者 唐陆合 张敬宇 杨毅明 邓伟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构建了重力驱动式好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生活污水,比较不同物理清洗方法(空气反冲洗、表面刷洗和组合方式)对动态膜再生的影响,探究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过滤机理,解析DMBR的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膜的形成伴随着... 构建了重力驱动式好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生活污水,比较不同物理清洗方法(空气反冲洗、表面刷洗和组合方式)对动态膜再生的影响,探究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和过滤机理,解析DMBR的污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膜的形成伴随着出水颗粒物粒径的不断减少,5 min后颗粒粒径分布基本稳定,动态膜形成阶段符合滤饼过滤模型,稳定运行阶段符合标准过滤模型。DMBR对浊度、NH_(4)^(+)-N、COD和S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6%、94.0%、93.2%和82.8%。空气反冲洗辅助刷洗不仅可以去除微网表面的污染层,还可去除对DMBR长期运行有影响的污染物,五个过滤周期的初始通量恢复率均达到93.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动态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清洗再生 过滤模型 运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志超 田陆梅 +1 位作者 王旭 王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考察了孔径108μm左右的不锈钢丝网动态膜组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并研究了出水水头和曝气强度对动态膜泥饼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情况下出水平均浊度1.2NTU,COD平均去除率90%,NH3-N平均去除率97%,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处... 考察了孔径108μm左右的不锈钢丝网动态膜组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并研究了出水水头和曝气强度对动态膜泥饼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情况下出水平均浊度1.2NTU,COD平均去除率90%,NH3-N平均去除率97%,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接近。同时发现,在20、40mm的出水水头下,动态膜运行初期膜通量衰减规律均符合泥饼阻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城市污水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薛念涛 夏俊林 +1 位作者 邢家乐 孙体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12,共6页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一项有潜力的适合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本文从反应器的结构(膜组件的外形、微网材料的种类和孔径、挡流板)、反应器的操作方式(过滤方式、曝气强度与错流流速、出水控制、膜通量、过滤阻力)和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 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是一项有潜力的适合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本文从反应器的结构(膜组件的外形、微网材料的种类和孔径、挡流板)、反应器的操作方式(过滤方式、曝气强度与错流流速、出水控制、膜通量、过滤阻力)和反应器内活性污泥的性质(污泥浓度、固体停留时间、污泥粒径、F/M(污泥负荷)值、胞外多聚物)3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总结每种因素对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这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动态-生物反应器 水处理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混凝工艺处理草浆中段废水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 邱宪锋 +3 位作者 高宝玉 张成禄 赵增文 周旭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混凝工艺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DMBR内的生物动态膜约在反应器运行60min后形成。在污泥浓度为10g/L、水力停留时间24h、进水CODCr1344mg/L、进水木素为390mg/L时,DMBR出水CODCr和木素分别... 采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混凝工艺对草浆造纸中段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DMBR内的生物动态膜约在反应器运行60min后形成。在污泥浓度为10g/L、水力停留时间24h、进水CODCr1344mg/L、进水木素为390mg/L时,DMBR出水CODCr和木素分别平均为260mg/L和192mg/L。投加PAC对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进行混凝处理,当PAC用量为0.54g/L时,混凝处理出水的CODCr和木素平均为117mg/L和63mg/L。DMBR反冲洗后,反应器内生物动态膜的再生需要30min完成,稳定运行过程中DMBR的反冲洗周期能够稳定在29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物反应器 中段废水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A/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凌琪 方涛 +6 位作者 伍昌年 鲍超 赵秋燕 孔张成 孙冰香 张睿 杨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3-2177,共5页
采用两套平行的A/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市政污水,分别以乙酸钠(反应器A)、蔗糖(反应器B)为碳源,考察运行过程中不同碳源对EPS、溶解性蛋白质/溶解多糖比值、污泥粒径、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A中EPS累... 采用两套平行的A/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市政污水,分别以乙酸钠(反应器A)、蔗糖(反应器B)为碳源,考察运行过程中不同碳源对EPS、溶解性蛋白质/溶解多糖比值、污泥粒径、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运行过程中,反应器A中EPS累积量大于反应器B;A、B反应器中溶解蛋白质/溶解多糖比值分别为0.19~0.40和0.17~0.27,三维荧光图谱表明,A反应器中类蛋白荧光峰强于B反应器;反应器A中污泥粒径〈10μm的微粒所占的比例以及Zeta电位均大于反应器B。以蔗糖为碳源有利于减缓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物反应器 碳源 胞外聚合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改性载体加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倩 全燮 +2 位作者 刘涛 于洪涛 白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8-365,共8页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载体存在挂膜速度慢、附着生物膜活性低以及水处理效果差等缺点.通过添加硅藻土改善PE载体的亲水性,改性后载体的接触角由94.3°降低至77.8°.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 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载体存在挂膜速度慢、附着生物膜活性低以及水处理效果差等缺点.通过添加硅藻土改善PE载体的亲水性,改性后载体的接触角由94.3°降低至77.8°.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简称MBBR)工艺挂膜启动过程中,相同条件下,相比于PE载体,硅藻土改性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膜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表明附着在硅藻土改性载体上的生物膜生物活性较高.生物膜生长稳定后,反应器R1(填充硅藻土改性载体)内总生物量比反应器R2(填充PE载体)内总生物量高35.6%,硅藻土改性载体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比PE载体的高62.3%.相应的,挂膜启动过程中,反应器R1的COD和氨氮去除率也高于反应器R2.上述硅藻土改性载体在挂膜性能和水处理性能方面的优势,缩短了反应器R1的启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硅藻土改性载体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培养和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晶 宋箭 +5 位作者 伍昌年 凌琪 李祖成 曾麒峰 刘明亮 张贤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572-1575,共4页
活性污泥性能是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活性污泥培养和反应器启动阶段,考察了活性污泥性能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好氧池活性污泥MLSS由3 460 mg/L增加至6 100 mg/L,粒径d50由27.8μm增至59.8... 活性污泥性能是倒置A2/O-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研究了活性污泥培养和反应器启动阶段,考察了活性污泥性能及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好氧池活性污泥MLSS由3 460 mg/L增加至6 100 mg/L,粒径d50由27.8μm增至59.8μm,活性污泥培养阶段,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85.7%,97%,87%;反应器启动阶段,COD、NH3-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91.9%,99%,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驯化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27
11
作者 金伟 赵雅萍 +1 位作者 徐祖信 高廷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26-1629,共4页
利用硅藻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以复配精选硅藻土作为微生物的载体,采用连续流小试实验,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对硅藻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除总氮外,其他出水指标满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 利用硅藻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以复配精选硅藻土作为微生物的载体,采用连续流小试实验,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对硅藻土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除总氮外,其他出水指标满足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悬浮填料 城市污水 固定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唐书娟 王志伟 +3 位作者 吴志超 王新华 陆继来 夏明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及膜污染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质(荧光...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生活污水过程及膜污染物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变化,并与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生活污水DOM中主要的荧光物质有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及类腐殖质(荧光峰C),经MBR处理后,荧光峰的强度降低了16%~35%,同时类蛋白质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好氧段滤液相比,溶解性膜污染物中类腐殖质含量较低,主要的荧光物质为分子量较小、共轭性较弱的类蛋白质.AAO工艺中厌氧段加强了对荧光峰A和C的去除,处理过程中类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与MBR工艺有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生物反应器 溶解性有机物 污染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21
13
作者 邱宪锋 张建 +2 位作者 高宝玉 张成禄 陈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利用筛绢为基材构建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膜通量为66.2L/(m2·h)条件下,反应器内的生物动态膜需要120min可以形成.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0%... 利用筛绢为基材构建内循环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h,膜通量为66.2L/(m2·h)条件下,反应器内的生物动态膜需要120min可以形成.动态膜形成后,反应器对COD、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0%、97.6%、49.2%和83.7%.采用逆出水水流方向曝气进行在线反冲洗,在反冲洗时间为5min,反冲洗曝气强度为3.2m3/(m2·h)的条件下,生物动态膜的再生需要30min即可完成.反应器稳定运行60d,反冲洗周期能够稳定在50h以上.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反冲洗能够有效破坏附着在膜基材上的生物动态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动态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试验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连军 荆晶 +1 位作者 刘晓东 孙秀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33,共4页
膜 -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由于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的二沉池而具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研究对膜 -生物反应器及普通活性污泥法的COD和NH3-N去除效率、降解动力学、微生物组成。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普通活性污泥法 啤酒废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25
15
作者 莫罹 黄霞 迪里拜尔·苏里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考察了悬浮生长型MBR和3种附着生长型MBR处理人工模拟微污染水源水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4种MBR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5%~90%.投加块状填料和粉末活性炭(PAC)的MBR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高;投加沸石粉的MBR和悬浮生长型MBR有机物去除... 考察了悬浮生长型MBR和3种附着生长型MBR处理人工模拟微污染水源水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4种MBR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5%~90%.投加块状填料和粉末活性炭(PAC)的MBR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较高;投加沸石粉的MBR和悬浮生长型MBR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前两者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时,HRT对MBR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PAC投加量及其饱和程度会影响PAC-MBR系统对有机物特别是UV254的去除率.当PAC投加量提高到1000mg/L以上时,PAC饱和前UV254的去除率可较块状填料-MBR提高约25%; PAC饱和后,两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对于连续运行中膜的过滤性能,投加PAC和块状填料的MBR与悬浮生长型MBR相差不大,而沸石粉-MBR最低.改变PAC投加量对PAC-MBR中膜过滤性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水净化 污染物去除特性 粉末活性炭 过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小丽 洪凯 +2 位作者 张雷 傅大放 马金霞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3,共5页
自行设计研发了以活性炭海绵作为膜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为污水处理的提标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际参考价值。详细考察了该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特性,通过和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比较,探索活性炭海绵基材... 自行设计研发了以活性炭海绵作为膜基材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为污水处理的提标排放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际参考价值。详细考察了该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特性,通过和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比较,探索活性炭海绵基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城市污水提标改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浓度8 000mg/L的条件下,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NH3-N、TN和TP浓度分别≤35.0mg/L、≤1.4mg/L、≤10.2mg/L和≤0.3mg/L,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A标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和海绵的空间结构特征协同作用强化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可完全取代现有污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应用于提标改造。曝气反冲洗可有效减缓出水通量下降,使系统出水通量稳定在30L/(m2·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海绵 动态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降低能耗的中试试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孟杰 魏春海 +3 位作者 黄霞 文湘华 张建新 崔希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7-301,共5页
基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原理,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构建了处理量为15.6m3/d的中试装置.通过水动力学特性的考察,得到中试装置的经济曝气强度为96m3/(m2·h);通过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的临界通量试验,得到污泥浓... 基于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原理,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构建了处理量为15.6m3/d的中试装置.通过水动力学特性的考察,得到中试装置的经济曝气强度为96m3/(m2·h);通过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的临界通量试验,得到污泥浓度小于13g/L时的膜临界通量区域为30~35L/(m2·h).由此确定了中试装置连续运行的操作参数,实现了次临界通量[30L/(m2·h)]条件下处理城市污水的稳定运行.能耗分析显示,该中试反应器的气水比为21:1,有效单位产水能耗为0.42kW·h/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生物反应器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 经济曝气强度 次临界通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减缓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海丰 刘洪鹏 +4 位作者 张兰河 赵贵龙 郑程 高伟 柴慧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3-459,共7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膜污染减缓的影响。通过短期批式实验表明,粉末活性炭(power activated carbon,PAC)可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臭氧投加量超过0.25mg/(gSS)将恶化污泥混合液可滤性;对滤出液残余臭氧浓度检测表明,PAC的加入有利于维持本体溶液臭氧浓度。臭氧-活性炭技术引入MBR系统有助于膜污染的减缓,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MBR出水水质影响较小;臭氧-活性炭减小了反应器内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SMP)中的蛋白质及多聚糖含量,显著降低了污泥絮体中松散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浓度,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来延缓MBR膜污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染 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胞外聚合物 臭氧-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建华 徐又一 朱宝库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33,共10页
综述了废水处理领域中的膜 -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特点、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重点阐述了膜 -生物反应器运行工艺、新型膜材料与器件以及影响膜污染形成的因素与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研究 废水处理 应用 污染 材料 器件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宏波 杨昌柱 +2 位作者 濮文虹 崔艳萍 徐彬彬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7-70,共4页
试验表明,在启动阶段,自生生物动态膜(SFDM)能够在30min内形成完全,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膜污染;在稳定阶段,保持水力停留时间约5h,平均容积负荷7.4kgCOD/m3.d,膜通量16.5L/m2.h的条件下,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SFDMBR)对... 试验表明,在启动阶段,自生生物动态膜(SFDM)能够在30min内形成完全,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膜污染;在稳定阶段,保持水力停留时间约5h,平均容积负荷7.4kgCOD/m3.d,膜通量16.5L/m2.h的条件下,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SFDMBR)对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7%,对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对总磷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和85.4%。与固定膜反应器中混合液的试验比较,动态膜的分离效果与固定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生物动态反应器 城市污水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