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及微生物生长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杨乐 刘丽莉 +2 位作者 丁玥 程伟伟 肖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 为加强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与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该文针对猪肉货架期较短的缺点,将茶多酚与卵白蛋白进行复合,加入壳聚糖制备茶多酚-卵白蛋白可食膜液(TP-OVA)应用于猪肉保鲜,通过探究猪肉品质的变化研究可食膜的保鲜性能,建立猪肉中微生物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贮藏12 d后,2%(质量分数)TP膜液处理的猪肉pH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发现2%TP膜液处理的猪肉蛋白质变性温度最高,分别为58.16、81.17℃,热稳定性最好;色差与核磁测定结果说明2%TP膜液处理使猪肉具有最佳的保水性;2%TP膜液处理使得猪肉的质构特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且微观结构最佳。膜液处理组的菌落总数相较于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2%TP处理组的微生物最大生长速率最小,说明抑菌效果最佳。综上所述,TP添加量为2%膜液的抗氧化抑菌性能最佳,以期为开发天然高效的新型肉品包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卵白蛋白 可食膜 猪肉保鲜 生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生物生长模型中的对数正态分布
2
作者 丁树良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5-352,共8页
本文用统一的方法给出了简单生物生长模型中增长比向量un×l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推广了Mosimann和Campbell[6]的相应结论,修正了[6]中一些错误,并导出了成分数据对数对比不相关的几个条件。我们还考虑了与形状向量独立的相对容... 本文用统一的方法给出了简单生物生长模型中增长比向量un×l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条件,推广了Mosimann和Campbell[6]的相应结论,修正了[6]中一些错误,并导出了成分数据对数对比不相关的几个条件。我们还考虑了与形状向量独立的相对容量的表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正态分布 相对容量 生物生长模型 生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家川流域人工刺槐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与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福明 冯泳翰 +3 位作者 赵怡 朱景康 魏曦 梁文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利用蔡家川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48株刺槐样木生物量的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冠幅、冠长及胸径、树高的复合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相容性生物量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估计标准误... 利用蔡家川流域不同立地条件下48株刺槐样木生物量的实测数据,以胸径、树高、冠幅、冠长及胸径、树高的复合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多元线性模型和相容性生物量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估计标准误差(SEE)、总相对误差(TRE)、平均相对误差(AR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PE)等6个指标对模型进行拟合度和精确度的检验。结果表明:以胸径(D_(BH))、树高(h)的复合因子构建的生物量模型估测效果较好。3种模型的检验指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均适用于蔡家川流域刺槐生物量的预测。其中,多元线性模型对树枝、树叶生物量预测效果最佳,预测精度为90.11%和89.72%;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总树干、根系和总生物量的预测精度高达91.38%、90.83%、93.90%,并且解决了各器官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相容性问题。构建的模型中,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估测效果最好,多元线性模型和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 多元线性模型 相容性生物模型 蔡家川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生长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曹磊 刘晓彤 +1 位作者 李海奎 雷渊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7,共7页
[目的]研究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以期估算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生物量。[方法]利用广东省五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1997,2002,2007,2012,2017),以30个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每块样地均有30株以上五期保留木,共计1412株样木)。以Richards理论... [目的]研究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以期估算区域尺度上的森林生物量。[方法]利用广东省五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1997,2002,2007,2012,2017),以30个固定样地为研究对象(每块样地均有30株以上五期保留木,共计1412株样木)。以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基础生物量生长模型、含有林分特征的生物量生长模型、含有林分特征和立地条件的生长模型等不同形式的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比较和评价了不同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基础生物量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最差,调整决定系数Ra^2仅为0.475;将林分密度指标引入基础生物量生长模型后,拟合效果得到极大改善,R_a^2提高到了0.836;将哑变量引入含有林分特征的生长方程进行立地条件划分后,Ra^2达到0.961,拟合效果达到最优。[结论]含有林分特征的生物量生长方程一定程度反映了林分生物量生长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划分样地类别进行参数分级,进一步提高了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反映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生产力之间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常绿阔叶林 生物生长模型 哑变量 林分特征 参数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含参数分级的阔叶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黄金金 刘晓彤 +1 位作者 张逸如 李海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33,共15页
【目的】建立区域尺度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为预测未来某一时段广东省天然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广东省1997−2017年5期森林清查数据,选择栎类、木荷和其他软阔类等6个阔叶树种为优势树种的203个天然林样地,... 【目的】建立区域尺度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为预测未来某一时段广东省天然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广东省1997−2017年5期森林清查数据,选择栎类、木荷和其他软阔类等6个阔叶树种为优势树种的203个天然林样地,以参数分级反映立地质量差异,以竞争指数表示密度影响,以分步建模(一元非线性回归法)和联合建模(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区别建模方式,采用理论生长方程构建胸径生长模型估计林龄进而构建多种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以决定系数和平均预估误差等4个指标评价模型拟合优度;对拟合优度较高的模型,以2002−2017年4期连清的183块样地为检验样本,用总相对误差来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对比模型拟合效果和区域尺度及样地水平上的估计精度,以探究林分密度、不同参数分级、分级方法和建模方法共4项影响因素对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优于分步建模法;与生长速度有关的参数b分级模型优于与生长潜力有关的参数a分级模型;考虑林木竞争和分级方程中加入竞争指数对优化模型性能影响不大。参数b分级、自变量和分级方程皆不含竞争指数的联合模型(模型10)为最优模型,其生物量生长模型确定系数R^(2)为0.9701;预测4期生物量时,估计效果较好,后期估计误差明显低于前期,如采用模型10预估栎类2002−2017年区域尺度生物量时,4期的估计误差分别为6.22%、15.27%、4.80%、−1.84%。【结论】以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构建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来估测区域尺度生物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为评估未来某一时段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区域的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研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种 林分生物生长模型 参数分级 区域尺度 竞争指数 哑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杀菌黄焖鸡中菌落总数生长预测模型的比较和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常思盎 刘毅 +2 位作者 邵乐乐 惠腾 戴瑞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8,共7页
为比较不同生长预测模型对低温杀菌黄焖鸡中菌落总数生长情况的拟合效果,使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修正的Logistic模型和Baranyi模型描述其在4、15、25℃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使用Belehradek模型和Arrhenius模型描述菌落总数生... 为比较不同生长预测模型对低温杀菌黄焖鸡中菌落总数生长情况的拟合效果,使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修正的Logistic模型和Baranyi模型描述其在4、15、25℃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使用Belehradek模型和Arrhenius模型描述菌落总数生长参数与贮藏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各模型拟合所得的参数值及回归相关系数R^2、均方误差平方根、赤池信息准则和贝叶斯信息准则等指标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以最优组合建立产品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一级模型中,修正的Logistic模型拟合所得的生长参数值最接近实测值,模型的评价指标最优;在二级模型中,Arrhenius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其R^2均在0.97以上;对修正的Logistic模型的偏差因子、准确因子和Arrhenius模型的残差值进行分析,表明建立的一级、二级模型可被接受;以此为基础建立低温杀菌黄焖鸡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经过验证,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值均在±10%以内,表明所建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低温杀菌黄焖鸡在4~25℃范围内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焖鸡 低温杀菌 菌落总数 生物生长预测模型 拟合优度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粉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生长与失活建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洪梅 戚成 +2 位作者 王翔 刘箐 董庆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5-331,共7页
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被微生物污染,而阪崎克罗诺杆菌是污染奶粉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对国内外阪崎克罗诺杆菌生长、失活建模的研究进行综述,生长模型的建立为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提供有效信息,失活模型的建立能反映传统、新型... 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被微生物污染,而阪崎克罗诺杆菌是污染奶粉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对国内外阪崎克罗诺杆菌生长、失活建模的研究进行综述,生长模型的建立为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提供有效信息,失活模型的建立能反映传统、新型微生物控制技术和历史应激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失活作用效果。最后,针对目前阪崎克罗诺杆菌在预测建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克罗诺杆菌 奶粉 生物生长模型 生物失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林木生长及抚育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尤虹 沙庆益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共2页
笔者提出了饱和接近率的概念 ,可以用于描述林木间竞争的强度 ,并可用于发现那些接近于停滞生长的林木 ,以便在抚育间伐时将这些林木伐去 ;笔者还对三种常用的生物生长模型分析了内在的缺点 ,即生长速率与生物年龄无关。为了体现年龄对... 笔者提出了饱和接近率的概念 ,可以用于描述林木间竞争的强度 ,并可用于发现那些接近于停滞生长的林木 ,以便在抚育间伐时将这些林木伐去 ;笔者还对三种常用的生物生长模型分析了内在的缺点 ,即生长速率与生物年龄无关。为了体现年龄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应在生长方程的右边乘上年龄因子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生长 抚育 饱和接近率 年龄 生物生长模型 抚育间伐 竞争 帽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 被引量:46
9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4 位作者 王效科 朱建华 张治军 孙贵生 高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8,共6页
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我国不同尺度森林生物量碳的估算和模型模拟等的准确性,该文采用标准木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五台山山间盆地、塞罕坝林区)... 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我国不同尺度森林生物量碳的估算和模型模拟等的准确性,该文采用标准木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分布区(关帝山、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五台山山间盆地、塞罕坝林区)的单木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模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林分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分布区林分生物量的生长过程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林龄较小时各区林分生物量的差别很小,但随着林龄的增加各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在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林分生物量在林龄25年左右时基本达到稳定,而五台山山间盆地则在林龄35年左右时才基本达到稳定,并且这两个分布区的最大林分生物量都小于关帝山和塞罕坝。②不同分布区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干生物量的比例在关帝山和塞罕坝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都明显大于五台山(P<0.05),其中五台山中山和亚高山干生物量所占的比例最小。各区枝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叶生物量所占的比例却无明显差异(P>0.05)。除五台山山间盆地外,其余3个分布区干生物量的比例与林龄、胸径和蓄积量等林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枝和叶生物量的比例与这些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且都以指数形式趋于稳定值,但根生物量的比例却与这些指标大多无明显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华北落叶松 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生物量分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货架期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彦祺 李保国 郭全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41-346,351,共7页
本文对水产品的货架期模型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了水产品基于数学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基于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温度变化的货架期模型、微生物生长非生长预测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水产... 本文对水产品的货架期模型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了水产品基于数学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基于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温度变化的货架期模型、微生物生长非生长预测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水产品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分析各种预测模型的优势,为水产品的品质保鲜与安全保障技术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货架期 生物生长预测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烧卤牛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彦 符慧靖 +4 位作者 邵乐乐 路玉倩 梁丽雅 吴子健 马俪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5-1011,共7页
为了探究红烧卤牛肉在不同温度下的货架期,本试验将加工好的红烧卤牛肉真空包装,进行二次沸水煮制杀菌(中间相隔48 h)。以菌落总数为指标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将二次杀菌后的红烧卤牛肉产品分别贮藏在4、10、15、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 为了探究红烧卤牛肉在不同温度下的货架期,本试验将加工好的红烧卤牛肉真空包装,进行二次沸水煮制杀菌(中间相隔48 h)。以菌落总数为指标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将二次杀菌后的红烧卤牛肉产品分别贮藏在4、10、15、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测定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微生物的最大生长比率增大,迟滞期和货架期缩短;建立一级模型(修正Gompertz模型)与二级模型(Belehradek模型),修正Gompertz模型除4℃下微生物生长曲线无法拟合之外,其余4个温度拟合效果良好(相关系数R2>0.9),并通过了模型验证(准确因子Af与偏差因子Bf的范围分别在1.1~1.9与0.75~1.25之间);结合一、二级模型建立红烧卤牛肉货架期预测模型,模型通过了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预测得到的10、15、20、25℃贮藏的红烧卤牛肉货架期分别为185.76、64.05、31.00、15.08 d。本研究获得了红烧卤牛肉在10~25℃的货架期预测模型,为红烧卤牛肉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时间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烧卤牛肉 菌落总数 生物生长预测模型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温流通条件下温度波动对冷藏米饭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海华 程裕东 +2 位作者 周颖越 包海蓉 雷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2-14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定温流通条件下温度波动对冷藏米饭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波动处理后4℃贮藏条件下米饭中细菌生长趋势、感官质量、pH值和Aw的变化,并由此建立了微生物数学生长模型。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冷链失控条件下冷藏米饭的货... 本文研究了定温流通条件下温度波动对冷藏米饭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波动处理后4℃贮藏条件下米饭中细菌生长趋势、感官质量、pH值和Aw的变化,并由此建立了微生物数学生长模型。为快速、准确地评估冷链失控条件下冷藏米饭的货架期和安全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波动 冷藏米饭 生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对鲜切山药的保鲜及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淼 常希光 +3 位作者 冯晓光 赵富士 孙美玲 陈湘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以鲜切山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处理鲜切山药及清水处理鲜切山药在贮藏期间感官变化及菌落总数变化,并确定了最小腐败量,建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鲜切山药贮藏期间的最小腐败量为6.4... 以鲜切山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处理鲜切山药及清水处理鲜切山药在贮藏期间感官变化及菌落总数变化,并确定了最小腐败量,建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并对剩余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鲜切山药贮藏期间的最小腐败量为6.461 lg(CFU/g);建立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分别为:N_(t)=2.054+6.696exp[-exp(0.021(30.959-t)+1)]和Nt=1.949+6.173exp[-exp(0.020(45.771-t)+1)],验证试验表明建立的修正的Gompertz模型能有效地拟合2种处理鲜切山药菌落总数的动态变化,结合感官评价和剩余货架期预测模型得到枯草芽杆菌抗菌肽处理鲜切山药能够将鲜切山药贮藏期延长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肽 生物生长模型 修正的Gompertz模型 鲜切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