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净化效果及长效管理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诸超超
金秋
+4 位作者
陈菁
杨盛赟
彭鑫鑫
沙玥
李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相比城镇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基础处理设施薄弱、管理维护难度大,因此本研究采用“厌氧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氧化塘”的组合工艺,考察分析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对广西桂林农村地区各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
相比城镇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基础处理设施薄弱、管理维护难度大,因此本研究采用“厌氧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氧化塘”的组合工艺,考察分析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对广西桂林农村地区各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显示,组合工艺中生物滤池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的去除效果最好,夏季去除贡献率分别为75.36%和66.46%,冬季分别为67.96%和57.13%;而人工湿地对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夏季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5.08%和63.97%,冬季分别为53.15%和62.87%,并且不论夏季还是冬季,芦苇混合美人蕉湿地与菖蒲混合鸢尾湿地对COD、TN、NH_(3)-N及TP去除效果均较好,二者的出水浓度均能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氧化塘作为最后的处理单元,各生态净化功能区深度去除污染物,其中水生植物区对于TN、TP及NH_(3)-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水生动物区则在COD的去除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夏、冬季氧化塘平均出水浓度均能较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另外,针对农村污水设施对污染物去除率随运行年限延长而下降的现象,提出对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加强防堵塞和及时收获植物动物的长效管理建议,为保障污水处理设施长久治污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季节效应
去除效率
长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盛贇
陈俊鸿
+6 位作者
陈菁
金秋
彭鑫鑫
沙玥
粟世华
郭攀
李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3-710,共8页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COD、 TN、 NH_(3)-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7%、 72.18%、 80.98%及74.54%,冬季为77.46%、 57.52%、 64.48%及67.03%,桂林地区污水处理结果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组合系统中生物滤池对COD及NH_(3)-N的去除贡献率最大,而人工湿地对TN和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氧化塘对污染物的处理呈现出较强的低温稳定性。该装置在桂林地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表现出良好效果。与桂林地区不同,太湖地区受温度及地区污水排放量影响,TN去除效果的季节波动性较大,组合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考虑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
-
生态
组合
处理
季节效应
氮磷
地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生活污水低耗资源化处理工艺应用
被引量:
17
3
作者
程方奎
巩子傲
+2 位作者
汪思宇
温仓祥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6-1083,共8页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需求,提出了灰黑分离初级处理与收集(SSPC)模式,设计并建成采用厌氧滤池(AF)缺氧滤池(ANF)水车驱动生物转盘(WDRBC)蔬菜人工湿地(VCW)工艺的处理工程.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SSPC模式可有效减轻进入末端处理设...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需求,提出了灰黑分离初级处理与收集(SSPC)模式,设计并建成采用厌氧滤池(AF)缺氧滤池(ANF)水车驱动生物转盘(WDRBC)蔬菜人工湿地(VCW)工艺的处理工程.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SSPC模式可有效减轻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污染负荷,进而减小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削减分布显示,生物处理段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73%,生态处理段总磷(TP)去除率可达70%,出水总氮(TN)质量浓度降低到13.9 mg/L.工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方排放标准,并且蔬菜人工湿地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营养物原位资源化.工程运行达到生物单元重点去除有机物,生态单元资源化利用氮磷的功能定位.该应用为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灰黑分离模式及低耗资源化处理工艺的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灰黑分离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净化效果及长效管理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诸超超
金秋
陈菁
杨盛赟
彭鑫鑫
沙玥
李伟
机构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淮安市清江浦区杨庙电力排涝站
出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6,共10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2035075,AB22080093)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422003520)资助。
文摘
相比城镇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基础处理设施薄弱、管理维护难度大,因此本研究采用“厌氧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简称“人工湿地”)+氧化塘”的组合工艺,考察分析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对广西桂林农村地区各污染物的去除特性。结果显示,组合工艺中生物滤池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的去除效果最好,夏季去除贡献率分别为75.36%和66.46%,冬季分别为67.96%和57.13%;而人工湿地对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夏季去除贡献率分别为65.08%和63.97%,冬季分别为53.15%和62.87%,并且不论夏季还是冬季,芦苇混合美人蕉湿地与菖蒲混合鸢尾湿地对COD、TN、NH_(3)-N及TP去除效果均较好,二者的出水浓度均能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氧化塘作为最后的处理单元,各生态净化功能区深度去除污染物,其中水生植物区对于TN、TP及NH_(3)-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水生动物区则在COD的去除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夏、冬季氧化塘平均出水浓度均能较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另外,针对农村污水设施对污染物去除率随运行年限延长而下降的现象,提出对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加强防堵塞和及时收获植物动物的长效管理建议,为保障污水处理设施长久治污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季节效应
去除效率
长效管理
Key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bio-ecological combination treatment
seasonal effect
removal efficiency
long-term managemen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被引量:
5
2
作者
杨盛贇
陈俊鸿
陈菁
金秋
彭鑫鑫
沙玥
粟世华
郭攀
李伟
机构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淮安市清江浦区杨庙电力排涝站
桂林市农田灌溉试验中心站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3-710,共8页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AB36010
桂科AB22035075)。
文摘
为考察广西桂林地区生物-生态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效果,构建了调节池+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净化塘组合设备,对污水处理前后的水质进行监测,详细分析了季节变化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影响,并针对各单元的污染物处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COD、 TN、 NH_(3)-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7%、 72.18%、 80.98%及74.54%,冬季为77.46%、 57.52%、 64.48%及67.03%,桂林地区污水处理结果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组合系统中生物滤池对COD及NH_(3)-N的去除贡献率最大,而人工湿地对TN和TP的去除贡献率最大,氧化塘对污染物的处理呈现出较强的低温稳定性。该装置在桂林地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表现出良好效果。与桂林地区不同,太湖地区受温度及地区污水排放量影响,TN去除效果的季节波动性较大,组合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考虑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
-
生态
组合
处理
季节效应
氮磷
地区效应
Keywords
rural area sewage
bio-ecological combined treatment
seasonal effec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gional effect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生活污水低耗资源化处理工艺应用
被引量:
17
3
作者
程方奎
巩子傲
汪思宇
温仓祥
吕锡武
机构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无锡太湖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6-1083,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7202004-002).
文摘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需求,提出了灰黑分离初级处理与收集(SSPC)模式,设计并建成采用厌氧滤池(AF)缺氧滤池(ANF)水车驱动生物转盘(WDRBC)蔬菜人工湿地(VCW)工艺的处理工程.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SSPC模式可有效减轻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污染负荷,进而减小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削减分布显示,生物处理段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可达73%,生态处理段总磷(TP)去除率可达70%,出水总氮(TN)质量浓度降低到13.9 mg/L.工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方排放标准,并且蔬菜人工湿地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营养物原位资源化.工程运行达到生物单元重点去除有机物,生态单元资源化利用氮磷的功能定位.该应用为农村生活污水提供了灰黑分离模式及低耗资源化处理工艺的示范.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灰黑分离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
资源回收
Key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grey and black water separation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oupled treatment
resource recovery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工艺净化效果及长效管理研究
诸超超
金秋
陈菁
杨盛赟
彭鑫鑫
沙玥
李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研究——以桂林地区为例
杨盛贇
陈俊鸿
陈菁
金秋
彭鑫鑫
沙玥
粟世华
郭攀
李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村生活污水低耗资源化处理工艺应用
程方奎
巩子傲
汪思宇
温仓祥
吕锡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