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与二次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在生物瓣衰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1
作者 韦晨龙 王昆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1-1367,共7页
目的比较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与二次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redo-SAVR)在生物瓣膜衰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1例接受ViV-TAVR或redo-SAVR治疗的生物瓣膜衰败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比较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与二次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redo-SAVR)在生物瓣膜衰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61例接受ViV-TAVR或redo-SAVR治疗的生物瓣膜衰败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ViV-TAVR组(n=31)与redo-SAVR组(n=30)。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观察时间),术前(T_(1))、术后1个月(T_(2))、术后3个月(T_(3))、术后6个月(T_(4))超声心动图指标,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结果ViV-TAVR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redo-SAVR组更短,体外循环辅助较redo-SAVR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术后1个月(T_(2))、术后3个月(T_(3))、术后6个月(T_(4))时点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ax)、峰值跨瓣压差(PGmax)、PGmean均低于术前(T_(1))时点,T_(3)、T_(4)时点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T_(1)、T_(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V-TAVR组30 d内死亡率低于redo-SA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个月内的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V-TAVR组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低于redo-SAV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redo-SAVR,ViV-TAVR能有效降低生物瓣膜衰败患者30 d内的死亡风险以及急性肾衰竭的发生风险,但其远期死亡率与redo-SAVR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衰败 经导管瓣中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 超声心动图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戴祥慧 谢晓莉 +1 位作者 金珉 苏云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TMVR治疗及阶段性精细化护理的1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临床资料。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 目的探讨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TMVR治疗及阶段性精细化护理的12例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临床资料。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以及心功能Ⅳ级占比,评价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后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满意度表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焦虑改善情况及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5.00±54.79)min。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2例,心房颤动2例,血容量不足3例(1例急性大出血家属放弃治疗)。11例患者康复出院。12例患者术后LVEDD、LVESD、LAD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EF、SAS评分、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5)。结论分阶段精细化护理应用于TMVR围术期,可提高二尖瓣生物瓣衰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衰败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