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发育速率模型:文献综述及生物物理模型的应用(节译)
1
作者 Terence L Wagner Hsin Wu 李军 常萍 《河南农业》 1996年第2期31-32,34,共3页
预测预报昆虫季节性消长的重要性导致了描述昆虫发育速率受温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然而许多被广泛使用的模型并不能为预测预报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作者认为,Sharpe & DeMichele的生物物理模型最为适合。这一模型... 预测预报昆虫季节性消长的重要性导致了描述昆虫发育速率受温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然而许多被广泛使用的模型并不能为预测预报提供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作者认为,Sharpe & DeMichele的生物物理模型最为适合。这一模型在昆虫适生温度范围内均能很好地描述昆虫的发育速率,而且经过并不复杂的修改就可用来描述上述温度范围内部分温度区间内的发育速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顾了描述昆虫发育速率的文献,重点介绍了Sharpe & DeMichele模型并提供了该模型的使用指导。从统计分析库中(SAS)编制出一计算机程序,用来确定该模型适于某一特定数据时所需参数的数目,并选择用于非线性回归的各参数的初始值以及利用Marguardt技术计算各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物理模型 文献综述 速率模型 昆虫发育 发育速率 预测预报 非线性回归 季节性消长 计算机程序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物视觉的神经编码模型研究:进展与挑战
2
作者 贾杉杉 余肇飞 +1 位作者 刘健 黄铁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89-2698,共10页
视觉系统通过神经元将丰富且密集的动态视觉刺激编码成时变的神经响应。探寻视觉刺激与神经响应之间函数关系是理解神经编码机理的一种常见手段。该文首先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神经编码模型,归纳为两类:生物物理编码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编码... 视觉系统通过神经元将丰富且密集的动态视觉刺激编码成时变的神经响应。探寻视觉刺激与神经响应之间函数关系是理解神经编码机理的一种常见手段。该文首先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神经编码模型,归纳为两类:生物物理编码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编码模型。然后介绍了各种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对比各种模型的特性,总结了各自的优势、应用场景及所存在问题。最后,对视觉编码研究的现状以及未来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视觉 生物视觉系统 生物物理编码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编码模型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推广的靶效应模型及其对剂量-存活率的拟合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磊 陈轶夫 +2 位作者 王超群 宓东 孙野青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6期528-533,共6页
辐射生物物理模型对于准确、有效地评估空间辐射引起的生物损伤及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为流行的基于地基模拟的"靶效应模型"和"非靶效应模型",是进一步探索空间辐射生物物理模型的基础。在考虑了辐射的非靶效... 辐射生物物理模型对于准确、有效地评估空间辐射引起的生物损伤及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为流行的基于地基模拟的"靶效应模型"和"非靶效应模型",是进一步探索空间辐射生物物理模型的基础。在考虑了辐射的非靶效应和机体复杂的修复过程的基础上,将传统理论中"击中"即"失活"的线性关系进行了推广,提出了基于否定算子的靶效应模型。通过对辐射钝感和敏感的两类细胞辐射实验中剂量与细胞存活率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对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数据,经典的靶学说与基于否定算子的改进靶效应模型都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而对于人类胚胎肝细胞的存活率数据,基于否定算子的改进靶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靶学说模型。拟合结果中的模型参数值在人成纤维细胞和胚胎肝细胞中明显不同,说明了本模型的参数与传能线密度,细胞的种类、以及修复能力等物理和生物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生物物理模型 靶效应 非靶效应 否定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朱梅涛 邢莉圆 +5 位作者 牛学瑶 刘晓煌 武杰 宋东阳 龚伦 安洪岩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6-409,共14页
为评估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以多源异构遥感数据和生物物理模型为基础,评估首都经济圈1990至2020年的生境质量,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之后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 为评估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以多源异构遥感数据和生物物理模型为基础,评估首都经济圈1990至2020年的生境质量,利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之后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揭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景观格局等因素对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的分布格局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林地生境质量得分高,建设用地和耕地生境质量得分低,多年分布格局总体较稳定。整体生境质量平均下降约3.51%,以快速城镇化的天津和廊坊两市最为显著,分别下降约23%和21%;(2)1990至2020年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总体呈现高-高和低-低聚集,高-高聚集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区县,低-低聚集分布于研究区东南部区县;(3)1990至2020年各影响因素对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总体上看,降雨、NDVI、海拔、NP、PD、IJI和SPLIT对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呈正面效应,气温、GDP、人口密度、SHAPE、PARA_MN、PRD和SHDI对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的影响总体上呈负面效应,COHESION对首都经济圈生境质量的影响正负效应相当。研究成果有利于为城市化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生物物理模型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首都经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盘-回路耦合:合成基因回路设计新挑战 被引量:1
5
作者 储攀 朱静雯 +2 位作者 黄文琦 刘陈立 傅雄飞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1期91-105,共15页
随着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人工生命系统设计复杂程度的需求增加,合成基因回路设计呈现复杂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合成基因回路行为变得难以预测。传统的基因回路设计框架注重回路内部元件作用关系的刻画和元件自身性能的... 随着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以及对人工生命系统设计复杂程度的需求增加,合成基因回路设计呈现复杂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合成基因回路行为变得难以预测。传统的基因回路设计框架注重回路内部元件作用关系的刻画和元件自身性能的参数调试,通过大量的试错,使回路功能达到次优化。近年来大量的工作表明,基因回路和底盘细胞存在难以避免的耦合:合成回路的基因表达受底盘细胞的资源调配机制调控,而合成基因回路的表达消耗底盘细胞的资源。这种相互作用往往导致底盘细胞生理状态的改变并影响回路功能。因此,将底盘细胞生理参数纳入到基因回路的设计框架中将有望提高基因回路设计的可预测性,提高理性设计能力。面对底盘-回路耦合带来的设计挑战,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基因回路正交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成功减弱或规避耦合效应。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微生物细胞生理与基因回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进一步介绍了两类生物物理模型的建立思路,展现物理模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预测和评估底盘-回路耦合带来的效应;总结了模块化和正交化的设计范式,展现了它们对解决底盘-回路耦合效应的潜力。随着基因“读-改-写”能力提升,以及自动化实验的大规模应用,未来基因线路的设计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质量元件挖掘;②高质量定量数据刻画;③多维度组学数据的整合,全面评估底盘细胞-基因线路作用程度;④精准的模型预测框架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合成生物 系统生物 底盘细胞 基因回路 生物物理模型 正交化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