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催化蒸汽重整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婷霞 赵立欣 +3 位作者 姚宗路 霍丽丽 贾吉秀 谢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4-4365,共12页
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催化蒸汽重整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常用双金属催化剂的类型及不同催化剂催化焦油重整的性能,总结了影响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焦油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并阐释了催化剂失活-... 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催化蒸汽重整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常用双金属催化剂的类型及不同催化剂催化焦油重整的性能,总结了影响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焦油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并阐释了催化剂失活-再生反应机制。文中指出:双金属催化剂丰富的活性位点和双金属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催化剂性能的提升,双金属活性相和载体之间适宜的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双金属催化剂在焦油蒸汽重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双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仍然无法满足焦油催化重整的产业化应用需求。下一步需开发催化剂的精准调控技术,深入阐释其催化反应机理,为焦油催化蒸汽重整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催化重整 蒸汽重整 双金属催化剂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 被引量:83
2
作者 周劲松 王铁柱 +3 位作者 骆仲泱 张晓东 王树荣 岑可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对稻壳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进行了催化裂解研究。实验装置主体由裂解炉和固定床催化裂解反应器组成。研究得出催化裂解条件(温度、停留时间等)对焦油脱除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和焦油催化裂解机理。... 对稻壳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进行了催化裂解研究。实验装置主体由裂解炉和固定床催化裂解反应器组成。研究得出催化裂解条件(温度、停留时间等)对焦油脱除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和焦油催化裂解机理。研究表明,白云石对焦油的催化裂解有较好的效果,随着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其催化裂解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催化裂解 稻壳 热解 气化 副产物 白云石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热物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全国 徐国强 +4 位作者 杨群发 李冠峰 张泽星 李刚 徐桂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3-496,共4页
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伴生的焦油馏程、发热量、粘度、闪点、燃点、碳氢元素含量等热物理特性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生物质焦油经过精制分馏后 ,温度在 2 0 0℃以下时的馏分为轻质油分 ,其闪点和燃点均接近于柴油的闪点和燃点 ,可作为发... 对生物质气化过程伴生的焦油馏程、发热量、粘度、闪点、燃点、碳氢元素含量等热物理特性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生物质焦油经过精制分馏后 ,温度在 2 0 0℃以下时的馏分为轻质油分 ,其闪点和燃点均接近于柴油的闪点和燃点 ,可作为发动机代用液体燃料 ;在 2 0 0℃以上时的馏分为重质油分 ,且发热量和粘度随蒸馏温度增加而逐渐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热物理特性 生物焦油 综合利用 废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黏土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 被引量:6
4
作者 石莹 陈天虎 +3 位作者 张先龙 刘海波 李金虎 施培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92-1096,共5页
以凹凸棒石黏土作为天然催化剂催化裂解生物质气化焦油,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催化剂用量、粒径、煅烧温度、气相滞留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凹凸棒石黏土催化焦油裂解活性的影响;通过XRD表征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与热裂... 以凹凸棒石黏土作为天然催化剂催化裂解生物质气化焦油,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催化剂用量、粒径、煅烧温度、气相滞留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凹凸棒石黏土催化焦油裂解活性的影响;通过XRD表征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与热裂解相比,凹凸棒石黏土对生物质焦油有显著的催化裂解作用。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焦油转化率、氢产率及氢选择性都显著增加。凹凸棒石黏土的煅烧处理能够改善催化活性,但过高的煅烧温度将破坏凹凸棒石黏土的特征结构,从而不利于其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凹凸棒石黏土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脱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帅 胡笑颖 +3 位作者 董长青 赵莹 王孝强 赵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形成的焦油不仅降低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增加了系统的维护费用,而且严重影响了气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如何高效脱除气化过程中的焦油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物质焦油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因此选择具有代表焦...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形成的焦油不仅降低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增加了系统的维护费用,而且严重影响了气化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如何高效脱除气化过程中的焦油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物质焦油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因此选择具有代表焦油组成特征的模型化合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典型的焦油模型化合物的热解机理出发,从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综述了焦油模型化合物的脱除路径;以过渡金属催化剂为代表,概述其催化裂解焦油的反应机理;介绍了催化分解法中最新开发的催化剂以及等离子体法处理焦油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自的特点;最后对未来高效脱除焦油技术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模化物 催化分解法 等离子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裂解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秀兰 黄鹤 +1 位作者 周强 赵月春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3,共5页
对生物质焦油裂解催化剂的研究发展近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白云石、碱金属催化剂和镍基催化剂三大类催化剂的特点和应用情况,以及展望了焦油裂解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焦油 裂解催化剂 白云石 碱金属 镍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型胶粘剂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全国 沈胜强 +1 位作者 吴创之 范振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2,共5页
该文从生物质焦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生物质焦油作主要原料研究开发生物质焦油型的高效胶粘剂,对用生物质焦油作主要原料配制成的胶粘剂试样进行外观、密度、酸度、固化速度、不挥发物含量、拉伸强度和剥离强度... 该文从生物质焦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生物质焦油作主要原料研究开发生物质焦油型的高效胶粘剂,对用生物质焦油作主要原料配制成的胶粘剂试样进行外观、密度、酸度、固化速度、不挥发物含量、拉伸强度和剥离强度等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焦油含量对所配制胶粘剂粘结特性影响较大,当生物质焦油含量为17.5%时,拉伸强度和剥离强度均较大,粘结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胶粘剂 拉伸强度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生物质焦油的热裂解成分 被引量:8
8
作者 武海英 薛勇 +2 位作者 游清红 黄强 欧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生物质焦油是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副产物。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焦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550℃、1050℃和1300℃条件下裂解的情况。实验表明,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成分总的质量分数呈递减态势,即由85.397%降至83.198%,最后降... 生物质焦油是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副产物。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焦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550℃、1050℃和1300℃条件下裂解的情况。实验表明,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成分总的质量分数呈递减态势,即由85.397%降至83.198%,最后降到75.483%,降幅达10%。其中10种主要的裂解成分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有6种成分含量下降,总的降幅达到10.85%;另外4种成分的含量却呈上升趋势,总的上升幅度高达15.535%。另外,对主要的裂解成分分析可知,有多种成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对生物质焦油进行热裂解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焦油的特性,并为焦油的资源化提供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热裂解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资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凹凸棒石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组分甲苯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天虎 施培超 +3 位作者 张先龙 宋磊 石莹 李金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6-1510,共5页
以大比表面积的天然纳米矿物凹凸棒石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Ni/凹凸棒石催化剂。以甲苯为生物质焦油的模型化合物,在CO_2气氛下研究Ni/凹凸棒石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裂解性能。采用XRD、TEM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然... 以大比表面积的天然纳米矿物凹凸棒石为载体,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Ni/凹凸棒石催化剂。以甲苯为生物质焦油的模型化合物,在CO_2气氛下研究Ni/凹凸棒石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裂解性能。采用XRD、TEM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然后在气-固相催化实验装置中考查CO_2浓度、反应温度和Ni担载量对H_2产量和积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_2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升高,H_2产量呈下降趋势;增加Ni担载量,有利于提高H_2产量;提高CO_2浓度和反应温度,积碳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凹凸棒石 CO2 生物焦油 催化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氛下生物质焦油气化制备合成气 被引量:3
10
作者 江程程 肖波 +2 位作者 胡智泉 成功 张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775-14777,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质焦油在不同气氛下气化温度对生物质焦油产气组分与产气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固定床反应器研究N2、水蒸气和CO2气氛下,生物质焦油在500、600、700、800、900℃时裂解产气组成及其特性。[结果]在3种反应气... [目的]研究生物质焦油在不同气氛下气化温度对生物质焦油产气组分与产气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固定床反应器研究N2、水蒸气和CO2气氛下,生物质焦油在500、600、700、800、900℃时裂解产气组成及其特性。[结果]在3种反应气氛下,H2、CO和CH4的含量及气体特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蒸气的介入能够明显促进产品气中H2和CO的含量,当温度达到800℃时,H2浓度达到最大值45.22%。CO2浓度过高对生物质焦油的气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为生物质焦油的气化和生物质的高质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气化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粘土催化裂解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书传 宋磊 +2 位作者 张先龙 周凯华 陈天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2,共5页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对生物质焦油在凹凸棒石粘土负载Ni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Ni在催化剂上的分散度以及温度、Ni的负载量、水碳比(S/C)、气相停留时间对苯酚转化率和裂解气成分的影响。结... 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对生物质焦油在凹凸棒石粘土负载Ni催化剂上的催化裂解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Ni在催化剂上的分散度以及温度、Ni的负载量、水碳比(S/C)、气相停留时间对苯酚转化率和裂解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凹凸棒石粘土本身对苯酚的转化不明显,但是在负载Ni以后尤其是超过反应温度700℃时对苯酚的转化率有明显的提高。Ni/PG(凹凸棒石负载Ni)催化剂在经过H2还原后由于其活性的提高使苯酚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较长的气相停留时间有利于苯酚的裂解,但是当气相停留时间超过0.5s时,苯酚转化率并无明显提高。另外,苯酚转化率和H2的产量随着S/C在0~4.4之间增加而增加,超过4.4转化率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镍基催化剂 生物焦油 催化裂解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处理方法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玉琼 梁杰 宣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11-413,共3页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对腐蚀设备、堵塞管道、人类健康、环境污染等有诸多危害,制约了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开发利用。分析、比较国内生物质焦油的脱除方法,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
关键词 生物焦油 脱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过程中酸性催化剂积碳失活与烧焦再生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永玲 吴占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97-1303,共7页
为了研究酸性催化剂积碳失活以及再生特性,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高铝砖作为催化剂,进行了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剂表面积碳,造成催化剂活性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而下降。但当催化剂工作一定时间后,催化剂表面的积碳... 为了研究酸性催化剂积碳失活以及再生特性,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高铝砖作为催化剂,进行了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催化剂表面积碳,造成催化剂活性随着作用时间增加而下降。但当催化剂工作一定时间后,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速率开始变得平缓,单层积碳向多层积碳转变。当积碳速率与反应中焦炭脱除速率达到平衡时,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将趋于稳定。实验中采用烧焦法有效地恢复了催化剂的活性,但是焦炭燃烧会破坏催化剂表面的酸性结构,减少表面活化位,使得再生后的催化剂并不能完全达到新鲜催化剂所具有的催化能力。而且烧焦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烧结,结晶等现象,改变催化剂的孔隙率、孔径分布、比表面积等物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催化裂解 酸性催化剂 活性中心 失活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素萍 颜涌捷 +1 位作者 李庭琛 任铮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质裂解焦油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生物质油的燃烧特性及升温速率对燃烧温度的影响 ,并根据微分热重曲线 ,建立动力学模型 ,计算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生物质油的燃烧过程可分成 3段 ,其动力学模型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油 燃烧特性 燃烧动力学 热重分析 生物质裂解焦油 升温速率 燃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防水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全国 沈胜强 +2 位作者 吴创之 李刚 赵祥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从生物质焦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生物质焦油作主要原料研究开发新型的高效防水膏,通过对生物质焦油防水膏样品的吸水性和耐热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防水膏中的生物质焦油含量越高其防水性能越好,而耐热性能越差。... 从生物质焦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用生物质焦油作主要原料研究开发新型的高效防水膏,通过对生物质焦油防水膏样品的吸水性和耐热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防水膏中的生物质焦油含量越高其防水性能越好,而耐热性能越差。当防水膏中的生物质焦油含量为45%,时其综合性能最佳,既易于施工,又有较好的防水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防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防水膏 防水性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粘土催化裂解生物质气化炉焦油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海波 陈天虎 +3 位作者 谢晶晶 常冬寅 庆承松 李金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7-1691,共5页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对稻壳气化焦油的催化裂解性能,分析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凹凸棒石粘土/白云石比值下催化剂催化脱焦油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催化裂解温度增加,各种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炉焦油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凹凸棒石粘土/...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对稻壳气化焦油的催化裂解性能,分析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凹凸棒石粘土/白云石比值下催化剂催化脱焦油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催化裂解温度增加,各种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炉焦油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随凹凸棒石粘土/白云石比值的增加,焦油的去除率有所增加。凹凸棒石粘土与白云石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提高了焦油催化裂解活性。与其他几种常用的矿物材料催化剂(氧化钙、橄榄石、辉沸石)相比,尽管凹凸棒石粘土催化裂解焦油后积炭量最大,但还是显示出对焦油裂解反应最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催化裂解 凹凸棒石粘土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讲座(3)——生物质焦油裂解技术 被引量:26
17
作者 吴创之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生物质气化 发电技术 生物焦油 裂解技术 催化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脱除及气化气制氢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71-73,83,共4页
结合作者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可持续环境技术中心的合作科研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焦油的催化转化及制氢的实验结果 .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脱除 ,由一个保护床和转化反应器组成的高温催化气体净化装置完成 ;生物质气化气要实现高氢浓度的转化 ,... 结合作者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可持续环境技术中心的合作科研 ,介绍了生物质气化、焦油的催化转化及制氢的实验结果 .生物质焦油的催化脱除 ,由一个保护床和转化反应器组成的高温催化气体净化装置完成 ;生物质气化气要实现高氢浓度的转化 ,需要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将CO转化为H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焦油 催化脱除 制氢 水煤气变换 生物质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催化重整生物质焦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磊 陈天虎 +2 位作者 张先龙 陈冬 彭书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3-234,共2页
随着世界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新能源利用技术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中以生物质资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粉 生物焦油 对二甲苯 催化剂载体 催化重整 转化率 负载量 催化裂解 利用技术 重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柴油机燃用生物质焦油与柴油混溶油性能实验
20
作者 张寰 刘圣勇 +3 位作者 胡建军 焦有宙 张全国 郭前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4-197,189,共5页
根据生物质焦油中的可燃馏分与柴油互溶的可燃特性,研究了农用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的生物质焦油可燃馏分与柴油混溶油的动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焦油可燃馏分与柴油混溶油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农用柴油机功率较低时,各混溶... 根据生物质焦油中的可燃馏分与柴油互溶的可燃特性,研究了农用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的生物质焦油可燃馏分与柴油混溶油的动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焦油可燃馏分与柴油混溶油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农用柴油机功率较低时,各混溶油试样的消耗量均小于柴油;在农用柴油机功率较高时,生物质焦油可燃馏分掺混替代比例为10%时的混溶油消耗量低于柴油,而生物质焦油可燃馏分掺混替代比例为20%时的混溶油消耗量高于柴油,且燃用混溶油时农用柴油机的最大功率均超过农用柴油机的额定功率,可满足农用柴油机的动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柴油机 生物焦油 柴油 混溶油 性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