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道路生物滞留带径流削减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芃抒
王文海
+3 位作者
李俊奇
王建龙
杨擎柱
涂楠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共10页
道路积水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设置生物滞留带是典型的道路雨水减排措施之一。为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溢流高度条件下道路生物滞留带的径流削减效果和渗流规律,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和模拟道路-生物滞留带平台设计试验,并根据...
道路积水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设置生物滞留带是典型的道路雨水减排措施之一。为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溢流高度条件下道路生物滞留带的径流削减效果和渗流规律,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和模拟道路-生物滞留带平台设计试验,并根据试验结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水文效应计算,对道路生物滞留带设计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重现期P≤10年时,滞留带可延迟6~10 min的径流峰值时间;不同试验条件的径流削减率和峰值削减率分别为41%~100%和38%~100%;提升溢流高度对径流总量削减效果明显,并对渗流过程有较大影响;渗流流量与滞留带表面水头高度存在一定函数关系。基于试验结果,对道路-生物滞留带系统径流削减率公式进行了推导,为部分参数选取提供了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带
径流削减
溢流高度
渗流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水文学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
低影响开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带构造对其渗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乾
杨庆华
+2 位作者
唐雪芹
尧远
姚锦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4-810,共7页
为了研究生物滞留带构造参数及组合方式对其渗蓄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判定生物滞留带渗蓄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16组不同构造的生物滞留带开展模拟降雨径流正交试验,研究了种植土和填料层成分及含量、透水土工布位置、砂层颗粒级配和构造厚...
为了研究生物滞留带构造参数及组合方式对其渗蓄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判定生物滞留带渗蓄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16组不同构造的生物滞留带开展模拟降雨径流正交试验,研究了种植土和填料层成分及含量、透水土工布位置、砂层颗粒级配和构造厚度对生物滞留带渗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生物滞留带渗蓄效应程度大小的排序为:砂层级配>填料层成分和含量>结构层厚度>土工布位置>种植土成分和含量;生物滞留带最佳组合形式从上至下依次为:20 cm厚种植土,35 cm厚填料层(其中珍珠岩、蛭石、土壤和砂的体积占比为10%、5%、10%和75%),10 cm厚砂层(其中砂层颗粒级配为0~0.5 mm占15%、0.5~0.7 mm占40%、0.7~1.0 mm占30%、1.0~2.0 mm占15%),20 cm厚砾石层以及不设置透水土工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生物滞留带
径流
渗蓄效果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MM的不同坡度路侧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骁奇
邵知宇
龚华凤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6期258-264,285,M0021,共9页
针对坡度对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以及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影响,通过SWMM模型,分别在四种不透水比例下,研究了二十种不同道路纵坡的径流产流过程,确定了每种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再通过“容积法”对比计算了以上不透水比例下的...
针对坡度对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以及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影响,通过SWMM模型,分别在四种不透水比例下,研究了二十种不同道路纵坡的径流产流过程,确定了每种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再通过“容积法”对比计算了以上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最后对模型和“容积法”得出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容积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坡度越大,最大径流量、径流过程流量以及总的外排流量越大,但影响不显著;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最大径流量、径流过程流量以及总的外排流量越大,且影响显著;海绵城市设施面积不受道路坡度影响,但受不透水面积比例影响,且呈线性正相关;“容积法”对海绵城市设施面积计算均偏小,修正后的“容积法”能够较好地计算海绵城市设施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容积法
生物滞留带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滞留带对高速公路径流滞蓄效应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洪亮
潘俊奎
胡红昌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6期46-51,共6页
生物滞留带是高速公路径流生态处置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非饱和土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高速公路生物滞留带在7种降雨工况下的径流滞蓄效应,分析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及前期降雨间隔期对滞留带径流滞蓄效应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在...
生物滞留带是高速公路径流生态处置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非饱和土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高速公路生物滞留带在7种降雨工况下的径流滞蓄效应,分析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及前期降雨间隔期对滞留带径流滞蓄效应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在7种降雨工况下,滞留带的径流量消减率、径流峰值消减率及径流峰值延时范围分别为3.65%~10.63%、59.93%~89.84%、4~59.41 min,滞留带的径流量消减率、径流峰值消减率、径流峰值延时随着降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前期降雨间隔期的延长而增大,且溢流的发生会导致滞留带径流峰值消减率和峰值延时的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物滞留带
HYDRUS-1D
降雨径流
滞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对策研究
5
作者
卢宇
陈禹佟
《门窗》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近年来,针对城市道路普遍存在的路面破损、老旧以及雨水无法有效渗透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以及智能排水系统等设计策略,旨在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构建...
近年来,针对城市道路普遍存在的路面破损、老旧以及雨水无法有效渗透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以及智能排水系统等设计策略,旨在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构建生态友好、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道路规划
设计对策
透水铺装
下沉式绿地
生物滞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政道路常用海绵设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丁志强
曹仲明
《路基工程》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雨水渗蓄,而传统的道路结构设计是尽量阻止雨水下渗对路面结构层及路基造成不利影响。分析市政道路常用海绵设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海绵城市措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基本可控,在实...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雨水渗蓄,而传统的道路结构设计是尽量阻止雨水下渗对路面结构层及路基造成不利影响。分析市政道路常用海绵设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海绵城市措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基本可控,在实际工程中,可结合道路断面方案、路基土渗透性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渗蓄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防渗漏
透水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建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分析
7
作者
陈同辉
丁志强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8期176-178,共3页
市政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江阴市某城市主干路为例,从海绵城市管控指标确定、总体方案及各单项海绵技术措施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校核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新建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计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市政道路
生物滞留带
径流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架桥雨水排水设计
被引量:
4
8
作者
杜建康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8期134-136,151,M0016,M0017,共6页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的政策要求和计算理论,通过亳州市魏武大道高架桥排水设计,介绍了在高架桥下设置生物滞留带和中心渗沟作为桥面雨水主要海绵措施的计算方法,经对比分析,阐述了高架桥雨水直接用于绿化浇灌的优...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的政策要求和计算理论,通过亳州市魏武大道高架桥排水设计,介绍了在高架桥下设置生物滞留带和中心渗沟作为桥面雨水主要海绵措施的计算方法,经对比分析,阐述了高架桥雨水直接用于绿化浇灌的优点和前提,旨在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带
中心渗沟
绿化浇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制拼装挡水堰板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华超
徐薇
+1 位作者
吕志林
姜旭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7期184-186,204,M0021,共5页
地势起伏较大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需在生物滞留带中设置挡水堰板,同时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结合工程实际,对优化前后的挡水堰板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计算和分析,提出相对合理的尺寸建议范围,为类似工程...
地势起伏较大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需在生物滞留带中设置挡水堰板,同时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结合工程实际,对优化前后的挡水堰板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计算和分析,提出相对合理的尺寸建议范围,为类似工程提供计算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带
挡水堰板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肥市裕溪路(障山路-二十埠河)雨水工程设计
被引量:
1
10
作者
沈贤琴
王立
《工程与建设》
2017年第4期449-450,457,共3页
结合裕溪路高架桥的实施,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现状雨水系统进行同步改造设计,解决排水标准低、片区高低排混接、排涝泵站规模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生物滞留带
植草沟
高排水
低排水
雨水进泵站路径
排涝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级公路穿镇段排水设计要点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贤琴
李业根
《工程与建设》
2018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秉承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对一级公路穿镇段排水设计水量计算、排水体制、汇水面积划分及排向、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设计等设计要点以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可有效指导类似项目的排水设计。
关键词
雨水量
雨污分流制
汇水面积
进出水口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城市道路人行道的海绵化设计
被引量:
1
12
作者
游强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面临迅速的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正采取一种新策略,将城市变成巨大的“海绵”,城市“海绵化”改造被提上建设日程,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海绵城市对于系统解决城市...
在面临迅速的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正采取一种新策略,将城市变成巨大的“海绵”,城市“海绵化”改造被提上建设日程,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海绵城市对于系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参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萍乡市的建设经验,结合相关规范、标准和图集,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人行道的海绵化设计,可供后续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
LID设施
透水铺装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鲁莉萍
《市政技术》
2020年第5期17-20,共4页
以三亚市迎宾路标准段海绵化改造为例,介绍了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思路,通过LID设施和雨水排水管网的综合运用,在机非分车带绿地内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转输和储存,以实现“海绵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海绵化改造
低影响开发
透水铺装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海绵城市道路低影响专项设计探讨
14
作者
陈汝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5期173-176,共4页
重庆市悦来新城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在对其进行道路专项设计时提出了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分析并选择了适用于道路建设的低影响开发措施;通过统筹协调城市市政综合管网的合理布置,提出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的必要防渗...
重庆市悦来新城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在对其进行道路专项设计时提出了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分析并选择了适用于道路建设的低影响开发措施;通过统筹协调城市市政综合管网的合理布置,提出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的必要防渗措施,以防止下渗对道路路面、路基的强度及其稳定性造成破坏。所做工作为新建道路和现状道路的低影响设计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低影响专项设计
生物滞留带
透水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路生物滞留带径流削减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芃抒
王文海
李俊奇
王建龙
杨擎柱
涂楠楠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026)
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UDC2016040100)
文摘
道路积水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设置生物滞留带是典型的道路雨水减排措施之一。为研究不同降雨强度和溢流高度条件下道路生物滞留带的径流削减效果和渗流规律,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和模拟道路-生物滞留带平台设计试验,并根据试验结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水文效应计算,对道路生物滞留带设计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重现期P≤10年时,滞留带可延迟6~10 min的径流峰值时间;不同试验条件的径流削减率和峰值削减率分别为41%~100%和38%~100%;提升溢流高度对径流总量削减效果明显,并对渗流过程有较大影响;渗流流量与滞留带表面水头高度存在一定函数关系。基于试验结果,对道路-生物滞留带系统径流削减率公式进行了推导,为部分参数选取提供了参考值。
关键词
生物滞留带
径流削减
溢流高度
渗流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
城市水文学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
低影响开发技术
Keywords
bio-retention zone
runoff reduction
overflow height
seepage process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urban hydrology
utilization of urban rainfall and flood resource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U99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带构造对其渗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乾
杨庆华
唐雪芹
尧远
姚锦涛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4-81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403)。
文摘
为了研究生物滞留带构造参数及组合方式对其渗蓄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判定生物滞留带渗蓄效果的评价指标,并对16组不同构造的生物滞留带开展模拟降雨径流正交试验,研究了种植土和填料层成分及含量、透水土工布位置、砂层颗粒级配和构造厚度对生物滞留带渗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生物滞留带渗蓄效应程度大小的排序为:砂层级配>填料层成分和含量>结构层厚度>土工布位置>种植土成分和含量;生物滞留带最佳组合形式从上至下依次为:20 cm厚种植土,35 cm厚填料层(其中珍珠岩、蛭石、土壤和砂的体积占比为10%、5%、10%和75%),10 cm厚砂层(其中砂层颗粒级配为0~0.5 mm占15%、0.5~0.7 mm占40%、0.7~1.0 mm占30%、1.0~2.0 mm占15%),20 cm厚砾石层以及不设置透水土工布.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生物滞留带
径流
渗蓄效果
正交试验
Keywords
urban road
biological retention zone
runoff
infiltration-storage effect
orthogonal experiment
分类号
TU992.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MM的不同坡度路侧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骁奇
邵知宇
龚华凤
机构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重庆市山地城市可持续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第6期258-264,285,M0021,共9页
基金
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5shmszx1090)。
文摘
针对坡度对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以及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影响,通过SWMM模型,分别在四种不透水比例下,研究了二十种不同道路纵坡的径流产流过程,确定了每种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再通过“容积法”对比计算了以上不透水比例下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最后对模型和“容积法”得出的海绵城市设施面积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容积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坡度越大,最大径流量、径流过程流量以及总的外排流量越大,但影响不显著;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最大径流量、径流过程流量以及总的外排流量越大,且影响显著;海绵城市设施面积不受道路坡度影响,但受不透水面积比例影响,且呈线性正相关;“容积法”对海绵城市设施面积计算均偏小,修正后的“容积法”能够较好地计算海绵城市设施面积。
关键词
SWMM
容积法
生物滞留带
坡度
Keywords
SWMM
volume method
bioretention zone
slope
分类号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滞留带对高速公路径流滞蓄效应影响研究
4
作者
吴洪亮
潘俊奎
胡红昌
机构
中交一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
中交一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6期46-51,共6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8jcyjAX0445)。
文摘
生物滞留带是高速公路径流生态处置的一项有效措施。基于非饱和土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高速公路生物滞留带在7种降雨工况下的径流滞蓄效应,分析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及前期降雨间隔期对滞留带径流滞蓄效应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在7种降雨工况下,滞留带的径流量消减率、径流峰值消减率及径流峰值延时范围分别为3.65%~10.63%、59.93%~89.84%、4~59.41 min,滞留带的径流量消减率、径流峰值消减率、径流峰值延时随着降雨重现期和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前期降雨间隔期的延长而增大,且溢流的发生会导致滞留带径流峰值消减率和峰值延时的显著减小。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物滞留带
HYDRUS-1D
降雨径流
滞蓄效应
Keywords
expressway
bioretention
Hydrus-1D
rainfall runoff
detention effect
分类号
U417.9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对策研究
5
作者
卢宇
陈禹佟
机构
贺州市自然资源局
出处
《门窗》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文摘
近年来,针对城市道路普遍存在的路面破损、老旧以及雨水无法有效渗透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以及智能排水系统等设计策略,旨在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构建生态友好、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道路规划
设计对策
透水铺装
下沉式绿地
生物滞留带
分类号
TU9 [建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政道路常用海绵设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丁志强
曹仲明
机构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出处
《路基工程》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文摘
海绵城市理念强调雨水渗蓄,而传统的道路结构设计是尽量阻止雨水下渗对路面结构层及路基造成不利影响。分析市政道路常用海绵设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参考。目前常用的海绵城市措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基本可控,在实际工程中,可结合道路断面方案、路基土渗透性及地下水位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选用。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渗蓄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防渗漏
透水路面
Keywords
sponge city
infiltration of rainwater
bioretention zone
ecological tree pool
anti-seepage
porous pavement
分类号
U4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建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分析
7
作者
陈同辉
丁志强
机构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出处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8期176-178,共3页
文摘
市政道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江阴市某城市主干路为例,从海绵城市管控指标确定、总体方案及各单项海绵技术措施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校核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新建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计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市政道路
生物滞留带
径流总量
Keywords
sponge city
municipal road
bioretention zone
total runoff
分类号
TU997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架桥雨水排水设计
被引量:
4
8
作者
杜建康
机构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8期134-136,151,M0016,M0017,共6页
文摘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的政策要求和计算理论,通过亳州市魏武大道高架桥排水设计,介绍了在高架桥下设置生物滞留带和中心渗沟作为桥面雨水主要海绵措施的计算方法,经对比分析,阐述了高架桥雨水直接用于绿化浇灌的优点和前提,旨在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架桥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带
中心渗沟
绿化浇灌
Keywords
viaduct
sponge city
biological retention belt
central sewer
greening irrigation
分类号
TU992.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制拼装挡水堰板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华超
徐薇
吕志林
姜旭
机构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同济大学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7期184-186,204,M0021,共5页
文摘
地势起伏较大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需在生物滞留带中设置挡水堰板,同时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结合工程实际,对优化前后的挡水堰板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计算和分析,提出相对合理的尺寸建议范围,为类似工程提供计算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滞留带
挡水堰板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Keywords
sponge city
biological retention zone
water retaining weir plat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TV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肥市裕溪路(障山路-二十埠河)雨水工程设计
被引量:
1
10
作者
沈贤琴
王立
机构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与建设》
2017年第4期449-450,457,共3页
文摘
结合裕溪路高架桥的实施,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现状雨水系统进行同步改造设计,解决排水标准低、片区高低排混接、排涝泵站规模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生物滞留带
植草沟
高排水
低排水
雨水进泵站路径
排涝泵站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级公路穿镇段排水设计要点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贤琴
李业根
机构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与建设》
2018年第2期192-194,共3页
文摘
秉承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对一级公路穿镇段排水设计水量计算、排水体制、汇水面积划分及排向、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设计等设计要点以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可有效指导类似项目的排水设计。
关键词
雨水量
雨污分流制
汇水面积
进出水口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U417.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城市道路人行道的海绵化设计
被引量:
1
12
作者
游强盛
机构
江西省城乡规划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2期48-51,共4页
文摘
在面临迅速的城市化和极端天气这两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国正采取一种新策略,将城市变成巨大的“海绵”,城市“海绵化”改造被提上建设日程,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海绵城市对于系统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水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参照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萍乡市的建设经验,结合相关规范、标准和图集,因地制宜地进行了人行道的海绵化设计,可供后续低影响开发建设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海绵
LID设施
透水铺装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Keywords
sponge
LID facilities
pervious pavement
biological retention zone
ecological tree pond
分类号
U4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鲁莉萍
机构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出处
《市政技术》
2020年第5期17-20,共4页
文摘
以三亚市迎宾路标准段海绵化改造为例,介绍了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思路,通过LID设施和雨水排水管网的综合运用,在机非分车带绿地内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净化、转输和储存,以实现“海绵道路”的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海绵化改造
低影响开发
透水铺装
生物滞留带
生态树池
分类号
U4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海绵城市道路低影响专项设计探讨
14
作者
陈汝春
机构
重庆市设计院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第5期173-176,共4页
文摘
重庆市悦来新城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在对其进行道路专项设计时提出了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分析并选择了适用于道路建设的低影响开发措施;通过统筹协调城市市政综合管网的合理布置,提出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的必要防渗措施,以防止下渗对道路路面、路基的强度及其稳定性造成破坏。所做工作为新建道路和现状道路的低影响设计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道路低影响专项设计
生物滞留带
透水铺装
Keywords
specialized design of low road impact
biological retention zone
permeable pavement
分类号
TU99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道路生物滞留带径流削减效果的试验研究
李芃抒
王文海
李俊奇
王建龙
杨擎柱
涂楠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滞留带构造对其渗蓄效果的影响
杨乾
杨庆华
唐雪芹
尧远
姚锦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SWMM的不同坡度路侧生物滞留带水文性能分析
郑骁奇
邵知宇
龚华凤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物滞留带对高速公路径流滞蓄效应影响研究
吴洪亮
潘俊奎
胡红昌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对策研究
卢宇
陈禹佟
《门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市政道路常用海绵设施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分析
丁志强
曹仲明
《路基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建市政道路海绵城市设计方案分析
陈同辉
丁志强
《工程技术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架桥雨水排水设计
杜建康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预制拼装挡水堰板结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
刘华超
徐薇
吕志林
姜旭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合肥市裕溪路(障山路-二十埠河)雨水工程设计
沈贤琴
王立
《工程与建设》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一级公路穿镇段排水设计要点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沈贤琴
李业根
《工程与建设》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析城市道路人行道的海绵化设计
游强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城市道路海绵化改造的实践研究
鲁莉萍
《市政技术》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重庆海绵城市道路低影响专项设计探讨
陈汝春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