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陆夕云 杨基明 +1 位作者 尹协振 童秉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科学,我们采用活体观测、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以及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关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以及相关的仿生技术研究.论文... 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科学,我们采用活体观测、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以及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关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以及相关的仿生技术研究.论文从生物活体实验测试及其动力学特性、生物运动的拍动推进和波状摆动推进机理、理论分析和理论模化、水下仿生机器研制等几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我们近期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 生物外部流体力学 拍动推进 波状摆动推进 仿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夕云 徐永亮 尹协振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5,共5页
本文将童秉纲先生领导的研究群体在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方面的近期主要研究进展,从生物活体实验测试、生物运动的拍动推进和波状摆动推进机理、理论分析和理论模化等几方面分别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 生物外部流体力学 拍动推进 波状摆动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游动物生物量和能量研究中的一些转换系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武昌 王 克 肖 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重要内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包括以下内容:沉降体积(SV)、无水体积(DV)、湿重(WM)、干重(DM)、无灰干重(AFDM)、含碳(或氮)量和主要有机物(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一些研究中,含能量比...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是海洋浮游动物研究的重要内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包括以下内容:沉降体积(SV)、无水体积(DV)、湿重(WM)、干重(DM)、无灰干重(AFDM)、含碳(或氮)量和主要有机物(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一些研究中,含能量比生物量更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游动生物 含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大潮对南海北部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东 杨光兵 +2 位作者 熊学军 陈亮 宫庆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 基于2020年8月至11月在南海北部获取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观测数据,利用后向散射强度数据估算得到相对体积散射强度并用其表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相对大小,对相对体积散射强度的半月变化与具有半月周期的潮流动能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分析天文大潮对声学估算的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月周期的相对体积散射强度与潮流动能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天文大潮时,潮流动能较强,水体相对体积散射强度较低,浮游动物生物量则较小,天文小潮时则情况相反。初步推测其原因为:天文大潮时,强潮流一方面导致浮游动物生存环境恶化,使其生物量下降,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浮游动物垂直迁移特性,浮游动物迁移到近海底处使其难以被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大潮 南海北部 游动生物 半月变化 昼夜垂直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南海北部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摄食压力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郑丽平 相卫国 黄邦钦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 2009年1月在南海北部海域的5个站位,采用稀释法和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测定了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类群组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主要以无壳纤毛虫为主,南海北部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细胞丰度为33~529个/dm3.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45~1.83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为0.44~1.76 d-1,摄食压力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42.6%~82.8%,占初级生产力的97.3%~225.1%.近岸区摄食压力比陆架区高,表明冬季南海近岸区微型浮游动物摄食能够有效的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而陆架区浮游植物生长率大于摄食率,浮游植物存在着现存量的积累,微型浮游动物并不能完全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微型浮游动物:摄食压力:浮游植物: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鳖、蟹综合种养水体浮游生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毛栽华 汪习兵 《科学养鱼》 2019年第8期71-72,共2页
稻渔共作遵循养殖水体自然物质循环规律,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效果,是一种'... 稻渔共作遵循养殖水体自然物质循环规律,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与传统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生态种植、高效养殖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效果,是一种'种养结合'的低风险、低投入、高效益生态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水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生物 浮游生物 原生动物 优势种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翼型非定常运动的涡流场显示——2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肇 宋红军 尹协振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2,57,共6页
介绍了在水洞中进行的二维机翼纯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的流动显示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机翼做纯俯仰运动时尾迹涡街的特性以及与Strouhal数(Ste)的关系。在Ste=0.105附近,涡街排列成一条线;大于该值,为逆Karman涡街;小于该值,... 介绍了在水洞中进行的二维机翼纯俯仰运动和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的流动显示实验。实验结果揭示了机翼做纯俯仰运动时尾迹涡街的特性以及与Strouhal数(Ste)的关系。在Ste=0.105附近,涡街排列成一条线;大于该值,为逆Karman涡街;小于该值,为正Karman涡街。机翼做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尾迹中总是出现逆Karman涡街。结合数值计算结果说明,机翼做沉浮/俯仰联合运动时,推力及最大有效迎角与沉浮和俯仰运动之间的相位差有关。并讨论了前缘涡与后缘涡相互作用对推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运动 涡动力学 Strouhal数 流动显示 生物游动 飞行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池塘养鱼如何进行养水
8
作者 田洁莉 《黑龙江水产》 2017年第5期22-24,共3页
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句话里所说的养水,主要是指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鱼、虾类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状况紧密联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为划分养鱼水质的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有... 常言道: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这句话里所说的养水,主要是指培养池塘里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水体中鱼、虾类等最基本的食物源泉,又和水中溶氧状况紧密联系,因此用浮游生物量作为划分养鱼水质的标准是合理的.但是不同类型的水体应有所侧重,如鱼苗池水质以浮游动物生物量为基础进行判断,而养成鱼池塘水则以浮游植物生物量为依据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鱼 养水 浮游生物 游动生物 浮游植物生物 水中溶氧 食物源 鱼苗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mming of motile gyrotactic microorganisms and suspension of nanoparticles in a rheological Jeffery fluid with Newtonian heating along elastic surface 被引量:2
9
作者 Siddra RANA Rashid MEHMOOD +1 位作者 M.M.BHATTI Mohsan HASS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279-3296,共18页
Bioconvection plays an inevitable role in introducing sustainabl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fuel cell technologies.Bio-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such designs needs continuous refinements to achieve strong agreements in... Bioconvection plays an inevitable role in introducing sustainabl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fuel cell technologies.Bio-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such designs needs continuous refinements to achieve strong agreements in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results.Actually,microorganisms transport a miscellaneous palette of ingredient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goods particularly in fertilizer industries.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are measured by a physical phenomenon which is allied with the transpiration of heat within matter.Motivated by bioinspired fuel cells involved in near-surface flow phenomena,in the present article,we examine the transverse swimming of motile gyrotactic microorganisms numerically in a rheological Jeffery fluid near a stretching wall.The leading physical model is converted in a nonlinear system of ODEs through proper similarity alterations.A numerical technique called shooting method with R-K Fehlberg is applied via mathematical software and graphical presentations are obtained.The influence of all relative physical constraints on velocity,temperature,concentration,and volume fraction of gyrotactic microorganisms is expressed geometrically.It is found that heat and mass flux at the surface as well as density of motile microorganism’s declines for Brownian motion and thermophoresis parameter.Comparison in tabular form is made with existing literature to validate the results for limiting cases with convec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lique stagnation point flow Jeffery fluid BIOCONVECTION swimming of motile gyrotactic NANO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与湖沼》2011年第5期论文导读
10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4,共2页
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基于胶州湾浮游动物长期观测资料,系统分析1977~2008年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胶州湾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达到0.361 g/m3... 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长期变化基于胶州湾浮游动物长期观测资料,系统分析1977~2008年胶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胶州湾浮游动物生物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0年之后胶州湾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达到0.361 g/m3,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已转变为2000年之后春季生物量和丰度最高,夏季次之的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动生物 游动物群落 季节变化特征 导读 论文 湖沼 海洋 季节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