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用钛植入体表面微纳结构与生物活性离子对生物相容性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纪振冰 万熠 +3 位作者 赵梓贺 王宏卫 范世缘 刘战强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101,共18页
生物医用钛植入体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作为影响植入体生物相容性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植入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得到广泛研究,对钛植入体的表面改性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变得极为重要。针对钛植入体表面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构建及添加典... 生物医用钛植入体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作为影响植入体生物相容性的重要因素,决定了植入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得到广泛研究,对钛植入体的表面改性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变得极为重要。针对钛植入体表面微纳米复合结构的构建及添加典型生物活性离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及二者的结合对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和促进动物体内成骨的协同效应,简述微纳米复合结构对细胞行为的内在调控机制。结果表明,钛植入体表面的微纳米复合结构及生物活性离子对细胞的行为均表现出积极作用,兼具二者的植入体能够更好地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分化,植入动物体内后更有利于植入体与周围组织的骨性整合。最后,根据当前生物医用钛植入体表面改性研究中存在的抗菌性能较差、对细胞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提出植入体在表面改性领域的研究趋势。提出了钛植入体表面改性领域微纳结构构建和生物活性离子添加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填补了钛植入体表面改性领域目前缺少综述文章来引领的空白,可为未来钛植入体的表面改性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植入体 表面改性 微纳米复合结构 生物活性离子 协同作用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aM 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抗牙菌斑和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台保军 杜民权 +2 位作者 江汉 黄薇 郭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评价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抗牙菌斑和牙龈炎的临床功效.方法: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原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将100名年龄在20~48岁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和空白对照组(使用同一公司... 目的:评价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抗牙菌斑和牙龈炎的临床功效.方法:遵照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原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将100名年龄在20~48岁的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使用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和空白对照组(使用同一公司生产的普通牙膏),采用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评价受试者的牙龈健康状况.结果:试验组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与试验前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试验6周后牙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分别降低了58.8%和16.4%;而对照组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NovaMin生物活性玻璃离子牙膏能通过减少龈上菌斑和减轻牙龈出血而显著改善牙龈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离子 抗菌斑 抗牙龈炎 牙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驱油体系中的乳化稳定动力学 被引量:7
3
作者 黄金 于洪洋 +4 位作者 李锋 张宇 张坤 王俊 李翠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47-1356,共10页
为探索生物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NBS)在矿化度高于5 g/L体系中的驱油性能,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驱油体系中的界面活性和乳化稳定动力学。结果表明,当该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29 g/L、矿化度为32 g/L、NaOH质量分数为2.5%时,形成... 为探索生物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NBS)在矿化度高于5 g/L体系中的驱油性能,研究该表面活性剂在不同驱油体系中的界面活性和乳化稳定动力学。结果表明,当该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29 g/L、矿化度为32 g/L、NaOH质量分数为2.5%时,形成稳定W/O型乳状液,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9.60×10^(-4) mN/m。当体系中总含水体积分数在40%~80%范围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利于形成W/O型乳状液,且表面活性剂浓度是影响模拟乳状液稳定动力学的关键因素;随其浓度增大,模拟乳状液的破裂速率常数降低、半衰期和油相含水率增大,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当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50 g/L,模拟乳状液稳定性最好。该表面活性剂与NaOH和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7)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三元体系形成稳定W/O型乳状液。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油/水中加入该表面活性剂可使油/水界面膜厚度增大、界面能降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体系中加入NaCl和NaOH,油/水界面膜厚度和界面能均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 界面活性 乳化稳定动力学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对谷物豆类及混合物中铁离子的影响
4
作者 赵红卫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8-30,共3页
通过对谷物(大米,小麦,高梁),豆类(大豆,绿豆、赤豆)的单一和混合品种,接种啤酒酵母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在37℃下,发酵24h,采用体外消化法测定它们各自的生物活性铁离子含量,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中的... 通过对谷物(大米,小麦,高梁),豆类(大豆,绿豆、赤豆)的单一和混合品种,接种啤酒酵母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在37℃下,发酵24h,采用体外消化法测定它们各自的生物活性铁离子含量,结果表明:发酵后的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中的铁离子的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P<O.05),未发酵混合品种中的铁离子含量变化出现正、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谷物 豆类 生物活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策略用于口腔颌面部骨再生与牙种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蒋欣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3-128,共6页
肿瘤术后、外伤、牙周病、先天畸形等因素造成的口腔颌面部骨和牙等硬组织的缺损与缺失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有效保存和功能性修复口腔颌面部骨和牙等硬组织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题。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颌面部硬组织的再生治... 肿瘤术后、外伤、牙周病、先天畸形等因素造成的口腔颌面部骨和牙等硬组织的缺损与缺失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如何有效保存和功能性修复口腔颌面部骨和牙等硬组织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题。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颌面部硬组织的再生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通过模拟生物的天然结构及成分对生物材料及干细胞投递方式进行仿生设计的策略,因其简洁、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目前仿生策略用于口腔颌面部骨再生与牙种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缺损和缺失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硬组织 组织工程 仿生设计 微纳结构 生物活性离子 细胞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活性材料在类器官研究领域的应用
6
作者 马文平 韩雅卉 +1 位作者 吴成铁 吕宏旭 《无机材料学报》 2025年第8期888-900,共13页
类器官作为模拟相应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体外三维(3D)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类器官的构建需要对干细胞行为以及多细胞相互作用进行调控,而无机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调节细胞行为、细胞-... 类器官作为模拟相应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体外三维(3D)模型,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类器官的构建需要对干细胞行为以及多细胞相互作用进行调控,而无机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调节细胞行为、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疾病诊疗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有望用于调控类器官的构建、生长和发育。本文综述了无机活性材料在类器官研究中的作用,强调了其在类器官培养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类器官构建策略的基本步骤,介绍了代表性无机活性材料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与类器官构建关键步骤相适配的功能;重点阐释了无机活性材料促进类器官生长和发育的关键作用机制,包括调控关键信号通路、基质材料以及细胞能量代谢等。此外,还探讨了类器官作为辅助工具在促进无机活性材料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作用;最后展望了利用无机活性材料提供多种物理和生化调控信号的特性进一步推进类器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无机活性材料 类器官发育 生物活性离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urfactants on bioleaching of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被引量:1
7
作者 方芳 钟宏 +3 位作者 江放明 李朝辉 陈永发 湛雪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963-3969,共7页
To shorten the bioleaching cycle of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surfactants were used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ore to increase the arsenic leaching rate.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 To shorten the bioleaching cycle of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surfactants were used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acteria and ore to increase the arsenic leaching rate.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tan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urfactants on the growth of bacteria and arsenic leaching rate of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surfactant enhancement was also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when relatively low-concentration surfactants are added to the medium,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observed in the growth and Fe2+ oxidation ability of the bacteria compared with no surfactant in the medium. However, only the anionic surfactant calcium lignosulfonate and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 80 are found to improve the arsenic leaching rates. Their optimum mass concentrations are 30 and 80 mg/L, respectively. At such optimum mass concentrations, the arsenic leaching rates are approximately 13.7% and 9.1%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surfactant, respectively. Mechanism research reveals that adding the anionic surfactant calcium lignosulfonate improves the percentage of bacterial adhesion on the mineral surface and decreases the surface tension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SURFACTANTS BIOL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介质中脂肪酶催化合成棉籽糖脂肪酸酯
8
作者 唐天城 李文霞 +3 位作者 刘军锋 申晓林 邓建琦 邓利 《中国油脂》 2025年第9期48-55,60,共9页
为促进棉籽糖酯的规模化生产和高值化利用,以棉籽糖和脂肪酸为原料,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棉籽糖脂肪酸酯,对酰基供体进行了选择,考察了脂肪酶种类、溶剂种类、加酶量、溶剂初始含水量、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对脂肪酶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薄... 为促进棉籽糖酯的规模化生产和高值化利用,以棉籽糖和脂肪酸为原料,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棉籽糖脂肪酸酯,对酰基供体进行了选择,考察了脂肪酶种类、溶剂种类、加酶量、溶剂初始含水量、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对脂肪酶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薄层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并对制备的棉籽糖月桂酸酯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选择月桂酸为酰基供体;脂肪酶催化合成棉籽糖月桂酸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棉籽糖与月桂酸物质的量比1:5、叔戊醇为反应溶剂、溶剂初始含水量2%,溶剂用量60mL(基于0.5g棉籽糖)、脂肪酶LS-20添加量40%(以底物总质量计)、反应温度40℃,在此条件下反应6h,棉籽糖转化率可达45.12%;酶促合成的产物为3种不同取代位置的棉籽糖月桂酸单酯,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78.77%和84.48%,HLB值为11.5,具有制备水包油型乳液的潜力;棉籽糖月桂酸酯较商用糖酯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综上,所制备的棉籽糖月桂酸酯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乳化稳定性和抑菌活性,有规模化制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糖月桂酸酯 月桂酸 有机介质 离子生物表面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