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滤池饮用水除氨氮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威 田家宇 李圭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16-2321,共6页
以实际沉淀池出水进行配水,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生物活性滤池(BAF)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前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滤料粒径对BAF除氨氮能力影响较大。当采用沉淀池出水中自身携带的有机物时,BAF-1除氨氮效率为97%;当沉淀... 以实际沉淀池出水进行配水,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生物活性滤池(BAF)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前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滤料粒径对BAF除氨氮能力影响较大。当采用沉淀池出水中自身携带的有机物时,BAF-1除氨氮效率为97%;当沉淀池出水中另配入2mg·L-1牛肉膏+2mg·L-1蛋白胨+2mg·L-1葡萄糖时,由于受到异养菌对溶解氧和生存空间竞争的限制,其除氨氮效率下降至51.0%。活性炭粒径采用0.8~1.2mm的BAF-1氨氮去除率比采用1.0~2.0mm的BAF-2高1.5%~16.7%。当滤前水氨氮浓度低于1.60mg·L-1时,BAF-1的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当氨氮浓度逐渐升高时,由于受到溶解氧的限制,去除率逐渐下降。对滤前水进行预曝气充氧,能提高BAF-1的除氨氮效率。滤速对BAF-1除氨氮影响不显著。反冲洗可适当提高BAF-1的除氨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baf) 氨氮 有机物含量 滤料粒径 预曝气 滤速 反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料粒径对生物活性滤池除污染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田家宇 陈伟雄 +1 位作者 王威 李圭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8,共4页
采用两种活性炭粒径的生物活性滤池(BAF):BAF-1的滤料粒径为O.8~1.2mIn,BAF-2为1.0-2.0mm,探讨了滤料粒径对BAF除污染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料粒径对BAF除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能力影响较大。两组BAF除浊性能差异... 采用两种活性炭粒径的生物活性滤池(BAF):BAF-1的滤料粒径为O.8~1.2mIn,BAF-2为1.0-2.0mm,探讨了滤料粒径对BAF除污染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料粒径对BAF除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能力影响较大。两组BAF除浊性能差异不大。另外,两组BAF均能显著降低滤前水的细菌总数,同时,BAF-1的水头损失增长速度并不高于BAF-2。采用较小粒径的BAF-1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并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更优越的饮用水除污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baf) 滤料粒径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臭氧-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9
3
作者 操家顺 姜磊娜 +2 位作者 蔡健明 邢丽 徐祥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6期75-80,共6页
采用"臭氧-微量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考察了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效果及作为回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投加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质量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 mg/L,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 采用"臭氧-微量粉末活性炭-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考察了苏南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的运行效果及作为回用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投加的臭氧和粉末活性炭质量浓度分别为25mg/L和20 mg/L,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 h,气水比为3∶1时,组合工艺出水的ρ(COD)和ρ(NH3-N)平均值分别为49 mg/L和0.28 mg/L,出水平均色度为7,平均脱色率达90%,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检测发现,臭氧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对可溶性微生物产物有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臭氧氧化 粉末活性炭吸附 曝气生物滤池 可溶性微生物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串级生物滤池处理厂矿企业生活区污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治安 周娜 +2 位作者 郭长红 郭鹏飞 王宏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串级生物滤池(ZAC-BAF)采用沸石活性炭混合物作为生物滤池的滤料,并对普通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和系统进行了改进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串级生物滤池处理厂矿企业生活区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好,优于普通曝... 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串级生物滤池(ZAC-BAF)采用沸石活性炭混合物作为生物滤池的滤料,并对普通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和系统进行了改进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沸石活性炭复合滤料串级生物滤池处理厂矿企业生活区生活污水出水水质好,优于普通曝气生物滤池出水。实验时水力负荷为2.3 m/h时,对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5.7%、89.5%和92.6%,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规范(GB 50050-2007)的冷却回用水水质相关指标的要求,适用于厂矿企业生活区等小流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活性 曝气生物滤池 水力负荷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温水源水生物活性及种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嘉斌 李星 +2 位作者 王东 邱立平 谢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1-467,共7页
应用比好氧呼吸速率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克隆、测序技术研究了以沸石和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温水源水的生物活性和不同运行阶段的种群结构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沸石和陶粒滤池对氨氮和高... 应用比好氧呼吸速率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克隆、测序技术研究了以沸石和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低温水源水的生物活性和不同运行阶段的种群结构演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沸石和陶粒滤池对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能也随之下降,但仍能保证一定的去除效能;沸石和陶粒滤池对氨氮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床高度40 cm以下,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床高度55 cm以下;低温影响了微生物的活性,且异养菌受影响更为显著;在整个运行过程中,2组滤池种群多样性较为丰富,优势种群与常温条件下无显著差别,且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种群演替规律,其中亚硝化螺菌属在低温条件下得到富集,并成为系统的优势种群,而硝化螺菌属在运行初期即被淘汰;经过长期低温驯化,2种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优势种群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水源水 低温 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活性 生物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床-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萌 刘津 +3 位作者 李若征 赵崇 杨万强 冯少恒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活性焦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采用流动床-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天津某造纸厂废水(车间外排造纸白水和少量脱墨废水,CODCr500~800 mg/L,色度300~500倍)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流动床-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出水水质稳定,出... 以活性焦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采用流动床-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天津某造纸厂废水(车间外排造纸白水和少量脱墨废水,CODCr500~800 mg/L,色度300~500倍)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流动床-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过程中出水水质稳定,出水CODCr为29.2 mg/L(进水CODCr平均值为547.8 mg/L),CODCr去除率为94.7%,色度为20倍(进水色度平均值为480倍),色度去除率为95.8%,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3544—2008)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床 活性焦曝气生物滤池 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高浓度尿素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立龙 李伟光 +1 位作者 张颖 任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19-423,共5页
针对含有高浓度尿素的某石化厂工艺冷凝液废水,采用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BACF)对其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进水氨氮浓度、pH、水力负荷对尿素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ACF对进水氨氮和pH具有很宽的适应范围,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在200 m... 针对含有高浓度尿素的某石化厂工艺冷凝液废水,采用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BACF)对其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进水氨氮浓度、pH、水力负荷对尿素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ACF对进水氨氮和pH具有很宽的适应范围,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在200 mg/L(对应的游离氨质量浓度为64.48 mg/L)以下时,氨氮基本不对尿素去除效果产生影响;当进水pH为7.0~11.0时,pH对尿素的去除效果没有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BACF工艺理想的水力负荷为2.1 m3/(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 尿素 氨氮 pH 化肥生产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去除饮用水中嗅味 被引量:4
8
作者 郜玉楠 李伟光 +1 位作者 白宇 黄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32-1936,共5页
为提高饮用水常规工艺对嗅味的去除效果,以深圳某水库水为原水,采用生物活性炭-石英砂为生物活性滤料,研究生物活性滤池强化常规过滤对嗅味去除的机理及运行特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滤池除嗅效果高于普通砂滤池,过滤周期内生物... 为提高饮用水常规工艺对嗅味的去除效果,以深圳某水库水为原水,采用生物活性炭-石英砂为生物活性滤料,研究生物活性滤池强化常规过滤对嗅味去除的机理及运行特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滤池除嗅效果高于普通砂滤池,过滤周期内生物活性滤池的平均除嗅率可达到90%以上,反冲洗后运行初期破碎炭生物活性滤池对嗅味的去除效果高于柱状炭生物活性滤池,但由于生物量在破碎炭层的分布不均一,使得破碎炭生物活性滤池运行周期短.以柱状炭-石英砂生物活性滤池为研究对象,确定生物活性滤池除嗅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炭层高度为600mm,气-水联合冲洗的反冲洗方式,空床停留时间为10min的工艺参数情况下,生物活性滤池对去除嗅味有较好的效果,且过滤周期长,运行状况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阈值 生物活性滤池 强化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滤池处理有机微污染源水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长 曾光明 余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3-55,共3页
阐述了生物活性滤池的净化机理,对预氧化、滤料介质、EBCT、反冲洗以及颗粒和絮体等影响生物活性滤池的因素进行了重点讨论。介绍了生物活性滤池的优势和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有机微污染 生物活性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华 谭秋 +1 位作者 吕锡武 杨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634-7635,7641,共3页
[目的]研究空床停留时间(EBRT)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的影响,为生物活性滤池的生产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在不同E... [目的]研究空床停留时间(EBRT)对生物活性滤池强化过滤效果的影响,为生物活性滤池的生产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在不同EBRT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随接触时间增加,采用不同介质的生物滤池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生物滤池去除效果相对较佳。EBRT为15、8和5 min时,活性炭-石英砂滤池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86%、19.75%和11.30%;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43%、18.00%和14.30%;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10%、55.40%和61.60%。活性炭-陶粒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83%、18.76%和10.46%;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15%、16.70%和11.70%;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0%、48.90%和60.10%。二者NO2--N去除率均不低于90%。[结论]生物活性滤池能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随接触时间增加,生物过滤效果提高,EBRT达到8 min,继续增加停留时间,去除率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床停留时间 生物活性滤池 有机物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焦吸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若征 杨宏 +2 位作者 滕济林 李郑坤 靳昕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4-518,共5页
采用活性焦吸附—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在活性焦投加量2g/L、吸附时间2 h、BAF生化停留时间4 h的条件下,总COD去除率为85.4%,最终出水平均COD为45.2 mg/L,满足后续双膜法回用工艺要求(COD≤50 mg/L... 采用活性焦吸附—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对煤气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在活性焦投加量2g/L、吸附时间2 h、BAF生化停留时间4 h的条件下,总COD去除率为85.4%,最终出水平均COD为45.2 mg/L,满足后续双膜法回用工艺要求(COD≤50 mg/L)。活性焦对致色的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后废水的色度从300倍降至60倍,同时耗氧速率加快,可生化性提高。活性焦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出水没有急性毒性。三维荧光光谱显示:各单元对于酚类的去除均有贡献,小分子组分中的酚类几乎全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吸附 煤气化废水 平均氧化态 曝气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焦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可行性及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璀 胡湛波 +2 位作者 滕济林 靳昕 李若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7,共4页
将一种新型填料活性焦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考察其物理、生物性能,构建活性焦滤料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其对某煤化工企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焦表面官能团和内部孔隙结构有利于大分子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膜的生长,适合作为曝气... 将一种新型填料活性焦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考察其物理、生物性能,构建活性焦滤料评价指标体系,并研究其对某煤化工企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活性焦表面官能团和内部孔隙结构有利于大分子污染物的吸附和生物膜的生长,适合作为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在处理煤化工废水时,COD的去除率为60.9%,NH3-N去除率达到82.5%,SS去除率达到82.8%,满足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焦滤料 曝气生物滤池 煤化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用于给水深度处理的启动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常浩 李少文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利用新型臭氧-炭滤-消毒-砂滤组合净水工艺处理北江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启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气水体积比为0.2:1,启动20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79%左右,滤池挂膜成功;采用两段... 利用新型臭氧-炭滤-消毒-砂滤组合净水工艺处理北江微污染原水,研究了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启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气水体积比为0.2:1,启动20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79%左右,滤池挂膜成功;采用两段式气水混合反冲洗方式,反冲洗周期3~5 d,可有效控制水头损失,维持滤池稳定运行。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启动完成后,试验系统最终出水CODMn、氨氮、亚硝氮、浊度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滤池 挂膜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冲洗强度对生物活性滤池过滤效果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华 谭秋 +1 位作者 吕锡武 杨开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648-10649,共2页
[目的]为延长生物活性滤池的过滤周期,提高其过滤效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反冲洗强度对其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低强度... [目的]为延长生物活性滤池的过滤周期,提高其过滤效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浦江水为水源水,常规沉淀出水为试验进水,采用活性炭-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活性滤池,研究反冲洗强度对其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低强度水反冲洗之后,运行30 m in后1、2号滤池溶解氧的消耗率分别为33.30%和38.46%,24 h内其消耗率分别在37.80%和42.10%上下波动。高强度水反冲洗之后,运行240 m in后1、2号滤池溶解氧的消耗率才达37.70%,24 h后其消耗率仍为35.10%左右。气水联合反冲洗之后,运行120 m in后1、2号滤池溶解氧的消耗率分别达33.90%和35.48%,24 h内其消耗率分别在35.90%和36.10%上下波动。反冲洗之后,有机物去除率在13%左右波动。[结论]各冲洗方式对生物活性滤池的过滤效果无明显影响,气水联合反冲洗可节约40%左右的反冲耗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冲洗 生物活性滤池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滤池+O_3深度处理柠檬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寻 胡文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柠檬酸排放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颜色感观差,需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在高O3投加量(约40 mg/L),低水力停留时间(生物活性滤池和O3柱分别为25 min和10 min)条件下,生物活性滤池+O3工艺对柠檬酸废水的COD、色度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 柠檬酸排放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颜色感观差,需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在高O3投加量(约40 mg/L),低水力停留时间(生物活性滤池和O3柱分别为25 min和10 min)条件下,生物活性滤池+O3工艺对柠檬酸废水的COD、色度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6%、93%和27%。试验出水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可直接回用于柠檬酸发酵过程。工艺的应用为厂家减少排污费、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 O3 柠檬酸废水 COD去除率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的实践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正为 谢水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37-38,共2页
衡阳啤酒厂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2 1 0 0m3/d ;进水CODCr=80 0~ 1 50 0mg/L ,BOD5=40 0~ 80 0mg/L,SS =30 0~ 60 0mg/L .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 ,运行表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 1 9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 衡阳啤酒厂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2 1 0 0m3/d ;进水CODCr=80 0~ 1 50 0mg/L ,BOD5=40 0~ 80 0mg/L,SS =30 0~ 60 0mg/L .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 ,运行表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 1 9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且投资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生物滤池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砂滤池在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中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姮 陆少鸣 +2 位作者 江荻 张菊萍 李晓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6,90,共4页
将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组合工艺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对比,通过检测各工艺构筑物出水浊度、COD_(Mn),不同滤速下炭滤池水头损失等参数,验证前砂滤池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存在的必要性。前砂滤池对浊度的去除率高达92.61%,出水... 将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组合工艺与中置曝气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对比,通过检测各工艺构筑物出水浊度、COD_(Mn),不同滤速下炭滤池水头损失等参数,验证前砂滤池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存在的必要性。前砂滤池对浊度的去除率高达92.61%,出水浊度基本在0.3 NTU以下,对延长炭滤池中活性炭寿命有重要作用;前砂滤池对COD_(Mn)的去除率为18.63%,能为炭滤池减轻有机负荷;砂滤池存在的情况下,保持滤速稳定,炭滤池的水头损失基本稳定,反冲洗周期得到延长,而无砂滤池存在时,炭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反冲洗周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活性滤池 滤池 水头损失 反冲洗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滤池在给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燕 陆少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148,共3页
以臭氧-活性炭给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试试验为基础,研究活性炭滤池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滤池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1.077mg/L,对砂滤池出水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为40.00%;氨氮平均值为0.037mg/L,去除率为94.57%;... 以臭氧-活性炭给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试试验为基础,研究活性炭滤池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滤池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1.077mg/L,对砂滤池出水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为40.00%;氨氮平均值为0.037mg/L,去除率为94.57%;亚硝酸盐氮平均值为0.003mg/L,去除率为97.39%;浊度平均值为0.438NTU,去除率为13.61%。由此可见,活性炭滤池在此工艺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 高锰酸盐指数 氨氮 亚硝酸盐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生物活性炭滤池沿程TTC-DHA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晴 肖玉男 陈季华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采用上流式生物活性炭滤池(UBACF)深度处理纺织废水,讨论了滤池内附着生物膜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滤池沿程截留生物膜与附着生物膜活性的大小与变化规律。通过TTCDHA活性实验检测到生物活性炭BAC经脱膜后炭粒存在对脱氢酶的吸附,吸附量同... 采用上流式生物活性炭滤池(UBACF)深度处理纺织废水,讨论了滤池内附着生物膜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滤池沿程截留生物膜与附着生物膜活性的大小与变化规律。通过TTCDHA活性实验检测到生物活性炭BAC经脱膜后炭粒存在对脱氢酶的吸附,吸附量同生物膜的总活性大小与活性炭自身的吸附性能强弱有关。活性炭粒吸附有利于提高滤池内的生物活性,特别是炭粒表面生物膜遭到破坏后,炭粒吸附功能有助于保留部分生物活性。研究发现UBACF顶部的BAC同样存在较高活性,利于滤池内难处理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 上流式 TTC—DHA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F/GM细胞株法检测生长激素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燕飞 热衣兰木.包尔汉 +2 位作者 米热古丽.买买提 李静 史兆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67-357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BAF/GM细胞株法检测生长激素(GH)生物活性的可行性,为临床检测GH生物活性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特发性身材矮小(ISS)患儿42例(ISS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预防保健科... 目的探讨基于BAF/GM细胞株法检测生长激素(GH)生物活性的可行性,为临床检测GH生物活性提供参考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特发性身材矮小(ISS)患儿42例(ISS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预防保健科体检健康儿童52例(对照组)。建立BAF/GM细胞株,常规培养于DMEM高糖培养基。培养液洗涤后转移到含10%马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16 h。采用含10%马血清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3×10~5个/ml,混匀后取100μl滴在96孔板中。稀释标准GH溶液至终浓度为0.01~1 000.00μg/L,取10μl标准GH溶液滴加到96孔板中,培养22 h。每孔加入22μl反应液,继续培养3 h,在490 nm处测定吸光度(OD)值。绘制OD值与GH生物活性当量关系的标准曲线。采用含10%马血清的培养基配制促甲状腺激素(100 m U/L)、黄体生成素(10 000 U/L)、卵泡刺激素(10 000 U/L)、催乳素(100 U/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000μg/L)、表皮生长因子(100μg/L)、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0μg/L)、氢化可的松(100μg/L)、诺和灵R(1.0 U/L)、L-甲状腺素钠(643.5 nmol/L),同时每孔加标准GH溶液5μl(20μg/L)进行干扰实验。采集两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MA)测定血清GH水平;灭活血清标本,以MTS法测定490 nm处OD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血清GH生物学活性当量。结果 GH生物活性当量与OD值关系的标准曲线为Y=0.8520ln(X)+0.498 8,R^2=0.969 8,其中X为GH生物活性当量,Y为OD值。加入促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IGF-1、氢化可的松、诺和灵R和L-甲状腺素钠后测得OD值分别与标准GH溶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G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GH生物活性当量、GH生物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AF/GM细胞株法是潜在的检测GH生物活性的良好方法,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生物活性 baf/GM细胞株 特发性身材矮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