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水对堆肥腐熟过程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艾海舰 刘翠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8-260,共3页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有所下降,减少了NH4+-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能使堆肥过程中形成的NO3--...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有所下降,减少了NH4+-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能使堆肥过程中形成的NO3--N含量增加,加入其他辅料后,效果更好;③加入生物活性水后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堆肥 腐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酿酒葡萄蛇龙珠品质和糖酸积累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聪 王振平 +2 位作者 周兴 李文超 代红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水对酿酒葡萄品质和糖酸积累规律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将稀释50,100,200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于葡萄花后30d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清水为对照... 【目的】探讨生物活性水对酿酒葡萄品质和糖酸积累规律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蛇龙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将稀释50,100,200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于葡萄花后30d进行叶面喷施,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每隔7d喷施1次,共喷施3次后,于花后53d开始每隔7d采样1次果实样品至采收期结束,测定并分析样品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色素、单宁、总酚含量以及与糖代谢相关转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生物活性水对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能有效提高还原糖含量而降低总酚含量,且对可滴定酸、色素、单宁等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其处理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提高了7.70%,色素提高了23.53%,葡萄皮单宁含量提高了39.13%,糖酸比降低了7.60%。不同稀释倍数的生物活性水均可以提高可溶性酸性转化酶和细胞壁酸性转化酶活性,此外,稀释50和100倍的生物活性水处理可以提高中性转化酶活性。【结论】生物活性水对葡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适时合理喷施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可有效提高葡萄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酿酒葡萄 果实品质 糖酸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亢福仁 朱铭强 +3 位作者 郭瑞 姚元林 李刚 党春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7-919,共3页
健康海兰褐壳蛋鸡(Hy-Line variety brown)随机分为2组,在喂养相同饲粮的基础上,一组蛋鸡饮用浓度为25%的生物活性水(处理组),另一组蛋鸡饮用自来水(对照组)。初步探究了生物活性水对海兰褐壳蛋鸡部分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健康海兰褐壳蛋鸡(Hy-Line variety brown)随机分为2组,在喂养相同饲粮的基础上,一组蛋鸡饮用浓度为25%的生物活性水(处理组),另一组蛋鸡饮用自来水(对照组)。初步探究了生物活性水对海兰褐壳蛋鸡部分生产性能、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活性水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改善鸡体健康状况、提高蛋品质,使软蛋率、碎蛋率的比例下降,并起到改善蛋外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富刚 朱铭强 +2 位作者 蒋花 亢福仁 辛文杰 《中国种业》 2010年第9期74-76,共3页
以生物活性水作为材料对油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200、4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探索生物活性水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活性水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含... 以生物活性水作为材料对油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稀释倍数分别为10、100、200、400、800,以清水作为对照,探索生物活性水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生物活性水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含量(SPAD)等均高于对照,其中稀释4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油菜种子萌发,稀释200倍和400倍的生物活性水均有利于促进主根伸长,且生物活性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油菜种子 萌发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水稻根和芽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富刚 亢福仁 王韦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5期67-68,共2页
通过不同浓度的生物活性水研究了其对兴垦10号水稻根和芽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生物活性水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根系活力,增加根和芽的长度,其中用浓度稀释为100倍的生物活性水效果最好。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艾海舰 张骞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26-27,42,共3页
为研究生物活性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情况的影响,选取24头18日龄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试验期18 d。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饮用水为普通自来水,试验组在饮用水中加20 g·kg-1的生物活性水,所用饲粮采用... 为研究生物活性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情况的影响,选取24头18日龄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试验期18 d。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饮用水为普通自来水,试验组在饮用水中加20 g·kg-1的生物活性水,所用饲粮采用低温制粒。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水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能降低腹泻率,且生物活性水的使用可改变仔猪的生活环境,臭味明显降低,改善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断奶仔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王富刚 艾银婷 +1 位作者 张静 陈星池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6期32-33,51,共3页
通过不同浓度的生物活性水处理,研究了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物活性水的400、500、1000倍稀释液处理的绿豆幼苗,明显比以生物活性水的50、100、200、300倍稀释液处理的绿豆幼苗长势好,其中以生物活性水的500... 通过不同浓度的生物活性水处理,研究了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生物活性水的400、500、1000倍稀释液处理的绿豆幼苗,明显比以生物活性水的50、100、200、300倍稀释液处理的绿豆幼苗长势好,其中以生物活性水的500倍稀释液处理的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绿豆种子 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和光敏色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综述
8
作者 王富刚 张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5期27-28,52,共3页
生物活性水是一种具有微生物、矿物质的活性水,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光敏色素是植物感受红光-远红光的受体,在植物的光形态建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生物活性水和光敏色素在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光敏色素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水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秋霞 《长江蔬菜》 2014年第20期48-52,共5页
以北农青贮30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生物活性水稀释10、25、50、100、200、400、800、4 000倍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比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值、贮藏物质转运率、生物量、根长、芽长、叶绿素含量。试验... 以北农青贮308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生物活性水稀释10、25、50、100、200、400、800、4 000倍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蒸馏水为对照,比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吸水值、贮藏物质转运率、生物量、根长、芽长、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除稀释10倍处理外,不同浓度生物活性水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苗期的长势和叶绿素的含量,其中稀释100倍的生物活性水最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稀释50倍的生物活性水在苗期对壮苗和促进株高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水 玉米 萌发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atment of flotation wastewater using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颖博 林海 +1 位作者 刘泉利 霍汉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580-3587,共8页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ous metallic ore flotation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tages of domestication can improve microbial degradation ability. The BAC reactor obtains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reduction rate of 82.5% for ethyl xanthate and its ef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lowers to below 20 mg/L.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BAC reactor proves that the activated carbon layers at the height of 0 mm to 70 m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moval of flotation reagents. Ultraviolet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thyl xanthate a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s after advanced treatment by the BAC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IODEGRADATI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leaching of chalcocite by mixed microorganisms subjected to mutation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健 邱冠周 +3 位作者 高健 王海华 吴学玲 丁建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2期218-222,共5页
Mixed microorganisms with elevated activity of chalcocite-leaching were screened by mutation methods. The original microorganisms collected from acid mine drainage of different sites were mixed and then treated with m... Mixed microorganisms with elevated activity of chalcocite-leaching were screened by mutation methods. The original microorganisms collected from acid mine drainage of different sites were mixed and then treated with mutagens NO2^- , diethyl sulfate (DES), UV and their combinations, respectively. Five groups of mixed microorganisms with much stronger ore-leaching ability were obtained by screening on the leaching media. Among them, group E of mixed microorganisms (treated with 1% DES for 60 min) with the best perfonnance on chalcocite-leaching, increases the content of Cu^2+ by 101.4% in 20 d of leach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ulture. In addition, group E is more tolerant to Cu^2+ in media than the control without mutation treatment. Analysis for the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lones indicates that half of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in group E are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group E might have potential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LCOCITE mixed microorganisms BIOLEACHING MU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