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法合成叶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华栋梁 陈洪 +1 位作者 杜毅 李元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3-16,共4页
叶醇是食品和化妆品市场上最重要的香料之一,主要通过化学法合成.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法合成叶醇的研究状况,并试图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叶醇 生物法合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法绿色合成Au/CdS/rGO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宋小杰 王秀芳 杨帆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6-51,共6页
本论文以氯金酸作为前驱体,用环境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阴性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法原位还原制备了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 本论文以氯金酸作为前驱体,用环境广泛存在的革兰氏阴性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生物法原位还原制备了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被成功合成;XRD图谱显示出有Au、CdS和rGO的特征峰;TEM图谱显示纳米颗粒粒径10-20 nm,并且较好地分散在rGO上。Au/CdS/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以亚甲基蓝溶液(40 mg/L)作为模拟污染源进行光降解,催化剂的用量为50 mg,在模拟太阳光光照情况下,70 min纳米复合材料的降解率可达98.86%,优于单纯的CdS和rGO材料,并且循环三次以后降解率为78.42%。本实验微生物参与一步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使得在不引入化学还原剂的情况下制备高效纳米复合催化剂成为可能,为生物法合成多种性能的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dS/rGO 纳米复合材料 生物法合成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1,6-己二醇的全细胞催化及其过程强化
3
作者 李沂馨 毛银 +2 位作者 刘伟 李国辉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4,共7页
1,6-己二醇广泛应用于聚酯多元醇和UV固化材料等领域,然而传统化学合成主要被国外垄断,技术壁垒较高,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己二醇的制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旨在利用生物基己二酸为原料,通过元件适配组装在大肠杆菌中构建高效的己二... 1,6-己二醇广泛应用于聚酯多元醇和UV固化材料等领域,然而传统化学合成主要被国外垄断,技术壁垒较高,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己二醇的制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旨在利用生物基己二酸为原料,通过元件适配组装在大肠杆菌中构建高效的己二醇合成路径,并结合发酵强化以提高生物基1,6-己二醇产量及其转化率。通过挖掘醛酮还原酶同工酶,并与来源于Mycolicibacterium smegmatis MC2155的羧酸还原酶进行适配组装,构建最优发酵工程菌株,相较原始菌株,1,6-己二醇的产量提高了6.4倍达到61.8 mg/L。在此基础上,开展发酵强化研究,确定了最优条件为TB培养基、底物质量浓度10 g/L、诱导时间2.5 h、初始糖质量浓度8 g/L,此时1,6-己二醇的产量达到818.16 mg/L,相较于初始菌株提高了84.7倍,转化率达到85%。该研究为1,6-己二醇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己二醇 生物法合成 羧酸还原酶 醛酮还原酶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生物合成法生产d-酒石酸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斌 须辑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527-531,共5页
简要叙述d-酒石酸工业化制备的二条工艺路线、反应原理、优缺点和用途。特别是较为详细地介绍半生物合成法工业化制备工艺和流程。
关键词 生物合成 环氧琥珀酸氢钠 D-酒石酸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生物柴油的生物合成法
5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5期107-107,共1页
该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柴油一微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以微生物培养制备油脂,然后用脂肪酶催化微生物油脂交酯化反应,来制备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为主要原料来培养一种高... 该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柴油一微生物柴油的制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以微生物培养制备油脂,然后用脂肪酶催化微生物油脂交酯化反应,来制备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和工业废水为主要原料来培养一种高产油脂的酵母。以及以此微生物油脂为原料通过,酶催化的油脂交酯化反应来生产生物柴油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生物合成 生物油脂 生物培养 交酯化反应 制备技术 农副产品加工 制备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合成中链二元羧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国辉 毛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97-302,共6页
中链二元羧酸是一类含有两个羧基的直链饱和有机酸,是制备高分子材料、橡胶、药物、染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然而目前中链二元羧酸的工业化生产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法,导致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过度排放。为了实现中链二元羧酸的清洁生产,开... 中链二元羧酸是一类含有两个羧基的直链饱和有机酸,是制备高分子材料、橡胶、药物、染料等产品的重要原料。然而目前中链二元羧酸的工业化生产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法,导致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过度排放。为了实现中链二元羧酸的清洁生产,开发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方法迫在眉睫。以下就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以及碳数更多的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应用价值、传统生产方式以及生物法合成方式等角度对中链二元羧酸展开介绍,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二元羧酸 丁二酸 戊二酸 己二酸 生物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肉碱的生理功能、生物学制备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月英 黄娇芳 +2 位作者 顾金杰 史吉平 王红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5-211,共7页
L-肉碱即左旋肉碱,又叫维生素B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部分微生物体内的活性异构体,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脂肪酸的代谢。近年来,L-肉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新型的功能食品和降血脂新药的开发,因此,其生产方法和检测都面临更高的技术... L-肉碱即左旋肉碱,又叫维生素B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以及部分微生物体内的活性异构体,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脂肪酸的代谢。近年来,L-肉碱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新型的功能食品和降血脂新药的开发,因此,其生产方法和检测都面临更高的技术要求。文章重点综述了L-肉碱的生理功能、生物法制备以及检测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肉碱 脂肪酸代谢 生物合成 活性异构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喆 《河北化工》 2005年第6期59-59,66,共2页
采用生物合成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与传统的化学法比较,工艺流程短,异构体不用拆分而用酶来实现转化,成本低,污染小。
关键词 D-对羟基苯甘氨酸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合成丙烷取得突破
9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545,共1页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可再生生物合成法制备丙烷气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该研究是发展下一代生物能源的重要项目之一。
关键词 生物合成 曼彻斯特大学 生物能源 生物合成 奥运会火炬 重新定向 生物学院 帝国理工学院 图尔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氨酸的制备方法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10
作者 钟添宇 王梦晶 汪建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52-56,共5页
茶氨酸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在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物理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等制备方法及其健康功效研究进展,以期为茶氨酸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茶氨酸 制备方 物理提取 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1,6-己二胺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其发酵强化
11
作者 李文飞 刘伟 +3 位作者 毛银 李国辉 赵运英 邓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1,6-己二胺作为尼龙66的合成单体,其生产主要被国外垄断,传统的己二胺化学合成过程含有剧毒氰化物、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长,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利用生物法进行创新突破成为了难题,然而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天然的己二胺生物法合成途径。该研... 1,6-己二胺作为尼龙66的合成单体,其生产主要被国外垄断,传统的己二胺化学合成过程含有剧毒氰化物、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长,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利用生物法进行创新突破成为了难题,然而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天然的己二胺生物法合成途径。该研究以来源广泛的6-氨基己酸为底物,通过元件适配组装构建己二胺合成路径,并结合发酵强化以提高工程菌株己二胺产量。最终,通过筛选获得性能优良的羧酸还原酶MAB CAR L342E、单转氨酶HATA和双转氨酶组合PatA/VFTA,分别组合后工程菌株的初始己二胺产量可达到3.01 mg/L(DAH4)和8.50 mg/L(DAH37),在此基础上,开展发酵条件优化,1,6-己二胺产量分别达到64.33 mg/L和153.93 m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0.37倍和17.11倍。该研究成功构建了生物法己二胺合成路径,为助力国产化工产品突围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己二胺 生物法合成 羧酸还原酶 转氨酶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醇生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岳敏 曹海龙 +1 位作者 白雪芳 杜昱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3-99,共7页
糖醇具有甜度低、能量值低、非致龋齿性、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中总结了木糖醇、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和异麦芽糖醇的生产方法。工业上生产这些糖醇主要采用的是化学合成法,但... 糖醇具有甜度低、能量值低、非致龋齿性、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中总结了木糖醇、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和异麦芽糖醇的生产方法。工业上生产这些糖醇主要采用的是化学合成法,但近年来出现的生物合成法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方法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工艺简单、污染小、产物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生产方 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合成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永虎 贾东晨 +5 位作者 谢志丹 杨娜 乔昕 李小冬 吴嘉 乔敏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4期5-11,共7页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LA)的同分异构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油脂,在医药保健、食品工业、饲料等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CLA的生产方法着手,重点描述了传统CLA的制备方法-化学异构化法、羟基脂肪酸脱水法,生物合成法和...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LA)的同分异构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能性油脂,在医药保健、食品工业、饲料等方面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CLA的生产方法着手,重点描述了传统CLA的制备方法-化学异构化法、羟基脂肪酸脱水法,生物合成法和光异构化法。并对这些方法的研究手段、国内外研究水平、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优缺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尤其是生物合成法,由于其产物选择性高、异构体种类少、培养易于控制等,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生理功能 合成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4
作者 宁亚维 马梦戈 +5 位作者 杨正 侯琳琳 赵忠情 陈艺 王志新 贾英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8-247,共10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的、四碳非蛋白氨基酸,由于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焦虑、改善脑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得到广泛关注。动植物体中天然存在的GABA含量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GABA的高效生产...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天然的、四碳非蛋白氨基酸,由于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焦虑、改善脑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得到广泛关注。动植物体中天然存在的GABA含量较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开发GABA的高效生产方法。目前GABA制备方法以植物源富集法和微生物合成法为主。生产的GABA可用于开发富含GABA的粮食制品、乳制品和肉制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文章综述了GABA的合成机制、制备方法以及GABA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旨在为GABA的富集及其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生理功能 植物源富集 生物合成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合成技术与仪器研发进展概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湘儿 王勇 沈玥 《集成技术》 2021年第5期80-95,共16页
基因组解读促使生命进入数字化时代,合成生物学赋予人类探索生命本质并改造利用的能力,且在医疗、化工、农业及信息等交叉融合领域实现快速发展。DNA合成是合成生物学的基础性技术,其重要性堪比测序技术对基因组学与精准医学的支撑。该... 基因组解读促使生命进入数字化时代,合成生物学赋予人类探索生命本质并改造利用的能力,且在医疗、化工、农业及信息等交叉融合领域实现快速发展。DNA合成是合成生物学的基础性技术,其重要性堪比测序技术对基因组学与精准医学的支撑。该文围绕DNA合成方法、技术路径及仪器研制与产业化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比较,并结合未来需求,对DNA合成技术拟解决的瓶颈问题及突破方向进行总结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合成技术 化学合成 生物法合成 柱式合成 芯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和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宁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5-17,20,共4页
介绍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方法,重点讨论了微生物合成法的菌种、碳源、分离提取及降低PHA生产成本的方法,叙述了作为PHA中的一种-PHB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并论述了PHA在生物医学、农业、电子、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 生物合成 菌种 碳源 分离 提取 生产成本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立方金制备方法概述
17
作者 杨洁 李丹丽 +2 位作者 王东欣 钟浩天 李凯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纳米立方金由于其特殊的SPR性能和优越的SERS活性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因此制备高产率、高质量、结构可控的纳米立方金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三种制备纳米立方金的方法,包括:电化学法、生物合成法和湿化学还... 纳米立方金由于其特殊的SPR性能和优越的SERS活性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因此制备高产率、高质量、结构可控的纳米立方金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三种制备纳米立方金的方法,包括:电化学法、生物合成法和湿化学还原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立方金 电化学 生物合成 湿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制备叶酸功能食品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周和 吴传茂 +3 位作者 李小燕 姜发堂 陈雄 方尚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从筛选出的一株酵母菌为发酵菌株,研究其高产叶酸的发酵条件和加工合理性。对所含叶酸及氨基酸等进行了检测,制成叶酸功能食品。
关键词 酵母菌 发酵 叶酸功能食品 生物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婷婷 张玉梅 +1 位作者 崔峥嵘 王华平 《产业用纺织品》 2003年第10期38-42,共5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纤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主要讨论了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包括传统纺丝方法(如 :静电纺丝法、复合纺丝法和分子喷丝板法 )
关键词 纳米纤维 技术进展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制备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酶的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美玲 蔡美萍 +1 位作者 李珍丽 肖怡达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6X期127-,共1页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生产指通过人工操作而获得所需的酶技术过程,酶的生产方法可分为3种方法,分别为: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提取分离法提取分离法是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微生物细... 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酶的生产指通过人工操作而获得所需的酶技术过程,酶的生产方法可分为3种方法,分别为:提取分离法、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提取分离法提取分离法是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微生物细胞中提取酶出来,再进行分离纯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分离 生物细胞 分离纯化 酶技术 纤维素酶 生产规模化 盐析 有机溶剂 偏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