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餐厨废弃油脂磺化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界面性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龙运前
张世明
+3 位作者
于金彪
于晓明
宋付权
朱维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了扩大油田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来源,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分析了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浓度、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和温度对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油磺酸盐...
为了扩大油田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来源,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分析了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浓度、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和温度对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减小,当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增至0.15%时,最低界面张力能够降至超低水平。当氯化钠质量浓度小于80 g/L时,随着氯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大,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保持在超低水平。当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小于400 mg/L时,随着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的增加,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也保持在超低水平。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递增的趋势,当温度升至70℃时,最低界面张力仍保持在超低水平。与大庆油田某厂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相比,生物油磺酸盐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耐盐及抗高温和钙镁离子性能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弃
油
脂
生物油磺酸盐
磺化反应
界面性能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餐厨废弃油脂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与碱复配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龙运前
黄小荷
+3 位作者
王永政
汪勇
宋兴兴
宋付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6-271,共6页
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并与碳酸钠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动态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分配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393,属于水溶性;生物油磺酸盐与碳酸钠的复配体系具有较...
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并与碳酸钠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动态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分配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393,属于水溶性;生物油磺酸盐与碳酸钠的复配体系具有较宽的界面活性范围和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在碳酸钠质量分数为0.4%~0.8%范围内,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 N/m。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复配体系与原油的最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碳酸钠最佳质量分数为0.6%。放置90 d后,最低界面张力基本上保持在10^(-3)m N/m。碳酸钠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降低,当质量分数大于0.25%后,分配系数降幅变小。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增大,增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磺酸盐
餐厨废弃
油
脂
界面性能
分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非芳香性磺酸盐驱油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毅
朱红
+2 位作者
王芳辉
张永明
张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201,共6页
在实验室用发烟浓硫酸对两种非芳香性原料-生物油脂和环烷基油进行磺化反应,经氨水中和后得到两种非芳香性磺酸盐驱油剂。用红外光谱对两种磺酸盐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考察了它们在胜利油田各采油区块原油-水体系中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用发烟浓硫酸对两种非芳香性原料-生物油脂和环烷基油进行磺化反应,经氨水中和后得到两种非芳香性磺酸盐驱油剂。用红外光谱对两种磺酸盐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考察了它们在胜利油田各采油区块原油-水体系中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生物油在磺化时其中的不饱和双键与SO3发生了加成反应,水解、中和后生成了饱和的羟基磺酸盐;环烷基油磺化时发生了取代反应,中和后得到了环烷基磺酸盐。这两种磺酸盐在油-水体系中都具有很好的界面活性。在不加碱及其它任何助剂的情况下,能大幅度降低胜利油田采油一区、胜利油田采油二区1#、2#、3#区块原油-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至1×10-3mN/m,最低达到5×10-4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磺酸盐
环烷基
磺酸盐
三次采
油
磺化反应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餐厨废弃油脂磺化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界面性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龙运前
张世明
于金彪
于晓明
宋付权
朱维耀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创新应用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浙江海洋大学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纳米多孔介质中油-水
水-气两相渗流机理"(11472246)和"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页岩储层体积压裂缝网模型研究"(11602221)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基于餐厨废弃油脂生物油磺酸盐驱油剂的开发"(2016033032)
文摘
为了扩大油田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来源,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分析了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氯化钠质量浓度、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和温度对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减小,当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增至0.15%时,最低界面张力能够降至超低水平。当氯化钠质量浓度小于80 g/L时,随着氯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大,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保持在超低水平。当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小于400 mg/L时,随着钙镁离子总质量浓度的增加,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也保持在超低水平。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油磺酸盐溶液与原油间最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递增的趋势,当温度升至70℃时,最低界面张力仍保持在超低水平。与大庆油田某厂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相比,生物油磺酸盐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耐盐及抗高温和钙镁离子性能方面均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
餐厨废弃
油
脂
生物油磺酸盐
磺化反应
界面性能
界面张力
Keywords
waste cooking oil;biological oil sulfonate;sulfonation;interfacial property;interfacial tension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餐厨废弃油脂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与碱复配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
2
2
作者
龙运前
黄小荷
王永政
汪勇
宋兴兴
宋付权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创新应用研究院
浙江海洋大学石化与能源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6-2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72246
11602221)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6033032)
文摘
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经磺化反应合成了生物油磺酸盐,并与碳酸钠进行复配,测定了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动态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稳定性和分配性能。结果表明,生物油磺酸盐的平均分子量为393,属于水溶性;生物油磺酸盐与碳酸钠的复配体系具有较宽的界面活性范围和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在碳酸钠质量分数为0.4%~0.8%范围内,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 N/m。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复配体系与原油的最低界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碳酸钠最佳质量分数为0.6%。放置90 d后,最低界面张力基本上保持在10^(-3)m N/m。碳酸钠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降低,当质量分数大于0.25%后,分配系数降幅变小。生物油磺酸盐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碳酸钠质量分数增加,生物油磺酸盐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增大,增幅较小。
关键词
生物油磺酸盐
餐厨废弃
油
脂
界面性能
分配性能
Keywords
bio-oil sulfonate
waste cooking oil
interfacial property
partition property
分类号
TQ42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非芳香性磺酸盐驱油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毅
朱红
王芳辉
张永明
张拦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2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4006)资助
文摘
在实验室用发烟浓硫酸对两种非芳香性原料-生物油脂和环烷基油进行磺化反应,经氨水中和后得到两种非芳香性磺酸盐驱油剂。用红外光谱对两种磺酸盐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考察了它们在胜利油田各采油区块原油-水体系中的界面活性。结果表明,生物油在磺化时其中的不饱和双键与SO3发生了加成反应,水解、中和后生成了饱和的羟基磺酸盐;环烷基油磺化时发生了取代反应,中和后得到了环烷基磺酸盐。这两种磺酸盐在油-水体系中都具有很好的界面活性。在不加碱及其它任何助剂的情况下,能大幅度降低胜利油田采油一区、胜利油田采油二区1#、2#、3#区块原油-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至1×10-3mN/m,最低达到5×10-4mN/m。
关键词
生物油磺酸盐
环烷基
磺酸盐
三次采
油
磺化反应
界面活性
Keywords
sulphonate from biogenic oil
sulphonate from naphthenic base crude
enhanced oilrecovery
sulphonation
interracial activity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餐厨废弃油脂磺化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界面性能
龙运前
张世明
于金彪
于晓明
宋付权
朱维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餐厨废弃油脂合成的生物油磺酸盐与碱复配的界面性能
龙运前
黄小荷
王永政
汪勇
宋兴兴
宋付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非芳香性磺酸盐驱油剂的合成及应用
黄毅
朱红
王芳辉
张永明
张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