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近岸生物气溶胶中细菌存活率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随机森林回归分析
1
作者 刁忠煜 祁建华 黄健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7,共12页
细菌存活率可以反应大气细菌对大气化学过程及人体健康效应的潜在影响能力。为了解大气生物气溶胶中细菌存活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3年3-12月在青岛近岸地区连续采集了生物气溶胶样品,并运用LIVE/DEAD BacLight TM染色-荧光显... 细菌存活率可以反应大气细菌对大气化学过程及人体健康效应的潜在影响能力。为了解大气生物气溶胶中细菌存活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23年3-12月在青岛近岸地区连续采集了生物气溶胶样品,并运用LIVE/DEAD BacLight TM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法测定了气溶胶中活/死细菌浓度,分析了细菌存活率的月季分布特征,采用随机森林回归(RFR)定量了气象参数、空气质量指数和季节对细菌存活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青岛近岸生物气溶胶中存活细菌浓度为(9.33±5.69)×10^(3) cells·m^(-3),细菌存活率在1.57%~19.83%之间变化,平均为(10.78±3.82)%。细菌存活率在1.1~2.1和4.7~7.0μm粒径段较高,分别为12.46%和12.67%,最低值则出现在3.3~4.7μm处,为9.33%,细粒径段上平均细菌存活率(11.80%)高于粗粒径段(10.39%)。细菌存活率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和春季较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随机森林结果显示,对青岛近岸生物气溶胶中细菌存活率影响最大的前五位环境因子依次为气压、温度、CO、PM 10和相对湿度,其中细菌存活率与温度、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气压、CO和PM_(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粗、细粒子中细菌存活率的影响因子存在差异,影响粗粒子中细菌存活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气压、温度、季节、CO和O_(3),影响细粒子的环境因素则依次为温度、气压、能见度、风速和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细菌存活率 季节分布 随机森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灭活细菌气溶胶的效能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焦阳 吉硕 +3 位作者 于欣 王赫 党小庆 张宇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15-3624,共10页
针对室内细菌气溶胶传播导致的空气生物安全性问题,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菌种,低温等离子体作为灭菌手段,对细菌气溶胶进行灭活实验研究.探究了输入电压、载气流速和初始浓度对灭活效率的影响,发射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 针对室内细菌气溶胶传播导致的空气生物安全性问题,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菌种,低温等离子体作为灭菌手段,对细菌气溶胶进行灭活实验研究.探究了输入电压、载气流速和初始浓度对灭活效率的影响,发射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及生物表征结果揭示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物种(主要包括1 O_(2)、O_(2)-和·OH),在灭活过程中破坏了细菌的细胞膜,导致其蛋白质泄露,脂质和核酸被分解,最终导致细菌完全失活.而增加输入电压和减小流速可提高灭活效率,较高的初始浓度也有利于细菌气溶胶的灭活.两类细菌对低温等离子体的抗性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灭活速率常数(k)为0.0038和0.0043L/J,能量效率为0.027和0.021(kW·h)/m^(3),结果证明低温等离子体灭杀革兰氏阴性菌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细菌 生物溶胶 灭活机制 活性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环境细菌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及其健康危害评估 被引量:14
3
作者 钟召兵 王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为深入了解畜禽舍环境中气载细菌微生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规律,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风险,采用Andersen-6级微生物空气采样器以血-琼脂培养基、沙氏培养基和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鸡舍、猪舍、牛舍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系... 为深入了解畜禽舍环境中气载细菌微生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规律,并评估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风险,采用Andersen-6级微生物空气采样器以血-琼脂培养基、沙氏培养基和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为采样介质,对鸡舍、猪舍、牛舍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系统定点取样、测定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鸡舍环境中气载需氧菌含量最高,猪舍次之,牛舍最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最高,鸡舍空气粒径呈偏态分布,牛舍、猪舍分别在第Ⅲ级和第Ⅳ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可吸入微粒在猪舍环境中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鸡舍、猪舍、牛舍空气微生物粒径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在鸡舍、猪舍、牛舍每天约有6.1×105CFU、4.7×104CFU和3.6×104CFU气载细菌微生物可分别进入人和动物小支气管或直接进入肺泡,从而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舍 细菌生物溶胶 粒径分布 潜在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多种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汪瑶 祁建华 +1 位作者 张婷 张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8,共11页
为探究雾、霾、沙尘等多种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12月—2018年4月采集了青岛晴天和多种特殊天气下的大气生物气溶胶样品,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雾、霾、沙尘天均检测... 为探究雾、霾、沙尘等多种天气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于2017年12月—2018年4月采集了青岛晴天和多种特殊天气下的大气生物气溶胶样品,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雾、霾、沙尘天均检测到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的条件致病菌,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均是优势细菌门,不受天气条件变化影响;霾天时其相对丰度最大。除此以外,沙尘和霾发生时,细菌群落结构显著变化,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晴天,但随霾污染程度的加剧,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雾天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变化不显著。在霾天,不同气团来源中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显著差异。属水平上,霾天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占主导地位;雾天微球菌(Micrococcus)、副球菌(Paracoccu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占主导地位;沙尘天的优势菌为芽孢杆菌(Bacillus)。RDA分析显示O_(3)是影响菌群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细菌 16S rRNA 群落结构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气质量下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天佑 祁建华 +1 位作者 马曼曼 甄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8,共11页
该研究基于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月青岛冬季不同空气质量下生物气溶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天气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粗粒径样本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采样期间,门... 该研究基于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对2018年11月-2019年1月青岛冬季不同空气质量下生物气溶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天气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升高,粗粒径样本中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采样期间,门水平上主要的优势菌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其相对丰度随空气质量变化呈现不同变化,重度污染条件下,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明显升高。属水平上优势菌有栖热菌属(Thermus,20.3%)、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10.1%)、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3.2%)、鞘氨醇菌属(Sphingomonas,2.9%)等,相对丰度和物种组成随空气质量和粒径变化较大。潜在致病菌和致病基因丰度并不随空气污染的增加而增加。分析显示,至少10个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显著相关,O3浓度与累积丰度约占7%的菌属呈显著正相关,可能对细菌群落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16S rRNA 细菌 群落结构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生物气溶胶浓度垂直分布和日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铭夏 金龙山 +3 位作者 孙振海 鹿建春 孙润桥 李宗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利用1998年7月的观测资料,对南京市生物气溶胶浓度垂直分布和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气溶胶浓度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少;细菌浓度最大值为 700 CFU/m3,真菌浓度最大值为1080 CFU/m3 ,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浓度比较低,... 利用1998年7月的观测资料,对南京市生物气溶胶浓度垂直分布和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气溶胶浓度随高度增加逐渐减少;细菌浓度最大值为 700 CFU/m3,真菌浓度最大值为1080 CFU/m3 ,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浓度比较低,但与国外有关观测结果相比其真菌浓度要高出许多;细菌、真菌和花粉浓度在于24h内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细菌浓度 真菌浓度 花粉浓度 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区10月份大气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夏晓敏 汪建君 +1 位作者 陈立奇 张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2-687,共6页
为了全面准确地研究厦门大气气溶胶的细菌群落构成,使用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态学手段对厦门市区10月份大气气溶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气溶胶采样器在10月份3次收集了气溶胶样品,利用膜DNA提取试剂盒能够较有效地提... 为了全面准确地研究厦门大气气溶胶的细菌群落构成,使用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生态学手段对厦门市区10月份大气气溶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气溶胶采样器在10月份3次收集了气溶胶样品,利用膜DNA提取试剂盒能够较有效地提取到气溶胶中的环境DNA,并且所提取的DNA能够用于后续的PCR扩增及细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克隆文库中的100个克隆子分别分布在3个细菌类群中,分别是:壁厚菌门(Firmicutes),β及γ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厚壁菌门的克隆子占71%,β变形细菌门占28%,γ变形细菌门占1%.细菌气溶胶的优势菌为Soli-bacillus属、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罗尔斯顿菌属(Ralstonia).在所构建的克隆文库中,发现有部分的克隆子的序列与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相似,包括引起医院血液感染的细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皮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ickettii),坏疽性口炎及口腔溃疡病原菌(Caryophanon sp.)等.为长期全面监测厦门市微生物气溶胶的组成与变化以及评估空气中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细菌群落结构 克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近海秋季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苗苗 祁建华 +3 位作者 高冬梅 乔佳佳 石金辉 高会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5-571,共7页
生物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其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于2007年9—10月运用安德森6级生物粒子采样器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生物气溶胶样品,探讨陆源和海源细菌及真菌... 生物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气溶胶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了解其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于2007年9—10月运用安德森6级生物粒子采样器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生物气溶胶样品,探讨陆源和海源细菌及真菌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陆源细菌浓度高于海源细菌,而陆源真菌浓度低于海源真菌,海源菌总数高于陆源菌;陆源和海源细菌及真菌浓度分布表现为上午﹥下午﹥中午。9—10月陆源和海源细菌主要分布在大于2.1μm的粒子中,占总数的80.0%以上,呈偏态分布;9月陆源和海源真菌主要分布在2.1~7.0μm的粒子中,10月陆源和海源真菌主要分布在1.1~4.7μm的粒子中,呈对数正态分布。总体而言,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受到陆地与海洋的双重影响,海洋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细菌 真菌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不同下垫面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钱生财 宋志文 +3 位作者 吴等等 葛建华 郑远 夏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0-1056,共7页
分别在青岛市市区街道、海滨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城市垃圾填埋场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设置监测点,分析比较不同下垫面空气细菌和真菌浓度、日变化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5个下垫面空气细菌浓度依次为城市垃圾填埋场>市区街道>饮用... 分别在青岛市市区街道、海滨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城市垃圾填埋场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设置监测点,分析比较不同下垫面空气细菌和真菌浓度、日变化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5个下垫面空气细菌浓度依次为城市垃圾填埋场>市区街道>饮用水水源地>海滨区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真菌浓度依次为城市垃圾填埋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水源地>市区街道>海滨区域,其中城市垃圾填埋场空气细菌和真菌浓度最高,分别为(613.1±68.9)、(1 300.4±74.3)CFU/m3,其他下垫面空气的细菌和真菌浓度分别在(155.5±14.2)^(596.6±396.4)和(401.9±78.7)^(994.7±63.4)CFU/m3之间.海滨区域空气细菌浓度下午明显高于上午和中午,其他下垫面表现为上午>下午>中午,但无显著性差异;市区街道、饮用水水源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的空气真菌浓度日变化表现为上午>中午>下午,城市垃圾填埋场则始终升高,除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和城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时段间空气真菌浓度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余下垫面无显著性差异.细菌气溶胶粒径分布为F1级(粒径>7.0μm)最高,呈偏态分布;真菌气溶胶粒径呈对数正态分布,除城市垃圾填埋场峰值出现在F3级(3.3~4.7μm)外,其余下垫面均出现在F4级(2.1~3.3μm).不同下垫面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在2.8~4.6μm,存在差异;而不同下垫面空气真菌气溶胶中值直径均在2.0μm左右,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生物溶胶 真菌 细菌 日变化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微生物气溶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淼 孙群 +1 位作者 宋志文 吴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微生物气溶胶的种类、浓度和粒径分布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采用MD8空气浮游菌采样仪和FA-1型6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人工湿地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的数量和粒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前,细菌和真菌气溶胶平均值较低... 微生物气溶胶的种类、浓度和粒径分布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采用MD8空气浮游菌采样仪和FA-1型6级筛孔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人工湿地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的数量和粒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进水前,细菌和真菌气溶胶平均值较低,分别为64.0、126.0CFU/m3;进水后,细菌气溶胶平均值在6月26日达到最高,为2292.5CFU/m3,真菌气溶胶平均值在8月27日达到最高,为6200.0CFU/m3;易进入肺部的细菌和真菌(粒径为0.65~4.70μm)粒子数分别占粒子总数的22.2%~62.3%、54.2%~87.6%;空气细菌中值直径为1.88~4.13μm,空气真菌中值直径在3.00μm左右波动。空气细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阴性菌,空气真菌主要为酵母菌、镰刀菌属、枝孢属、毛霉属、交链孢属、肉座菌属、枝霉属、青霉属和曲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生物溶胶 细菌 真菌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和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建伟 张俊超 +2 位作者 马文林 刘宾 赵玉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7-661,共5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与控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明确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选择鄂尔多斯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配水池、氧化沟、二沉池、污泥脱水间和厂区门口6个功能区为对象...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与控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明确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选择鄂尔多斯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配水池、氧化沟、二沉池、污泥脱水间和厂区门口6个功能区为对象,对各功能区产生的异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气溶胶浓度分布、污染特性和微生物粒子粒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内异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浓度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二沉池和污泥脱水间产生的异养细菌和放线菌浓度均较高,真菌浓度较高的区域为厂门口和二沉池;根据相关微生物气溶胶污染评价标准,污泥脱水间逸散的异养细菌浓度均达到污染级,二沉池、氧化沟和厂门口逸散的异养细菌浓度达轻微污染级,格栅间和配水池未受污染,而真菌浓度在各个功能区均未受到污染;各功能区产生的异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粒子粒径分布无明显差异,异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粒子粒径分别集中在第1、4级,第3、4级和第1、2、3级,大体上均呈正态分布;各功能区均逸散出一定比例的可以直接吸入人体呼吸道的微生物粒子,可能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生物溶胶 异养细菌 真菌 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中转站生物气溶胶中优势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12
作者 许丽娟 吴民熙 +1 位作者 王震 吴迎奔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1-4,9,共5页
为了了解垃圾中转站空气中主要细菌的种类,给气溶胶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Andersen-6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多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采集样品,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获得了4株优势细菌,菌种编号分别为3、5、6和9号,这4个菌落总和... 为了了解垃圾中转站空气中主要细菌的种类,给气溶胶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Andersen-6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在多个生活垃圾中转站采集样品,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获得了4株优势细菌,菌种编号分别为3、5、6和9号,这4个菌落总和占到了总菌落数的84.3%;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指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等方法,3、5、6和9号菌株分别被鉴定为极考克氏菌、拉浩尔谷农球菌、条纹微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中转站 生物溶胶 优势细菌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建伟 周竞男 马文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1,共5页
以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间为对象,研究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4个功能区空气异养细菌浓度平均值为3.3×104 cfu/m3,范围为1.0×... 以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格栅间、曝气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间为对象,研究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及微生物组成。结果表明:(1)该污水处理厂4个功能区空气异养细菌浓度平均值为3.3×104 cfu/m3,范围为1.0×102~4.3×105 cfu/m3;真菌浓度平均值为6.1×103 cfu/m3,范围为7.5×10~7.6×104 cfu/m3。异养细菌和真菌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尤以曝气池上空最高,其次是污泥脱水间,浓度最低的区域为格栅间和污泥浓缩池。各功能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养细菌和真菌污染。(2)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逸散出的异养细菌分布比例最高的为第2~5级,真菌主要分布在第3~5级。4个功能区空气中粒径为2.10~4.70μm(第3、4级)的异养细菌和真菌粒子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7%~40%和46%~56%,而粒径为0.65~2.10μm(第5、6级)的异养细菌和真菌粒子则分别占到了总数的30%~33%和31%~37%,说明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内的空气微生物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可能对人呼吸道构成感染威胁。(3)假单孢菌(Pseudomonas)为该污水处理厂不同功能区均检出的优势异养细菌,而优势真菌种属为毛霉(Mucor)和曲霉(Asperg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溶胶异养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建伟 马文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65-15667,1567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猪舍内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为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畜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某养猪场妊娠母猪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为对象,对不同类型猪舍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和组成特性进行检测。[结...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猪舍内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特性,为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畜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北京某养猪场妊娠母猪舍、保育舍和生长育肥舍为对象,对不同类型猪舍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粒径分布和组成特性进行检测。[结果]受通风、清粪和养殖数量的影响,不同类型猪舍中微生物污染浓度不同,尤以保育舍最高,有26%~27%的异养细菌和39%~43%的真菌粒子的粒径为0.65~2.10μm,可进入人、畜的肺泡,对人畜呼吸道构成感染威胁。芽胞杆菌(Bacillus)和假单孢菌(Pseudomonas)为优势异养细菌,曲霉(Aspergillus)和毛霉(Mucor)为优势真菌。[结论]不同类型猪舍中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浓度明显不同,而微生物组成与猪舍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 生物溶胶 异养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滤池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建伟 马文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城市污水厂处理过程中逸散的异养细菌和真菌微生物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生物滤池对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进气微生物浓度、进气气体流量和填料湿含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滤池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 以城市污水厂处理过程中逸散的异养细菌和真菌微生物气溶胶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生物滤池对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进气微生物浓度、进气气体流量和填料湿含量对其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滤池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异养细菌和真菌气溶胶;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异养细菌在生物滤池中的去除率随着进气微生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真菌的去除率随着进气微生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的进气气体流量有利于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异养细菌和真菌的去除率均随着生物滤池进气气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合微生物气溶胶去除的最佳填料湿含量范围为40.5%~61.8%,过高和过低填料湿含量均不利于微生物气溶胶在生物滤池中的去除.因此,在实际生物除臭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应控制合适的进气微生物浓度、进气气体流量和填料湿含量,以保证恶臭物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同时高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城市污水 生物溶胶 异养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养殖舍微生物气溶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腾飞 罗青平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4期4694-4696,共3页
微生物气溶胶在病原的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家禽养殖舍是微生物气溶胶的高污染区,从微生物气溶胶的种类、危害及国内外污染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家禽养殖舍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与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物溶胶 污染 细菌 真菌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气溶胶的吸湿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兰夏迪 林钦浩 +3 位作者 彭超 唐明金 王新明 毕新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05-5114,共10页
归纳了有关气溶胶吸湿性的测量方法以及过去近30a来文献中报道的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种类生物气溶胶之间吸湿性的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生物气溶胶粒子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当相对湿度为90%时,吸湿增长因... 归纳了有关气溶胶吸湿性的测量方法以及过去近30a来文献中报道的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种类生物气溶胶之间吸湿性的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生物气溶胶粒子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当相对湿度为90%时,吸湿增长因子约为1.04(真菌孢子)~1.22(细菌),花粉颗粒物吸湿后的质量与之前的比值为1.30~1.55.最后,提出了目前关于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溶胶 吸湿性 细菌 真菌孢子 花粉 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气溶胶雾化器对大肠杆菌活性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莹 张国城 +5 位作者 李晶晶 刘佳琪 潘一廷 吴丹 沈上圯 霍胜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生物气溶胶的研究依赖于稳定可靠的雾化过程。从颗粒数量浓度、粒径大小分布、细菌可培养性和细胞膜破损等方面评价不同气溶胶发生器的性能,并探讨进气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溶胶发生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严重损害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得细... 生物气溶胶的研究依赖于稳定可靠的雾化过程。从颗粒数量浓度、粒径大小分布、细菌可培养性和细胞膜破损等方面评价不同气溶胶发生器的性能,并探讨进气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溶胶发生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严重损害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得细菌的可培养率降低90%以上,并且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细胞碎片的比例增加,细胞膜损伤更为严重。由于生物气溶胶的研究不仅需要高浓度的微生物,更要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可培养性,因此以上研究将对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的性能评价和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生物溶胶雾化器 实时定量PCR 细胞膜完整性 细菌可培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舍环境气载微生物监测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超 郝海玉 +2 位作者 孙玲玉 柴同杰 王海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84-1692,共9页
为评估不同养猪场猪圈环境卫生质量,采用ANDERSEN-6级和AGI-30(All Glass Impinger,AGI)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对5个不同养猪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与构成成分予以监测。结果表明,猪舍空气中气载需氧菌含量介于0.466×104~2.5... 为评估不同养猪场猪圈环境卫生质量,采用ANDERSEN-6级和AGI-30(All Glass Impinger,AGI)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对5个不同养猪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与构成成分予以监测。结果表明,猪舍空气中气载需氧菌含量介于0.466×104~2.585×104 CFU·m-3,气载厌氧菌含量介于0.060×104~2.025×104CFU·m-3,气载真菌含量介于0.265×103~1.490×103 CFU·m-3,气载内毒素含量介于0.114×103~0.533×103 EU·m-3,气载阴性菌含量介于0.014×103~0.840×103 CFU·m-3,气载阴性菌在需氧菌含量中的比例为0.30%~3.2%。需氧革兰阴性菌群主要有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莫拉菌属。气载肠杆菌属中大肠杆菌、成团肠杆菌和克雷伯菌为主要菌种;气载假单胞菌属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要菌种;莫拉菌属在各猪场环境只检测到腔隙莫拉菌。此外,只在猪场C、D分别分离到了不动杆菌菌属和根瘤菌属。通过该研究,对猪场舍环境的微生物含量及成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评估环境质量奠定基础,对环境卫生控制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环境 生物溶胶 细菌菌群 载内毒素 载革兰阴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方治国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刘芃 孙力 王小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69-2675,共7页
在北京市5个方向(东南西北中)共选取31户有小孩的家庭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研究了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分离的632株空气细菌中共鉴定出43属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2属,革兰氏阴性菌11属.优势菌属依次... 在北京市5个方向(东南西北中)共选取31户有小孩的家庭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研究了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分离的632株空气细菌中共鉴定出43属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2属,革兰氏阴性菌11属.优势菌属依次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库克氏菌属(Kocuria),分别占25%~31%,12%~17%,10%~15%,9%~18%,4属细菌百分比约占63%~71%.在北京市取样的31户家庭中,空气细菌浓度范围为47~12341cfu/m3,平均值为1821cfu/m3.总体上,春季和夏季空气细菌浓度分别为2967cfu/m3和1742cfu/m3,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的1334cfu/m3和1242cfu/m3(P〈0.05).北京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浓度男孩家庭(2123cfu/m3)明显高于女孩家庭(1511cfu/m3)(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环境 细菌 生物溶胶 微球菌属 芽孢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