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具有非局部项的浮游生物模型的动力学性质分析
1
作者 刘曼怡 魏新 赵建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9-992,共14页
利用微分方程稳定性和分支理论,研究一类具有非局部竞争的浮游生物的反应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首先,给出正常数平衡解的存在条件和稳定性条件;其次,给出正常数平衡解处Hopf分支和稳态分支发生的条件,并计算分支性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 利用微分方程稳定性和分支理论,研究一类具有非局部竞争的浮游生物的反应扩散模型的动力学性质.首先,给出正常数平衡解的存在条件和稳定性条件;其次,给出正常数平衡解处Hopf分支和稳态分支发生的条件,并计算分支性质;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模型 非局部竞争 HOPF分支 稳态分支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优化方法对微生物模型预测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秀 谢恩泽 +3 位作者 陈剑 彭雨璇 严国菁 赵永存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1,共13页
准确把握土壤有机碳(SOC)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于土壤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发挥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南部为研究区,以明确表达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模型MIMICS为对象,以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为... 准确把握土壤有机碳(SOC)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于土壤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发挥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南部为研究区,以明确表达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微生物模型MIMICS为对象,以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方法对MIMICS模型预测苏南农田表层(0~20 cm)SOC时空演变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批处理和点对点两种参数优化方法下,MIMICS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1980-2015年苏南农田表层SOC密度先增加后减少的总体趋势;采用考虑模型参数空间异质性的点对点参数优化方法时,MIMICS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预测误差(RMSE)较采用默认参数值时分别降低22.2%(2000年独立验证)和14.7%(2015年独立验证),但2015年SOC密度预测精度依然偏低(R^(2)=0.13,RMSE=1.22kg·m^(-2))。上述结果表明进一步改进微生物模型的结构、提高模型输入数据的精度及分辨率,将是微生物模型建模区域尺度SOC时空动态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生物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过程中冷却牛肉微生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飞燕 张一敏 +4 位作者 王秀江 苑瑞生 张佳 冯晓慧 罗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0-224,共5页
冷却牛肉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污染,通过建立微生物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冷却牛肉的污染情况。实验以自然污染下的冷却牛肉为介质,对0、4、7、10、15、20℃恒温条件下的菌落总数进行计数,利用SAS软件拟合Modified Compertz方程,并对比生... 冷却牛肉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污染,通过建立微生物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冷却牛肉的污染情况。实验以自然污染下的冷却牛肉为介质,对0、4、7、10、15、20℃恒温条件下的菌落总数进行计数,利用SAS软件拟合Modified Compertz方程,并对比生长率和时间拟合了平方根二级模型,最后在波动温度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Modified Compertz方程能很好地反映冷却牛肉中菌落总数的污染情况,恒定温度下的模型拟合度都在0.95以上,对波动温度条件下的菌落总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偏差度为0.90,准确度为1.12,表明菌落总数生长模型可以可靠地预测冷却牛肉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牛肉 菌落总数 波动温度 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发展比较研究——以我国高铁和汽车产业知识发展类生物模型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文娟 和金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62,共6页
从知识类生物模型角度出发,研究了我国企业基于技术引进方式的技术能力发展路径。以高铁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为例,对两大产业技术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只有在具备本体现有知识、外界知识源、学习与催化3... 从知识类生物模型角度出发,研究了我国企业基于技术引进方式的技术能力发展路径。以高铁产业与汽车产业的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为例,对两大产业技术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只有在具备本体现有知识、外界知识源、学习与催化3个基本构件后,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增长。在此基础上,需经历创意发酵吧、熟化发酵吧和扩散发酵吧3个阶段,实现知识增长发酵,最终获得真正的技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能力发展 知识类生物模型 知识发酵 知识增长 知识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貂、狐)作为生物模型的应用前景
5
作者 孙红梅 路晓 +1 位作者 赵海平 李春义 《特产研究》 2015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综述了毛皮动物貂、狐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作为生物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高等动物雄性不育、胚胎滞育以及脂肪代谢与肥胖症研究等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毛皮动物 脂肪代谢与肥胖 雄性不育 胚胎滞育 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一种用杀蚊幼虫和杀蜱螨的生物模型来筛选抗神经系统疾病的抗生素
6
作者 史济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杀蚊虫的幼虫和杀蜱螨为生物模型,来寻找能产生对神经作用有效的抗生素产生菌.初筛有效的菌株经复筛培养,使用乙醇抽提活性成份,就UV吸收、抗菌性能、 TLC分离鉴别以及形态观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中8株活性成份和Antimycin,另对4... 以杀蚊虫的幼虫和杀蜱螨为生物模型,来寻找能产生对神经作用有效的抗生素产生菌.初筛有效的菌株经复筛培养,使用乙醇抽提活性成份,就UV吸收、抗菌性能、 TLC分离鉴别以及形态观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中8株活性成份和Antimycin,另对4株活性也类似于polynactin而是一株有希望的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型 抗生素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生物模型的共存性和渐近性
7
作者 傅一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41,共6页
应用文 [1]的结果讨论一类含时滞及周期系数的三种群生物模型的周期拟解和渐近性 。
关键词 周期抛物系统 渐近性 种群生物模型 共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时滞的微分-代数生物模型的分岔与控制
8
作者 张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5-639,共5页
基于公共渔业经济理论,研究了一类带有时滞的食饵-捕食模型.研究表明:不考虑时滞的条件下,模型出现跨临界分岔,奇异诱导分岔,以及鞍结分岔现象,无捕获下,食饵种群与捕食者种群将共存且模型全局渐近稳定.在时滞存在的条件下,模型存在两... 基于公共渔业经济理论,研究了一类带有时滞的食饵-捕食模型.研究表明:不考虑时滞的条件下,模型出现跨临界分岔,奇异诱导分岔,以及鞍结分岔现象,无捕获下,食饵种群与捕食者种群将共存且模型全局渐近稳定.在时滞存在的条件下,模型存在两个正平衡点,模型出现Hopf分岔现象和周期解,而且随着时滞的增加,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会随之发生变化.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有效消除模型的分岔,控制种群的变化.利用Matlab软件,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代数生物模型 跨临界分岔 奇异诱导分岔 鞍结分岔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OD:通用生物模型数据库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疆 马炯 《现代情报》 CSSCI 2012年第5期172-177,共6页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管理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就变得极为重要,甚至成为当代基于各种"组学"的生物学研究的瓶颈步骤。本文通过对通用生物模型数据库(GMOD)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其发展的过程、主要特点、结构框...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管理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就变得极为重要,甚至成为当代基于各种"组学"的生物学研究的瓶颈步骤。本文通过对通用生物模型数据库(GMOD)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其发展的过程、主要特点、结构框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重点对该系统的3个重要应用模块:Chado、GBrowse和Apoll,从特点、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我们对GMOD应用模块在不同生物信息数据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类,以方便研究人员借鉴参考。通过以上工作,我们希望为国内广大生物科技研究人员介绍这套国际通用的数据库建立方法和工具,方便研究人员对生物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推动GMOD在中国的使用以及生物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OD Chado GBrowse APOLLO 生物信息学 通用生物模型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营养基消耗微生物模型的极限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振全 宋国华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对一类微生物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在第一象限内正奇点为不稳定时,围绕该奇点存在唯一稳定的极限环。当正奇点为稳定时,所有轨线(当t→+∞)都趋向该奇点。
关键词 营养基 消耗率 极限环 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产毒浮游植物的扩散浮游生物模型的全局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坤丽 许超群 原三领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1-515,共5页
考虑了一类浮游植物能够释放毒素的扩散浮游生物模型.对没有空间扩散的情形,得到了模型正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条件,且在此条件下证明了正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对具有空间扩散的情形,得到了相应模型的持久性条件,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 考虑了一类浮游植物能够释放毒素的扩散浮游生物模型.对没有空间扩散的情形,得到了模型正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条件,且在此条件下证明了正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对具有空间扩散的情形,得到了相应模型的持久性条件,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得到了模型正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释放 扩散 浮游生物模型 全局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匹配检测机制的虚拟生物模型构建
12
作者 梁瑛 王文永 +1 位作者 付宏杰 张青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563-566,共4页
通过对现有虚拟生物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的分析,指出现有模型生成的初始条件由人为设定可能带来的非合理化问题以及根据条件生成的模型与自然生物不符的问题。并针对系统模型复杂度、系统模型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 通过对现有虚拟生物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的分析,指出现有模型生成的初始条件由人为设定可能带来的非合理化问题以及根据条件生成的模型与自然生物不符的问题。并针对系统模型复杂度、系统模型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点,提出了利用多模型匹配检测方法构建虚拟生物模型机制的方法用于弥补以上的不足。并通过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实验应用验证了这种构造模型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生物模型 模型匹配检测 模型机制 实验验证 生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在抗癫痫中的应用及癫痫生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代丽 李江川 +2 位作者 季秀娜 刘可春 靳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34,共9页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脑部神经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癫痫的药物以西药为主,但西药不良反应大,还会出现反弹,加之癫痫的发作机制复杂,西药已无法应对当前国内严峻的癫痫形势。中药是中华民族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具有安... 癫痫作为一种常见的脑部神经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癫痫的药物以西药为主,但西药不良反应大,还会出现反弹,加之癫痫的发作机制复杂,西药已无法应对当前国内严峻的癫痫形势。中药是中华民族战胜疾病的有力武器,具有安全、整体调节、不良反应小、易获得等优点,这无疑是抗癫痫药物研发的最好方向。总结了天麻、石菖蒲、钩藤、川芎、丹参、姜黄、全蝎、蜈蚣等25味中药及其抗癫痫作用机制,以及当前用于癫痫研究的盘状网柄菌、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斑马鱼、小鼠、大鼠、兔、猫、狗、猴等10种癫痫生物模型,以期为抗癫痫药物的开发和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癫痫生物模型 抗癫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模拟生物模型的软件Agent设计方法研究
14
作者 桂宏伟 曾广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66-69,共4页
如何构造软件Agent,一直是研究界和工程界所关心的问题。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软组件方法,虽然在解决软件Agent的构造复杂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尚没有给出软件Agent从概念级设计到实现级设计的控制线索。文章采用生物组织学概念,提出... 如何构造软件Agent,一直是研究界和工程界所关心的问题。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软组件方法,虽然在解决软件Agent的构造复杂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尚没有给出软件Agent从概念级设计到实现级设计的控制线索。文章采用生物组织学概念,提出了软件细胞、软件基因和软件碱基对的概念,并基于细胞、基因和碱基对之间的嵌套构造关系,给出了一类称之为模拟生物模型的软件Agent构造方法。该方法突出了软件Agent从概念设计到实现设计的层次性和过程性,不仅使得软件Agent构造线索清晰,而且易于做到构造过程的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AGENT 生物模型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微生物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宋国华 江佑霖 李宝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1期37-41,共5页
对营养基的消耗率为分式线性函数,微生物增长率为一般函数μ(x) (其中x为溢流的营养基浓度)的微生物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得到此模型极限环存在性及唯一性的结果。
关键词 生物模型 极限环 增长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列方法在探求有限生物模型的平衡点及其个数问题中的应用
16
作者 牟晨琪 牛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8-282,共5页
有限生物模型是对实际生物现象进行模拟的有效数学模型,模型的平衡点及其个数对于定性研究实际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有着重要意义。首次系统化地利用三角列这一计算机代数工具对此类模型的平衡点及其个数问题进行研究,并阐明了三角列方... 有限生物模型是对实际生物现象进行模拟的有效数学模型,模型的平衡点及其个数对于定性研究实际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有着重要意义。首次系统化地利用三角列这一计算机代数工具对此类模型的平衡点及其个数问题进行研究,并阐明了三角列方法在这一问题上结构清晰、参数处理方式简单等优点。在几个实际生物模型上的应用验证了三角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生物模型 平衡点 三角列 布尔网络 计算机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产毒浮游植物的交叉扩散浮游生物模型的图灵斑图
17
作者 刘婷婷 彭亚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340,共8页
针对浮游生物生态系统中交叉扩散对该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线性化及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方法研究了系统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及图灵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交叉扩散是导致图灵斑图产生的重要因素。数值模拟也验证了理论结果。
关键词 交叉扩散 图灵不稳定 浮游生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模型技术前沿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金龙 张哲 +2 位作者 戴安琳 林恺 何昆仑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是大模型技术的主要特征。预训练数据类别及参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所具备的能力强弱,而不同的模型架构则可支撑不同类别的下游任务。近两年,围绕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序列与单细胞表达图谱等组学数据分析挖掘、大分子结构预测、新型药物设计和功能机制解析等多种应用场景,涌现了多种通用或专用大模型,展示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转化应用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旨在结合不同类别的生物数据特点和研究应用需求,概述生物数据特征及其用于生物大模型训练的技术方法,并进一步综述现有大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为提升生物大模型能力、拓展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模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功能解读 合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火棘生物量模型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19
作者 陈俊华 刘一丁 +4 位作者 蒋川东 刘威君 谢川 唐艺家 慕长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2,102,共10页
植物的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的体现,研究植物的C、N、P含量及C/N、C/P、N/P的关系,能够反映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研究国家“双碳”目标下植物的固碳增汇机制。本研究以四川盆地丘陵区典型灌木-火棘作为... 植物的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的体现,研究植物的C、N、P含量及C/N、C/P、N/P的关系,能够反映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研究国家“双碳”目标下植物的固碳增汇机制。本研究以四川盆地丘陵区典型灌木-火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样地,以全收获法收集了32株火棘标准株的干、根、枝、果等器官的生物量,以植株体积V作为估测模型的自变量,在Origin 2018软件中进行曲线拟合,建立火棘各器官及全株生物量的最优估算模型,并分析了C、N、P含量,C/N、C/P、N/P以及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火棘各器官生物量以枝和根的占比较高,分别占全株生物量的34.53%和33.64%。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66.36%,明显高于地下部分。2)株高(H)、地径(D)、冠幅面积(CA)、D2H、植株体积(V)与总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之间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P<0.01)。其中植株体积(V)最高,适合选取作为回归方程的自变量。3)除火棘的果以外,各器官及全株最优生物量模型是幂函数,其中干、地上部分、全株的R^(2)分别为0.907、0.875和0.858。火棘果的拟合效果不太理想,最优模型为二次多项式,R^(2)为0.554。4)各器官及整株N、P、C 3种元素的平均含量较低;干对N和P的利用效率最高,枝对N的利用效率最低,果对P的利用效率最低。干、枝、根的生长受P的限制,而果的生长受N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火棘 生物模型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颈椎康复训练系统的颈椎后凸生物力学模型研究
20
作者 刘治华 张鸣文 +2 位作者 周洋 申彦魁 陈中中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22,共8页
目的 建立颈椎后凸在轴向牵引载荷和横向侧推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力学模型,为颈椎曲度异常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患者CT扫描数据为基础,提取颈椎中轴线数据,拟合出颈椎弯曲曲线,根据Timoshenko梁原理... 目的 建立颈椎后凸在轴向牵引载荷和横向侧推载荷作用下的生物力学模型,为颈椎曲度异常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以患者CT扫描数据为基础,提取颈椎中轴线数据,拟合出颈椎弯曲曲线,根据Timoshenko梁原理,使用颈椎康复训练系统,建立颈椎后凸生物力学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获得载荷作用下颈椎恢复曲线以及治愈颈椎后凸所需要的总载荷,并验证其合理性。结果 建立了颈椎后凸生物力学模型,在轴向牵引载荷与横向侧推载荷作用下,颈椎向正常生理性弯曲方向有效发展,轴向载荷与横向载荷的总作用力分别为353、5 649 N,且总轴向载荷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总横向载荷的治疗力矩随着Bordon值的增大而减小,轴向载荷的治疗力矩在正常Bordon值范围内,小于横向载荷的治疗力矩,验证了载荷的合理性。结论 所建立颈椎后凸生物力学模型能够正确模拟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其分析结果具有有效性,可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力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 颈椎后凸 颈椎康复训练系统 生物力学模型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