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色岩系矿床成因及其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
27
1
作者
施春华
曹剑
+3 位作者
胡凯
边立曾
韩善楚
姚素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共13页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矿床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海水
成矿作用
热水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拉尔玛金矿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林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层。通过对拉尔玛金矿热水成因硅质岩中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 ,指出硅质岩中与金关系密切的生物母源为海生低等菌藻生物。根据金矿床中的生物实体化石、分子化石、金与生物量及有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生物、有机质成矿模拟的实验研究 ,确认拉尔玛金矿床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拉尔玛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银硐子银铜铅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永柱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庞艳春
付修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99-502,共4页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的前沿课题。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是一个跟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研究,初步...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的前沿课题。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是一个跟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研究,初步总结了热水环境下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有机质对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富集等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是一个与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的热水沉积型层控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流体对矿床的形成也许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有机
质
成矿作用
热水沉积
成矿
生物
标志物
银铅多金属矿床
陕西银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被引量:
18
4
作者
刘池洋
张复新
高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常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成矿作用一般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联系。形成沉积矿产的成矿物质,初始赋存大多呈分散状;从其初始聚集到成矿作用发生和矿藏形成,所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都经历了原始成矿物质聚集→转化成矿→富集成藏及改造定位3个阶段。成矿物质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构造作用、渗流携带作用、分子扩散、挥发作用和浮力等;运移的途径主要为孔隙、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非构造产生的微裂隙及不整合面等。矿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多样,可有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古生新储等组合。沉积矿产的聚集成矿场所,一般为由渗透性差的泥岩、膏盐层等封盖的圈闭构造(背斜、断层、岩性等),或处于地球化学环境、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等突变的边界-转化带。原始成矿物质聚集与矿藏形成—定位之间间隔的时间一般可较长,时差可达几亿年。沉积矿藏形成通常具动态成矿过程,一般成矿期次多和后期改造明显:既可使已形成的矿藏多期叠加进一步富集,也可使其遭受改造而发生改变或形成次生矿藏。以上特点决定了沉积矿藏的形成,特别是其定位时代相对较晚。同盆共存的各类沉积矿产资源丰富、特征多样;其成矿作用和分布组合关系复杂,具有共存多样性、共荣亲和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以上特征在不同类型沉积矿产似不尽相同,各自还有其个性特点。根据地球构造动力学环境的不同,可将盆地成矿系统分为裂陷伸展、聚敛、转换、克拉通等类型;各类环境中矿产的成矿特点、类型和分布组合等有别。受地史上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演化及其不可逆性的明显影响,盆地外生沉积矿藏的形成及特征一般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随时间发展,矿种更为复杂多样等特征。盆地系统沉积矿产的富集成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性及偏富极的特点。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成藏(矿)环境,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成矿系统提出,以与造山带和地盾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对其专门研究,必将揭示各种沉积矿藏同盆共存的内在联系、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丰富和发展已有成矿理论体系,为盆地内多种矿产兼顾,科学高效勘探和综合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有机
能源矿产
沉积型金属床
低温
成矿
环境
生物
-
有机
质(流体)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色岩系矿床成因及其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
27
1
作者
施春华
曹剑
胡凯
边立曾
韩善楚
姚素平
机构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638042)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08-Ⅱ-07)
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90902)
文摘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关键词
黑色岩系矿床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海水
成矿作用
热水
成矿作用
Keywords
mineral deposits hosted in black rock series
bio-organic mineralization
sea water mineralization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拉尔玛金矿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林丽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文摘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层。通过对拉尔玛金矿热水成因硅质岩中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 ,指出硅质岩中与金关系密切的生物母源为海生低等菌藻生物。根据金矿床中的生物实体化石、分子化石、金与生物量及有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生物、有机质成矿模拟的实验研究 ,确认拉尔玛金矿床为生物
关键词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拉尔玛金矿床
Keywords
biomineralization
Laerma gold deposit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银硐子银铜铅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熊永柱
林丽
朱利东
庞艳春
付修根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99-50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973030
40172011)
+1 种基金
地矿部青年地质学家基金项目(Qn979820)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的前沿课题。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是一个跟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研究,初步总结了热水环境下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有机质对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富集等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是一个与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的热水沉积型层控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流体对矿床的形成也许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
有机
质
成矿作用
热水沉积
成矿
生物
标志物
银铅多金属矿床
陕西银硐子
分类号
P618.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被引量:
18
4
作者
刘池洋
张复新
高飞
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00)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5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96)资助。
文摘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常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成矿作用一般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联系。形成沉积矿产的成矿物质,初始赋存大多呈分散状;从其初始聚集到成矿作用发生和矿藏形成,所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都经历了原始成矿物质聚集→转化成矿→富集成藏及改造定位3个阶段。成矿物质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构造作用、渗流携带作用、分子扩散、挥发作用和浮力等;运移的途径主要为孔隙、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非构造产生的微裂隙及不整合面等。矿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多样,可有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古生新储等组合。沉积矿产的聚集成矿场所,一般为由渗透性差的泥岩、膏盐层等封盖的圈闭构造(背斜、断层、岩性等),或处于地球化学环境、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等突变的边界-转化带。原始成矿物质聚集与矿藏形成—定位之间间隔的时间一般可较长,时差可达几亿年。沉积矿藏形成通常具动态成矿过程,一般成矿期次多和后期改造明显:既可使已形成的矿藏多期叠加进一步富集,也可使其遭受改造而发生改变或形成次生矿藏。以上特点决定了沉积矿藏的形成,特别是其定位时代相对较晚。同盆共存的各类沉积矿产资源丰富、特征多样;其成矿作用和分布组合关系复杂,具有共存多样性、共荣亲和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以上特征在不同类型沉积矿产似不尽相同,各自还有其个性特点。根据地球构造动力学环境的不同,可将盆地成矿系统分为裂陷伸展、聚敛、转换、克拉通等类型;各类环境中矿产的成矿特点、类型和分布组合等有别。受地史上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演化及其不可逆性的明显影响,盆地外生沉积矿藏的形成及特征一般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随时间发展,矿种更为复杂多样等特征。盆地系统沉积矿产的富集成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性及偏富极的特点。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成藏(矿)环境,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成矿系统提出,以与造山带和地盾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对其专门研究,必将揭示各种沉积矿藏同盆共存的内在联系、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丰富和发展已有成矿理论体系,为盆地内多种矿产兼顾,科学高效勘探和综合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有机
能源矿产
沉积型金属床
低温
成矿
环境
生物
-
有机
质(流体)
成矿作用
Keywords
edimentary basin reservoir-forming/mineralization system
organic energy minerals
sedimentary metallic mineral deposit
low-temperature mineralization environment
organisms-organic matter (fluid) mineraliz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色岩系矿床成因及其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施春华
曹剑
胡凯
边立曾
韩善楚
姚素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拉尔玛金矿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
林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银硐子银铜铅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成矿作用研究
熊永柱
林丽
朱利东
庞艳春
付修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刘池洋
张复新
高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