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中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聂鑫 于娜 +10 位作者 陈禹杭 吕育锋 李斌 刘庆玉 孟凡彬 魏欢欢 孙毅 王伟奇 沈健 高玉波 于占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4-2053,共10页
以辽宁农村地区二个典型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艺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各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roteobacteria(43.86%)是接触氧化除... 以辽宁农村地区二个典型接触氧化除铁除锰水厂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艺各单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各处理单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Proteobacteria(43.86%)是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中的优势菌门,Gallionella和Flavobacterium是主要的除铁锰功能菌属.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Rhodoferax(0.71%)和Sulfurospirillum(0.75%)等菌属与菌落总数,铁和锰浓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尽管其相对丰度较低,但仍在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分子生态网络与拓扑特性的深入分析以及COGs功能预测,揭示了Gallionella,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和Rhodoferax等菌属间的协同作用关系.不同处理单元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这些微生物的代谢影响较小,表明形成的微生物共存系统相对稳定,对水中铁锰离子的高效稳定去除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 生物群落 动态变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许建华 万英 +1 位作者 汤利华 王白杨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76-381,共6页
水资源被广泛污染,微污染原水在水厂加氯消毒过程中易形成三卤甲烷类可疑致癌物,自来水水质威胁着饮用安全.传统净水工艺必须变革,以适应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需要.合理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能经济有效地显著降低微污染原水中的氨氮... 水资源被广泛污染,微污染原水在水厂加氯消毒过程中易形成三卤甲烷类可疑致癌物,自来水水质威胁着饮用安全.传统净水工艺必须变革,以适应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需要.合理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能经济有效地显著降低微污染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COD、TOC、浑浊度、铁、锰和酚等含量.Ames致突变试验呈阳性的微污染原水,经过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和合理的后续深度处理,能净化处理成Ames试验呈阴性的安全卫生饮用水,对促进给水事业发展和缓解水资源矛盾,具有普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生物预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琼璐 楼倩 +2 位作者 崔理华 谢小妍 郭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1,55,共6页
根据广州从化市玮思工业园排放的综合污水的特点,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运行一年来对COD、BOD5、TP、NH4+-N、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综合污水中的COD、BOD5、TP、NH... 根据广州从化市玮思工业园排放的综合污水的特点,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运行一年来对COD、BOD5、TP、NH4+-N、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综合污水中的COD、BOD5、TP、NH4+-N和TN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BOD5、TP、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07%、74.91%、60.73%、89.62%、46.01%;该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和单一的复合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BOD5和NH4+-N的去除贡献较大,但对TP和TN的去除能力有限;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管理简单、景观效果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复合人工湿地 组合工艺 工业园区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微污染源水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原红 洪华生 +1 位作者 熊小京 陶有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厦门湖边水库的微污染的源水进行了预处理中试 ,实验装置采用YDT弹性填料 ,通水操作为连续和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源水的浊度 ,味嗅和藻类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而对低浓度的 NH3 - N及 CODM...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厦门湖边水库的微污染的源水进行了预处理中试 ,实验装置采用YDT弹性填料 ,通水操作为连续和半连续。实验结果表明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源水的浊度 ,味嗅和藻类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而对低浓度的 NH3 - N及 CODMn的去除作用则不是很明显。根据实验结果 ,我们将这种工艺的去除特性主要归结于其对藻类良好的截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 源水 生物接触氧化 预处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接触氧化-生物炭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广宏 乔俊莲 +2 位作者 顾国维 徐一飞 沈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57-59,共3页
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气浮-混凝沉淀-生物炭工艺处理以分散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设计规模为960m3/d,进水水质为:pH8.01,CODCr992mg/L,BOD5251mg/L,SS298mg/L,色度400倍;经本工艺处理后,总排放口出水水质为:pH7.64,CODCr72mg/L,BOD519mg/L,S... 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气浮-混凝沉淀-生物炭工艺处理以分散染料为主的印染废水,设计规模为960m3/d,进水水质为:pH8.01,CODCr992mg/L,BOD5251mg/L,SS298mg/L,色度400倍;经本工艺处理后,总排放口出水水质为:pH7.64,CODCr72mg/L,BOD519mg/L,SS61mg/L,色度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接触氧化 生物 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 混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A/O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区废水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丽 窦贻俭 安立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以如皋某工业区废水处理中心为例,介绍了A/O+A/O两级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区废水的工程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20000m3/d,进水COD为500mg/L,处理后出水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在两级A/O强化池中构建了生态系统,为工业区废水的综合... 以如皋某工业区废水处理中心为例,介绍了A/O+A/O两级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区废水的工程设计。设计处理规模为20000m3/d,进水COD为500mg/L,处理后出水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在两级A/O强化池中构建了生态系统,为工业区废水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A/O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工业区废水 二级A/O强化池 生态系统 废水处理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接触氧化与兼氧水解—Bardenpho脱氮工艺应用于农用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梅竹松 杨天强 叶小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31-634,共4页
农用抗生素废水不仅有机物、氨氮、SS和盐分含量高,还含有不可降解的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发酵中间代谢产物及抗生素,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农用抗生素废水一、二期工程的水质特点、工艺流程、运行情... 农用抗生素废水不仅有机物、氨氮、SS和盐分含量高,还含有不可降解的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发酵中间代谢产物及抗生素,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农用抗生素废水一、二期工程的水质特点、工艺流程、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生物接触氧化为主的处理工艺,生化残余浓度高,达标困难;采用兼氧水解—Bar-denpho脱氮工艺处理,不仅能有效降低生化残余浓度,且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9%以上,且运行费用降低40%,获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废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兼氧水解 Bardenpho脱氮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低阶煤的光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建涛 刘向荣 +1 位作者 杨杰 庄肃凯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
利用旋转床光化学反应器光氧化预处理低阶煤(内蒙古胜利褐煤),再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光氧化煤,以降解煤液的A 450值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光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煤样粒度、紫外灯功率和氧化时间对褐煤光氧化效果的... 利用旋转床光化学反应器光氧化预处理低阶煤(内蒙古胜利褐煤),再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光氧化煤,以降解煤液的A 450值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光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煤样粒度、紫外灯功率和氧化时间对褐煤光氧化效果的影响极显著,马达转速对褐煤光氧化效果的影响较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样20 g、氧气流量200 mL·min^-1、通氧时间40 min、煤样粒度(-0.15+0.075)mm、紫外灯功率150 W、马达转速120 r·min^-1、氧化时间4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预处理 生物降解 低阶煤 工艺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玉兰 巴文爱 张有贤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研究了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过程中温度、pH值、进水负荷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段在pH值为6.5~7.0,温度为26~30℃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70%;好氧段在pH值为7.5~8.7,温度为25~32℃,进水... 研究了缺氧水解-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玉米淀粉废水过程中温度、pH值、进水负荷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氧段在pH值为6.5~7.0,温度为26~30℃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70%;好氧段在pH值为7.5~8.7,温度为25~32℃,进水COD浓度为1700~2600mg/L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0%~94%。玉米淀粉废水进水COD平均浓度为10000mg/L,出水水质COD可达到42~77mg/L,CODcr总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处理效果显著,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废水 缺氧水解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光合细菌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春晓 朱守超 +2 位作者 陈华 江成 杨成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21,125,共5页
以200 t/d的豆制品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09~14501 mg/L、BOD_(5)为3246~6894 mg/L、NH_(4)^(+)-N为41~111 mg/L、TN为187~365 mg/L、TP为21~39 mg/L时,组合... 以200 t/d的豆制品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浮-ABR-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09~14501 mg/L、BOD_(5)为3246~6894 mg/L、NH_(4)^(+)-N为41~111 mg/L、TN为187~365 mg/L、TP为21~39 mg/L时,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当地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该组合工艺对COD、BOD、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8.31%、98.30%、91.23%和95.36%。该组合工艺具有工程费用低、运行费用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废水 气浮 ABR 生物接触氧化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瑞 朱平生 +3 位作者 吴斌 斯友泉 赵伟灿 章尉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11,共3页
采用加压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小试与生产性装置运转均取得较好效果,BOD_5去除率在90%以上,COD_((?)r)去除率约为80%,对硫化物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气浮 生物接触氧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氧化沟工艺在珠江微污染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帆 陆少鸣 +1 位作者 范平 黄海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57,共4页
采用四段式接触氧化沟预处理珠江原水,氧化沟分别装填三类四种填料。试验以高氨氮期间珠江原水为水源研究四段式接触氧化沟对氨氮、亚硝酸盐、COD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氧化沟末段出水氨氮、亚硝酸盐、COD和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33 m... 采用四段式接触氧化沟预处理珠江原水,氧化沟分别装填三类四种填料。试验以高氨氮期间珠江原水为水源研究四段式接触氧化沟对氨氮、亚硝酸盐、COD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期间氧化沟末段出水氨氮、亚硝酸盐、COD和浊度平均值分别为0.33 mg/L、0.14 mg/L、3.65 mg/L、16.05NTU,相对于珠江原水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16%、44.09%、44.86%和6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氧化 生物预处理 微污染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物料平衡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聪 王淑莹 +3 位作者 张淼 唐裕芳 曾薇 彭永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73-281,共9页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 为了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的治理效果,提出了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脱氮除磷工艺(anaerobic anoxic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A2/O-BCO),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性能,建立了该系统处理过程的碳(以化学需氧量计,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氮、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同时分析评价了不同硝化液回流比(100%,200%,300%,400%)下各指标的物料平衡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充分利用原水碳源、深度脱氮除磷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系统COD主要在A2/O中厌氧段被利用,通过反硝化聚磷菌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COD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6.4%、99.6%、98.7%和98.3%,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9.7%、98.2%、99.2%和96.5%,磷的物料衡算公式平衡百分比分别为92.0%、98.1%、93.3%和90.4%;荧光原位杂交表明生物膜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且其数量占全菌比例的0.6%~2.7%,生物接触氧化的氮损失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在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时,系统氮、磷去除效果最好,出水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氮和磷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且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能更好地推广到分散型、量小且日变化系数较大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脱氮 污水处理 A2/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脱氮除磷 物料平衡 硝化液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预处理净水工艺除色度生产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羽堂 吴鸣 许建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11,共3页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净水工艺对受污染的水源原水进行了除色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正常水温 2 0~ 2 8℃的条件下 ,当污染水源CODMn为 6~ 11mg/L ,色度为 30~ 40度和生物预处理净水工艺运行参数HRT为 1. 4h ,气∶水为 0 . 5∶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净水工艺对受污染的水源原水进行了除色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在正常水温 2 0~ 2 8℃的条件下 ,当污染水源CODMn为 6~ 11mg/L ,色度为 30~ 40度和生物预处理净水工艺运行参数HRT为 1. 4h ,气∶水为 0 . 5∶1,DO为 7~ 9mg/L时 ,生物预处理净水工艺对水源原水的脱色率为 19%~43 % ;在较低水温 7~ 16℃的条件下 ,当污染水源CODMn为 6~ 10mg/L ,色度为 32~ 35度和生物预处理净水工艺运行参数HRT为 1. 4h ,气∶水为 0 . 5∶1,DO为 8~ 10mg/L时 ,生物预处理净水工艺可去除水源原水中的色度为 13 %~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污染水源 色度 生物接触氧化 净水工艺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梅林水厂生物预处理工艺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汤利华 许建华 张晴浩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4-227,共4页
宁波市梅林水厂生物预处理工艺已完成了设计、施工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在原斜管澄清池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日处理能力 4万m3·d- 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方式采用水气逆向流曝气 ,曝气器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 ,填料采用半软性弹性... 宁波市梅林水厂生物预处理工艺已完成了设计、施工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在原斜管澄清池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日处理能力 4万m3·d- 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方式采用水气逆向流曝气 ,曝气器采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 ,填料采用半软性弹性立体填料 .对该工艺的设计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预处理 曝气 填料 水厂 净水工艺 有机物降解 氨氮转化 配水 水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净化河道水质的旁路示范工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辉 温东辉 +1 位作者 李璐 谢曙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684,共8页
针对滇池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大清河,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开展河道水体的旁路处理示范工程研究。SBCOP示范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00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75h。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冬旱季期间,根据气候和进水水质条件... 针对滇池流域污染最严重的大清河,采用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开展河道水体的旁路处理示范工程研究。SBCOP示范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000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75h。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冬旱季期间,根据气候和进水水质条件调节分段进水比和气水比,示范工程共计运行了3种工况。研究结果表明:SBCOP示范工程对COD和NH4+-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37.7%和32.9%,1∶1∶1的分段进水比利于去除COD和NH4+-N,NH4+-N去除率随进水NH4+-N浓度升高而降低;受到低温、低碳源、高进水DO浓度和生物膜生长不佳等因素影响,TN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为10.5%;TP的平均去除率为13.7%,由于示范工程未设排泥设施,TP的去除主要依靠底泥吸附和水绵吸收来实现,及时清除底泥和死亡的水绵利于去除TP。进水为滇池湖水时,气水比为2∶1可以维持一定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生物接触氧化工艺(SBCOP) 河道水体 去除率 示范工程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水产研究所污水处理系统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17
作者 《海洋与渔业》 2021年第5期64-65,共2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水处理系统专业设计项目,针对污水处理,系统水处理量总设计规模为1200m^(3)/d,项目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出水执行《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的要求。...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水处理系统专业设计项目,针对污水处理,系统水处理量总设计规模为1200m^(3)/d,项目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出水执行《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1的要求。项目里污水处理的类型主要有传统SBR法、A2/0工艺、ICEAS法、CASS法、UNITANK、氧化沟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人工湿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 珠江水产研究所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系统 CASS法 氧化沟法 组合工艺 IC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合/精馏-CASS-悬浮/接触生物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酚醛废水
18
作者 吴慧英 施周 黄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采用缩合/精馏—CASS—悬浮/接触生物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酚醛废水,COD、苯酚、甲醛去除率都达到了99.9%以上,处理出水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缩合/精馏工序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能去除全部污染物的90%以上。
关键词 酚醛废水 缩合 精馏 CASS工艺 接触生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物对源水生物预处理装置运行的影响和冲除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洪斌 梅翔 +1 位作者 高廷耀 周增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9-494,共6页
探讨了悬浮物对源水生物预处理装置运行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 .中试设备模拟工程的生产条件 ,研究了悬浮物在填料上的积累规律 ,优化出适合大型源水生物预处理工程的填料冲泥方法、冲泥强度、冲泥周期等 ;
关键词 悬浮物 运行 反冲冼 源水生物预处理装置 积累规律 填料冲泥法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沛 朱继涛 +4 位作者 顾鑫 张凯 冷峻彤 王子捷 胡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8-916,共9页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1)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工艺的内回流比控制在0.75~1.00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总氮去除效率(>85%);(2)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3)当进水碳氮比为10时,模拟得到的工艺最佳流量分配系数分别为0.5、0.3和0.2。该模型能够用于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各处理单元内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对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和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进水 缺氧/好氧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 流量分配系数 回流比 去除效率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