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瓜苗期SO_2危害及花叶莴苣的生物指示作用
- 1
-
-
作者
宫国辉
王伟艳
孙福贵
-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市园艺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7,共2页
-
-
关键词
黄瓜
温室育苗
二氧化硫
危害
生物指示作用
花叶莴苣
-
分类号
Q948.11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喀斯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唐政
李继光
李慧
李贵春
娄翼来
李忠芳
-
机构
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08-181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68)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FSE2015-14)
-
文摘
为了揭示土壤原生动物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作用,进而为深入了解喀斯特生态恢复的过程机制和构建恢复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西古周村典型喀斯特景观为代表,选取不同种植年限(2、4、8、12 年)人工林生态恢复样地和石漠化对照样地,研究了表层土壤原生动物对人工林生态恢复的响应特征.在本研究的喀斯特样地,共鉴定到土壤原生动物22 种,其中鞭毛虫8 种,优势类群包括动基体目、金滴目和眼虫目;肉足虫4 种,优势类群有变形目和表壳目;纤毛虫10 种,优势类群包括下毛目、前口目、肾形目和侧口目.土壤原生动物总数从石漠化样地的1 g 干土425×10^3 个,逐渐增加到12 年人工林恢复样地的633×10^3 个,年恢复速率为1 g 干土17.7×10^3 个.土壤原生动物的类群数从石漠化样地的17 种显著增加到12 年人工林恢复样地的22 种.人工林恢复样地的土壤原生动物丰富度指数(3.10-3.30)显著高于石漠化样地(2.64),平均高出19%-27%;香农多样性指数(2.59-2.77)和均匀度指数(0.86-0.91)随生态恢复的变化不明显.土壤孔隙度、湿度、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微生物碳含量均随恢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加或升高,其年增长速率分别为3.84%、6.85%、3.89%、11.5%、4.20%、7.13%、24.8%,并与原生动物总数、类群数和香农指数(除了总有机碳与类群数、速效氮与香农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本研究表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大小和多样性对喀斯特生态恢复的响应敏感,与土壤基本肥力形成协同演变,可以作为喀斯特生态恢复的指示生物.
-
关键词
土壤原生动物
生态恢复
喀斯特
生物指示作用
-
Keywords
soil protozoa
ecological restoration
Karst
bio-indication
-
分类号
Q148
[生物学—生态学]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浅谈大型底栖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郑卫
杨阳
熊枭
邱江艳
-
机构
湖北携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0期109-111,共3页
-
文摘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承接作用。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可以反映出水生态系统中底质、水质、盐度、温度、重金属、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基本情况。本文综合相关研究,概述了大型底栖动物与水生态系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讨论了底栖动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指示作用,着重对底栖动物群落在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生物指示作用
生态功能
水生态系统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