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增粮团队风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
1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主要以水稻功能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为核心,开展籼粳交或粳亚种地理远缘杂交,以全基因组选择、分子标记辅助和花药离体培养为关键技术聚合水稻香型、抗病、耐冷、特殊性状等功能基因,快速定向选择适宜寒地的早熟、... 农业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主要以水稻功能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为核心,开展籼粳交或粳亚种地理远缘杂交,以全基因组选择、分子标记辅助和花药离体培养为关键技术聚合水稻香型、抗病、耐冷、特殊性状等功能基因,快速定向选择适宜寒地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耐逆、长粒、香型水稻新品种,挖掘相关功能基因。团队现有成员9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2人,硕士1人。审定国审水稻品种1个、省审水稻品种9个,水稻新品种权6个。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论文10余篇。2015年“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松粳香1号选育与推广”荣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松粳22”2017年荣获首届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品种品评会特等优质品种奖,2018年荣获首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和黑龙江省首届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铜奖,2019年荣获黑龙江省第二届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优秀奖,2020年荣获黑龙江省第三届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选择 定向选择 花药离体培养 地理远缘杂交 特殊性状 生物技术研究所 育种技术体系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种质资源保护团队简介
2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团队成立于2009年,长期致力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团队现有成员12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3人。主要任务是保障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安全高效运行,打造“三库一平台”,即建设现代化农...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团队成立于2009年,长期致力于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团队现有成员12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3人。主要任务是保障江苏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安全高效运行,打造“三库一平台”,即建设现代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实物样本库、性状评价数据库、分子基因库和一体化种质资源管理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种质资源 生物技术研究所 服务平台 样本库 数据库 基因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设立生物技术研究所
3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8期26-26,共1页
1991年夏季香港将建成香港生物技术研究所(HKIB)的新机构.HKIB作为公益法人于1988年设立的.1989年5月得到香港皇家赛马总会1.7亿香港元(约2200万美元)的资助,已开始正式的研究活动.现在建设中的新研究所与Tolo港接邻,建筑面积3.1万平方... 1991年夏季香港将建成香港生物技术研究所(HKIB)的新机构.HKIB作为公益法人于1988年设立的.1989年5月得到香港皇家赛马总会1.7亿香港元(约2200万美元)的资助,已开始正式的研究活动.现在建设中的新研究所与Tolo港接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使用面积7000平方米.预计设置符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GMP标准的重组药物工厂.明年夏天HKIB从香港中文大学内现有的465平方米的研究所迁出.研究资金是维持开盘和国内外企业的委托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资金 公益法人 HOUSTON 中国科学院 风险企业家 筹建过程 功能食品 研究中心 萨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4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蚕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员工276人,其中科技人员74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22人,博士7人,硕士18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蚕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员工276人,其中科技人员74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22人,博士7人,硕士18人,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拥有一支由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发酵、食品、蚕桑、农学、植保、微生物等专业人才组成的综合高素质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 蚕业 博士生导师 学科带头人 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斯科新建生物技术研究所
5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9-29,共1页
苏联科学院新的Shemjakin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建成,耗资约七千万美元.该研究所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实验生产中心是欧洲同类设施中最现代化的之一,将深入研究微生物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由OWEg托管的Sulzer附属MBR生物反应器AG提供... 苏联科学院新的Shemjakin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建成,耗资约七千万美元.该研究所的生物技术研究和实验生产中心是欧洲同类设施中最现代化的之一,将深入研究微生物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由OWEg托管的Sulzer附属MBR生物反应器AG提供各类型大小规模生物反应器的技术设备、综合测定和控制系统、及相应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生物有机化学 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研究所 苏联科学院 SULZER 生产中心 技术方法 综合测定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特色作物苗木繁育中心
6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中心简介:为加快实施甘肃发展特色农业,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结合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了特色作物苗木繁育中心,建成集引进、试验、示范、繁育、推广为一体的特色作物苗木繁育中心。中心以甘肃特色产业种苗培育和繁殖为基... 中心简介:为加快实施甘肃发展特色农业,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结合自身科技、人才优势,组建了特色作物苗木繁育中心,建成集引进、试验、示范、繁育、推广为一体的特色作物苗木繁育中心。中心以甘肃特色产业种苗培育和繁殖为基础,提升特色作物种子种苗质量,支撑特色产业发展,主要围绕百合、人参果等特色经济作物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优质种苗繁育、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管理、示范推广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经济作物 种苗质量 特色作物 作物种子 特色产业发展 生物技术研究所 人才优势 种苗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沉香团队赴泰国开展种质资源联合调查与技术示范
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第11期6-6,共1页
10月27日至11月2日,应泰国PCC PAISARNSIN CO.LTD的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称: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戴好富研究员、王军副研究员一行赴泰国开展沉香种质资源联合调查与技术示范。出访期间,沉香种质资源收集与合作研究团队... 10月27日至11月2日,应泰国PCC PAISARNSIN CO.LTD的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称: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戴好富研究员、王军副研究员一行赴泰国开展沉香种质资源联合调查与技术示范。出访期间,沉香种质资源收集与合作研究团队与泰国PCC PAISARNSIN CO.LTD董事长SOMBOON SAECHEN先生等公司高层进行座谈,戴好富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及沉香团队基本情况,并向对方赠送了书籍《世界沉香产业》和《沉香实用栽培与人工结香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研究所 沉香 技术示范 热科院 PAI 研究团队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蔗专家赴柬埔寨执行项目任务
8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第12期4-4,共1页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蔗团队一行4人赴柬埔寨执行“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与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任务。在柬埔寨柏威夏省,专家代表团认真调查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瑞峰(柬埔寨)国际有限公司在...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蔗团队一行4人赴柬埔寨执行“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与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任务。在柬埔寨柏威夏省,专家代表团认真调查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瑞峰(柬埔寨)国际有限公司在柏威夏糖厂合作建立的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基地,以及该糖厂全程机械化新植甘蔗、宿根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示范基地 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全程机械化 柬埔寨 甘蔗 繁育基地 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浮萍净化橡胶加工尾水,助力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
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新资源与农村生态研究组张家明团队进行浮萍净化橡胶加工尾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高产品种中试试验,取得显著效果。该试验在面积达上千平方米橡胶尾水池中进行,结果显示参试浮萍品种长势喜人...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新资源与农村生态研究组张家明团队进行浮萍净化橡胶加工尾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高产品种中试试验,取得显著效果。该试验在面积达上千平方米橡胶尾水池中进行,结果显示参试浮萍品种长势喜人,生物量大。经检测,橡胶尾水总氮、氨氮和总磷分别下降了83%、85%和93%,净化水体效果显著;同时经测算,每公顷浮萍年生物量可达180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加工 生物技术研究所 高产品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美丽乡村建设 中试试验 浮萍 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大型海藻研究团队赴泰国开展热带大型海藻资源考察
1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第11期6-7,共2页
11月5~11日,应泰国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海藻生物资源研究中心(ABRC,KU)主任Anong Chirapart教授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称: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大型海藻研究团队鲍时翔研究员、邹潇潇博士、陆海燕副研究员前往泰国开展了为... 11月5~11日,应泰国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海藻生物资源研究中心(ABRC,KU)主任Anong Chirapart教授邀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称:中国热科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大型海藻研究团队鲍时翔研究员、邹潇潇博士、陆海燕副研究员前往泰国开展了为期7d的热带大型海藻资源考察与合作交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研究团队 生物资源 大型海藻 农业大学 热科院 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基因研究组发现了木薯对低温敏感的新机制
11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第12期8-8,共1页
2019年11月12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基因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analysis of cassava transcriptome reveals the impact of cold stres... 2019年11月12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功能基因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arge-scale analysis of cassava transcriptome reveals the impact of cold stress on alternative splicing”的研究论文。本文揭示了木薯耐干旱、对低温敏感的机理,为热带作物提高抗逆性育种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作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 木薯 功能基因 低温敏感 耐干旱 学术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
12
《畜禽业》 2015年第11期11-11,共1页
推动绿色养殖,关爱人类健康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是专业研发微生态制剂的省级高科技生物技术民营企业。十余年来完成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技术研究》、《基因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应用技术与示范》等国家“863... 推动绿色养殖,关爱人类健康沧州旺发生物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3年,是专业研发微生态制剂的省级高科技生物技术民营企业。十余年来完成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技术研究》、《基因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应用技术与示范》等国家“863”科技项目的研发,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厂区占地60余亩,布局和设备全部按G MP标准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研究所 水产养殖环境 高科技生物 绿色养殖 动物营养 基因工程菌 微生态制剂 菌藻 科研成果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13
《广东蚕业》 2006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广东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农业产后领域,开展功能食品,绿色饲料等原料和添加剂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建有省,部级功能食品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广东 农副产品深加工 重点开放实验室 功能食品 产业化开发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14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10期F0002-F0002,1,共2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蚕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员工259人,其中科技人员91人,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21人,博士9人,硕士20人。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 蚕业 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 科技人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15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11期F0002-F0002,1,共2页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是从事农产品加工、蚕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现有在职员工259人,其中科技人员91人,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农艺师21人,博士9人,硕士20人。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加工 蚕业 科研机构 科学技术 科技人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热带大型海藻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举办
16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0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20年6月22日,"中国-东盟热带大型海藻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生物所)举办。生物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研究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鲍时翔研... 2020年6月22日,"中国-东盟热带大型海藻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生物所)举办。生物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研究中心全体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鲍时翔研究员主持。研讨会创新采用了国外专家网络视频连线和国内专家现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遇与对策 海洋生物资源 科研人员 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国外专家 创新采用 大型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共表达猪α和γ干扰素及应用研究”项目获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7
作者 费建明 《蚕学通讯》 2020年第1期60-60,共1页
由湖州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湖州市农科院丁农主持,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参与实施的“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共表达猪α和γ干扰素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018年度农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以α、γ干... 由湖州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湖州市农科院丁农主持,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参与实施的“家蚕作为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共表达猪α和γ干扰素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018年度农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以α、γ干扰素共表达重组家蚕杆状病毒为载体,研究以家蚕为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共表达猪α和γ干扰素的高效经济生产模式,解决规模化生产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并成功将表达产物猪干扰素应用于“机会猪”和仔猪的免疫预防,相关研究为今后应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制剂的产业化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奖 生物反应器 Γ干扰素 生物制剂 生物技术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 免疫预防 产业化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国际生物技术与农业峰会暨农业生物技术百人讲坛·2015在京召开
18
《生物产业技术》 2015年第5期79-79,共1页
8月2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动物医学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峰会暨农业生物技术百人讲坛·2015"在北京隆重开幕。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 国际生物技术 玉米产业 技术峰会 生物技术研究所 科学技术委员会 动物医学 戴维斯分校 中国科学院 会议主办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解析施氏假单胞菌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
19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6期60-60,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菌农业科A1501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生物膜和微生物组(npj Biofilmsand Microbiomes)》。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施氏假单胞菌 生物 生物技术研究所 生物膜形成 创新团队 研究解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解析施氏假单胞菌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
20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21期102-102,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菌农业科A1501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该研究采用足迹法、微量热涌动以及数字PCR等方法,证明Rpo N作为一个转录调节集线器,非...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解析了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固氮菌农业科A1501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该研究采用足迹法、微量热涌动以及数字PCR等方法,证明Rpo N作为一个转录调节集线器,非编码RNARsm Z发挥触发器作用,Rpo S具有制动器功能,构成一个全新的固氮生物膜形成精细调控网络,确保该菌在氮匮乏条件下表现出最佳的耐铵固氮生物膜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线器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施氏假单胞菌 生物膜形成 生物技术研究所 非编码RNA 触发器 微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