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中的生物扰动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伟芳 王波 张惠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生物扰动作用发生在表层细粒泥质沉积物中,如深海海底、河口湾、潮滩等环境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为高能碎屑滨岸沉积,其中含大量的遗迹化石,也发育大量的生物扰动构造,说明高能环境... 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认为生物扰动作用发生在表层细粒泥质沉积物中,如深海海底、河口湾、潮滩等环境下。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段为高能碎屑滨岸沉积,其中含大量的遗迹化石,也发育大量的生物扰动构造,说明高能环境下存在生物扰动的事实。生物扰动强度也是进一步识别各沉积微相的依据,隐性生物扰动作用甚至可以保留原始沉积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东河砂岩段 生物扰动作用 滨岸环境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侯诒然 高勤峰 +1 位作者 董双林 温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45,共10页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15和30g/头3个刺参规格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S5、S15、S30和S0,每组设置4个重复。通过SMT分布浸提...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中磷赋存形态及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了5、15和30g/头3个刺参规格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S5、S15、S30和S0,每组设置4个重复。通过SMT分布浸提法和磷吸附特性实验,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组沉积物中磷不同赋存形态的含量以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参数。研究表明:(1)S30组大规格刺参生物扰动作用显著增加了无机磷(IP)和铁/铝结合态磷(NaOH-P)的含量,而有机磷(OP)和总磷(TP)的含量则显著减少(P<0.05);生物扰动作用强度随着刺参规格减小而减弱,S5组刺参生物扰动作用对磷赋存形态的影响不显著(P>0.05)。(2)底质中钙结合态磷(HCl-P)为磷的主要形态,其性质比较稳定,各规格处理组中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3)S15和S30组底泥K_d值显著降低,ECP_0值显著增大(P<0.05),而S5组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对K_d值和ECP_0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4)S0组MBC和K_f值随着时间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而处理组S5、S15和S30的MBC和K_f值随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表明:随着刺参养殖规格的增加,刺参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沉积物中有机物(包括有机磷)的含量,通过提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机磷(OP)的降解、矿化和部分向铁/铝结合态磷(NaOH-P)转变,增强了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减少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磷赋存形态 磷吸附特性 沉积物 生物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栖动物群落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生源要素的影响
3
作者 郭丽 邓一深 +3 位作者 张文馨 张倩 李凡一 于政达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4-3486,共13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扰动作用是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底栖动物群落与单一物种生物扰动作用异同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以微生境反应器培养五种典型底栖动物种群及其群落,通过测定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作用引...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扰动作用是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底栖动物群落与单一物种生物扰动作用异同的认识还十分有限。以微生境反应器培养五种典型底栖动物种群及其群落,通过测定底栖动物生物扰动作用引起的沉积物、上覆水中营养盐(NH_(3)-N、NO_(2)^(-)-N、NO_(3)^(-)-N和DTP)及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变化,同时计算各组单位生物量引起的元素变化量,探究单物种和生物群落扰动作用的差异以及对沉积物-水界面生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物种扰动作用导致沉积物NH_(3)-N含量降低(P<0.05),并使整个体系中NO_(3)^(-)-N含量增加(P<0.05),但对DTP无显著影响(P>0.05);而群落扰动作用则促进体系NH_(3)-N的增加(P<0.05),使上覆水中NO_(3)^(-)-N向沉积物沉积,同时引起上覆水DTP含量显著上升(P<0.05)。单物种的独立扰动皆促进上覆水DOC含量降低(P<0.05),霍甫水丝蚓的生物扰动导致沉积物的DOC含量降低且为唯一产生影响的物种(P<0.05),而群落中各物种相互作用导致体系DOC浓度无变化(P>0.05)。单物种/群落单位生物量对各类物质分布存在明显差异,霍甫水丝蚓的生物扰动作用对于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单位生物量C、N、P变化影响最为显著,但其扰动作用在群落组合中受到抑制,表明单位生物量扰动强度较大的物种,其扰动强度在群落中更容易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扰动作用 群落 生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集层非均质性成因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峰峰 郭睿 +1 位作者 刘立峰 宋世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7-312,共16页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过程中矛盾突出。基于岩芯资料、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数据,开展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结果表明:M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生物扰动作用、成岩作用和...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过程中矛盾突出。基于岩芯资料、铸体薄片和实验分析数据,开展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分析。结果表明:M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生物扰动作用、成岩作用和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岩石的结构组分和原始物性,并影响了后期的成岩演化;生物扰动作用破坏了岩石原始结构构造,造成岩石结构松散,为成岩流体提供了渗流通道;成岩作用控制了岩石物性的改造趋势;海平面升降旋回造成沉积相变,并控制了海水成岩环境和大气淡水成岩环境。高能沉积环境中,岩石颗粒组分含量高,原始物性好,海平面下降阶段,滩体顶部优先发生溶蚀作用,而滩体底部胶结作用较强,储层物性产生两极分化,优质储层通常与物性隔夹层伴生。低能沉积环境中,岩石泥质组分含量高,原始物性差,但生物扰动作用充分,潜穴物性通常高于基底物性,海平面大幅下降造成岩石处于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溶蚀性流体可沿生物潜穴渗入,有效改善岩石物性。Mishrif组内部发育多期海平面升降旋回,沉积环境演变迅速,成岩环境不断变化,生物潜穴随机展布,不同成因的储层互相叠置,造成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垂向非均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hrif组 生物碎屑灰岩 非均质性 沉积作用 生物扰动作用 成岩作用 海平面升降旋回 伊拉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文杰 鲁慧丽 +3 位作者 乔德民 李辉 石磊 罗开通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米探1井等多口探井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中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展示出该区域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盆地东北部马四段是否发育规模白云岩储层还存在争议,白云岩储层分布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部署。基于岩心... 米探1井等多口探井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中获得高产天然气流,展示出该区域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对盆地东北部马四段是否发育规模白云岩储层还存在争议,白云岩储层分布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部署。基于岩心、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其发育控制因素开展了系统研究,并预测了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四段白云岩发育潮坪型白云岩储层、丘滩型白云岩储层和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层,3类白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含少量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4.77%、5.12%和2.52%。(2)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与丘滩体、生物扰动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相关。白云石化作用是潮坪型白云岩储层晶间孔形成的关键,丘滩体和白云石化作用控制了丘滩型白云岩储层发育,生物扰动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控制了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层发育。(3)盆地东北部神木—靖边地区在奥陶纪马四期位于低隆起带上,有利于丘滩体发育和生物扰动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的发生,形成的白云岩储层可为天然气富集提供规模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作用 生物扰动作用 丘滩体 白云岩储层 马四段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鱼-草生产型湿地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娜 占明飞 +4 位作者 张唤 梁阳阳 方婷 崔凯 卢文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工艺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不同单元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幼贝高效净化单元和高密度贝类净化单元中的多样性和菌群... [目的]研究“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工艺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湿地不同单元沉积物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幼贝高效净化单元和高密度贝类净化单元中的多样性和菌群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单元。在门水平分类单元上,湿地沉积物中的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冗余分析发现各单元沉积物中的TP含量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湿地中投放的贝类可以减少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并且通过贝类的生物扰动作用可以提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研究结果为“贝-鱼-草”生产型湿地处理养殖尾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贝-鱼-草生产型湿地 细菌群落结构 生物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储层成因与分布 被引量:22
7
作者 于洲 牛小兵 +5 位作者 张才利 马永威 魏柳斌 董国栋 尹陈 贾佳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48,共11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首次获得35.24×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新发现,展示出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该区马四段储层研究却较为薄弱...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首次获得35.24×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新发现,展示出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该区马四段储层研究却较为薄弱,储层成因及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野外剖面、地震、测井、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及微区碳氧锶同位素等资料,对该区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马四段储层岩性主要为斑状粉晶白云岩、斑状灰质白云岩和斑状云质石灰岩,三类岩石储集空间均以晶间孔为主,含少量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3.08%、1.51%和1.29%;②储层发育主要受生物扰动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断裂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生物扰动作用为储层发育奠定了基础条件,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孔隙的保持,断裂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的裂缝和溶蚀孔进一步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③有利储层分布主要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古地理格局和断层控制,纵向上发育于高频向上变浅上部,横向上主要沿地势相对较高的凸起带分布。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马四段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瑶镇—大保当、神木—花石崖、万镇—米脂和绥德—碛口地区,有利面积达7200 km^(2),为下一步米脂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米脂地区 马四段 储层成因 生物扰动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断裂作用 溶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深层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9
8
作者 于洲 胡子见 +6 位作者 王前平 赵静 吴东旭 吴兴宁 李维岭 鲁慧丽 朱文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1-944,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深层白云岩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针对该套白云岩储集层的研究相对较少,储集层特征及成因尚不清楚,从而制约了勘探进程。基于此,依据地震、岩心、薄片、测井、物性数据、地球化学特征和CT扫描等资料,笔者...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深层白云岩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目标,但针对该套白云岩储集层的研究相对较少,储集层特征及成因尚不清楚,从而制约了勘探进程。基于此,依据地震、岩心、薄片、测井、物性数据、地球化学特征和CT扫描等资料,笔者对该套白云岩储集层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深层发育膏溶孔型、颗粒滩型和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集层,其中膏溶孔型白云岩储集层岩性为含硬石膏结核粉晶白云岩,孔隙由膏模孔和微裂缝组成,平均孔隙度为2.57%;颗粒滩型白云岩储集层岩性为砂(砾)屑云岩、鲕粒云岩和晶粒化颗粒白云岩,孔隙包含粒间(溶)孔、粒内孔、晶间(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4.65%;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集层岩性为斑状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灰质粉晶白云岩,孔隙为晶间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2.54%。(2)膏溶孔型和颗粒滩型白云岩储集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准同生溶蚀作用和石盐充填作用共同控制,含膏云坪和颗粒滩沉积分别是这两类白云岩储集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准同生溶蚀作用是储集层发育的关键,石盐充填作用是储集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3)生物扰动型储集层发育主要受生物扰动和白云石化作用控制,前者为生物扰动型白云岩储集层发育创造基础条件,后者有利于晶间孔的形成与保存。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深层白云岩天然气的勘探,期望能为下步勘探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白云岩储集层 溶蚀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生物扰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