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中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艾平 徐卫红 +1 位作者 郑少伟 郭庆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37,共3页
练习线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线测试系统是生物学网络教学平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利用ASP和ADO技术,开发基于B/S模式的在线测试系统。
关键词 生物学网络教学 ASP ADO 在线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淫致病及附子干预的转录组生物学网络构建研究
2
作者 徐全壹 欧阳利民 +4 位作者 王望华 孙玉文 谭从娥 陈康 王米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900-902,共3页
目的:基于生物学网络构建分析"寒淫"致病及附子干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实验动物暴露于(-10±2)℃的环境中21 d,采用附子作为干预药品,实验完成后提取股动脉血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对芯片数据采用生物网络构建方法进... 目的:基于生物学网络构建分析"寒淫"致病及附子干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实验动物暴露于(-10±2)℃的环境中21 d,采用附子作为干预药品,实验完成后提取股动脉血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对芯片数据采用生物网络构建方法进行网络构建。结果:"寒淫"致病有关的关键生物学过程主要有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黏着斑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抗原加工提呈与内吞作用。附子干预有关的关键生物学过程主要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钙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与抗原加工递呈。结论:生物学网络构建在中医"寒淫"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比之前的孤立变化基因分析更为准确的体现分子相互作用关系。生物学网络构建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淫 附子 转录组 生物学网络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ya动画技术在生物学网络课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廖鹏 汪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3,共3页
根据2007~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利用3D动画构建生物学网络课件的探索实践,分析3D动画技术在生物学网络化教育方面应用的条件、前景和存在问题。使用Maya软件制作6组3D动画课件,探索了从模型构建、材质设置和... 根据2007~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中利用3D动画构建生物学网络课件的探索实践,分析3D动画技术在生物学网络化教育方面应用的条件、前景和存在问题。使用Maya软件制作6组3D动画课件,探索了从模型构建、材质设置和灯光设置,到动画设计、图片渲染输出以及后期电影合成的一系列过程。结果显示,3D动画视频在当代教育中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信息载量更大,直观性优势更明显,趣味性更强;但是也存在应用上的技术条件限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A软件 3D动画 生物学网络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游走技术在网络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敏 王晓桐 +2 位作者 罗慧敏 孟祥茂 王建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35-2048,共14页
网络生物学是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学术前沿领域,在疾病研究和药物预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随机游走(Random Walk)又称随机游动或随机漫步,是一种数学统计模型,在金融、物理和社会网络分析中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网... 网络生物学是近年来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学术前沿领域,在疾病研究和药物预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随机游走(Random Walk)又称随机游动或随机漫步,是一种数学统计模型,在金融、物理和社会网络分析中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网络生物学,并在技术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本文以生物网络为基础,介绍了随机游走技术及其基本理论,并详细阐述了随机游走技术在网络生物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蛋白质功能预测、关键蛋白质识别、疾病基因预测、疾病相关非编码RNA预测、药物相关预测等.最后讨论了随机游走技术在网络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游走 生物网络 网络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系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生物学的中风证候基础研究问题及新趋势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靖 韩树 +4 位作者 刘晓庆 何玉瑶 赵赫 杨艳平 钟利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52-3958,共7页
随着中医群体化研究的不断开展,传统辨证方法的不足日益显现,因此有学者提出"群体辨证"的概念。但是,由于尚未找到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中风病的群体辨证陷入困境。而复杂科学特别是网络生物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状态,使我们能... 随着中医群体化研究的不断开展,传统辨证方法的不足日益显现,因此有学者提出"群体辨证"的概念。但是,由于尚未找到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中风病的群体辨证陷入困境。而复杂科学特别是网络生物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状态,使我们能够利用多种网络生物学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真实世界研究等手段,探究中风证候的本质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物学 中风病 群体辨证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生物学教材中网络实验的介绍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静 曹志江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共2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生物学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的网络生物学实验,并分析了每个实验的特点,对我国中学开展网络生物学实验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生物学教材 网络生物学实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尚彤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在后基因组时代中,系统生物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系统医学生物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疾病和防治措施。由于心血管疾病突出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本文综述... 在后基因组时代中,系统生物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系统医学生物学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疾病和防治措施。由于心血管疾病突出的重要性,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心血管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心血管系统生物学主要的研究课题,总结了用以整合数据的方法和策略,心血管系统模型的类型和应用,建模的工具和标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心血管系统生物学可能将面临的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生物学 心血管系统建模 网络生物学 数据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ri网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林闯 杨宏坤 单志广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89-1900,共12页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使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来构造和分析生物学模型的学科.Petri网是近来被用于生物信息学的有效工具,但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深入研究.文中综述了Petri网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三...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正在快速发展的使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来构造和分析生物学模型的学科.Petri网是近来被用于生物信息学的有效工具,但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深入研究.文中综述了Petri网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应用位置/变迁网定性分析生物学对象的结构性质;应用随机Petri网将随机性加入到生物学建模和分析中;应用混合Petri网描述和分析同时具有离散特性和连续特性的生物系统.最后对Petri网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PETRI网 生物学网络 拓扑分析 生物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郭齐 胡春艳 +8 位作者 毛庆 刘畅鑫 张新庄 史亚祥 于晓雯 张栋梁 陈乐 周睿晨 陆素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3,I0013,共6页
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是以系统生物学为理论基础,融合药理学、信息网络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近年来,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协同、动态水平上探讨中医方证关系,与中医学"整体观"和"... 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是以系统生物学为理论基础,融合药理学、信息网络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门综合学科。近年来,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协同、动态水平上探讨中医方证关系,与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相融合,为科学阐释中医的理、法、方、药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的文献为对象,科学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了文献的发表年度及发文量、关键词及共现关系、主题、作者、机构、基金资助六个方面的情况,从而使研究人员能够准确、清晰、及时地把握中医药领域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方向,并为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该领域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文献学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系统生物学 生物学网络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10
作者 ZHANG Qi ZHU Shujuan JIANG Bi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Objectiv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a common endocrine disorder that affects women’s health.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gene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TF)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hea... Objectiv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is a common endocrine disorder that affects women’s health.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gene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TF)expression differences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using bioinformatics approaches,and to verify the function of key transcription factors,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PCOS.Method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an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ranscription factors(DETFs)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RNA sequencing dataset GSE168404 using bioinformatics methods.Functional enrichm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databases.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core transcription factors were further validated in ovarian tissues of PCOS model mice and control mice using Western blotting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Results:A total of 332 DEGs were identified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controls,including 259 upregulated and 73 downregulated genes in the PCOS group.19 DETFs were further screened,of which 16 were upregulated and 3 were downregulated in PCOS.The upregulated DETFs(including TFCP2L1,DACH1,ESR2,AFF3,SMAD9,ZNF331,HOPX,ATOH8,HIF3α,DPF3,HOXC4,HES1,ID1,JDP2,SOX4,and ID3)we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lipid metabolism,development,and cell adhesion.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analysis in PCOS model mice reveal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levels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and HIF2α,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HIF3αcompared to control mice(all P<0.001).Conclusion: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e and TF expression exist between PCOS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HIF-3αma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COS and could serve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ranscription facto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s regulatory networks BIOINFORM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和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FASs)的环境转化与分类管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博宇 郑哲 +2 位作者 吕继涛 黎娟 王亚韡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47-2057,共11页
全氟和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PBT),其暴露所引发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近期,有学者提议将PFASs作为一类高持久性物质进行全面管控,并淘... 全氟和多氟烷基类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生物毒性(PBT),其暴露所引发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近期,有学者提议将PFASs作为一类高持久性物质进行全面管控,并淘汰PFASs的所有非必要用途.鉴于PFASs在工业领域的不可或缺性,加快PFASs的淘汰进程势必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淘汰PFASs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在这期间,亟需开展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将PFASs暴露对生态环境乃至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降到最低.笔者认为加强PFASs的降解转化研究是目前较为有效且可行的策略之一,这将有助于理解PFASs的PBT特性,进而推动PFASs的分类管理.笔者提出可在“疑似靶向/非靶向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开发”“PFASs的传递、积累、代谢和消除行为”和“PFASs转化产物与不良健康影响之间关系的系统毒理学网络”等方面开展PFASs的降解转化研究.通过高效筛查识别PFASs的分子转化机制,解析转化产物的PBT性质,进而对PFASs进行合理归类划分,并为制定PFASs及替代品的分类管控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类化合物 环境转化 化学品管控 非靶向分析 生物学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营养学发展——系统营养学与4P营养学的新概念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幼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与生物信息组学共同形成了系统生物学,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医学实践模式,结果是能够预见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及在患病前设计恰当的治疗方案,对疾病进行积极预防,在基因水平上实现治疗个体化及...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与生物信息组学共同形成了系统生物学,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医学实践模式,结果是能够预见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及在患病前设计恰当的治疗方案,对疾病进行积极预防,在基因水平上实现治疗个体化及更加重视病人的参与意识,形成新的医学实践模式-P医学(aP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学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组学 系统生物学 系统营养学 4P医学 转化医学 营养组学系统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转录组学 营养网络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结合细胞因子与前馈调节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克复 郑国光 +1 位作者 马小彤 宋玉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91-1094,共4页
反馈和前馈是控制系统的基本过程,在生命系统中广泛存在。反馈概念在生命科学中已经广泛使用。神经生理学中的前馈调节已进行了系统研究,而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对前馈调节的研究则方兴未艾。作者根据该研究组对膜结合型巨噬细胞集落... 反馈和前馈是控制系统的基本过程,在生命系统中广泛存在。反馈概念在生命科学中已经广泛使用。神经生理学中的前馈调节已进行了系统研究,而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对前馈调节的研究则方兴未艾。作者根据该研究组对膜结合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M-CSF)的多年研究,提出mM-CSF作用机制的前馈调节假设,为mM-CSF在白血病和实体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可能对其他膜结合因子的作用机制研究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前馈 网络生物学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膜结合细胞因子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