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1
作者 熊倩 田斐 +3 位作者 刘芳 张林宝 张喆 陈海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2-352,共11页
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常用于动物和人类疾病治疗,导致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广泛检出。绿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因其灵敏度较高而常用作毒性评估的模式生物。然而,目前关于SMX对绿藻的毒性研究普遍以传统毒性测试... 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SMX)常用于动物和人类疾病治疗,导致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广泛检出。绿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因其灵敏度较高而常用作毒性评估的模式生物。然而,目前关于SMX对绿藻的毒性研究普遍以传统毒性测试为主,缺乏对其生物大分子水平毒性效应的深入认识。本研究结合藻类生长抑制实验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深入探究SMX对绿藻生物大分子水平的毒性作用机制。藻类生长抑制实验结果表明,SMX对3株绿藻的EC 50(置信度95%)依次为斜生栅藻(8.53 mg·L^(-1))<四尾栅藻(14.30 mg·L^(-1))<尖细栅藻(90.45 mg·L^(-1))。基于FTIR分析发现,SMX暴露引起绿藻生物大分子发生变化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脂质水平上,脂质发生过氧化、改变脂肪酸烷基链长度,进而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蛋白质水平上,酰胺Ⅰ和酰胺Ⅱ的变化揭示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DNA水平上,DNA构型发生变化,由常见的B-DNA型转换为能抵御外界干扰A-DNA型。3株绿藻在生物大分子水平对SMX暴露的响应差异可能与其细胞壁结构组成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噁唑 微藻 毒理学机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生物大分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