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
作者 武建勇 薛达元 +1 位作者 赵富伟 王艳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开展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成果为植被志、植物志和动物志等各类志书的编写奠定了基础;90年代以来又对重点地区、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开展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成果为植被志、植物志和动物志等各类志书的编写奠定了基础;90年代以来又对重点地区、重要类型资源展开调查,研究了濒危等级评价体系,完成了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等级评价,开展了生态系统濒危等级示范评价;在迁地、就地保护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布了一系列相关保护规划等文件。该文基于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生物多样性调查、濒危等级评价、就地与迁地保护以及保护政策与规划等方面概述了近20 a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研究的进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认为生物多样性调查是一项基础工作,建议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综合调查和评估工作,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调查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濒危等级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导则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平 张世文 +2 位作者 曹梦 黄元仿 张红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76-280,326,共6页
露天煤矿采-剥-运-排-覆等开采环节会对矿区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而生物多样性调查是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恢复矿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相关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导则研究可为科学有效进行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调查提供技术支撑,然... 露天煤矿采-剥-运-排-覆等开采环节会对矿区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而生物多样性调查是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恢复矿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相关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导则研究可为科学有效进行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调查提供技术支撑,然而国内尚无针对露天煤矿开采-损毁-复垦特点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导则研究。本文在整合现有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技术导则中应明确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层次、调查阶段、调查范围、调查频率、调查单元等基本调查原则,以及不同层次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编制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导则、推动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而建设绿色矿山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物多样性调查 露天煤矿 技术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型蓝绿空间生物多样性恢复——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牛铜钢 郝硕 闻丞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3期69-74,共6页
城市大型蓝绿空间作为半自然的生物栖息区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提高以植物和野生动物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城市蓝绿空间生态价值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筛选现存和潜在的野生动... 城市大型蓝绿空间作为半自然的生物栖息区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区。提高以植物和野生动物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城市蓝绿空间生态价值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筛选现存和潜在的野生动物作为目标物种,并结合公园总体功能布局,以建设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森林湿地为目标,进行生境系统恢复规划设计,提出森林、湿地、草地、水域等生境恢复要点,以营造适宜目标物种的栖息环境。结果显示,公园内以鸟类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从建设前的24种增加到81种,共监测到全球濒危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以及44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在此基础上,针对生物多样性恢复相关的工程施工、管理养护、跟踪监测提出建议,为相似自然条件的城市蓝绿空间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苑地区 生物多样性调查 生物多样性恢复 生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邵县繁殖期和越冬期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琳 傅祺 +3 位作者 戴凡凯 李松文 张龙 张志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6期34-46,共13页
【目的】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某县域内鸟类资源状况,对于该县域内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年5月—2023年4月,采用样线法在繁殖期和越冬期对湖南省新邵县鸟类分别开展了1次系统调查。【结果】实地... 【目的】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某县域内鸟类资源状况,对于该县域内鸟类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22年5月—2023年4月,采用样线法在繁殖期和越冬期对湖南省新邵县鸟类分别开展了1次系统调查。【结果】实地记录到鸟类15目49科150种,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8种,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69种,中国特有鸟类5种;留鸟80种、夏候鸟30种、冬候鸟23种、旅鸟17种。在110种繁殖鸟中,有东洋界物种78种、古北界20种、广布种12种。繁殖期的鸟类物种数大于越冬期,但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小于越冬期。在不同生境中,森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高,湿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城镇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最低。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与越冬期的鸟类物种组成成分相似;农田生境与灌丛生境之间的鸟类组成最相似,森林生境与湿地生境之间的鸟类组成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丰富了新邵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数据,为新邵县鸟类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 新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研究
5
作者 徐曦 罗祖奎 +2 位作者 冉景丞 金敏丽 陈楚文 《园林》 2022年第12期38-45,共8页
基于10多年来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的回顾与整理,指出荒野保护包括对荒野地的保护和对不同用地荒野性的保护两个层面。依据荒野的起源可以分为:(1)城市扩张中直接面临对未开发荒野的转化;(2)城市转型中面对棕地... 基于10多年来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的回顾与整理,指出荒野保护包括对荒野地的保护和对不同用地荒野性的保护两个层面。依据荒野的起源可以分为:(1)城市扩张中直接面临对未开发荒野的转化;(2)城市转型中面对棕地(工业用地的退出与转型);(3)废弃地(农田与乡村土地的弃置)的野化;(4)城市收缩中面临人工管理的退出、自然过程的进入等。提出应用野外调研、监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评估的方法,构建景观生态评估决策支持系统,在不同规划目标体系下,对荒野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规划。虽然中国城乡发展中对生物多样性、荒野保护的认识与制度建设还远远不够,但在城市治理与生产实践中已展开各类实践探索,各个层面决策者保护荒野与生物多样性的主观意愿不断增强,使得基于现场调查与生态评估的景观决策支持系统在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中具有了极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从允许开展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生物多样性效益后研究,到开展对规划建设前的预研究,到主动进行保护为主的城市发展规划,到生态农业中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主动保护的探索,10年间,荒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因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渐渐深入而越发科学。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后引起更多关注与重视,更多人力投入这一领域,或将迎来荒野保护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性 生物多样性调查 生态评估 景观决策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道德 熊建利 +1 位作者 谷颖乐 刘松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5-367,共3页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从未进行过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5年4月下旬~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8月上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报...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从未进行过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为掌握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5年4月下旬~5月上旬、8月中旬;2006年8月上旬,前后3次对该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首次报道保护区现已记录27种爬行动物,隶属3目9科,占江西省80种爬行动物的33.75%。其中东洋界种类有19种,广布种8种,无古北界物种分布。区系组成上明显地以东洋界物种(特别是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17种)为主,这与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相一致。此次考察增加赣北(鄱阳湖)平原省爬行动物新记录5种,分别是绞花林蛇、黑眉锦蛇、中国水蛇、渔游蛇、舟山眼镜蛇;对保护区爬行动物的分布和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爬行类 生物多样性调查 动物区系 鄱阳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鸟类新记录——海南蓝仙鹟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永江 谢婷婷 +4 位作者 黄小龙 王春晖 阙品甲 彭浩 赵成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7-427,共1页
2023年4月19日在宜宾市南溪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于云台湖景区附近1条小溪旁的乔木林(104°52′11.58″E,28°59′20.97″N)观察到1只小型林鸟。通过相机拍摄和双筒望远镜观察,该鸟体长约15 cm,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暗蓝... 2023年4月19日在宜宾市南溪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于云台湖景区附近1条小溪旁的乔木林(104°52′11.58″E,28°59′20.97″N)观察到1只小型林鸟。通过相机拍摄和双筒望远镜观察,该鸟体长约15 cm,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暗蓝色,喉、胸暗蓝色,下胸和两胁蓝灰色,其余下体白色,前额和眼上眉斑较鲜亮,嘴黑色。经查阅《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2000),确认为海南蓝仙鹟Cyornis haina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敬能 双筒望远镜 鸟类新记录 相机拍摄 乔木林 生物多样性调查 宜宾市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