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特点、现状和恢复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玲清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论述了福建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进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特点、现状和该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其它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并就其恢复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福建 常绿阔叶林 生物多样性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政海 王海梅 +2 位作者 刘书润 宋国宝 高吉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7-582,共6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最年轻的陆地,保存着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鉴于已有的研究工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通过黄河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以现有研究工作为基础,以黄河的廊道作用...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东部最年轻的陆地,保存着中国暖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鉴于已有的研究工作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通过黄河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以现有研究工作为基础,以黄河的廊道作用为主线,并结合2003年9月和2004年10月两次实地地面植被调查,主要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黄河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状况、植物区系组成的特点及其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黄河三角洲地区生物多样性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植被结构简单、覆盖度低、生态系统年轻性特点和湿地生态系统特点明显;植物种类少、常具有抗盐、抗旱特性;旱生、中旱生植物以及与内蒙古共有植物种类多,充分体现了黄河的生物廊道作用;主要保护动物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这些特征既反映了黄河三角洲新生陆地的盐化生境特点,同时也深刻揭示了河流通道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物多样性特点 廊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