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水格局改变背景下基于功能性状的生物多样性变化
1
作者 陈盼 林沁 +4 位作者 张红爱 冯嘉谊 李志洪 曹洪麟 练琚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50,共14页
全球的降水格局正发生改变,更加科学地衡量生物多样性具有紧迫性。功能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结合功能性状可更好地衡量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基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不... 全球的降水格局正发生改变,更加科学地衡量生物多样性具有紧迫性。功能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结合功能性状可更好地衡量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基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演替进程的20 hm^(2)样地和3个卫星样地,通过使用群落加权平均性状值、标准化的种间平均性状距离和标准化的最近种间平均性状距离量化群落功能组成和功能性状多样性的变化,研究了降水格局变化下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降水格局的改变并未改变各个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格局和物种多样性随着演替进程变化的趋势。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样地更多地受到演替进程的影响,功能组成向水力效率上升、安全性下降发展;阔叶成熟林和阔叶老龄林可能更多地受到降水格局变化的影响,功能组成表现向水力效率下降、安全性上升发展。针叶林和阔叶成熟林群落的功能空间表现为功能发散;针阔林和阔叶老龄林群落的功能空间表现为功能聚集,降水格局的变化可能在其中贡献了一定作用。这说明特定类型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在功能组成和功能空间表现方面受到了降水格局改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功能性状 功能多样性 季节性干旱 降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可持续景观格局构建机理与途径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珍环 魏莱 周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905-5913,共9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地理学、生态学及风景园林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地域。城市生态系统退化直接或间接地干扰了城市生境并造成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和陆地生物(SDG...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地理学、生态学及风景园林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地域。城市生态系统退化直接或间接地干扰了城市生境并造成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和陆地生物(SDG15)两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途径是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可持续景观格局调控与构建是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可能途径,城市生境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可持续景观格局构建的重要内涵,科学地认知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景观格局调控的根本。研究通过梳理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生态学的交叉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景观格局研究的转变趋向: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被动适应式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转向主动调控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城市景观格局构建。加强多尺度的级联,在斑块尺度上的城市生境恢复和营建,景观尺度上构建面向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可持续景观格局识别与连通优化,区域尺度上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提升提供科学途径,进而促进城市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城市生境 可持续景观格局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新格局
3
作者 侯一蕾 温亚利 刘新叶(摄)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7期54-57,共4页
构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物质基础,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 构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物质基础,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在全球形成广泛共识。中国作为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人类福祉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新格局 生态系统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及其尺度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杰 丁易 +2 位作者 周超凡 田立新 臧润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目的】阐明海南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尺度效应,旨在丰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基于海南热带天然林内建立的30个1 hm^(2)动态监测样地... 【目的】阐明海南热带天然林木本植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及其相对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尺度效应,旨在丰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方法】基于海南热带天然林内建立的30个1 hm^(2)动态监测样地,利用植被调查、树木空间分布和环境因子等数据,采用空间多尺度设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热带天然林中木本植物多样性、环境异质性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及其随不同空间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1)30个1 hm^(2)样地中,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值分别为(10.85±3.63)和(0.30±0.16)。α-多样性在不同空间尺度上未表现出显著变化;β-多样性表现出随空间尺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2)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为显著的正效应且多样性的影响强度随空间尺度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3)木本植物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较小尺度400~3600 m^(2)),然后趋于平缓(中尺度3600~6400 m^(2)),最后下降(较大尺度6400~10000 m^(2))。(4)α-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正效应显著强于β-多样性。(5)环境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为正效应,且影响强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BEF)关系存在明显的尺度依赖性,表明影响BEF关系的主要机制可能会因不同空间尺度而发生变化。单一空间尺度或局域小尺度的研究不足以充分、全面地理解BEF关系的影响机制。尽管在解释地上生物量变异方面,β-多样性的作用低于α-多样性,但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β-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探索跨空间尺度的BEF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分析视角。未来的研究应充分考虑β-多样性与多种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以及β-多样性在不同空间尺度(如局域、区域和景观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β-多样性 尺度依赖性 木本植物多样性 生物 热带天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土地复垦区农田景观生态格局优化和生态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保莲 焦俊党 +3 位作者 马守臣 李华超 张合兵 朱帅蒙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16-121,133,共7页
以河南省辉县市聚宏农业生态园为例,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了园区不同尺度上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重建规划研究。实践表明,园区尺度重点进行了景观格局优化,建设/优化生态廊道和生态防护工程,增加景观连接度和农田景观异质性;功能区尺... 以河南省辉县市聚宏农业生态园为例,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了园区不同尺度上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重建规划研究。实践表明,园区尺度重点进行了景观格局优化,建设/优化生态廊道和生态防护工程,增加景观连接度和农田景观异质性;功能区尺度重点进行了景观美化和生境优化,提高各区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景观结构上,优化后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类型更加多样,布局更加均匀,绿地廊道生态连通作用增强。将土地复垦和景观生态重建有机结合,提高土地整治中农田生态服务功能,对保障园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生物多样性 农田景观生态 生态格局优化 生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罗聘杰 李一姣 宋钰红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主要有3个研究热点:城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分布、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因素、城市...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主要有3个研究热点:城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分布、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因素、城市外来入侵/本地生物的分布格局。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生境质量评估法、生物物种水平评估法、生物分布区域的预测法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中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被引量:122
7
作者 毛齐正 马克明 +5 位作者 邬建国 唐荣莉 张育新 罗上华 宝乐 蔡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64,共14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其动态和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过程深...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其动态和机理与自然生态系统迥然不同。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诸多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过程深刻改变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导致了诸如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物种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大量研究结果既回答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又提出了诸多新的论题和挑战。分析了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总结了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研究方法的关键问题,指出了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在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格局和尺度 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森林结构指标在森林植物多样性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鲁霞 胡波 +1 位作者 桑国庆 刘玉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96,共21页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需要及时、准确、动态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森林植物多样性多尺度监测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光谱变异假说的光学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植物多样...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需要及时、准确、动态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森林植物多样性多尺度监测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光谱变异假说的光学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中;然而树冠的光谱变异信息更多反映水平方向的多样性,对森林垂直结构多样性的监测能力有限,且容易受光饱和效应的影响。尽管森林结构特征在理解森林功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迄今为止,对森林结构的测量手段仍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以激光雷达(LiDAR)为代表的主动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探测已从光谱维度拓展到结构维度,为厘清森林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契机。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从森林结构角度出发,探讨森林植被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概述不同平台激光雷达数据提取的结构指标在森林结构属性量化、结构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评估、森林类型与演替阶段的区分、林下植被和枯木的探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有显著解释意义的LiDAR结构指标不同,且受数据采集、传感器类型、采样尺度、森林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将光学影像的光谱信息与LiDAR的结构信息融合在一起对物种识别与多样性相关研究非常有利。依托星-机-地不同平台的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尺度森林结构与多样性的监测与评估,融合星载激光雷达和卫星影像数据有助于理解全球范围内冠层垂直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森林植被结构 结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尺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物种多样性尺度依赖及其与空间格局关系的多重分形 被引量:28
9
作者 杜华强 汤孟平 +3 位作者 周国模 徐文兵 刘恩斌 施拥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38-5049,共12页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多尺度分析思想,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与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3方面的结论:(1)物种多样性具有尺度依赖性,随着空间尺...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多尺度分析思想,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与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3方面的结论:(1)物种多样性具有尺度依赖性,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增大,Margalef多样性指数K和均匀度指数E减小;(2)多重分形参数αmin、多重分形谱的变化范围SR等能够定量反映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大尺度越大,物种越聚集,空间分布越不均匀;(3)物种多样性与空间格局存在线性或幂函数关系。研究表明多重分形分析定量描述物种空间格局是有效性的,多重分形参数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研究物种空间格局、生态属性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分形结合传统方法,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将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尺度 空间格局 多重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不同层次尺度效应及其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彭羽 卿凤婷 +1 位作者 米凯 薛达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7-583,共7页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虽然各个层次的研究较多,但是各层次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物种多样性多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景观多样性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研究方法较为成熟;生态系统多样性研...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虽然各个层次的研究较多,但是各层次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较少。物种多样性多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景观多样性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研究方法较为成熟;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因生物地理地域和尺度的不同,常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尚无统一评估标准。物种多样性的尺度效应在α、β、γ指数上均有不同体现,景观多样性的尺度效应非常明显。生境异质性与物种α和β多样性指数密切相关,在一定尺度上,丰富的景观多样性提高了物种多样性。未来研究需要揭示不同生物多样性层次之间的耦合关系,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生态系统红色名录制定、区域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与评估等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尺度效应 整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的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热点研究方法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李智琦 欧阳志云 曾慧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86-1593,共8页
生物多样性热点是建立保护区、制定保护决策的依据,是生物保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物种的研究方法是大尺度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的主要研究方法,但数据的缺乏限制了直接根据物种丰富度确定热点的方法,因此研究中经常采用其他方法间... 生物多样性热点是建立保护区、制定保护决策的依据,是生物保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物种的研究方法是大尺度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的主要研究方法,但数据的缺乏限制了直接根据物种丰富度确定热点的方法,因此研究中经常采用其他方法间接的反映物种情况,介绍了4种主要的基于物种的替代方法:指示种、高级分类单元、环境模型和景观异质性,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存在的利弊,并从数据的可获取性、操作的便捷性和对物种特征的反映3个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无法准确反映出生物多样性热点的真实分布。合适的研究方法是权衡研究目的、时间和资金的结果,建议选择优势互补的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丰富度 生物多样性 热点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其空间尺度效应--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范敏 彭羽 +2 位作者 王庆慧 米凯 卿凤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50-2461,共12页
景观格局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探明沙地景观格局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其空间尺度效应,以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为研究区,采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基于GIS和遥感分析技术,分析景观格局指数,计算了10个尺度(100,200,300,400,5... 景观格局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探明沙地景观格局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其空间尺度效应,以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为研究区,采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学调查,基于GIS和遥感分析技术,分析景观格局指数,计算了10个尺度(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m)下33个景观格局指数,利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筛选出不同尺度下与植物多样性显著相关的指数;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识别不同尺度下对植物多样性贡献显著的景观格局指数,并进行拟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指数对物种多样性影响具有显著的尺度依赖性。在所有空间尺度,景观格局指数主要对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β指数影响较大;在100m尺度下,Shannon指数逐步回归R^2值达到最大(0.138);β指数在900m尺度下R2值达到最大值(0.2)。拟合检验发现,在500m尺度下,均匀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实测值和预测值拟合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故认为500m尺度下,景观格局对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大。因此,在不同尺度下管理和保护沙地植物多样性,应综合考虑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根据需要建立和优化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景观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尺度效应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浑善达克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卿 阮俊杰 +2 位作者 沙晨燕 黄沈发 王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9-285,共7页
为了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景观生态学机制,文章将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人类活动指标、3个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4个景观特征指标与8个生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强度、野生动植物生境景观特征及... 为了揭示人类活动对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及其景观生态学机制,文章将上海市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人类活动指标、3个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4个景观特征指标与8个生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人类活动强度、野生动植物生境景观特征及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对上海市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上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交通较为发达的区域,湿地和农田的景观连续性较低,生物多样性也较低,外来入侵物种丰度较高。这表明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通过改变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景观质量来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本研究还显示,经济发展并非一定对生物多样性具有负面影响。因此,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与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可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人类活动 上海市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定量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沈园 李涛 +1 位作者 唐明方 邓红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54-2461,共8页
自然条件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特征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但当前仍然缺乏对区域生物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定量研究。以西南地区603个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探讨了西南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 自然条件的丰富性与独特性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特征使得西南地区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但当前仍然缺乏对区域生物文化多样性格局的定量研究。以西南地区603个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探讨了西南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生物文化多样性,从而识别西南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空间格局,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影响。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同时也存在高低值聚类的重叠区域。高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与高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分布较为相似,而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与低文化多样性的区域分布较为接近;生物文化多样性的高低值聚类区呈现明显的片状格局。由于生境条件与人为干扰等原因,西南地区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文化多样性沿河流流向大多呈现"低-高"或"低-高-低"的变化状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三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都受到平均坡度的重要影响;多样性高的单元聚集在地形坡度大、海拔与坡度的差异程度较大而水体覆盖率较低的区域。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地理空间上的交叉重合,因此,对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统筹兼顾,并更多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视角或者途径来开展相关研究与保护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生物文化多样性 空间格局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尺度选择及制图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方彬 陈波 张元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1,共4页
利用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洛河流域植被生物多样性,结合半方差函数探讨植被指数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最佳研究尺度,并分析各植被指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据此制作洛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等级分布图。研究表明... 利用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洛河流域植被生物多样性,结合半方差函数探讨植被指数用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最佳研究尺度,并分析各植被指数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据此制作洛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等级分布图。研究表明:在研究生物多样性时,不同的植被指数对应不同的最佳尺度,NDVI、MSAVI和RVI的最佳尺度为3×3像元,ARVI、EVI和NLI为4×4像元,SAVI为7×7像元;通过制图研究得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保护措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植被指数 空间变异 尺度选择 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与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潘辉 洪伟 +3 位作者 陈国荣 黄石德 张志鸿 林捷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对位于漳州平和7年生的3种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和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3.0936),黑木相思其次(3.0649),卷荚相思最低(2.2430);而与物种数目无关的Shan... 对位于漳州平和7年生的3种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和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3.0936),黑木相思其次(3.0649),卷荚相思最低(2.2430);而与物种数目无关的Shannon均匀度指数则以黑木相思最高,表明其物种组成比较均匀;3种相思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相似性指数均在0.5~0.75之间,表现为中等相似;在3种相思人工林单株各器官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所占的比例最大(55.30%~68.28%),其它组分依次为:根(14.72%~19.30%)〉皮(10.59%~10.82%)〉枝(3.96%~9.19%)〉叶(2.42%~8.39%);3种相思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卷荚相思(6.69t·hm^-2)〉马占相思(6.24t·hm^-2)〉黑木相思(4.21t·hm^-2);3种相思人工林林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卷荚相思(75.21t·hm^-2)〉黑木相思(49.19t·hm^-2)〉马占相思(48.22t·hm^-2)。对3种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布格局的比较研究表明:卷荚相思生产力高,适宜在闽南山地营林生产实践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 人工林 生物 分配格局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途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岳邦瑞 康世磊 江畅 《风景园林》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研究探讨了空间尺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层次的对应关系,认为在城市—区域这一特定尺度上,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宏观保护的关键层次,基于城市—区域整体环境的系统性和差异性以及生物流与过程,建立城市—区域框架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本文研究探讨了空间尺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层次的对应关系,认为在城市—区域这一特定尺度上,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宏观保护的关键层次,基于城市—区域整体环境的系统性和差异性以及生物流与过程,建立城市—区域框架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寻找"最优景观格局"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之一,并藉此总结出城市—区域尺度的两种空间类型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针对城市基质的区域空间类型提出了"城乡景观格局优化途径",该途径包括有"集聚间有离析"、"景观安全格局","绿色基础设施"3大模式及5大格局优化策略;第二种是针对自然基质的区域空间类型提出的"自然保护区途径",该途径包含有"保护区圈层"与"保护区网"2大模式以及6大保护区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规划 区域规划 景观规划 城市规划 景观格局 景观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InVEST模型及其在县域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朝 杨贤房 +3 位作者 陈进栋 王琦 刘婷 邓南荣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5-1353,共9页
县域尺度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精细评估可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施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以粤北山区翁源县为例,采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结合区域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特征,以生境质量指数、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为评价指标,开展区... 县域尺度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精细评估可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实施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以粤北山区翁源县为例,采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型,结合区域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特征,以生境质量指数、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为评价指标,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翁源县整体生境质量指数(HQI)较高,尤其在人为扰动较弱的水系和林区最为明显,生境质量指数较低区集中在建设用地、耕地等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区域;地形多样性综合指数(TDCI)与地形起伏度和地形坡度位置指数分布格局较为一致,而与地形湿度指数相对差值分布格局相反;生物多样性指数(BCI)分布格局受到香农-威纳指数物种多样性本底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人类足迹指数、生物多样性重要度与植被总覆盖度的交互影响;生物多样性综合安全格局指数与HQI、BCI及TDCI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低风险/低脆弱(高安全)区集中在县域内城镇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和耕地等人类活动强烈区,高风险/高脆弱(低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西北部、东南部、东北部自然保护和饮用水源等人类活动干扰微弱区。通过与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资料进行验证与分析,改进优化后的评估结果更能精细和客观地反映研究区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生境质量模型 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 地形多样性综合指数 生物多样性安全格局 翁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黑龙江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文明 葛峰 +7 位作者 张慧 韩晓盈 苏丹 仇宽彪 杨悦 仇洁 张琨 唐夫凯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基于光学利用率模型,利用生物量、高程、气候等评价因子,估算了2000—2020年黑龙江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研究了黑龙江省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此为基础,对2000—2020年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估与分级,并结合... 基于光学利用率模型,利用生物量、高程、气候等评价因子,估算了2000—2020年黑龙江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研究了黑龙江省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此为基础,对2000—2020年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进行了评估与分级,并结合关键气候因子年际变化分析了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植被生长态势呈向好趋势,NPP近20年增加了约20%,物种栖息环境质量改善.(2)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稳步提升,近5年提升幅度尤为明显.2000年以来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极重要区增加约15%,其中近5年贡献了约5%.(3)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步增加的趋势,极重要、重要区占比为33.5%,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伊春市及佳木斯市、鹤岗市西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点区域.同时,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存在差异,林地、耕地和草地是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主要贡献地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净初级生产力 格局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山草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 被引量:15
20
作者 罗正明 刘晋仙 +3 位作者 周妍英 杜京旗 吴强 柴宝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83-2793,共11页
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维持机制即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微生物生态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量化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尽管原生生物是土壤微生物群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微生物食物链中扮... 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维持机制即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微生物生态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量化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对微生物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尽管原生生物是土壤微生物群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微生物食物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与细菌和真菌相比,目前对原生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知之甚少。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五台山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海拔2000—3061 m范围内)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四个海拔梯度的土壤共获得有效序列520673条,分属于8个超群、24个门、65个纲、125个目、222个科和350个属。门水平上,丝足虫门(Cercozoa)、褐藻门(Ochrophyta)、纤毛门(Ciliophora)和顶复门(Apicomplexa)为主要优势类群。LEfSe分析显示,17个生物标志物对海拔梯度非常敏感,不同海拔梯度富集了不同的原生生物种群。尽管海拔对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分析(ANOSIM)结果表明,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冗余分析(RDA)显示海拔、土壤含水量、总氮和植物丰富度指数与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方差分解分析(VPA)和偏Mantel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和空间变量对原生生物群落海拔分布格局均有显著影响,但是环境因子的相对作用(7.9%)明显大于空间变量(1.8%)。土壤原生生物群落之间的Bray⁃Curtis距离与海拔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选择过程可能是亚高山草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零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确定性过程在原生生物群落构建中的相对作用大于随机过程。总之,五台山亚高山草地土壤原生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沿海拔梯度具有显著的变化格局,群落构建主要由确定性过程和随机过程驱动,但确定性过程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生物群落 亚高山草地 多样性 海拔分布格局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