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煤塌陷积水区园林植物配置优化与生物多样性提升--以济宁市为例
1
作者 刘伟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4期182-183,186,共3页
济宁市采煤塌陷导致的区域积水已成为一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济宁市采煤塌陷积水区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针对积水区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以及生物多样性衰减等问题,提出了植物生态修复策略。旨在有效改善积水... 济宁市采煤塌陷导致的区域积水已成为一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济宁市采煤塌陷积水区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针对积水区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以及生物多样性衰减等问题,提出了植物生态修复策略。旨在有效改善积水区环境条件,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营造多样化的生境,最终实现积水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积水区 园林植物 配置优化 生物多样性提升 济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生态社区的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规划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邓一荣 肖荣波 +3 位作者 周健 黄柳菁 丁晓龙 赵璐 《南方建筑》 2014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岭南地区生物潜力巨大,文章选取位于岭南核心地区的电子七所社区作为参与式生态社区改造示范点,通过构建空中绿廊、营造隐蔽生境、打造湿地系统等生态工程技术手段,结合公众参与等措施,探讨了如何在城市社区规划尺度上丰富绿地生物多样... 岭南地区生物潜力巨大,文章选取位于岭南核心地区的电子七所社区作为参与式生态社区改造示范点,通过构建空中绿廊、营造隐蔽生境、打造湿地系统等生态工程技术手段,结合公众参与等措施,探讨了如何在城市社区规划尺度上丰富绿地生物多样性,提升社区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生态社区 生物多样性提升 社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园对提升城市植物多样性的作用——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胡永红 《风景园林》 2023年第2期40-45,共6页
【意义】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升日益重要。植物园可为提升城市植物多样性提供科技支持,为国家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分析】分析目前城市植物多样性存在的主要问... 【意义】在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提升日益重要。植物园可为提升城市植物多样性提供科技支持,为国家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分析】分析目前城市植物多样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植物园对提升城市植物多样性发挥的作用。以上海辰山植物园为例,展示辰山植物园十几年来在植物资源收集、筛选与应用示范,特殊生境绿化技术,外来入侵植物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解析植物园提升城市植物多样性的策略。【展望】植物园可在新品种培育、物种驯化、植物群落构建、生态系统完善4个层面上支持城市植物多样性提升。现阶段,国家植物园应将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更好地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物多样性 国家植物园 生物多样性提升 特殊生境绿化技术 植物群落 辰山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退化果园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绿色休闲空间——基于广州海珠湿地修复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粟娟 潘勇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6期25-30,共6页
湿地生态系统支撑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海珠湿地不断涌现的水质、环境以及果园面积缩小等问题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将土地征为国有,建设全国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以“原生态、少干预、微改造”推进保护修复,并纳... 湿地生态系统支撑着人类可持续发展,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针对海珠湿地不断涌现的水质、环境以及果园面积缩小等问题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将土地征为国有,建设全国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以“原生态、少干预、微改造”推进保护修复,并纳入城市生态控制线。经过近10年的生态修复实践,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康体休闲目的地,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提升 康体休闲 广州海珠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的综合性景观途径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敏姿 翟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06,共6页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对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正在引发不可逆转的动植物灭绝危机,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被认为是当下城市规划设计,尤其是景观设计重要且紧迫的工作。如何在具体的景观设计项目中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缺乏一个可操... 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对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正在引发不可逆转的动植物灭绝危机,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被认为是当下城市规划设计,尤其是景观设计重要且紧迫的工作。如何在具体的景观设计项目中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缺乏一个可操作的整体思路与设计模式。为此,通过对景观设计经典框架的综述与优化,将设计主导、跨学科分工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以及评估与监测的全过程融入景观设计框架之中,综合形成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型设计的五大原则,并通过剖析经典案例印证了此框架的合理性与实操性,以期为保护并提升城市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 景观设计框架 跨学科分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景观野花带建设对传粉昆虫群落多样性及共现网络的影响
6
作者 胡文浩 朱钰 +3 位作者 倪康 刘姝怡 邵旭华 徐文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9期1771-1781,共11页
农业景观是提供传粉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受城镇化与农业集约化影响,其传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下降。为提升农业景观传粉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在杭州市乔司农场开展了野花带构建实证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野花带通过... 农业景观是提供传粉服务的重要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受城镇化与农业集约化影响,其传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下降。为提升农业景观传粉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在杭州市乔司农场开展了野花带构建实证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野花带通过丰富植物资源显著提高了传粉蜂类和食蚜蝇的活动密度,但并未显著提升蝴蝶物种丰富度。通过共现网络分析发现,野花带增强了传粉蜂类群落的协作网络复杂性和生态稳定性,群落构建机制以资源异质性驱动的群落替换过程为主。本研究验证了野花带在提升传粉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中的关键作用,为农业景观的生态修复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同时,研究提出优化野花带设计需结合植物种类与功能组合调控,以满足不同类群传粉生物的生态需求。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野花带的长期效应及其在不同景观背景下的适应性,以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提升 资源异质性 群落替换 共现网络分析 农业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