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惠远 冯骥 +2 位作者 张哲 齐月 刘海燕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并以参与主体、主要做法、案例特点、保护成效以及影响力等为依据,凝练形成五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①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带动的目标引领模式类的案例数量居多,占比为43.2%,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最有效的方式;②制度先行的政策驱动模式类的案例较少,占比为4.4%,但仍是我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强有力措施之一;③强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保障模式的案例数量占比为20.3%,案例内容涉及调查评估、执法监督等方面,个别案例运用了AI等最新技术开展调查,科技创新是今后关键工作;④可持续利用的产业带动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4.1%,该模式有利于促进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⑤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8.1%,该模式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议进一步健全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加快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调查监测的科技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多渠道畅通公众参与路径,以期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案例 实践模式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KAP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金敏丽 钟伟良 傅丹诺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3,共8页
为探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KAP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24年7月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自然保护区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放问卷275份,获得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94.19%;(2)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知、... 为探究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KAP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于2024年7月至8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自然保护区社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共发放问卷275份,获得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94.19%;(2)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70±0.76)、(3.67±0.65)、(3.11±0.86)分。认知和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而态度得分处于高水平;(3)认知与态度、态度与行为、认知与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认知、态度和行为与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呈显著正相关,而同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主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别,影响态度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年收入,影响行为是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影响KAP是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和家庭年收入;(5)针对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KAP现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强化社区科普宣教活动工作,构建有效的社区共管参与机制,生态旅游提档升级和完善保护区相关补偿制度等对策。研究结果证实了KAP模型在解释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拓展了KAP模型理论的应用范围,可为自然保护区制定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共赢的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KAP现况 影响因素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与限制因素
3
作者 范志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4期77-78,80,共3页
近年来,济南市借助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契机,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通过物种保护、科普宣传、执法检查、监测管理等手段,为全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护,此项举措有效推动了济南市林业资源增长和产业发展,保障了林业生物的多样性。... 近年来,济南市借助深化林长制改革的契机,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通过物种保护、科普宣传、执法检查、监测管理等手段,为全市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护,此项举措有效推动了济南市林业资源增长和产业发展,保障了林业生物的多样性。对此,简要介绍了济南市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成效,对其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成果与限制因素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空间布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关联性 被引量:4
4
作者 苏香燕 周妍 +3 位作者 张成鹏 王征禹 池秀莲 王庆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13-5123,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已系统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在巩固重要生态屏障、保护重要物...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我国围绕“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已系统实施了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实施在巩固重要生态屏障、保护重要物种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有研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系统评价山水工程布局的合理性。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评价现有工程的空间分布特征,辨识未来工程优先区,以期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提供参考。采用县级珍稀物种分布数量、植被覆盖退化程度、潜在生态胁迫强度3项指标,构建了中国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和优先级指数,并以国家层面划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范围,结合已有工程布局、自然保护区分布开展空缺分析,辨识了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未来山水工程优先区。结果表明:1)我国珍稀物种丰富度较高区域的生态状况总体良好,县域珍稀物种数量大于100种的县有168个,其中植被覆盖退化面积占比超过20%的县仅有24个。2)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面积为393万km^(2),已实施山水工程与其重叠面积约为64万km^(2),涉及42个山水工程,对应珍稀物种数量丰富度多为中等水平。3)当前已实施山水工程多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未来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山水工程区可优先考虑大兴安岭、天山西麓和北麓、横断山区、云南高原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空缺分析 优先区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理论逻辑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原 王其 曾维忠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053-5063,共11页
积极推动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与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举措。基于协同理论,厘清了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二者协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困境的实施策略。研究发现,森林碳... 积极推动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与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举措。基于协同理论,厘清了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辩证关系,剖析了二者协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破解困境的实施策略。研究发现,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的驱动机制有两方面,一是森林碳汇发展对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直接与间接、正向与负向作用,使得二者难以剥离开来独立发展;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产品价值难以单独实现、区域高度重叠但项目主体未能协调统一、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容易损害生物多样性等,致使二者协同面临价格“失灵”、主体“失联”、过程“失当”三大现实困境。为此,要以“森林碳汇+”为核心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私人物品”形式嵌入碳汇市场,推动森林碳汇市场交易主体拓展为“碳增汇+生物多样性保护”双重主体,形成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各环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进而实现森林碳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发展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生物多样性保护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振肖 张丽荣 +2 位作者 刘洋 孟锐 金世超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31-6141,共11页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创新政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国政府2024年更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关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创新政策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具体要求,中国政府2024年更新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设置为首要优先行动领域,并首次部署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优先行动,旨在引导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共同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围绕国内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法规机制缺失、信息披露水平低、技术标准空白、科研支撑薄弱等问题,采用文献综述、跨国比较研究和典型案例解构方法,系统梳理全球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演变和政策工具发展动态,重点解析欧盟生物多样性立法、英国生物多样性净收益政策、巴西私人保护区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四点对策建议:(1)构建统一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框架,(2)建立强制性与激励性结合的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机制,(3)完善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4)培育政府-企业-社区多方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以期为国家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 生物多样性治理 减缓保护层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植被分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作用与意义
7
作者 段春香 余正才 +1 位作者 毛凯东 肖龙山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58-60,共3页
滇东南是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战略中属于西双版纳区,位于中国南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西缘,区域内气候差异大,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植被类型众多。该区域在植被区划中属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交错地带,科学意义与保... 滇东南是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行动战略中属于西双版纳区,位于中国南部喀斯特岩溶地区的西缘,区域内气候差异大,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植被类型众多。该区域在植被区划中属于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交错地带,科学意义与保护价值巨大,目前还未进行系统完整的植被分类调查,应对该区域植被类型进行边牧,为我国开展大规模生多样性本地调查与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南 植被分类 优先区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淑青 薛高煜 《花卉》 2025年第6期34-36,共3页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群落的构建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旨在探讨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议题。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植物群落的构建对于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旨在探讨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融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以实现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和谐统一。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园林植物群落的特性以及两者的关联性,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园林植物群落构建原则、策略及方法,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园林植物群落 生态设计 物种多样性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莉 石朔蓉 +1 位作者 贡琰 胡晓宇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1期169-171,共3页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植物配置、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科普宣传3个方面详细阐述增加公园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 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的生态系统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植物配置、精细化养护管理及科普宣传3个方面详细阐述增加公园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措施,旨在助力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为其他城市公园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园林养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生物多样性保护 精细化养护管理 植物配置 科普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甘肃森林培育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永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1期184-186,共3页
为了提升甘肃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种子采集、苗木培育、合理造林与生态监控体系构建等方法,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森林培育技术要点。研究认为,优化密度配置和加强立体监测可显著提高森林恢复质量,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 为了提升甘肃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种子采集、苗木培育、合理造林与生态监控体系构建等方法,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森林培育技术要点。研究认为,优化密度配置和加强立体监测可显著提高森林恢复质量,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甘肃森林培育 种子采集 苗木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工林结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俊全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120-122,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工林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以单一树种、同龄林为主,无法有效维持多样化的物种群落,从而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此,该文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工林在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人工林结构以单一树种、同龄林为主,无法有效维持多样化的物种群落,从而限制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基于此,该文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从树种多样化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及年龄结构优化等方面入手,系统探讨了人工林结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结构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原则及发展对策
12
作者 黄佳璐 林峤涵 +1 位作者 张骞 汤博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9,I0001,共7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是与人类生活空间直接相关,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关注点。近年,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是与人类生活空间直接相关,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关注点。近年,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都在不断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更是明确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目标。然而,这项工作在具体政策落实和实际应用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整理汇总当前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解决、生态系统服务、因地制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并从构建空间网络、分区管控治理、观测评估预警、试点城市建设、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基于自然解决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网络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赋能云南传统生态知识的现代转化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视角
13
作者 巨苗苗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27-30,共4页
云南省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其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探讨传统生态知识现代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云南传统生态知识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但其转化受制于生态价值量化缺... 云南省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其传统生态知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文以绿色金融为切入点,探讨传统生态知识现代转化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云南传统生态知识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但其转化受制于生态价值量化缺失、金融工具适配性不足及社区参与壁垒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该文提出了绿色金融赋能传统生态知识转化的路径,为云南省实现“生态—文化—经济”协同治理提供了实践参考,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传统生态知识 现代转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环境工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及其策略
14
作者 王晓义 《绿色中国》 2025年第6期97-99,共3页
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它是地球生命体系中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在维护生态稳定,促进经济进步,保障人类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环境工程逐渐显示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器的潜在价值,其融合了跨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影响着... 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它是地球生命体系中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在维护生态稳定,促进经济进步,保障人类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环境工程逐渐显示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利器的潜在价值,其融合了跨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影响着生物多样性。本文分析了绿色环境工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应对策略,旨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新视角及解决方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环境工程 生物多样性保护 影响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防火策略
15
作者 和勇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9期129-131,共3页
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森林防火工作是保障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关键环节。该文深入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防火的关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协同管理策略,旨在实现自然保... 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森林防火工作是保障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关键环节。该文深入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防火的关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协同管理策略,旨在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 森林防火 协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实践研究
16
作者 崔冬龙 裴源政 +1 位作者 倪兆睿 李金文 《国土绿化》 2025年第3期57-59,共3页
祁连山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横跨青海省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构成,总长度约800公里。祁连山起伏延绵,其高寒半干旱气候与垂直气候带谱(荒漠气候→半干旱草原气候→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气候),共... 祁连山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横跨青海省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构成,总长度约800公里。祁连山起伏延绵,其高寒半干旱气候与垂直气候带谱(荒漠气候→半干旱草原气候→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气候),共同塑造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为加快祁连山生态修复治理进程,需加强人为干预措施,通过科学实施万亩造林项目,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造林项目 垂直气候带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于89个案例实证分析
17
作者 于亚茹 《中国水产》 2025年第2期21-23,共3页
我国《长江保护法》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专门规定。本文立足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现状,通过对《长江保护法》实施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 我国《长江保护法》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专门规定。本文立足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现状,通过对《长江保护法》实施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对策,以期为更好地保护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 立法现状 流域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完善对策 保护 长江流域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遂宁市观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路径探究
18
作者 张瑶 李正 +3 位作者 王璞 李双志 蒋红斌 游佐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8期32-36,共5页
遂宁市观音湖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为河流和人工湖泊,是长江支流涪江的重要生态节点,称作城市“生态绿肺”,是涪江湿地生态区的重要生态廊道,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探究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路径... 遂宁市观音湖湿地生态系统主要为河流和人工湖泊,是长江支流涪江的重要生态节点,称作城市“生态绿肺”,是涪江湿地生态区的重要生态廊道,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探究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路径,通过功能区承担的职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等论述,深入剖析当前生物多样性现状,阐明当下多重挑战,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社区参与、构建入侵种评估体系,探索金融支持三条保护实践路径,以谋求观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跃升,同时也为长江中上游同类人工-自然复合型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湖湿地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现状与挑战 保护策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旅游发展
19
作者 马松麟 《花卉》 2025年第8期172-174,共3页
以某自然保护地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效。阐述保护地的自然概况,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科学规划与管理下,自然保护地... 以某自然保护地为案例,深入剖析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效。阐述保护地的自然概况,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科学规划与管理下,自然保护地既能有效维护生物多样性,又能推动生态旅游良性发展,为当地社区创造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彰显其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焦朋侠 李香利 《现代园艺》 2025年第8期61-63,共3页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病虫害管理的相互关系,分析了陕西地区森林病虫害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探讨了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 森林病虫害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密切相关。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病虫害管理的相互关系,分析了陕西地区森林病虫害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探讨了森林病虫害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应用,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森林病虫害可持续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管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