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Cl2/凹凸棒石催化合成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高伟 吕宗莹 +3 位作者 曾桂凤 周永生 王建浩 王车礼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8,共8页
以地沟油制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WO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在自制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采用IR、MS、1H-NMR和HPLC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产物的组成结构对可能的... 以地沟油制废弃油脂脂肪酸甲酯(WOFAME)与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原料,在自制ZnCl_2/凹凸棒石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结构不同的生物增塑剂C22-三酸酯。采用IR、MS、1H-NMR和HPLC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产物的组成结构对可能的合成路径进行探讨;试验优化了产物合成工艺条件,研究了产物的耐热及增塑性能。结果表明,在ZnCl_2/凹凸棒石作用下WOFAME中亚油酸甲酯与DBM可分别经Diels-Alder环加成及双烯加成反应合成"环己烯式"与"悬挂式"的C22-三酸酯;合成产物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4 h,n(DBM)∶n(亚油酸甲酯)=1.1∶1,催化剂用量为WOFAME用量的10%;此条件下,亚油酸甲酯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分别可达97%、94%以上。与碘催化反应相比,三分子加成副产物显著减少。此外,合成的C22-三酸酯的耐热性能及增塑性能均优于碘催化合成的产物,且明显优于邻苯类增塑剂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l2/凹凸棒石 Diels—Alder环加成 双烯加成 生物增塑剂 C22-三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PVC塑料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沈芳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8-1457,1508,共11页
石油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增塑性能已成功占据聚氯乙烯(PVC)增塑剂市场超过80%的份额,但该类增塑剂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存在长期的危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被限制使用,因此,在PVC增塑剂行业中,采用环保可再... 石油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增塑性能已成功占据聚氯乙烯(PVC)增塑剂市场超过80%的份额,但该类增塑剂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存在长期的危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被限制使用,因此,在PVC增塑剂行业中,采用环保可再生的生物基增塑剂代替石油基增塑剂势在必行。生物可再生资源分布广泛、绿色环保、化学结构丰富,为研发新型生物基PVC增塑剂提供了空间。该文简述了国内外增塑剂市场的概况;详细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生物基PVC增塑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植物油类(大豆油类、蓖麻油类)、腰果酚类、柠檬酸酯类、香草酸类、乳酸类、酒石酸类和其他类型的生物基(异山梨酯类、琥珀酸酯类等)增塑剂的研究与应用;最后,在生物质原料和合成工艺的创新性研究、理论计算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新方法应用、生物基PVC增塑剂增塑机理、毒理性和降解性的探究以及产品功能化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生物基材料不仅有望在健康、环境保护及产品生命周期提升等方面贡献积极成效,还能有效减少CO_(2)的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增塑剂 聚氯乙烯 香草酸 乳酸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脂肪酸多酯生物基增塑剂制备及其耐迁移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超群 潘思宇 +1 位作者 侯德隆 陈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58,共6页
为提高聚氯乙烯用环氧脂肪酸酯生物基增塑剂耐迁移性能,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以较高产率在餐厨回收油源脂肪酸双酯α位引入第三个酯基,产物不提纯直接进行环氧化处理,制得环氧脂肪酸多酯生物基增塑剂。在此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核... 为提高聚氯乙烯用环氧脂肪酸酯生物基增塑剂耐迁移性能,利用迈克尔加成反应,以较高产率在餐厨回收油源脂肪酸双酯α位引入第三个酯基,产物不提纯直接进行环氧化处理,制得环氧脂肪酸多酯生物基增塑剂。在此基础上,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确定了产物组成和结构,并对比了环氧脂肪酸多酯、环氧脂肪酸双酯在聚氯乙烯中的耐迁移性能。结果显示,得益于第三个酯基引入,环氧脂肪酸多酯的耐挥发、耐渗出和耐萃取性能均优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这为聚氯乙烯用高性能生物基增塑剂结构设计与制备、餐厨回收油全组分高值利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回收油 生物增塑剂 聚氯乙烯 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混合增塑剂分子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于文喜 颜建伟 +4 位作者 万颖芳 程娟 易夕剑 雷琴 蒋海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71-277,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PVC-增塑剂体系模型。通过溶解度参数(δ)、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力学性能、相互作用能(E_(Interaction))、均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RDF),探究了新型生物基增塑剂(IPBL)与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PVC-增塑剂体系模型。通过溶解度参数(δ)、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力学性能、相互作用能(E_(Interaction))、均方位移和径向分布函数(RDF),探究了新型生物基增塑剂(IPBL)与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共混使用对PVC的增塑效果及增塑机理;评估了IPBL部分替代DOP用于PVC膜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PBL与PVC的δ差值小于DOP与PVC的δ差值,说明IPBL与PVC的相容性更好;IPBL与PVC的E_(Interaction)显著高于DOP与PVC的E_(Interaction),这主要归因于IPBL分子中的极性官能团与PVC分子链之间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RDF分析进一步证实,IPBL与PVC分子间形成氢键的概率明显高于DOP与PVC之间,有助于增强IPBL与PVC间的相互作用。从力学性能和T_(g)的分析发现,IPBL/DOP混合增塑剂对PVC的增塑效果介于IPBL和DOP单独使用时的增塑效果之间,增塑效果随着IPBL比例的增加有所降低。从增塑剂扩散系数可清晰地得出,IPBL的耐迁移性和稳定性优于DOP。研究结果可为IPBL部分替代DOP的方案提供基础性数据和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聚氯乙烯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生物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基二聚酸腰果酚甘油醚酯制备及增塑EC性能研究
5
作者 黎静 周姝君 +4 位作者 徐敏 余小龙 朱鹤松 产雨荷 谈继淮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27,共7页
目的旨在开发一种全生物基环保增塑剂,为解决乙基纤维素包装材料增塑性能差、不可持续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植物油衍生二聚酸及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下通过开、闭环反应得到二聚酸二缩水甘油酯(DGE),再将其与农林废弃物腰果酚... 目的旨在开发一种全生物基环保增塑剂,为解决乙基纤维素包装材料增塑性能差、不可持续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植物油衍生二聚酸及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碱性环境下通过开、闭环反应得到二聚酸二缩水甘油酯(DGE),再将其与农林废弃物腰果酚直接醚化构建全生物基二聚酸腰果酚甘油醚酯(CGDAE),并将其用于乙基纤维素(EC)增塑剂,通过力学、耐低温、耐热和抗迁移性能表征,探究全生物基二聚酸腰果酚甘油醚酯对市售增塑剂全替代的可行性。结果与石油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DINCH)增塑后EC制品(EC/DOP和EC/DINCH)相比,CGDAE增塑后乙基纤维素产品(EC/CGDAE)的拉伸、耐低温、耐热和抗迁移性能更好;特别地,与市售生物基增塑剂环氧大豆油(ESO)增塑后EC制品(EC/ESO)相比,CGDAE增塑后EC(EC/CGEAE)的拉伸性能提高了290%,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了16.2℃,耐挥发性能提升了2.9%,耐迁移性提高了92.2%。结论全生物基CGDAE与EC具有良好的相容及增塑性能,可赋予EC产品优异的力学、耐低温和抗迁移等性能,能够对市售石油基和生物基增塑剂进行全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生物增塑剂 乙基纤维素 植物油 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在PVC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永朋 崔然 +1 位作者 奚桢浩 赵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7,共6页
以异山梨醇和正庚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SDH),并与石油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性能。通过红外分析表征增塑剂与PVC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拉伸试... 以异山梨醇和正庚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增塑剂异山梨醇二庚酯(SDH),并与石油基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对比考察了对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性能。通过红外分析表征增塑剂与PVC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拉伸试验与动态力学测试表征PVC试样的力学性能;通过热重分析与迁移性实验表征增塑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SDH与PV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强;PVC/40SDH试样较同比例的DOP和DOTP增塑PVC表现出更高柔韧性,其中PVC/40SDH的断裂伸长率较PVC/40DOP和PVC/40DOTP分别提高26.29%和33.89%,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分别降低1.67℃和4.15℃;SDH的热稳定性、挥发性和耐抽提性介于DOP和DOTP之间。SDH的综合增塑性能较优,可以替代DOP和DOTP用于PVC的增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增塑剂 异山梨醇二庚酯 聚氯乙烯 增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食用植物油生物基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妮 赵晓颖 翁云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对废食用植物油生物基增塑剂及其环氧化工艺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废食用植物油环氧化工艺的均相酸催化法、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和脂肪酶催化法3种常见方法,并分别对其催化原理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废食用植物油生物基增塑剂的应用进... 对废食用植物油生物基增塑剂及其环氧化工艺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废食用植物油环氧化工艺的均相酸催化法、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法和脂肪酶催化法3种常见方法,并分别对其催化原理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废食用植物油生物基增塑剂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食用植物油 生物增塑剂 环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增塑剂2,5-呋喃二甲酸正丁酯的合成及其优化
8
作者 刘志春 陆贻超 +2 位作者 马中森 张亚杰 王邃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法以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2,5-呋喃二甲酸正丁酯(DBF),并在控制单因素变量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工艺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DBF产率的影响。结... 以碳酸钾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法以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DMF)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2,5-呋喃二甲酸正丁酯(DBF),并在控制单因素变量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工艺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DB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DBF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碳酸钾的用量为DMF用量的4%(质量分数,下同),反应时间为76.05min时,DBF的平均产率为9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增塑剂 2 5-呋喃二甲酸正丁酯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甘油酯类增塑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沈一蕊 周津君 +3 位作者 沈曙光 周文斌 刘德开 蒋平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99-1705,1721,共8页
以甘油和不同结构脂肪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戊酸和2-甲基丁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甘油酯类生物基增塑剂[甘油三辛酸酯、甘油三(2-乙基己酸)酯、甘油三戊酸酯和甘油三(2-甲基丁酸)酯]。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 以甘油和不同结构脂肪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戊酸和2-甲基丁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了甘油酯类生物基增塑剂[甘油三辛酸酯、甘油三(2-乙基己酸)酯、甘油三戊酸酯和甘油三(2-甲基丁酸)酯]。利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比了4种增塑剂塑化的聚氯乙烯(PVC)试片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塑化的PVC试片的性能。结果表明,与DEHP塑化的PVC试片相比,甘油三戊酸酯/PVC试片的断裂伸长率提高151.0%;甘油三辛酸酯/PVC试片的初始降解温度(T_(5%))提高12.3℃;甘油三(2-甲基丁酸)酯/PVC试片的耐抽出性更好,均具有替代DEHP的潜力。增塑剂的构效关系表明,在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下分子结构中支链多的增塑剂与PVC之间的相容性和耐抽出性更好,但热稳定性和耐挥发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增塑剂 聚氯乙烯 甘油基酯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山梨醇的新型生物基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对PVC的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永刚 史宫会 +3 位作者 刘宇乐 杨明明 王旭华 王丽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29,共5页
以异山梨醇为基体,合成了不同分子结构的生物基增塑剂二丁酸异山梨酯与二丁烯酸异山梨酯,并用于聚氯乙烯(PVC)改性。对所制生物基增塑剂进行分子结构表征,考察了其对PVC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生物基增塑剂均能提高... 以异山梨醇为基体,合成了不同分子结构的生物基增塑剂二丁酸异山梨酯与二丁烯酸异山梨酯,并用于聚氯乙烯(PVC)改性。对所制生物基增塑剂进行分子结构表征,考察了其对PVC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生物基增塑剂均能提高PVC的冲击强度,且二丁酸异山梨酯增塑效果优于二丁烯酸异山梨酯。每100 g PVC中增塑剂添加量均为10 g时,二丁酸异山梨酯增韧PVC的冲击强度为2.91 kJ/m^(2),较参比试样(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提高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生物增塑剂 异山梨醇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呋喃二甲酸的新型生物基增塑剂的制备及其增塑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一鸣 杜永刚 +2 位作者 杨明明 王莉 庄翔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68,共6页
以2,5呋喃二甲酸为基体分别与反式2己烯醇、正己醇反应,制备出不同分子结构的生物基增塑剂。通过冲击、拉伸测试并结合动态力学分析考察增塑剂分子结构及添加量对聚氯乙烯(PVC)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流变仪考察增塑剂分子结构及添... 以2,5呋喃二甲酸为基体分别与反式2己烯醇、正己醇反应,制备出不同分子结构的生物基增塑剂。通过冲击、拉伸测试并结合动态力学分析考察增塑剂分子结构及添加量对聚氯乙烯(PVC)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流变仪考察增塑剂分子结构及添加量对PVC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均能提高PVC材料的冲击强度,且2,5呋喃二甲酸二正己酯(DNHFDC)增塑效果优于2,5呋喃二甲酸二(反式2己烯)酯(DT2HFDC);当添加量为10份(质量份,下同)时,以DNHFDC为增塑剂的PVC材料比添加等量DOP时的冲击强度提高了0.28 kJ/m^2,拉伸强度降低了4.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生物增塑剂 2 5呋喃二甲酸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山梨醇合成及其增塑作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浩宇 任杰 +4 位作者 楚喆 康菡子 陈瑨 侯静 周文欣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83,共6页
异山梨醇作为一种生物基化合物,其独特的刚性环状结构与羟基反应位点为功能化设计提供了基础。聚焦近年来异山梨醇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系统解析了异山梨醇合成过程中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体系对反应选择性... 异山梨醇作为一种生物基化合物,其独特的刚性环状结构与羟基反应位点为功能化设计提供了基础。聚焦近年来异山梨醇的合成、改性及其在增塑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系统解析了异山梨醇合成过程中新型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体系对反应选择性的调控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异山梨醇改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总结了近年来异山梨醇及其衍生物作为增塑剂在聚氯乙烯、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异山梨醇基增塑剂在包装、医疗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综合性能可媲美传统增塑剂,且具备自然环保,可完全降解的特性,为高分子材料绿色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山梨醇 合成 改性 生物增塑剂 可降解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对乙酰木粉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谢振华 金立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6,共5页
利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得乙酰化木粉(A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将3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及表面能、增塑剂热迁移、热机械性能和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 利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得乙酰化木粉(A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将3种环氧脂肪酸甲酯增塑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及表面能、增塑剂热迁移、热机械性能和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塑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下降,但整体来说添加1号增塑剂的材料的力学强度最高;同时该材料具有最低的吸水率,接触角测试也能验证其界面极性最小。在85℃及100 min内1号增塑剂的热迁移常数相比最小,但随着时间的延长3号增塑剂在材料中的保留最好。TMA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大材料的膨胀加剧,添加3号增塑剂的复合材料相比具有最大的线膨胀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增塑剂 乙酰化木粉 低密度聚乙烯 环氧脂肪酸甲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增韧聚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彭少贤 蔡小琳 +1 位作者 胡欢 赵西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617-2623,共7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生物可降解热塑性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不污染环境,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环保材料之一。然而,纯PLA分子链刚性大、性脆、结晶速率慢,这些缺点都极大地限制了PLA在各领域的应用。近年来,PLA的... 聚乳酸(PLA)是一种高模量、高强度的生物可降解热塑性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不污染环境,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环保材料之一。然而,纯PLA分子链刚性大、性脆、结晶速率慢,这些缺点都极大地限制了PLA在各领域的应用。近年来,PLA的增韧研究越来越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增塑改性就是增韧PLA的有效方法之一。增塑能提高PLA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减小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从而改善PLA的加工流动性和脆性。但增塑剂与PLA相容性不佳,小分子增塑剂易迁移,大分子增塑剂会与PLA发生相分离。为防止PLA制品带来的危害,学者们纷纷开始研究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对PLA的增韧效果。最近,比较热门的环境友好型增塑剂有柠檬酸酯类增塑剂、聚乙二醇(PEG)、乳酸低聚物(OLA)、植物油基增塑剂等。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对PLA的增塑效果好,增塑后PLA的断裂伸长率增至400%,但增塑后的PLA材料变软,力学性能达不到应用要求,且柠檬酸酯类增塑剂易从PLA材料中迁出,材料最终性能将变得更差。PEG能有效增韧PLA,但PEG易与PLA发生相分离,随后,学者们将PEG接枝在PLA链上进行增塑,取得了不错的增韧效果。OLA与PLA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且相容性较好,直链OLA增塑PLA后其延展性显著提高,但材料强度明显下降。同时,还可以利用支化OLA增塑PLA,使PLA中的结晶区域与无定形区域达到平衡来提高PLA的韧性。植物油基增塑剂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易于获得,且源于可再生资源,但与PLA的相容性差,易发生相分离。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增韧聚乳酸方面的研究,并分别综述了柠檬酸酯类增塑剂、聚乙二醇(PEG)、乳酸低聚物(OLA)、植物油基增塑剂对PLA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类增塑剂增塑PLA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制备高透明、高性能且可生物降解的PLA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塑改性 乳酸低聚物(OLA) 生物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合成环保增塑剂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49
15
作者 蒋平平 张书源 +2 位作者 冷炎 董玉明 张萍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53-964,共12页
综述了国内外催化合成新型增塑剂的新方法和催化反应工艺、催化剂的种类和制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新型环保增塑剂的性能、应用及研究现状,包括生物基植物油、聚酯、柠檬酸酯、偏苯三酸三酯及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 综述了国内外催化合成新型增塑剂的新方法和催化反应工艺、催化剂的种类和制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新型环保增塑剂的性能、应用及研究现状,包括生物基植物油、聚酯、柠檬酸酯、偏苯三酸三酯及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类增塑剂的合成与性能,并与传统合成方法及催化剂比较,指出了我国催化合成增塑剂的趋势和增塑剂在国家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方向,提出我国增塑剂行业及新材料助剂领域的发展应着重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非邻苯结构类、植物油基增塑剂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增塑剂 酯化反应 PVC助剂 生物增塑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制备乙酰蓖麻油酸甲酯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存燕 李为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59,共4页
以蓖麻油酸甲酯和乙酸酐为原料,以1,3-吡啶丙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制备乙酰蓖麻油酸甲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制备乙酰蓖麻油酸甲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蓖麻油酸甲酯与乙酸酐摩尔比1∶1.25,反... 以蓖麻油酸甲酯和乙酸酐为原料,以1,3-吡啶丙烷磺酸硫酸氢盐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制备乙酰蓖麻油酸甲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制备乙酰蓖麻油酸甲酯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蓖麻油酸甲酯与乙酸酐摩尔比1∶1.25,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80℃,离子液体用量3%(占蓖麻油酸甲酯质量)。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乙酰蓖麻油酸甲酯转化率可达到9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增塑剂 离子液体 酯交换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改性型医用聚氯乙烯 被引量:3
17
作者 包永忠 黄华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4-17,共4页
本文对增塑剂渗出性小或亲水性。
关键词 医用聚氯乙烯 接枝共聚 增塑剂渗出 亲水性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低分子量聚酯对PVC增塑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洋 韩宇 +3 位作者 翁云宣 宋鑫宇 黄志刚 张彩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4,共8页
将环氧大豆油(ESO)与癸二酸(SA)进行开环固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得到3种不同分子量的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低分子聚酯(ESO-SA_(5)、ESO-SA_(9)和ESO-SA_(13)),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再以ESO-SA_(n)为增塑剂,研究其分子量和添加量对... 将环氧大豆油(ESO)与癸二酸(SA)进行开环固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得到3种不同分子量的环氧大豆油-癸二酸低分子聚酯(ESO-SA_(5)、ESO-SA_(9)和ESO-SA_(13)),并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再以ESO-SA_(n)为增塑剂,研究其分子量和添加量对聚氯乙烯(PVC)增塑效果、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对比了不同成型方式(溶剂流延膜和熔融压制膜)对PVC增塑膜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热稳定剂的加入对熔融压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成型方式制备的PVC增塑膜中,均为添加30份ES0-SA_(9)的增塑膜具有最好的性能,包括增塑效果、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269.6%,拉伸强度28.7 MPa)及热性能(初始热分解温度284.3℃)等;熔融压制使PVC与增塑剂分子之间能到达更好的混合效果,可实现分子水平的混合;由于钙锌稳定剂与基体的相容性较差且同时破坏了ESO-SA_(n)在PVC中形成的增塑网络结构,热稳定剂的加入反而导致增塑膜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等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环氧大豆油 生物增塑剂 低分子量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栲胶聚丙氧基醚酯的合成及增塑PVC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谈继淮 余敏 +3 位作者 张彤彤 黄能坤 王梓雯 朱新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47-4855,共9页
以工业级杨梅栲胶粗品为原料,通过环氧丙烷醚化和脂肪酸(乙酸、丁酸和油酸)直接酯化的方式,构建增塑性能高、抗迁移性能好的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剂(TEPEA、TEPEB和TEPEO)。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栲... 以工业级杨梅栲胶粗品为原料,通过环氧丙烷醚化和脂肪酸(乙酸、丁酸和油酸)直接酯化的方式,构建增塑性能高、抗迁移性能好的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剂(TEPEA、TEPEB和TEPEO)。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栲胶聚丙氧基多元醇和栲胶聚丙氧基醚酯的分子量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剂增塑后聚氯乙烯(PVC)制品(PVC/TEPEA、PVC/TEPEB和PVC/TEPEO)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耐低温性能、耐挥发性能和耐溶剂迁移性能进行测试。此外,通过合成低分子量栲胶聚丙氧基乙酸酯(LTEPEA),并将其增塑后的PVC制品(PVC/LTEPEA)与PVC/TEPEA、PVC/TEPEB和PVC/TEPEO进行综合性能差异比较,研究丙氧基对栲胶基增塑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栲胶聚丙氧基醚酯增塑后PVC制品的综合性能与其结构中丙氧基聚合度及酯基上的烷基碳链长度有关;丙氧基聚合度大且酯基上碳链最短的栲胶聚丙氧基乙酯(TEPEA)增塑后的PVC制品的增塑、耐挥发和抗迁移性能均优于传统石油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增塑后的PVC制品(PVC/DOP),表明TEPEA可作为主增塑剂替代有毒的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胶 聚氯乙烯 栲胶聚丙氧基醚酯 生物增塑剂 抗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