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基因工程产品(重组人白介素-11)的过敏反应试验探讨
1
作者 宣尧仙 陈国灿 +2 位作者 徐潘生 卢祺炯 陈云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基因工程产品 重组人白介素-11 致敏途径 豚鼠 全身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基因工程制剂在猪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康丽娟 万遂如 《吉林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16-18,20,共4页
自从重组人胰岛素问世以来,基因工程制剂异军突起,目前国内外已研发成功约5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肝炎、糖尿病、发育不良、遗传性疾病,以及一些疑难病症上,起到了化学药品难以达到的治疗作用,因为这些生物基因工程药物的研... 自从重组人胰岛素问世以来,基因工程制剂异军突起,目前国内外已研发成功约5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治疗癌症、肝炎、糖尿病、发育不良、遗传性疾病,以及一些疑难病症上,起到了化学药品难以达到的治疗作用,因为这些生物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集中体现了现代生物学、现代医学与药学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大连三仪动物药品公司针对我国养猪业中猪病发生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全力研发了一批生物基因工程制剂,并推向了市场。经几年来在猪病临床上使用证实,已取得了满意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本文就此作一简介,供同仁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因工程 猪病防治 动物药品 制剂 应用 重组人胰岛素 基因工程药物 科学技术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被引量:1
3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申报 审批 安全控制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步入正轨
4
作者 徐影 《农村科技》 1998年第1期28-28,共1页
为了加强对基因工程的安全性体价管理,避免转基因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国家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委员会于1997年5月6日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将对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中的申请每年进行两次评... 为了加强对基因工程的安全性体价管理,避免转基因技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国家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委员会于1997年5月6日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将对我国基因工程研究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商品化生产中的申请每年进行两次评价。第一批26个申请项目的评价工作已经完成。据了解,近几年我国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发展迅速,一批转基因动物、植物、微生物陆续进入试验、示范,参照国际上的做法,国家科委和农业部曾先后颁布《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因工程 安全管理 基因技术 农业部 工程安全 中间试验 人类健康 安全性 商品化生产 环境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EGF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雷 王莉 +4 位作者 姜叙诚 郑林 张帆 赵涵芳 许伟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背部皮肤制作深达皮肤全层的正方形创面,实验组大鼠创面上覆含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 目的探讨含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背部皮肤制作深达皮肤全层的正方形创面,实验组大鼠创面上覆含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对照组分别在大鼠创面上覆整合空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的生物膜、空白生物膜和仅覆切口膜。采用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术后3、7、14、29 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各时相实验组中新生的毛细血管数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VEGF表达与新生毛细血管数正相关。结论将含hVEGF重组质粒的成纤维细胞种植的基因工程生物膜覆盖于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能使创面成纤维细胞持续、有效地表达VEGF,强有力地促进肉芽组织增生,有利于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工程生物 肉芽组织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范书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2期39-42,共4页
生物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文中对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综述。
关键词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安全性 活疫苗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控制对策与措施(III)——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范书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阐述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原则、动物试验生物安全控制。
关键词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生物安全 控制措施 兽药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控制对策与措施(I)——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管理 被引量:2
8
作者 范书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像其它生物技术产品一样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连载软科学研究报告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 ,阐述了对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控制、安全... 像其它生物技术产品一样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连载软科学研究报告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 ,阐述了对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控制、安全管理、生物安全评价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等内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生物安全控制 安全管理 法律法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安全控制对策与措施( II )——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范书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阐述了与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有关的动物病原体的危害性分类与生物安全等级。
关键词 动物病原体 生物安全等级 生物安全性评价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书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6期13-15,共3页
本文参照我国现行的一些法规 ,结合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 ,对动物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在研制与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研究与开发 安全控制措施 实验研究阶段 中间试制阶段 环境释放 试生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研究与开发进展
11
作者 范书才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诊断试剂、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转基因动物疫苗。
关键词 兽用基因工程生物制品 研究开发 疫苗药物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因工程微生物及其安全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悦 李青超 +5 位作者 兰英 赵秀梅 刘洋 王立达 闫锋 韩业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22-126,136,共6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的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被不断深入研究,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风险评价在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分析及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对农业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分类,包括... 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的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被不断深入研究,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研究的焦点,风险评价在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性分析及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对农业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分类,包括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杀虫微生物、防病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肥料及其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同时从基因工程微生物自身特点、基因转移、扩散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安全性风险进行综述;另外也从受体微生物、基因操作过程及对基因改造后遗传工程菌的安全性风险评价方面开展了讨论,以期为基因工程微生物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生物 安全性风险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麟 黎晓英 +2 位作者 付明 李昌灵 刘胜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4期267-268,272,共3页
阐述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改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让该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 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异源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东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68-574,598,共8页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异源表达在药物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转移至不同的异源宿主中表达,不仅能够激活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而且可将异源表达体系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组合生物... 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异源表达在药物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转移至不同的异源宿主中表达,不仅能够激活沉默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而且可将异源表达体系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组合生物合成生产更多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化合物。本文结合当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概述了基因簇异源表达宿主的选择依据及生物合成基因簇在不同宿主表达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天然产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异源表达 基因工程:组合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基因测序可提高生物燃料产出效率
15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10期79-79,共1页
据2012年5月16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5日报道,美国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了细菌耐受有毒盐溶液的生理机制,有望大大提高微生物抵抗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盐溶液毒性的能力。研... 据2012年5月16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5日报道,美国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了细菌耐受有毒盐溶液的生理机制,有望大大提高微生物抵抗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盐溶液毒性的能力。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可作为耐离子液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基础,带来更高效的生物燃料生产工艺。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因工程 生物燃料 基因测序 《科技日报》 利用 能源研究所 物理学家 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基因生物知识问答(1)
16
作者 何超 《湖南农业》 2012年第2期19-19,共1页
问:什么是转基因生物?答: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生物。转基因生物又称为"基因修饰生物",还被称为基因工程生物、现代生物技术生物、遗传改良生物体、遗传工程生物体、具有新性状的生物体和改性活生物体等。
关键词 农业转基因生物 知识问答 基因工程生物 现代生物技术 基因组构成 基因技术 生物 基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17
作者 杨培龙 姚斌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3期74-76,共3页
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自2008年由农业部批准成立运行,本实验室为国内第一个饲料科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室,率先开展将微生物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到传统饲料工业中这一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重点开放实验室 饲料科学 生物技术 农业部 生物基因工程 高新技术应用 分子生物 蛋白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浸矿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文俊 王永东 曹运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85,共5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浸矿微生物的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了一些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浸矿微生物鉴定和浸矿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情况,包括16S rRNA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浸矿微生物的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了一些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浸矿微生物鉴定和浸矿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情况,包括16S rRNA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实时定量PCR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基因间隔序列分析技术、浸矿微生物质粒载体研究、外源基因导入浸矿微生物方法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浸矿微生物鉴定 浸矿微生物基因工程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基因转移 被引量:17
19
作者 欧剑虹 谢志雄 +2 位作者 陈向东 倪丽娜 沈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重点阐述远缘生物之间发生的广泛的基因交流,以及... 简要介绍了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的基本概念以及进行转移的主要方式:由质粒或病毒等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和基因的"直接"水平转移。并结合基因组序列分析,重点阐述远缘生物之间发生的广泛的基因交流,以及其与进化、系统发育和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基因转移 进化 系统发育 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进展良好
20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6期53-5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抗除草剂的转bar基因水稻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相继通过了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转入的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抗除草剂的转bar基因水稻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相继通过了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转入的bar基因能稳定遗传,并在不同生育期均能充分发挥表达对除草剂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除草剂 基因水稻 转BAR基因水稻 中科院 生物基因工程 释放试验 基因技术 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中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