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景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3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及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年两组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 77%(3/52)低于对照组19.23%(10/52)(χ2=4.308,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效果虽不及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但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肢D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冠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616-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水泥型假...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生物型假体置入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不及骨水泥型假体,但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髋关节置换术 生物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中重度髋臼内陷
3
作者 刘鹏 宋晓阳 +3 位作者 常彦峰 甄平 刘军 周胜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087-1095,共9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髋臼内陷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生物型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髋臼内陷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生物型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28髋)RA继发髋臼内陷患者,男5例(8髋),女15例(20髋),年龄45~64(55.10±4.96)岁。术前髋臼内陷深度8.43~16.29(11.91±2.59)mm。根据Sotello-Garza和Charnley分型:Ⅱ型(内陷6~15mm)15例(23髋)、Ⅲ型(内陷>15 mm)5例(5髋)。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和(或)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重建髋臼,采用压配方式固定生物型多孔髋臼杯。术后随访评估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双下肢长度差、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Harris评分;X线片评估植骨愈合情况、髋臼旋转中心恢复情况及假体松动情况。结果:20例获随访,时间2~10(5.45±2.50)年。手术时间75~160(103.32±18.18)min;术中出血量150~650(319.64±122.61)ml。术中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水平移位由术前(11.40±1.85)mm增加到(25.99±2.56)mm(P<0.01);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垂直移位由术前(89.36±5.20)mm增加到(71.84±3.55)mm(P<0.01);髋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44.43±10.57)°增加到(98.75±12.52)°(P<0.01);髋关节的外展活动度由术前(12.50±6.01)°增加到(32.82±5.39)°(P<0.01);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19.39±5.93)mm减少到(6.64±2.87)mm(P<0.01);VAS由术前(5.36±0.78)分降低到(1.82±0.86)分(P<0.01);Harris评分由术前(41.39±7.77)分增加到(89.00±4.67)分(P<0.01)。末次随访的患者均可在不借助辅助下自主活动。其中,2例(2髋)患者活动后髋部疼痛不适,1例(1髋)因摔倒致假体周围骨折。结论: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植骨重建髋臼,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联合生物型多孔钽/钛金属髋臼杯治疗RA继发髋臼内陷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类风湿关节 髋臼内陷 骨移植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文迪 彭普基 +2 位作者 杨家浩 张宏军 尚双杰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股骨髓腔Dorr分型C型)95例,将采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7... 目的:探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股骨髓腔Dorr分型C型)95例,将采用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7例患者列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股骨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Harris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状态调查量表36项(SF-36)]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47.35±6.35)分、(63.53±10.06)分、(72.24±11.63)分]高于对照组[(44.56±5.43)分、(49.66±8.71)分、(56.76±9.11)分](P<0.05);观察组SF-36评分[(70.35±8.26)分、(76.39±9.37)分、(80.43±9.17)分]高于对照组[(66.54±8.69)分、(69.66±9.91)分、(72.24±12.27)分](P<0.05);观察组VAS评分[(3.12±0.85)分、(1.89±0.10)分、(1.09±0.10)分]低于对照组[(3.66±1.01)分、(2.46±0.17)分、(1.48±0.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加长柄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假体松动、脱位或假体周围骨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加长柄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骨折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胡彦 杨斌 +2 位作者 李齐付 高祥文 周大标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骨折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2年6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洪湖市中医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8例患者,根据术后关节是否松动分为不松动组(n=109)和松动组(n=9)。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 目的:分析髋关节骨折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2年6月在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洪湖市中医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8例患者,根据术后关节是否松动分为不松动组(n=109)和松动组(n=9)。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假体松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率为7.63%(9/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5岁(OR=2.623,95%CI:2.370,4.784)、骨质疏松(OR=3.280,95%CI:4.470,7.538)、BMI>28 kg/m^(2)(OR=2.936,95%CI:4.816,6.781)、假体周围骨折(OR=3.739,95%CI:5.210,6.705)均是术后假体松动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超重、假体周围骨折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松动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少平 曹梦华 +1 位作者 刘新洲 陈震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36-37,共2页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型假体组(n=30)和骨水泥型假体组(n=26),在术后评估感染和手术时间,在1年后评估Harris功能评分和死亡率。结果... 目的对比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型假体组(n=30)和骨水泥型假体组(n=26),在术后评估感染和手术时间,在1年后评估Harris功能评分和死亡率。结果生物型假体组在住院期间的心肺事件方面优于骨水泥型假体组(P=0.018)。结论生物型假体和骨水泥型假体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均可得到可靠的临床疗效(Harris),而生物型假体在心肺事件方面优于骨水泥型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S接骨板治疗假体稳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8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管东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周围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LISS接骨板 稳定 治疗 微创内固定系统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学锋 刘晶 徐红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1期34-35,共2页
目的:对比用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唐山弘慈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 目的:对比用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唐山弘慈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物型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对观察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的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长和术中的出血量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长更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Harris的评分更高,P<0.05.在术后的第6月,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与使用生物型假体相比,使用骨水泥型假体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其住院的时间,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生物 老年 不稳定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9
作者 赵博 李吉 张仲凡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邓州市中心医院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共86例,根据术后随访1年是否发... 目的探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邓州市中心医院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共86例,根据术后随访1年是否发生假体周围感染分为感染组(12例)和未感染组(7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评估上述危险因素用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比例、髋关节置换原因、假体类型、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可能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超过120 min、合并糖尿病及髋关节肿瘤均是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及髋关节肿瘤均可用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预测,同时三者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CI:0.84~0.9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6%,86.29%,预测效能优于单一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可能与手术时间、有无合并糖尿病及髋关节置换原因有关;而以上三种指标联合用于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风险预测显示出良好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Vancouver分型治疗的效果研究
10
作者 张立元 李新平 +2 位作者 刘月坤 谢金鹏 孙彦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Vancouver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Vancouver分型治疗(即根据患者骨折的Vancouver分型对... 目的:探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Vancouver分型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1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Vancouver分型治疗(即根据患者骨折的Vancouver分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然后观察其骨折的恢复情况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治疗后,这些患者中骨折恢复效果为完全恢复的患者有14例,为有所改善的患者有3例,为未改善的患者有1例,其骨折的恢复率为94.4%。2)治疗后,这些患者中3例A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81.2±2.3)分,6例B1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90.4±1.9)分,4例B2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85.6±1.4)分,3例B3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83.4±3.6)分,1例C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86分。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进行Vancouver分型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周围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进翔 辛超飞 +2 位作者 陆世涛 李广恒 许建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763-1765,共3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慢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治疗。统计患者术后2周切口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患者术前2周和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术前2周和术后2个月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术前2周和术后2个月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术后2周拆除切口缝线,17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渗出。术后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前2周,术后2个月VAS评分、CRP、ESR均低于术前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旷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确切,能更好地控制感染,保留患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磊 彭昊 +2 位作者 方洪松 李彬彬 丁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4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节置入术后2 a 6个月~1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4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节置入术后2 a 6个月~19 a 7个月,45髋中骨水泥型28髋、非骨水泥型17髋。手术取出的假体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区域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其中9例假体表层钴铬小珠脱落,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后疗效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主要是假体表面出现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采用个体化非骨水泥型假体、小锉刀操作、建立良好的骨床将有效避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出现假体松动后应将其取出并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 股骨头 松动 抛光 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德水 张元和 +3 位作者 曹阳 范仲凯 王岩松 吕刚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61髋)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行Delta陶瓷对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和估算前倾角... 目的观察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61髋)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行Delta陶瓷对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和估算前倾角,观察有无陶瓷碎裂、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透亮线和骨溶解、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情况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5~90 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术后引流量150~400 mL。术后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3±7.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0.3±10.5)分(P<0.01)。髋关节功能优37例,良18例,可1例。X线检查示髋臼外展角42.7°±2.6°,前倾角为19.6°±3.5°。随访期间无关节异响发生,未见陶瓷碎裂、假体脱位、骨溶解形成及假体松动、移位和下沉,无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陶瓷 人工 人工关节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19
14
作者 楼燕凤 曹爽 王蔚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是以保肢治疗为主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法,文中探讨此手术的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进行安全边界切除,术前做好介入护理和皮肤准备,施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并发... 目的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是以保肢治疗为主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法,文中探讨此手术的护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膝关节周围骨肉瘤进行安全边界切除,术前做好介入护理和皮肤准备,施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早期有序的功能锻炼指导。并对膝关节功能锻炼情况定期随访。结果 62例患者随访6~103个月,4例出现肿瘤复发,3例出现并发症。膝关节屈曲90~98°,伸直达180°,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the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保肢者进行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5.5%。结论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进行人工肿瘤型假体置换术是外科治疗的主流,良好的护理和仔细的观察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 骨肉瘤 肿瘤置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反复翻修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艳妮 石颖 +6 位作者 王靓 唐珂 张娟慧 何海维 张怀新 张海玥 齐淑芹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7期1598-1600,共3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arthroplasy,THA)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改善髋关节的功能,已被广大患者接受。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假体设计进一步深化,人工髋关节置...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arthroplasy,THA)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手术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改善髋关节的功能,已被广大患者接受。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假体设计进一步深化,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增加,关节置换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越来越多,翻修中骨缺损处理尤其髋臼骨缺损处理是术中核心问题,髋臼能否良好重建关乎手术成功。本文介绍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反复脱位进行多次翻修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脱位 翻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早期松动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永红 刘毅 丰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早期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假体的存活率。方法收集27例THA后假体发生早期松动(5年内)进行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失败关节髋臼假体与骨性髋臼的大小比例、假体安装前倾角及外展角的大小、髋臼假体的旋转...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假体早期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假体的存活率。方法收集27例THA后假体发生早期松动(5年内)进行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失败关节髋臼假体与骨性髋臼的大小比例、假体安装前倾角及外展角的大小、髋臼假体的旋转中心位置、假体安装后双下肢的长度、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等指标及术后是否存在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7例假体松动患者均实施了全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生物型假体翻修22例、骨水泥型假体翻修5例。假体松动原因为感染性松动8例,假体安装失误7例,软组织平衡失调、假体选择与固定方式失误各5例,其他原因如无菌性松动2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早期松动原因有感染、假体安装与选择失误、软组织平衡失调及无菌性松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松动 髋关节翻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和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欣 雷孝勇 康大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构建评估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2月行THA患者538例为研究对象,男318例,女220例,年龄40~60(50.79±6.37)岁。根据对所有行THA患... 目的:构建评估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9年2月行THA患者538例为研究对象,男318例,女220例,年龄40~60(50.79±6.37)岁。根据对所有行THA患者跟踪随访3年的结果,将其分为无骨折组506例和骨折组3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构建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区分度。结果:骨折组行THA患者中存在骨质疏松状态、有外伤史、有髋关节翻修占比高于无骨折组(P<0.05),骨水泥型假体占比低于无骨折组(P<0.05)。骨质疏松状态[OR=4.177,95%CI(1.815,9.617),P<0.05],外伤史[OR=7.481,95%CI(3.104,18.031),P<0.05],髋关节翻修[OR=11.371,95%CI(3.220,40.153),P<0.05]是影响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水泥型假体[OR=0.067,95%CI(0.019,0.236),P<0.05]是影响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独立保护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7.864,P=0.32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92,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77.7%。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行THA患者术后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较好,有益于临床预测行THA患者假体周围是否发生骨折,为进行个体化预防骨折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骨折 预测模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西京 陈君长 +3 位作者 金辽沙 李辉 殷奇 赵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83-384,共2页
从1984年以来共处理人工髋关节末后并发症12例。其中感染2例,脱位2例,假体松动与骨折各2例、髋部异位骨化4例。我们认为严重感染病例应及时取出假体,引流伤口,感染控制后第2期置入假体。较轻病例则应积极抗感染,力争保留假体。假体松动... 从1984年以来共处理人工髋关节末后并发症12例。其中感染2例,脱位2例,假体松动与骨折各2例、髋部异位骨化4例。我们认为严重感染病例应及时取出假体,引流伤口,感染控制后第2期置入假体。较轻病例则应积极抗感染,力争保留假体。假体松动常与手术操作技术有一定关系,一旦确诊,须尽平行翻修术。异位骨化症Ⅲ、Ⅳ期病例应手术治疗,术后口服消炎痛或行局部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并发症 人工关节 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假体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战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8期3324-3326,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假体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骨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假体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术中采用骨水泥假体关节,观察组术中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关节。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开始下床锻炼时间和住院天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4、48、72 h疼痛程度,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3%(12/51)、7.84%(4/5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可有效缩短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高髋关节功能,可作为髋关节置换术中首选假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非骨水泥关节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锋 李传杰 +2 位作者 唐延军 李艳菊 吕成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68-68,共1页
对8例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术后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评分为83.6分。认为THA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采用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