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9年春季东海的生物固氮速率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峰
陈敏
+6 位作者
杨伟锋
张润
郑敏芳
邱雨生
童金炉
林志裕
张馨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2009年4~5月间,应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东海25个站位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等要素的分布,分析生物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东海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02 ~ 16 349 nmol/(m3·d)之间,平均为2441 nmol/...
2009年4~5月间,应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东海25个站位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等要素的分布,分析生物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东海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02 ~ 16 349 nmol/(m3·d)之间,平均为2441 nmol/(m3·d).生物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呈现径流影响区最高,黑潮影响区与陆架其他区域相近的特点,径流影响区的平均生物固氮速率约为黑潮影响区和陆架其他区域的2倍,这可能与固氮生物种类的空间变化有关.春季东海的积分固氮速率平均为129 μmol/(m2·d),结合此前获得的夏、秋、冬季的积分固氮速率,估算出东海生物固氮速率的年均值为50 μmol/(m2·d),因而东海的年固氮通量估计为1.4×1010 mol/a,约占全球海洋年固氮通量的0.15%.对东海进行的氮源汇分析表明,生物固氮作用、长江径流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等氮输入通量分别为1.4×1010、7.9×1010和3.9×1010mol/a,反硝化作用和沉积物颗粒氮埋藏的迁出通量分别为9.5 ×1010和3.7×1010 mol/a,东海氮的源汇通量均为13.2×1010 mol/a,表明东海氮的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15N2示踪
生物固氮速率
氮收支
东海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固氮速率测定中^(15)N_2同位素示踪剂的引入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盛保
张润
+4 位作者
陈能汪
赖丽旻
陈敏
郑敏芳
邱雨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50,共9页
生物固氮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海洋新氮来源,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基于稳定同位素(^(15)N_2)示踪吸收法,是目前直接测定海洋生物固氮速率最有效的手段。其中,高效、洁净地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并准确定量...
生物固氮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海洋新氮来源,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基于稳定同位素(^(15)N_2)示踪吸收法,是目前直接测定海洋生物固氮速率最有效的手段。其中,高效、洁净地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并准确定量培养体系底物的同位素示踪水平,是同位素示踪吸收法准确获取固氮速率的关键。本研究针对^(15)N_2同位素示踪剂引入这一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确认改进气泡法是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的首选操作。在对培养体系造成的较小扰动的情况下,可将培养体系氮气底物的^(15)N原子丰度提升至10%以上,相对于另一种导入同位素示踪剂的手段——预溶解海水法,改进气泡法将培养瓶中氮气底物的^(15)N原子丰度提升了近200%。此外,改进气泡法还具有最小化痕量金属沾污、操作简便等优点。将改进气泡法结合与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测定结合,是准确测定水体生物固氮速率的推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速率
15N2
同位素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层水体的生物固氮作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林峰
陈敏
+4 位作者
杨伟锋
张润
曹建平
邱雨生
郑敏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54-6362,共9页
2011年6—7月,利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的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影响研究海域生物固氮速率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68—1080 nmo...
2011年6—7月,利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的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影响研究海域生物固氮速率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68—1080 nmol m-3d-1之间,平均为537 nmol m-3d-1,较高的生物固氮速率大多出现在次表层水体中。研究站位的积分固氮速率变化范围为11—40μmol m-2d-1,平均为23μmol m-2d-1。积分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与不同水团的影响有关,在受黑潮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高,而在上升流和受河流冲淡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低,说明较低的水温及较高的无机氮营养盐可能会抑制研究海域的生物固氮作用。研究海域天然颗粒物δ15N与生物固氮速率之间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可定性指征研究海域生物固氮作用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速率
15N2示踪
颗粒物δ15N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9年春季东海的生物固氮速率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峰
陈敏
杨伟锋
张润
郑敏芳
邱雨生
童金炉
林志裕
张馨星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125020)
国家海洋局大洋专项资助项目(DY125-13-E-01)
文摘
2009年4~5月间,应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东海25个站位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等要素的分布,分析生物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春季东海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02 ~ 16 349 nmol/(m3·d)之间,平均为2441 nmol/(m3·d).生物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呈现径流影响区最高,黑潮影响区与陆架其他区域相近的特点,径流影响区的平均生物固氮速率约为黑潮影响区和陆架其他区域的2倍,这可能与固氮生物种类的空间变化有关.春季东海的积分固氮速率平均为129 μmol/(m2·d),结合此前获得的夏、秋、冬季的积分固氮速率,估算出东海生物固氮速率的年均值为50 μmol/(m2·d),因而东海的年固氮通量估计为1.4×1010 mol/a,约占全球海洋年固氮通量的0.15%.对东海进行的氮源汇分析表明,生物固氮作用、长江径流输入和大气沉降输入等氮输入通量分别为1.4×1010、7.9×1010和3.9×1010mol/a,反硝化作用和沉积物颗粒氮埋藏的迁出通量分别为9.5 ×1010和3.7×1010 mol/a,东海氮的源汇通量均为13.2×1010 mol/a,表明东海氮的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关键词
海洋化学
15N2示踪
生物固氮速率
氮收支
东海
春季
Keywords
marine chemistry
15 N2 tracer
biological N2 fixation rate
nitrogen budget
the East China Sea
spring
分类号
P73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固氮速率测定中^(15)N_2同位素示踪剂的引入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盛保
张润
陈能汪
赖丽旻
陈敏
郑敏芳
邱雨生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5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452903)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子课题(2017FY201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174)
文摘
生物固氮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海洋新氮来源,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基于稳定同位素(^(15)N_2)示踪吸收法,是目前直接测定海洋生物固氮速率最有效的手段。其中,高效、洁净地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并准确定量培养体系底物的同位素示踪水平,是同位素示踪吸收法准确获取固氮速率的关键。本研究针对^(15)N_2同位素示踪剂引入这一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确认改进气泡法是将^(15)N_2引入海水培养体系的首选操作。在对培养体系造成的较小扰动的情况下,可将培养体系氮气底物的^(15)N原子丰度提升至10%以上,相对于另一种导入同位素示踪剂的手段——预溶解海水法,改进气泡法将培养瓶中氮气底物的^(15)N原子丰度提升了近200%。此外,改进气泡法还具有最小化痕量金属沾污、操作简便等优点。将改进气泡法结合与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测定结合,是准确测定水体生物固氮速率的推荐方法。
关键词
生物固氮速率
15N2
同位素示踪
Keywords
N 2 fixation rate
15 N 2
isotope tracer assay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层水体的生物固氮作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林峰
陈敏
杨伟锋
张润
曹建平
邱雨生
郑敏芳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54-636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25020
41076043
+1 种基金
41206062)
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项目(DY125-13-E-01)
文摘
2011年6—7月,利用15N2示踪法实测了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结合温度、盐度、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的分布,分析并讨论了影响研究海域生物固氮速率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生物固氮速率介于168—1080 nmol m-3d-1之间,平均为537 nmol m-3d-1,较高的生物固氮速率大多出现在次表层水体中。研究站位的积分固氮速率变化范围为11—40μmol m-2d-1,平均为23μmol m-2d-1。积分固氮速率的空间变化与不同水团的影响有关,在受黑潮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高,而在上升流和受河流冲淡水影响的海域,生物固氮速率较低,说明较低的水温及较高的无机氮营养盐可能会抑制研究海域的生物固氮作用。研究海域天然颗粒物δ15N与生物固氮速率之间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天然颗粒物氮同位素组成可定性指征研究海域生物固氮作用的强弱。
关键词
生物固氮速率
15N2示踪
颗粒物δ15N
台湾海峡
Keywords
biological N2 fixation rate
nit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particulate matter δ15N
Taiwan Strait
分类号
Q178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9年春季东海的生物固氮速率
林峰
陈敏
杨伟锋
张润
郑敏芳
邱雨生
童金炉
林志裕
张馨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物固氮速率测定中^(15)N_2同位素示踪剂的引入
陈盛保
张润
陈能汪
赖丽旻
陈敏
郑敏芳
邱雨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夏季台湾海峡南部海域上层水体的生物固氮作用
林峰
陈敏
杨伟锋
张润
曹建平
邱雨生
郑敏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