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吸附剂改性栗蓬的制备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刘欣 孙昊雪 +1 位作者 宋子琪 吴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间0.5 h。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栗蓬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条件,在改性栗蓬投加量0.8 g、Cr(Ⅵ)初始浓度20 mg·L^(-1)、吸附时间60 min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率为61.8%。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蓬 过氧化氢 改性 生物吸附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霏 曹丰 +3 位作者 朱崇兵 楚飞虎 李升军 冯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6,共4页
高效、节能、环保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是如今的研究重点之一,生物吸附法因其对环境友好的特性以及优秀的吸附性能,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领域内有着较大的潜力。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酵母、生物质、细菌、藻类等方面对生... 高效、节能、环保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是如今的研究重点之一,生物吸附法因其对环境友好的特性以及优秀的吸附性能,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的领域内有着较大的潜力。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酵母、生物质、细菌、藻类等方面对生物吸附剂进行探索研究,以期让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主要是从生物吸附剂材料分类和生物吸附机理两方面,对目前的生物吸附剂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相应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酵母 生物 细菌 藻类 重金属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菌对汞离子(Ⅱ)的生物吸附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一民 周东琴 魏德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对啤酒酵母菌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生物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菌体用量、Hg2+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生物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对水相中的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 对啤酒酵母菌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Hg2+的生物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菌体用量、Hg2+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生物吸附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对水相中的Hg2+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pH=3、吸附时间为15min时,对质量浓度为2 6g/L的Hg2+溶液进行吸附,去除率可达96%·啤酒酵母菌对Hg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过程,在15min时吸附效果最佳,之后有解吸现象的存在·pH值对Hg2+的吸附影响很大,在pH=3~5时吸附效果较好·温度对该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室温下操作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菌 生物吸附 汞离子 废水处理 环境保护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对废水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和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蔡佳亮 黄艺 郑维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97-1305,共9页
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十分稳定,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难去除性,会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生物吸附剂的分类、吸附机理、吸附模型和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并对其研... 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十分稳定,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难去除性,会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生物吸附剂的分类、吸附机理、吸附模型和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等4个方面,并对其研究和应用前景作了有益讨论。结果表明,生物吸附剂已成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和重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对于我国治理水生生态环境问题和改善水生生态环境质量将起到较为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生物吸附 重金属 废水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对铬(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廖鹏飞 张武昌 +4 位作者 穆巍巍 吕欢欢 黄玉琴 夏金兰 葛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1-2557,共7页
以钝顶螺旋藻和磁性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为材料,采用海藻酸钙进行包埋制备出钝顶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剂,从pH、温度、吸附动力学等方面研究钝顶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1.5,温度为40℃时,吸附效果最... 以钝顶螺旋藻和磁性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为材料,采用海藻酸钙进行包埋制备出钝顶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剂,从pH、温度、吸附动力学等方面研究钝顶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1.5,温度为40℃时,吸附效果最好,时间在120 min时吸附容量达到饱和吸附量的96.5%;随Cr(Ⅵ)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增加,吸附效率减小。且与海藻酸钙吸附行为显著不同,说明主要是由钝顶螺旋藻对Cr(Ⅵ)离子吸附作用;钝顶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进行描述;同时,磁性生物吸附剂具有较强的磁性,在加有外界磁场的情况下,能快速地实现固液分离和回收,可简化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磁性生物吸附 铬(Ⅵ) 钝顶螺旋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6
作者 文浩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16期14-16,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生物吸附剂的特性、重金属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优化生物吸附剂工艺条件,提高重金属去除效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生物吸附剂的特性、重金属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优化生物吸附剂工艺条件,提高重金属去除效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吸附剂在重金属去除中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重金属去除 工业废水处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吸附剂对污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韩乐 裴婉莹 +1 位作者 苏毅 李国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7-240,245,共5页
生物吸附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重金属污水方法,以其经济性和有效性的优势已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近年来生物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生物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机理,最后对生物吸附... 生物吸附作为一种新兴的处理重金属污水方法,以其经济性和有效性的优势已经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近年来生物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不同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生物吸附剂吸附铜离子的机理,最后对生物吸附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废水 生物吸附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铅的吸附机理研究——参与铅生物吸附的化学物质及功能团的确定 被引量:20
8
作者 汤岳琴 牛慧 +1 位作者 林军 王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0-54,共5页
对产黄青霉废菌体对废水中Pb2 +的生物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探讨了参与吸附的细胞组分及化学功能团。对菌体的化学处理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经脱蛋白、脱脂及脱乙酰化预处理的菌体对Pb2 +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 对产黄青霉废菌体对废水中Pb2 +的生物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探讨了参与吸附的细胞组分及化学功能团。对菌体的化学处理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经脱蛋白、脱脂及脱乙酰化预处理的菌体对Pb2 +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 +的吸附主要发生在产黄青霉菌细胞壁上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和葡聚糖均参与了吸附过程 ;酰胺基团 (-NHCOCH3)和羟基基团 (-OH)协同作用结合Pb2 +,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产黄青霉菌 金属结合机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花生壳对甲基橙的生物吸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宏 张敬华 +1 位作者 韩润平 李荣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主要研究了酸化花生壳对甲基橙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花生壳能有效结合甲基橙,吸附60min达到平衡,随着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大,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减小,在pH值为5左右,吸附效果最好。随着Na+和K+浓度的增大,... 主要研究了酸化花生壳对甲基橙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花生壳能有效结合甲基橙,吸附60min达到平衡,随着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大,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减小,在pH值为5左右,吸附效果最好。随着Na+和K+浓度的增大,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Ca2+和Mg2+浓度的增大,吸附量逐渐增大,温度升高,对吸附有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293.3K时,最大吸附量为2.67mg.g-1,吸附平衡常数为0.059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甲基橙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和固定化Synechococcus sp.细胞对铬(Ⅵ)生物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金兰 申丽 +2 位作者 何环 聂珍媛 傅金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6,共6页
从pH值、温度及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比较研究游离和经海藻酸固定化的微藻Synechococcus sp.细胞生物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细胞吸附剂在较宽的pH值(1~12)范围内稳定,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为pH=3;在等电点前(pH... 从pH值、温度及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比较研究游离和经海藻酸固定化的微藻Synechococcus sp.细胞生物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细胞吸附剂在较宽的pH值(1~12)范围内稳定,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为pH=3;在等电点前(pH〈3)细胞对Cr(VI)吸附明显增强;在等电点后(pH>3)细胞对Cr(VI)也表现出一定的吸附. 这表明Cr(VI)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到细胞上, 吸附的作用点为蛋白质表面的质子化氨基. 游离细胞经海藻酸固定化后,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移至pH=2, 但两者的吸附行为相似, 且都与在海藻酸钙上的吸附行为显著不同, 说明固定化细胞对Cr(VI)的吸附主要是游离微藻细胞的作用;Cr(VI)在游离和固定化细胞上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在其质量浓度低于1 g/L的范围内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在10~50 ℃吸附不受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废水处理 铬(Ⅵ) 重金属 SYNECHOCOCCUS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对重金属Pb^(2+)生物吸附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书葵 杨金辉 +1 位作者 刘响亮 蒋海燕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
以小球藻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渐慢的过程,吸附开始10 m in内大约完成75%的吸附量;pH值在5.50左右时吸附效果最佳;藻粉的最佳投加量约为1.0 g/L;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小球藻吸附效... 以小球藻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渐慢的过程,吸附开始10 m in内大约完成75%的吸附量;pH值在5.50左右时吸附效果最佳;藻粉的最佳投加量约为1.0 g/L;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小球藻吸附效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试验还表明各因素对吸附效果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藻浓度、pH值、反应时间、Pb2+初始浓度;实验最佳条件下的去除率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生物吸附 PB2+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皮对重金属生物吸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华 陈爱华 +1 位作者 焦必宁 张耀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32-536,543,共6页
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十分稳定,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难去除性,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生物吸附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兴重金属去除技术,也是一种有效、可行、环境友好的方法,对污水处理具有重大意义。柑橘皮价格低廉,去... 重金属污染物在环境中十分稳定,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难去除性,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生物吸附法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兴重金属去除技术,也是一种有效、可行、环境友好的方法,对污水处理具有重大意义。柑橘皮价格低廉,去除重金属效果好,易于得到,成本低,并且具有技术可行性,工业化实用性以及对生物吸附剂再生和金属回收的可能性,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利用柑橘皮作为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吸附机理和影响吸附剂的吸附因素,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重金属离子 生物吸附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铅的吸附机理(Ⅱ)——铅生物吸附途径和吸附类型的确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汤岳琴 牛慧 +1 位作者 林军 王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49,共5页
探讨了铅生物吸附途径和吸附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及离子竞争及洗脱实验结果表明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 +的吸附途径有 2个 :第 1,Pb2 +与一些细胞自溶物或细胞碎片结合 ,沉积在吸附剂颗粒表面 ,这些沉积物具有晶体结构 ,此部分吸附量最... 探讨了铅生物吸附途径和吸附类型。X射线衍射分析及离子竞争及洗脱实验结果表明 ,产黄青霉废菌体对Pb2 +的吸附途径有 2个 :第 1,Pb2 +与一些细胞自溶物或细胞碎片结合 ,沉积在吸附剂颗粒表面 ,这些沉积物具有晶体结构 ,此部分吸附量最大可占总吸附量的 5 3% ;第 2 ,Pb2 +与菌体表面结合位作用 ,进行离子交换吸附 ,Pb2 +与[H+/ 2 +Ca2 ++Mg2 +]等量置换 ,其中以离子键形式进行的吸附至少占离子交换吸附总量的 2 5 % ,其余主要为以共价 /配位键形式存在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产黄青霉菌 金属结合机理 废水处理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铵和磷酸盐的生物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孔海霞 袁林江 王晓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5-740,共6页
采用不同污泥考察了它们在不同负荷和预处理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铵和磷酸盐的厌氧吸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负荷和污泥对污染物的吸附量有显著关系,当负荷为0.1 kgCOD/kgMLSS时,污水厂A2/O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对原水中COD的吸附去除率可达... 采用不同污泥考察了它们在不同负荷和预处理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铵和磷酸盐的厌氧吸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负荷和污泥对污染物的吸附量有显著关系,当负荷为0.1 kgCOD/kgMLSS时,污水厂A2/O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对原水中COD的吸附去除率可达83.2%.硝化污泥好氧活化1 h后对NH4Cl溶液中氨氮的吸附去除率达61.5%;A2/O系统的活性污泥经过反复淘洗后,对KH2PO4溶液中磷的吸附去除率达86.3%.通过改变污泥吸附条件,可大大提高污泥对有机物、铵和磷酸盐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吸附 有机物 氨氮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达 谢水波 +4 位作者 姜赛红 王劲松 杨晶 刘奇 胡轶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100,共5页
生物吸附重金属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重金属生物吸附的配合反应、离子交换、无机微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机理,讨论了生物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阐述了影响生物吸附的pH值、共存离子、温度等主要因素,并对生物吸附重金属研究进行... 生物吸附重金属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重金属生物吸附的配合反应、离子交换、无机微沉淀和氧化还原反应等机理,讨论了生物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程。阐述了影响生物吸附的pH值、共存离子、温度等主要因素,并对生物吸附重金属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机理 动力学 因素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u^(2+)的生物吸附及其生理反应 被引量:23
16
作者 颜昌宙 曾阿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6-370,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在吸收铜离子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以上两种沉水植物在Cu2+浓度分别为0、2、4、8、16、32、64mg.L-1的溶液中暴露了24、48...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在吸收铜离子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反应。以上两种沉水植物在Cu2+浓度分别为0、2、4、8、16、32、64mg.L-1的溶液中暴露了24、48、72、96h,结果表明:黑藻对铜的积累量明显高于狐尾藻对铜的积累量,本实验中黑藻对铜的最大积累量为11295.31μgCu.g-(1干重),而狐尾藻对铜的最大积累量为6861.26μgCu.g-(1干重);对以上两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产生胁迫效应的Cu2+浓度明显不同,表明狐尾藻较黑藻对重金属Cu2+胁迫具有更高的耐受性。以上研究结果对利用沉水植物去除重金属污染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水植物 生物吸附 CU2+ 叶绿素 s0D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吸附铀的机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晶 谢水波 +3 位作者 王清良 周星火 胡轶 张纯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195,203,共5页
铀水冶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废物,其中的放射性核素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长期潜在危害。微生物对铀的吸附作用可用于降低水中铀的浓度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探讨了微生物对铀的被动吸附机理,论述了其表面配合、氧化还原、无机微沉淀及... 铀水冶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废物,其中的放射性核素能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长期潜在危害。微生物对铀的吸附作用可用于降低水中铀的浓度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探讨了微生物对铀的被动吸附机理,论述了其表面配合、氧化还原、无机微沉淀及离子交换等过程,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芽孢杆菌对水中Pb^(2+)生物吸附-浮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代淑娟 周东琴 +1 位作者 魏德洲 刘文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4,共5页
用胶质芽孢杆菌作吸附剂,探讨了采用生物吸附-浮选法去除水相中Pb2+的可能性,并对生物吸附机理和吸附剂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阳离子型捕收剂对胶质芽孢杆菌有较高的去除率,在pH为3~6的范围内,用十二胺浮选吸附了P... 用胶质芽孢杆菌作吸附剂,探讨了采用生物吸附-浮选法去除水相中Pb2+的可能性,并对生物吸附机理和吸附剂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阳离子型捕收剂对胶质芽孢杆菌有较高的去除率,在pH为3~6的范围内,用十二胺浮选吸附了Pb2+的胶质芽孢杆菌,可获得较好的菌细胞和Pb2+的去除效果。在浮选pH=6.25、十二胺用量为0.375 mol/L时,菌细胞和Pb2+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8%以上。选用Na2CO3作为解吸剂,浓度为1.2 mol/L、pH=4.75时,对吸附Pb2+后的胶质芽孢杆菌的解吸效果可以达到100%。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胶质芽孢杆菌的自然等电点为2.39,吸附Pb2+后变为2.83,菌细胞与Pb2+的吸附过程主要与细胞多糖成分有关,吸附过程主要是静电吸引;吸附了Pb2+的菌细胞用十二胺浮选后等电点增至2.94,十二胺对菌细胞的浮选与细胞表面的酰胺基团和缔合—OH有关,吸附过程中有静电力、氢键和范德华力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芽孢杆菌 生物吸附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对放射性核素铯的生物吸附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灿 王建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8-313,共6页
实验研究金属Cs+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特性,包括生物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以及菌体吸附Cs+前后红外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s+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理吸附,在20 min内达到平衡。Cs+在酵... 实验研究金属Cs+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特性,包括生物吸附动力学、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以及菌体吸附Cs+前后红外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s+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理吸附,在20 min内达到平衡。Cs+在酵母上的吸附过程可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R2=0.989),平衡吸附量qe为7.18 mg/g,动力学参数k2为3.56×10-3g/(mg.min)。Cs+在酿酒酵母上的生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最大吸附量qmax为10.13 mg/g。酿酒酵母吸附Cs+后,红外光谱峰形基本保持不变。可见,吸附过程未破坏吸附剂的结构,但某些吸收峰发生了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 酿酒酵母 核素 生物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离子的微生物吸附回收技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柏云 朱晓红 +1 位作者 仲敬荣 褚明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研究了指状青霉菌对溶液中铀离子的生物吸附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影响吸附的实验因素,在25℃、pH=4时,指状青霉菌对铀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55 mg/g(湿重),溶液的酸度是影响铀离子吸附的主要因素。Na2CO3和NaHCO3可有效解吸菌体上... 研究了指状青霉菌对溶液中铀离子的生物吸附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影响吸附的实验因素,在25℃、pH=4时,指状青霉菌对铀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55 mg/g(湿重),溶液的酸度是影响铀离子吸附的主要因素。Na2CO3和NaHCO3可有效解吸菌体上吸附的铀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离子 指状青霉菌 生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