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谷红波 黄玉东 +1 位作者 贺金梅 宋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8,10,共4页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纤维蛋白胶、壳聚糖、明胶海绵、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的组成和止血机理、止血效果、研究现状,并对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 止血机理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符芬 王钰涵 +5 位作者 丁凯 赵帆 李超靖 王璐 曾泳春 王富军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6-234,共9页
针对战时和日常急性创伤引发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导致高死亡率的问题,首先从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入手,剖析了其制品作为高效、安全止血材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然后总结了目前纤维素基止血材料的4类研究热点,包括天然纤维素、改性纤... 针对战时和日常急性创伤引发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导致高死亡率的问题,首先从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入手,剖析了其制品作为高效、安全止血材料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潜力;然后总结了目前纤维素基止血材料的4类研究热点,包括天然纤维素、改性纤维素、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素止血材料;详细阐述了氧化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及其它纤维素基止血材料各自独特的止血机制及其6类常见产品形态(止血纤维及织物、粉末制剂、水凝胶、膜、海绵、气凝胶)、3类功能复合、多种应用场景的设计策略及其局限性和解困之法;最后提出了纤维素基止血材料未来临床应用研究聚焦于止血完成后的修复和促愈、靶向释药、智能治疗、个性化可定制设计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止血 创伤治疗 生物医用纺织品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邓乐君 樊鸿浩 +2 位作者 李伟达 朱晋辉 李茹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6,共6页
可吸收止血材料是指用于伤口止血的可在体内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其在手术中止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近年来主要使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壳聚糖、纤维蛋白原、α-氰基丙烯酸酯、氧化纤维素和胶原蛋白等,除止血效果外,其生物... 可吸收止血材料是指用于伤口止血的可在体内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目前其在手术中止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近年来主要使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壳聚糖、纤维蛋白原、α-氰基丙烯酸酯、氧化纤维素和胶原蛋白等,除止血效果外,其生物相容性正成为评价止血材料优劣的重要指标。在生物相容性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原则指导下,对比它们在实验中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综合评价各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研发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以及日后的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止血材料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型甲壳素、壳聚糖生物医用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巧玲 张中明 +1 位作者 王晓丽 沈家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甲壳素及壳聚糖与传统的人工合成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吸收型植入材料。综述了其在手术缝合线,术后防粘连膜及骨折内固定物等可吸收型医用植入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可吸收 甲壳素 壳聚糖 生物医用植入材料 研究 手术缝合线 术后防粘连膜 骨折内固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缝合线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振友 温永堂 +1 位作者 傅振刚 张桂英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89-93,共5页
论述了生物材料(胶原与胺基葡聚糖及其他天然混合材料)为原料进行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着重研究了凝固液和交联浴的组成,以及纺丝工艺参数对缝线强力的影响,在自制的湿法纺丝机上纺制的0/4~0/8的缝合线,其主要质量指标即打结强力达... 论述了生物材料(胶原与胺基葡聚糖及其他天然混合材料)为原料进行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的制备.着重研究了凝固液和交联浴的组成,以及纺丝工艺参数对缝线强力的影响,在自制的湿法纺丝机上纺制的0/4~0/8的缝合线,其主要质量指标即打结强力达到和超过了美国药典第23版所规定的指标要求,并已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线 胶原 生物材料 医用 可吸收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生物玻璃微球/羧甲基纤维素复合可吸收止血材料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星陶 李漱阳 +1 位作者 熊熠 严永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素基可吸收止血材料已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CMC的止血性能,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微球(mBN)/CMC纳米复合海绵,并对其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BN为平均粒径100 nm左...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素基可吸收止血材料已获得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CMC的止血性能,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微球(mBN)/CMC纳米复合海绵,并对其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BN为平均粒径100 nm左右、粒径分布均一的规则球体,内部有介孔结构,比表面积达852 m2/g;mBN的引入增加了复合材料的孔径、孔隙率和表面负电荷密度。动态全血及血浆凝固实验表明,mBN的引入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显著提高了材料的体外促凝血效果,而对外源性和共通途径无显著影响。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CMC相比,mBN/CMC细胞相容性更好,并对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mBN/CMC有望作为高性能可吸收止血材料获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生物玻璃微球 可吸收止血材料 羧甲基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热点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杰 张元晶 +1 位作者 丁玉琴 马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190,共9页
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高被引论文,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同文献具体内容分析相结合,得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研发多功能高分子载体,实现人类重要疾病如肿瘤、自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精确诊断和精准靶向治疗;研发... 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高被引论文,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同文献具体内容分析相结合,得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点:研发多功能高分子载体,实现人类重要疾病如肿瘤、自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的精确诊断和精准靶向治疗;研发具有生物功能的高分子细胞外基质,调控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实现体内外功能组织的再生;通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增强免疫功能,实现对不同疾病包括肿瘤、病毒感染性疾病等的免疫作用。同时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热点关键词文献及节点文献的分析,探究美国、中国、日本和欧洲(德、法、英)等主要国家/地区的研究关注点,展现这些国家/地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原始创新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载体 组织工程支架 生物可降解 可吸收植入材料 成像诊断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类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佳 牛家嵘 +2 位作者 金欣 朱正涛 王闻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89,共8页
在军事和日常生活中,过度出血是常见的紧急情况。控制出血不仅依赖于自身的止血机制,还需要外部干预止血,从而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无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止血剂。由于淀粉具有特殊表面积、来源广泛、无免疫原性、可被人体吸收等特... 在军事和日常生活中,过度出血是常见的紧急情况。控制出血不仅依赖于自身的止血机制,还需要外部干预止血,从而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无毒、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止血剂。由于淀粉具有特殊表面积、来源广泛、无免疫原性、可被人体吸收等特点,成为了止血材料的热门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淀粉止血粉末、淀粉止血海绵以及淀粉止血凝胶这三种止血形式,并总结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止血 可吸收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器官修复用生物可吸收性神经诱导管材料的研制
9
作者 王身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1-52,共2页
神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神经受损后人体器官的各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便会降低,因此对受损神经的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医学界和组织工程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对周围神经的修复比对中枢神经的修复相对较为容易,此外肢... 神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神经受损后人体器官的各种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便会降低,因此对受损神经的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医学界和组织工程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由于对周围神经的修复比对中枢神经的修复相对较为容易,此外肢体器官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更大,因此对肢体器官周围神经的修复便成为神经修复的首攻方向。1 目前的国际、国内水平 (1)由于主要在肢体器官修复用生物材料的降解和吸收速度、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器官修复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可吸收性神经诱导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可降解高分子医用材料及植入器件的研究应用和发展
10
作者 刘建宇 刘志坚 +4 位作者 刘金定 吴国是 唐应武 熊家炯 廖沐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0-50,共1页
国内外目前治疗骨科创伤采用的非永久性植入器件,如髓内针、接骨螺钉、接骨板等,基本上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人体内存有盐分,不锈钢长期植入体内,可能产生锈蚀。因此,待断骨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将不锈钢植入器件取出,这增加了患者的... 国内外目前治疗骨科创伤采用的非永久性植入器件,如髓内针、接骨螺钉、接骨板等,基本上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于人体内存有盐分,不锈钢长期植入体内,可能产生锈蚀。因此,待断骨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将不锈钢植入器件取出,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近十多年来国际上的医学专家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可降解高分子骨科材料,以便减轻患者痛苦,改进和提高治疗水平。在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的领导和大力扶持下,在深圳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医用材料 生物活性 可降解 可吸收医疗器械 生物医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应化所可吸收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研究通过验收
1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4-74,共1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可吸收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与器件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从系列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原料的合成和制备出发,实现了LA...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可吸收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与器件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从系列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原料的合成和制备出发,实现了LA与GA比例可控,降解时间可调;完成了LA/GA单体的开环聚合和批量制备,PLGA的纯度达到医用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 材料 可吸收 长春应化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人工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PL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止血敷料
12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7年第7期19-19,共1页
成果简介:可吸收止血敷料为一种由天然提取的藻肮酸盐为原料纺丝而制得的无纺布。具有高吸液性、止血性和生物降解性,是创伤医疗领域的一种新型材料。产品性能:
关键词 生物降解性 可吸收 吸液性 止血作用 天然提取 无纺布 新型材料 产品性能 敷料 医疗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性缝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陈贻炽 《湖北化工》 1993年第2期8-11,共4页
本综述分别对吸收性天然和合成缝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讨论,井论述了吸收性缝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生物降解特性。
关键词 医用 缝合材料 吸收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智超 刘淑强 +4 位作者 吴改红 贾潞 张曼 李甫 李慧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39,共10页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是当今国际生物医用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掌握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创新方向以及临床和产业化需求提升我国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自主知识产权;首先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历程以及性能要求;其次列举了羊肠线、胶...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是当今国际生物医用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掌握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创新方向以及临床和产业化需求提升我国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自主知识产权;首先介绍了可吸收缝合线的发展历程以及性能要求;其次列举了羊肠线、胶原线、甲壳质和海藻酸盐4种天然材料在天然可吸收缝合线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分析最新国内外相关研究;然后综述了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和聚乙烯醇4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可吸收缝合线方面的应用并总结分析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系统对比了各种制备原料开发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优缺点,并侧重分析了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以及附加抗菌性能3个重要指标。分析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仍以国外进口为主导,我国对于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开发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较少能够投入市场以及临床应用,另外,对用天然材料开发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研究甚少。同时,提出各类材料作为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优缺点,为新型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纺织品 可吸收手术缝合线 天然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降解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