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类生物医学干预是合法的政策监管手段吗?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凯伦·杨
赵舒窈
-
机构
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8,共15页
-
文摘
监管是指为了解决共同问题的管理风险或者人类行为的有意图的活动,而以制度设计为目的之生物医学干预技术是否能够成为合法的监管手段亟待探讨。现有研究关于技术道德中立性、生物干预等价性的观点存在缺陷、不足采纳,正确的分析方法应当在法律层面,从干预主体、目的之角度分析生物医学干预技术的合法性。具体而言,无论是在国家监管情境中,还是在非国家行为体的监管行为里,生物医学干预技术均存在效果与效率欠佳、缺乏公众参与、危及基本权利等问题。因此,生物医学干预技术违反了尊重他人的道德义务,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人类的繁荣与善良福祉,其合法性值得质疑。
-
关键词
生物医学干预监管行为
基本权利
合法性
-
Keywords
human biomedical interventions
regulatory action
fundamental rights
legitimacy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再思考
- 2
-
-
作者
孙志鹏
杨美霞
-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办公室
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传染病防治科
-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0,F0003,共6页
-
基金
2023年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学科项目(GWVI-11.1-05)
2023年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学科项目(GWVI-11.1-07)。
-
文摘
从艾滋病干预策略长期存在的“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的分离问题出发,对不同艾滋病干预策略的演进进行了梳理,着重论述了不同干预策略背后的学理依据、价值以及问题。艾滋病综合干预策略并非不同干预策略的简单叠加,亦无法直接弥合艾滋病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能动与结构之间的裂隙。以社会公共卫生为理论视角,通过改善不平等和其他阻碍艾滋病干预的社会结构,依托社区组织的动员和倡导,尊重行动者个体权利并关注他们的实践及生活世界,可以连接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并为整合取向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实践路径。
-
关键词
艾滋病
行为干预
生物医学干预
结构性干预
综合干预
-
Keywords
HIV/AIDS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biomedical intervention
structural intervention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