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次性尿多巴胺生物医学传感器研发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春楠 陈道明 +3 位作者 刘晓军 刘超 张朱珊莹 郑冬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79,84,共5页
使用一次性枪头构造空腔,通过向其中填充石墨粉及石蜡油混合物,制备出石墨碳糊微电极(GCPME),并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吸附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到GCPME表面,制得CTAB/GCPME。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CTAB/GCPME... 使用一次性枪头构造空腔,通过向其中填充石墨粉及石蜡油混合物,制备出石墨碳糊微电极(GCPME),并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吸附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到GCPME表面,制得CTAB/GCPME。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CTAB/GCPME对多巴胺(DA)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DA在CTAB/GCPM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4.0×10^(-8)mol/L(S/N=3)。此外,CTAB/GCPME用于DA检测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且可用于人体尿样中DA含量的准确快速检测。CTAB/GCPME成本低、制备简单、性能好,可用作一次性尿DA生物医学传感器件,具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碳糊微电极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多巴胺检测 生物医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君杰 王蜀霞 +2 位作者 杨云青 饶早英 胡慧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167-170,174,共5页
从碳纳米管结构、电学性质及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出发,综述了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压力传感器、生物医学气体传感器、生物医学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对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传感器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生物医学传感器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传感器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兆 黄雷 付德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利用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前沿性科研成果,将一系列优良资源转化为教学实验,建立了新型生物...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利用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前沿性科研成果,将一系列优良资源转化为教学实验,建立了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验的相辅相成,构建了"翻转课堂"新型授课模式,探索了实验教学中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从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课程实践体系构建的基础支撑、具体内容、实践效果、现实意义等方面来看,改革后的课程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科研创新及综合设计能力。这一探索为实验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科研成果转化 翻转课堂 生物医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OBE教学理念的生物医学传感器通识课教学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晋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针对选课学生专业各异且均无生物医学背景知识,结合生物医学传感器通识课程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核心思想,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4个方面对该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选课学生专业各异且均无生物医学背景知识,结合生物医学传感器通识课程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为核心思想,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4个方面对该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探索,明确该通识课程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预期学习成果,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常见的医用设备为应用案例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讨论、实物展示、实地参观、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考核方式,突破学科壁垒,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 教学探索 通识课 生物医学传感器 案例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酶功能化量子点的人尿液胰蛋白酶传感器
5
作者 雷少辉 郑冬云 +2 位作者 刘超 刘晓军 朱春楠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以葡萄糖氧化酶(GOD)为模板,制备了GOD功能化的锰掺杂硫化锌(GOD-Mn-ZnS)量子点(QDs),并通过正交实验对QDs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了一种检测胰蛋白酶的磷光传感体系,实现了对人体尿液中胰蛋白酶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QDs的磷光... 以葡萄糖氧化酶(GOD)为模板,制备了GOD功能化的锰掺杂硫化锌(GOD-Mn-ZnS)量子点(QDs),并通过正交实验对QDs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了一种检测胰蛋白酶的磷光传感体系,实现了对人体尿液中胰蛋白酶的定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QDs的磷光猝灭程度与胰蛋白酶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5~100 mg/L,R^(2)=0.998,检出限为2.21 mg/L。采用标准加入法对健康志愿者的尿液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7.45%~103.00%。该方法可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尿液中胰蛋白酶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酶功能化 胰蛋白酶检测 生物医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健康科学研讨会
6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05-,共1页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于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健康科学研讨会",注重生物光子学前沿技术交流。主要围绕生物光学成像与光谱技术,纳米、生物光学材料,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临床医学和健...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于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健康科学研讨会",注重生物光子学前沿技术交流。主要围绕生物光学成像与光谱技术,纳米、生物光学材料,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临床医学和健康科学与产业等方向。会议交流报告全部为特邀国内外专家报告。同期将召开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的青年科学家论坛,敬请关注。会议目前正在火热征文中,欢迎踊跃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光子学 生物医学传感器 光大会展中心 中国光学 交流报告 前沿技术 工程学会 生物光学 生物光子学 光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健康科学研讨会
7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66-266,共1页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于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健康科学研讨会”,注重生物光子学前沿技术交流。主要围绕生物光学成像与光谱技术,纳米、生物光学材料,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临床医学和健康...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将于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召开“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与健康科学研讨会”,注重生物光子学前沿技术交流。主要围绕生物光学成像与光谱技术,纳米、生物光学材料,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临床医学和健康科学与产业等方向。会议交流报告全部为特邀国内外专家报告。同期将召开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的青年科学家论坛,敬请关注。会议目前正在火热征文中,欢迎踊跃投稿。第一轮截稿日期:2016年8月3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光子学 青年科学家论坛 健康 国际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生物医学传感器 生物光学材料 技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中心
8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4年获批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9年,2014年获批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经过多年重点建设,以"专业性、综合性、开放性"为建设目标,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 2014年获批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9年,2014年获批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经过多年重点建设,以"专业性、综合性、开放性"为建设目标,不断提升软硬件设施与实验教学环境,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中心承担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开设主要实验课程有:微型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DSP系统设计、医学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光电子学技术及应用、医学成像原理、医学超声技术、生物医学传感器及应用、可编程片上系统和嵌入式设计、工程实践等22门专业实验课程。每学年承担的实验人时数达到4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示范中心 硕士研究生 实验教学任务 生物医学工程 教学实验中心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可编程片上系统 生物医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四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16)第一次征稿通知
9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第一次征稿通知 主办单位: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团体联合组织委员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航天704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元件分会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 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 中国航空... 第一次征稿通知 主办单位: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团体联合组织委员会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航天704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元件分会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 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 中国航空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传感器 敏感元件 学术会议 中国电子学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空学会 仪器仪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四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16)第一次征稿通知
10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主办单位: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团体联合组织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航天704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元件分会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中国航空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 主办单位: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团体联合组织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航天704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元件分会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传感技术研究会中国电子学会敏感技术分会中国航空学会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传感器分会承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SCI检索)《传感技术学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传感器 敏感元件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征稿通知 学术会议 《中国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g心电电极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佩新 李美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选用Sn-Ag合金为金属材料,制成心电电极,以研究Sn-Ag电极的电性能(主要是交流阻抗和模拟除颤恢复性能).研究得出;Sn-Ag电极的交流阻抗较低,其值约在300~360Ω;模拟除颤恢复性能较优,它们均符合要求.同时发现,将锡-银电极预腐蚀,电... 本文选用Sn-Ag合金为金属材料,制成心电电极,以研究Sn-Ag电极的电性能(主要是交流阻抗和模拟除颤恢复性能).研究得出;Sn-Ag电极的交流阻抗较低,其值约在300~360Ω;模拟除颤恢复性能较优,它们均符合要求.同时发现,将锡-银电极预腐蚀,电极的电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Sn-Ag是一种性能较好的心电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是电极 腐蚀 交流阻抗 生物医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