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菌根真菌和施用微粒方解石对油橄榄果实及油中生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第4期64-65,共2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2.001),来自土耳其塞尔库克大学的Zeki Kara等人于2007—2013年研究了接种菌根真菌(AMF,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施用微粒方解石(MC...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2.001),来自土耳其塞尔库克大学的Zeki Kara等人于2007—2013年研究了接种菌根真菌(AMF,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施用微粒方解石(MC,促进植物生长)对Sariulak油橄榄果实和油中生物化学成分尤其是特定酚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后,果实积累更多的羟基酪醇和对羟基苯甲酸,而香草醛、二甲基橄榄苦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成分 菌根真菌 油橄榄 方解石 果实 接种 微粒 施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
作者 邱德文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6期78-81,共4页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生物技术或仿生合成具有农药功能作用的生物制品”。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生物技术或仿生合成具有农药功能作用的生物制品”。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蛋白质和寡糖等生物化学成分)农药、植物源农药.天敌牛物.转基因生物等几类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生物代谢产物 生物化学成分 展望 生物活体 转基因生物 植物源农药 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IMTA中用作海水养殖排放废水生物滤器的石莼管理
3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4,共1页
强曝气作用等同于光照射,有利于溶解物的扩散并增加巨藻栽培中的产量.但是,强曝气也承担了鱼塘废水处理中高达85%的运作成本.因而,优化并减少过度曝气可减少单一养殖系统和综合性多营养层级养殖系统(IMTA)中的总体运行成本.在供以来... 强曝气作用等同于光照射,有利于溶解物的扩散并增加巨藻栽培中的产量.但是,强曝气也承担了鱼塘废水处理中高达85%的运作成本.因而,优化并减少过度曝气可减少单一养殖系统和综合性多营养层级养殖系统(IMTA)中的总体运行成本.在供以来自集约化、半封闭商业养鱼场排放废水的藻类养殖池塘中,比较了在两种曝气模式(连续曝气和15s/min间歇式曝气)下石莼塘的生物过滤效率和天然生物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废水 生物滤器 海水养殖 石莼 管理 生物化学成分 养殖系统 运作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促进饲料工业发展
4
作者 吴立军 袁红云 张洪鹏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11期57-61,共5页
1海藻饲料的概况 海藻生活在海洋中,是分布最广的单细胞植物,它们结构简单,却含有许多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化学成分,包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根据海藻所含色素不同,可分为绿藻、褐藻、蓝藻、黄藻和金藻等。海藻是自养植物,可以通... 1海藻饲料的概况 海藻生活在海洋中,是分布最广的单细胞植物,它们结构简单,却含有许多具有特殊结构的生物化学成分,包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根据海藻所含色素不同,可分为绿藻、褐藻、蓝藻、黄藻和金藻等。海藻是自养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附、浓缩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将海洋中大量的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质供自身利用。值得关注的是:海藻增殖能力极强,大型藻每株每日可生长4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资源 海藻饲料 工业发展 开发 生物化学成分 营养物质 光合作用 有机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与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凌云 梁月荣 +3 位作者 孙其富 孙庆磊 陆建良 E.G.Mamati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研究了灭菌和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色差、感观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灭菌和老化处理过程中汤色黄度增加,明度和绿度降低,苦涩味、收敛性降低,滋味趋于醇和;而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不变,咖啡因呈现逐步降低趋势... 研究了灭菌和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色差、感观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灭菌和老化处理过程中汤色黄度增加,明度和绿度降低,苦涩味、收敛性降低,滋味趋于醇和;而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不变,咖啡因呈现逐步降低趋势,表儿茶素降低,儿茶素升高。饮料品质的变化是主要是儿茶素类等物质剧烈变化引起的。不同原料的绿茶鲜汁饮料在灭菌和老化过程中品质变化表现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灭菌 老化处理 绿茶鲜汁饮料 品质 茶学 色差 生物化学成分 汤色 明度 绿度 茶多酚 游离氨基酸 咖啡因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6-OHDA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海马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红艳 吴凌燕 +3 位作者 裴虓 戚泽明 王玉银 刘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hydroxydopamine(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所致帕金森病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的生物化学成分改变。研究样本为6-OHDA诱导的帕金森大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与正常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比较,PD大鼠样品在属于脂类的... 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hydroxydopamine(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所致帕金森病大鼠脑海马区神经元的生物化学成分改变。研究样本为6-OHDA诱导的帕金森大鼠模型海马区神经元。与正常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比较,PD大鼠样品在属于脂类的CH2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的2 924和2 850cm-1的振动吸收积分面积以及在峰值位于1 736cm-1的伸缩振动吸收积分强度比正常大鼠都有增加,提示PD样品脂质含量升高,而在属于核酸的PO2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的强度比正常大鼠样品下降,提示PD样品中核酸的含量比正常样品减少。蛋白质的振动没有发现异常。该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存在生物化学成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海马神经元 生物化学成分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研究6-OHDA诱导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红艳 裴虓 +4 位作者 吴凌燕 戚泽明 王玉银 刘波 周厚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6-689,共4页
神经毒素6-hydroxydopamine(6-OHDA)处理的人神经瘤母细胞系SH-SY5Y是一种经典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OHDA处理的SH-SY5Y细胞系的生物化学成分。与正常细胞相比较,所含磷脂的平均饱和水平显著提高,蛋白质... 神经毒素6-hydroxydopamine(6-OHDA)处理的人神经瘤母细胞系SH-SY5Y是一种经典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利用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研究6-OHDA处理的SH-SY5Y细胞系的生物化学成分。与正常细胞相比较,所含磷脂的平均饱和水平显著提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的β-sheet的比例明显增高,核酸的含量明显下降,提示神经毒素6-OHDA对细胞造成了严重的氧化损伤。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能够精确有效的检测到细胞生化成分的改变,从而对细胞的病理损伤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H-SY5Y细胞 生物化学成分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维管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雪英 赵琦 焦雨歆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58-264,共7页
极地维管植物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极地维管植物在结构、生理、遗传和起源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了解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遗传多样性的特点、拓殖和起源方式。由叶片超微结构显示出叶绿体突起、叶绿体与线粒体... 极地维管植物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极地维管植物在结构、生理、遗传和起源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而了解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遗传多样性的特点、拓殖和起源方式。由叶片超微结构显示出叶绿体突起、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紧密相连等结构特点与植物适应极地环境有关。低温和长日照下糖类和蛋白质积累、酶活性的保持或提高、与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保证了植物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随紫外线和光强度而变化,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强辐射的伤害。极地地理和气候环境影响了植物遗传多样性和拓殖方式。南极植物(发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低,基因流动主要发生在邻近群体之间,其拓殖方式符合步石模型。北极植物则存在着长距离拓殖。多领域的研究观点表明,维管植物最有可能通过鸟类的帮助而迁入南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结构 起源 生物化学成分 适应性 维管植物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线溞孤雌生殖的活体观察
9
作者 袁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47,共2页
"水蚤"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目动物的总称其分布广,繁殖速度快,以藻类、细菌、真菌和有机物为食,是倍受关注的生态类群[1]。因体内生物化学成分丰富,也是人工养殖经济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它们对很多毒物特别金属化合物敏感,用于生... "水蚤"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枝角目动物的总称其分布广,繁殖速度快,以藻类、细菌、真菌和有机物为食,是倍受关注的生态类群[1]。因体内生物化学成分丰富,也是人工养殖经济鱼类的优质天然饵料。它们对很多毒物特别金属化合物敏感,用于生物监测。"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溞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也用到了这类动物。水蚤身体透明,易于观察,在春夏两季行孤雌生殖,秋末食物短缺、环境不适时行有性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雌生殖 活体观察 隆线溞 节肢动物门 生物化学成分 金属化合物 繁殖速度 生态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生化分子的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玉晓 劳文文 +4 位作者 王子逸 邝平 林伟德 朱红艳 戚泽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4-458,共5页
癫痫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整个或局部脑区神经元异常同步化高频群集动作电位发放。利用神经毒素海人藻酸(KA)立体定位注射入大鼠海马,诱导大鼠产生癫痫持续状态,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应用同步辐射显微光谱和... 癫痫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主要特征为整个或局部脑区神经元异常同步化高频群集动作电位发放。利用神经毒素海人藻酸(KA)立体定位注射入大鼠海马,诱导大鼠产生癫痫持续状态,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应用同步辐射显微光谱和同步辐射显微光谱成像分析癫痫持续状态发作后24小时的颞叶癫痫大鼠海马角(CA)1区神经元生物化学分子的胞内浓度和分布是否改变。结果显示反映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酰胺Ⅰ在1 655cm-1的振动频率和属于脂类功能集团的2 800~3 000cm-1振动频率,在正常对照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胞体内呈高浓度分布,但在癫痫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胞体,反映蛋白质二级内呈低浓度分布,并且以细胞核分布浓度最低,但在神经元胞体外围分布浓度相对较高。属于核酸集团的1 055~1 054cm-1 PO2反对称拉伸振动在正常和癫痫大鼠海马CA1神经元胞体内分布趋势没有差异,都在胞体内呈高浓度分布,尤其在细胞核分布浓度最高。对属于酰胺Ⅰ的吸收频率进行二级导数分析显示癫痫海马神经元的酰胺Ⅰ相对于正常对照多出1个1 653cm-1附近的负峰。以上结果提示在发生癫痫持续发作后海马神经元生物化学分子的细胞分布会出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成像 生物化学成分 癫痫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早期成岩过程中形态和物质变化的实验室模拟
11
作者 卢珊珊 刘文汇 +5 位作者 李玉成 吴涓 王宁 腾格尔 王杰 马亮邦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海带的早期成岩作用过程,获得生物改造无定形体样品,观察海带形态变化,测定生化成分、碳氢氮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海相底栖宏观藻类的烃源岩形成过程提供现代对比实例。研究结果显示海带在模拟过程中不断降解,到... 通过实验室模拟海带的早期成岩作用过程,获得生物改造无定形体样品,观察海带形态变化,测定生化成分、碳氢氮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为海相底栖宏观藻类的烃源岩形成过程提供现代对比实例。研究结果显示海带在模拟过程中不断降解,到第67天海带细胞已经完全破碎呈无定形体状;微生物促进海带生化成分的转化,厌氧后期多糖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上升到8.16%;海带对微量重金属元素有显著的吸附解析作用,使微量元素含量波动变化。早期成岩过程中微生物改造使海带形态朝无定体转化;有利于脂类成分的增加,利于成烃;元素变化有一定规律,但要直接利用微量重金属元素进行油源对比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形态 生物化学成分 碳氢氮元素 微量重金属 早期成岩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地区侗族传统食品——虾酱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5
12
作者 石敏 袁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8-720,共3页
虾酱是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侗民族传统腌制食品,集甜、酸、辣、香、咸为一体,味道鲜美。通过对虾酱的微生物种类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阐述了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及营养成分特点,探讨了虾酱的贮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侗族传统食品 虾酱 生物多样性及化学成分 贮藏特性及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卵黄原蛋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继莲 《中国蜂业》 2009年第8期50-51,共2页
卵黄原蛋白,同大多数生物化学成分一样,在蜜蜂的生理学方面具有多种功能。卵黄原蛋白是卵生雌性动物特有的一种糖酯蛋白的前体,由腹部脂肪体细胞合成,含有糖醇(乙二醇),脂类或脂肪和氨基酸;对于蜜蜂,这些成分的含量分别是2%、... 卵黄原蛋白,同大多数生物化学成分一样,在蜜蜂的生理学方面具有多种功能。卵黄原蛋白是卵生雌性动物特有的一种糖酯蛋白的前体,由腹部脂肪体细胞合成,含有糖醇(乙二醇),脂类或脂肪和氨基酸;对于蜜蜂,这些成分的含量分别是2%、7%和9%。卵黄原蛋白的合成是受保幼激素调控的,在卵黄沉积之前直接合成分泌到血淋巴中,被血淋巴输送到卵巢,这些卵黄原蛋白只能被卵黄卵母细胞所识别,并通过微胞饮作用将其摄入形成卵黄磷蛋白。对于蜜蜂,卵黄原蛋白不仅在具有繁殖能力的蜂王体内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原蛋白 蜜蜂 生物化学成分 细胞合成 卵黄磷蛋白 雌性动物 激素调控 直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