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化学异常模式的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洪海 朱世沩 +2 位作者 张慧 郜玉峰 王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分析基于生物化学异常模式不同分型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用药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DILI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及肝脏穿刺病理结果;采用免疫组化EnVis... 目的分析基于生物化学异常模式不同分型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用药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DILI的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用药情况及肝脏穿刺病理结果;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19蛋白表达;采用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肝组织网状支架。结果50例DILI中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分别为29例、11例和10例,其中肝细胞损伤型占比最多(58%)。诱导DILI的药物合计7大类,其中排名首位的是中草药(52%)。不同种类药物诱导的DILI分型存在差异,中草药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型DILI为17例(58.62%),而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诱导的胆汁淤积型DILI均为3例(27.27%)。不同分型DILI的病理特征存在差异,肝细胞淤胆、羽毛样变性和小胆管胆栓形成主要出现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而桥接坏死、亚大块及大块坏死主要见于肝细胞损伤型。结论不同分型DILI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差异,且病理特征和用药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肝穿刺活检有助于提高DILI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生物化学异常模式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