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生物力学模型分析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ACL损伤危险因素的差异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美珍 刘卉 +4 位作者 刘万将 郭鑫 秦宁宁 李翰君 于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47,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前交叉韧带(ACL)负荷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运动水平和性别对完成侧切动作时ACL损伤概率和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集男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完成侧切动作时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模拟... 目的:通过建立前交叉韧带(ACL)负荷的生物力学模型分析运动水平和性别对完成侧切动作时ACL损伤概率和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采集男女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完成侧切动作时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学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方法获得模拟的ACL损伤试跳数据。通过t检验确定模拟得到的损伤和未损伤动作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发生损伤的危险因素。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确定运动水平和性别对与ACL负荷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损伤概率女、男之比分别为18.36和13.04。模拟得到的损伤与非损伤试跳相比,男性篮球运动员和普通男大学生腓肠肌肌力(P=0.553,P=0.773)、女性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旋内力矩(P=0.981)和普通男大学生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0.810)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余篮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各项指标在损伤与非损伤试跳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除压力中心到踝关节水平距离(P=0.114)、矢状面(P=0.061)和非矢状面负荷(P=0.58)在性别和运动水平间无交互作用外,其余指标均表现为显著性交互作用(P<0.01)。结论:运动水平和性别都会影响ACL损伤危险因素,且性别对危险因素的影响受运动水平的影响。整体而言,女性比男性,专业篮球运动员比无训练经验的同龄大学生产生ACL损伤的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损伤 随机生物力学模型 篮球 运动员 普通大学生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前交叉韧带损伤概率及危险因素的随机生物力学模型与模拟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翰君 刘卉 +1 位作者 张美珍 于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43,共7页
确定损伤风险因素是有效预防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键。目的:建立前交叉韧带损伤随机生物力学模型,确定与损伤率有因果关系的风险因素。方法:在前交叉韧带负荷的生物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随机生物力学模型,采用蒙特... 确定损伤风险因素是有效预防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键。目的:建立前交叉韧带损伤随机生物力学模型,确定与损伤率有因果关系的风险因素。方法:在前交叉韧带负荷的生物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随机生物力学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预测急停起跳落地动作时前交叉韧带损伤概率,并判断影响损伤概率的风险因素。随机模型所需要的各独立变量的分布来自于19名男性和18名女性运动员的实测数据。结果:女性损伤概率是男性的4.91±0.25倍。模拟的损伤组比非损伤组的膝屈角更小、向后地面反力峰值更大。结论:模型预测的男、女损伤概率比、损伤膝角均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证明了模型预测前交叉韧带负荷的有效性。着地瞬间的向后地面反作用力第一峰值和膝关节屈角是ACL损伤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蒙特卡洛模拟 随机生物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动力学距离对标枪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吕会会投掷技术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钢 孙凯扬 +3 位作者 买毅强 李翰君 刘卉 于冰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确定空气动力学因素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吕会会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通过三维摄像方法采集吕会会2018年4次全国比赛的生物力学数据,分析空气动力学距离对其成绩以及动作技术对其空气动力学距离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估算空气动... 目的:确定空气动力学因素对我国优秀标枪运动员吕会会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通过三维摄像方法采集吕会会2018年4次全国比赛的生物力学数据,分析空气动力学距离对其成绩以及动作技术对其空气动力学距离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估算空气动力学距离对投掷成绩的影响,并于2019年春季第一次全国比赛中再次采集研究对象的生物力学数据,验证分析结果和训练效果。结果:1)研究对象的空气动力学距离与真空飞行距离显著线性相关(R2=0.7964,P=0.001),当两者相关系数的平方降低到0.1时,研究对象投出67 m以上成绩的概率增加到17%。2)研究对象的空气动力学距离与出手速度显著线性相关(R2=0.7076,P=0.001),与侧弯角显著线性相关(R2=0.6655,P=0.001),与攻角无显著相关(R2=0.0438,P=0.353)。3)真空飞行距离与出手速度显著线性相关(R2=0.8497,P=0.001),与出手角度和高度无显著相关(R2=0.0121,P=0.644;R2=0.0043,P=0.783)。4)研究对象标枪出手时的侧弯角与出手速度显著线性相关(R2=0.7302,P=0.001)。5)在2019年春季第一次全国比赛中,研究对象的空气动力学距离与出手速度无显著相关(R2=0.0809,P=0.897),5次试投投出一次67.72 m的成绩,概率为20%,与预期结果相似。结论:1)真空飞行距离与空气动力学距离之间的负相关是限制标枪投掷运动表现的因素之一;2)减小真空飞行距离与空气动力学之间的负相关能增加高水平标枪投掷的概率;3)全力投掷中向左拉枪增加标枪出手时的侧弯角和飞行中的侧向震动,会增加真空飞行距离和空气动力学距离的相关性而影响标枪投掷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学距离 标枪侧弯角 出手速度 投掷成绩 生物力学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