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平台分子制备对二甲苯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雨可 罗霖 +2 位作者 李铮 林鹿 曾宪海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综述了生物质平台分子制备对二甲苯(pX)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2,5-二甲基呋喃(DMF)与乙烯反应合成pX的路径与反应所需的催化剂,对分子筛、二氧化硅、杂多酸、磷酸盐以及其他固体酸催化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简要介绍了2,5-二甲基呋喃分别... 综述了生物质平台分子制备对二甲苯(pX)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2,5-二甲基呋喃(DMF)与乙烯反应合成pX的路径与反应所需的催化剂,对分子筛、二氧化硅、杂多酸、磷酸盐以及其他固体酸催化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简要介绍了2,5-二甲基呋喃分别与乙醇、丙烯酸反应以及其他生物质平台分子包括2-甲基呋喃、2,5-己二酮、异戊二烯合成pX的研究,对各路线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思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平台分子 对二甲苯 2 5-二甲基呋喃 2-甲基呋喃 2 5-己二酮 异戊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催化氨化反应由生物质基小分子合成腈类和吡啶碱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赫 张月成 赵继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77-3085,共9页
基于催化氨化反应以生物质基小分子合成腈类、吡啶碱等含氮化学品,不但可减少生产此类产品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促进生物质基小分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近年来在乙醇、甘油催化氨化合成腈类、吡... 基于催化氨化反应以生物质基小分子合成腈类、吡啶碱等含氮化学品,不但可减少生产此类产品对化石资源的依赖,还可促进生物质基小分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近年来在乙醇、甘油催化氨化合成腈类、吡啶碱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乙醇可高收率地生产乙腈,也可在脱氢、适宜酸性催化剂催化下生成吡啶碱。甘油在适宜催化剂上既可以通过一步法也可以通过两步法转化为腈类和吡啶碱,其中催化剂适宜的酸性、较强的加氢-脱氢性能以及较大的比表面是决定生成何种目标产物的关键。采用两步法比一步法由甘油合成腈类和吡啶碱的收率明显提高。发现催化剂在使用中逐渐失活,而催化剂失活主要是由于亚胺中间体在催化剂酸中心的不可逆吸附,从而生成积炭所致。失活催化剂经高温有氧煅烧去除积炭可恢复其大部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氨化 生物质基小分子 乙醇 甘油 腈类 吡啶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龚新怀 李明春 +3 位作者 辛梅华 赵瑨云 赵晓杰 吕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83-291,共9页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 茶叶在种植、生产、加工及消费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茶剩余物,茶生物质呈中空多孔隙结构,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及茶多酚、茶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在农牧业、医疗健康、食品、环境治理及复合板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尤其是茶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快速和广泛发展。该文首先概述了茶生物质资源特点及其化学组成,然后综述了茶生物质填充不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刨花板、仿木材料、吸声材料、制浆造纸、环境治理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须加强:1)茶生物质中多种组分的综合化、集成化利用研究;2)茶生物质木塑复合材料在阻燃、电学、热学及抗菌除臭等性能研究;3)茶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旅游、养生、装修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4)茶生物质生化成分变化对茶食品口味、外观及保健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生物 环境保护 资源循环利用 生物质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技术在食品大分子物质改性中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蕊琪 宋莲军 +2 位作者 沈玥 赵秋艳 乔明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92-297,共6页
蒸汽爆破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工业中一种新兴的食品原料预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方法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可以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改变原料的结构,提高原料中有效成分的得率,促进营养成分的... 蒸汽爆破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工业中一种新兴的食品原料预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该方法无需添加化学试剂,可以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改变原料的结构,提高原料中有效成分的得率,促进营养成分的溶出,提升产品的加工特性和功能特性。文中系统阐述了蒸汽爆破的原理、影响因素及近年来在食品生物大分子物质(膳食纤维、淀粉、功能性多糖、蛋白质)改性中的研究现状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生物分子物质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越 韩淑军 +6 位作者 齐悦新 瞿天睿 牟远 柳宇昂 任茜 王振中 刘金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77,84,共7页
综述了生物基(或生物质)聚酰亚胺(b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状况。从传统石油基聚酰亚胺(PI)薄膜的制造技术、生物质单体与溶剂的发展及其在bPI薄膜制作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基于异山梨醇(ISB)、呋喃二甲酸、桂皮酸(或... 综述了生物基(或生物质)聚酰亚胺(b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状况。从传统石油基聚酰亚胺(PI)薄膜的制造技术、生物质单体与溶剂的发展及其在bPI薄膜制作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综述了基于异山梨醇(ISB)、呋喃二甲酸、桂皮酸(或桂皮酸)等生物资源的bPI薄膜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对bPI薄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薄膜 生物质高分子 异山梨醇 桂皮酸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生长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成文 黄晓武 +2 位作者 胡勇有 刘晖 周康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淀粉、酵母膏、pH值3种因素对菌株HHE-P7、HHE-A8、HHE-P21、HHE-A26产絮凝剂的影响,得出了各菌株培养的优化比,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在该优化配比的条件下,各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都很高,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淀粉、酵母膏、pH值3种因素对菌株HHE-P7、HHE-A8、HHE-P21、HHE-A26产絮凝剂的影响,得出了各菌株培养的优化比,并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在该优化配比的条件下,各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都很高,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最佳生长条件 菌种培养 生物分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vitrimer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家乐 薄采颖 +3 位作者 贝钰 沙野 贾普友 周永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8-148,共11页
介绍了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材料的发展史、拓扑冻结转变温度,对基于酯交换、烷基转移和转氨基化的vitrimer动态机理和基于木质素、植物油、纤维素和香草醛的生物基vitrimer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生物基vitrimer材料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动态共价键 生物质高分子 类玻璃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常杰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7-10,共4页
对小球藻形态、营养特性、功能性生物分子物质种类及其在动物营养和饲料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规模化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生产开发展望。
关键词 小球藻 营养特性 生物分子物质 饲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化学键/动态硼酸酯键构建的超支化柠檬酸聚酯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初步探索
9
作者 窦广鹏 安佳钰 +3 位作者 韩士博 刘靖 樊志 李沁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3-189,共7页
以生物质材料柠檬酸和丙三醇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柠檬酸聚酯(HBPE),采用FT-IR、1H-NMR和GPC对HBPE的分子结构、支化度以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其支化度为85%,分子量分别为4115和6011g/mol。... 以生物质材料柠檬酸和丙三醇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柠檬酸聚酯(HBPE),采用FT-IR、1H-NMR和GPC对HBPE的分子结构、支化度以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其支化度为85%,分子量分别为4115和6011g/mol。再以上述两种HBPE为原料进一步制备了两种不同化学键交联的水溶性聚酯:与丁二酸以传统化学键交联得到的HBPE-SA和与硼砂以动态硼酸酯键交联的络合物HBPE-borax。流变学实验表明,HBPE-borax的力学强度和黏度受含水量和HBPE分子量影响,整体而言,HBPE-borax和HBPE-SA表现为黏度很大的液体,其黏度在剪切速率为30s-1时仍保持在3200Pa·s左右。由于HBPE-borax中含有动态硼酸酯键,赋予HBPE-borax自愈性和pH响应性。吸湿性实验表明两种聚酯在相对湿度为68%的条件下20min即可恢复黏性,基于上述特性初步表明可用作水溶性生物质“不干胶”,并初步探索了黏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柠檬酸聚酯 动态硼酸酯键 生物质高分子 不干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tiary structure-based protein classificationby virtual-bond-angles series
10
作者 李斌 何红波 +1 位作者 李义兵 熊桂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465-468,共4页
Structure-based protein classification can be 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in primary, second or tertiary structures of proteins. A method using virtual-bond-angles series that transformed the protein space configuration... Structure-based protein classification can be 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in primary, second or tertiary structures of proteins. A method using virtual-bond-angles series that transformed the protein space configuration into a sequence was us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oi proteins. By transforming the main chains formed by C^a atoms of proteins into sequences, the series of virtual-bond-ang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tertiary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s were constructed. Then a distance-base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similar to Ward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classify these virtual-bond-angles series of proteins. 200 files of protein structures were selected from Brookheaven protein data bank, and 11 clusters were class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NFORMATICS 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virtual-bond-ang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