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氮比对生物倍增工艺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成金 何文杰 +1 位作者 张甜甜 田海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29,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进水.m(C)/m(N)对生物倍增工艺在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m(c)/m(N)1在2.7-7.2之间时,系统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受m(C)/meq)影响,去除率平均维持在90.78%和100%。进水m(C... 试验研究了不同进水.m(C)/m(N)对生物倍增工艺在同步脱氮除磷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m(c)/m(N)1在2.7-7.2之间时,系统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受m(C)/meq)影响,去除率平均维持在90.78%和100%。进水m(C)/m(N)在2.7-7.2之间时,氮、磷的去除率以及SND率对系统的贡献随着m(C)/m(N)升高而增大。当进水m(C)/m(N)〉7.2时,由于超出系统实际所能承受的负荷,不仅造成出水COD超标,而且多余的有机物在曝气区抑制了硝化效果,随之降低TN去除效果以及系统的SND率。碳源是决定系统脱氮除磷的首要因素。实际工程应用中,确定准确的碳源投加量很重要,应首先以对系统有机负荷的考量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生物倍增工艺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倍增工艺对于长效预防污泥膨胀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成金 何文杰 +2 位作者 张甜甜 田海宁 康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8-172,181,共6页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生物倍增工艺表现出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的原因。指出工艺提供的均匀微孔曝气以及低溶解氧的实时自动控制避免了氧限制型污泥膨胀的发生;实时控制下的大比倍循环稀释特点使其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避...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生物倍增工艺表现出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的原因。指出工艺提供的均匀微孔曝气以及低溶解氧的实时自动控制避免了氧限制型污泥膨胀的发生;实时控制下的大比倍循环稀释特点使其具有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可避免低温、低负荷型污泥膨胀的发生;长泥龄运行使MLVSS/MLSS由0.71降低到0.66,污泥中活性比例的降低也有助于形成好的污泥沉降性能;此外,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高污泥浓度使活性污泥系统中丝状菌的自然控制力得到加强,提出利用高污泥浓度来预防污泥膨胀的生态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倍增工艺 污泥膨胀 均匀曝气 大循环比 生物活性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倍增工艺在某污水厂的应用与能效分析
3
作者 王黎伟 王利林 +1 位作者 朱家麒 刘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198,共6页
武汉市黄陵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沌口开发区市政管网收集的城市污水,水质显著特点是BOD5/TN低,不补投碳源的情况下处理难度大。二期扩建工程采用生物倍增工艺(BDP),在DO<0.5 mg/L,MLSS为5~8 g/L的工况下运行,已稳定运行近2 a,出水水质... 武汉市黄陵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沌口开发区市政管网收集的城市污水,水质显著特点是BOD5/TN低,不补投碳源的情况下处理难度大。二期扩建工程采用生物倍增工艺(BDP),在DO<0.5 mg/L,MLSS为5~8 g/L的工况下运行,已稳定运行近2 a,出水水质稳定,能满足稳定达标排放。实践表明,当进水1.9≤BOD5/TN≤2.8,不补投碳源的情况下,系统对COD和BOD5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85%和95%,对NH3-N、TN、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100%、80%、70%,表现出在处理典型低C/N市政污水方面的优越性。BDP系统与同规模传统AAO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可大大降低曝气风机能耗和生物处理单元需要的有效容积,设备能耗可降低约28%,且不需投加碳源用于脱氮,在低C/N的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倍增工艺 污水处理 硝化 反硝化 能耗 药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